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591754.0

文献号 : CN1025529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春英吴雁焦芳韩思媛

申请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摘要 :

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脂溶性药物,该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其中,n为15-30,x为10-120,y为10-120,z为10-120,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负载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和肝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杀伤力,并具有持续释放作用和pH值敏感性。式(1),式(2)。

权利要求 :

1.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脂溶性药物,该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式(1),

其中,n为15-30,x为10-120,y为10-120,z为10-120,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式(2),

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为

100-280纳米,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载药量为0.6-3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脂溶性药物选自紫杉醇、水鬼蕉碱、氢化可的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27000,所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呈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为90-16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

15-17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7且含有一个不饱和双键的烃基。

5.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所述药物为脂溶性药物,式(1),

其中,n为15-30,x为10-120,y为10-120,z为10-120,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式(2),

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

其中,所述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一),(1)在搅拌条件下,将药物、载体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得到第一乳液;

(2)用机械法将第一乳液破碎;

(3)去除第一乳液中的第一有机溶剂和水;

方法(二),

(1)在搅拌条件下,将药物、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水中,得到第二乳液;

(2)去除第二乳液中的第二有机溶剂和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为

100-280纳米,所述药物组合物对药物的包封率为33-97%,载药量为0.6-35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溶性药物选自紫杉醇、水鬼蕉碱和氢化可的松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9.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权利要求8中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癌细胞抑制剂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脂溶性药物为紫杉醇和/或水鬼蕉碱。

说明书 :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疗法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然而,肿瘤患者的高死亡率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密切相关(Newcomb PA,CarbonePP.Cancer treatment and age:patient perspectives.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19):1580-1584.Carter SK.Integration of chemotherapy into combinedmodality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VII.Adenocarcinoma of the breast.CancerTreat Rev 1976,3(3):141-174.Carter SK,Comis RL.The integration ofchemotherapy into a combined modality approach for cancer treatment.VI.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Cancer Treat Rev 1975,2(3):193-214)。
[0003] 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化学药物主要可以分为水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两大类,其中,脂溶性药物由于具有水溶性较差,难以单独用药,而且由于有些化合物对于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所以需要将其与载体负载形成药物组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以及改善水溶性等。
[0004] 例如紫杉醇,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临床已经成功应用于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然而,紫杉醇临床应用的主要难点是其在水介质中的溶解度很低(0.3μg/ml)。目前商品化的紫杉醇注射液是采用聚氧乙基蓖麻油(CremophorEL)与乙醇(1∶1等体积)的混合液。这种注射液需要在线过滤,并且溶液不能直接接触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聚氯乙烯类塑料容器。紫杉醇对于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从而导致长时间的甚至有时无法挽回的外周神经病变。紫杉醇注射液中的大量聚氧乙基蓖麻油会导致过敏反应,产生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并有研究表明聚氧乙基蓖麻油会改变紫杉醇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此外,紫杉醇静脉注射后在体内代谢速度很快,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治疗效率。
[0005]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紫杉醇的载药体系,包括脂质体、乳胶、胶束、微球和聚合物纳米颗粒。在这些载药体系中,聚合物纳米颗粒有明显的优势,被认为是比较有开发前景的。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表明聚合物纳米颗粒作为药物的载体提高了药物的生物活性,这主要是通过被动靶向改变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和代谢动力学,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被动靶向是利用纳米颗粒的小尺寸和肿瘤血管的特性和肿瘤微环境实现的,例如肿瘤血管的EPR效应(增强渗透和滞留作用)和肿瘤特殊微环境等特性。这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治疗效果。肿瘤组织内部的新生血管跟正常组织中的不同,在临近内皮细胞处有大约200-900nm的间隙。血管结构的缺陷和低级的淋巴排泄功能引起EPR效应,使得纳米颗粒通过肿瘤血管间隙渗到血管外从而积聚在肿瘤组织中。有研究表明当用纳米颗粒输运药物时,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比单独用药高出10倍甚至更多。肿瘤细胞增殖对周围微环境影响很大,肿瘤必须使用糖酵解这种方式来获得额外能量,从而产生酸性微环境。可以把对pH值敏感的分子结合到脂质体中,通过pH值的改变使药物特定释放出来。当前,10种以上载有抗癌药物的聚合体纳米载体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包括Xyotax,HPMA,MAG-CPT和HPMA-DOX等。近期的三期临床表明Xyotax可以延长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并且毒性小于游离的紫杉醇。
[0006] 双亲性聚合物在药物载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与药物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纳米胶束被用来包载紫杉醇,能够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脂溶性药物由于水溶性差,溶解度低,从而对肿瘤细胞杀伤力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药物水溶性、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杀伤力、具有持续释放作用、血液循环稳定且易于在肿瘤细胞中释放的药物组合物。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9]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很好的双亲性共聚物。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分别是聚天冬氨酸和聚乳酸-磷脂酰乙醇胺。紫杉醇与疏水部分相互作用可以自组装成胶束,这种聚合物胶束可以延长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循环时间,使得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延长从而提高药效。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脂溶性药物,该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011] 式(1),
[0012] 其中,n为15-30,x为10-120,y为10-120,z为10-120,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
[0013] 式(2),
[0014] 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所述药物为脂溶性药物。
[0016]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或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癌细胞抑制剂中的应用。
[0017]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负载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和肝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杀伤力,并能够持续释放,此外,药物释放还具有pH敏感性,在pH7.4时药物释放较低,而在pH5.2的药物释放较高,这一方面有利于药物组合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存在,从而降低紫杉醇带来的系统毒性。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细胞内的pH值低于正常细胞的pH值,因此,这种药物释放的pH敏感性有利于其在肿瘤细胞的药物释放。

附图说明

[0018] 图1a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天冬氨酸的红外光谱图;图1b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1c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1d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0019] 图2a为核磁谱图库(Spectral Database for Organic Compounds SDBS)中天冬氨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b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c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0020] 图3a为核磁谱图库(Spectral Database for Organic Compounds SDBS)中天冬氨酸的核磁共振碳谱;图3b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3c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0021] 图4a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核磁共振磷谱图;图4b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磷谱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0023] 图6为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与紫杉醇形成的药物组合物(简写为Polymer/PTx NPs)的粒径分析图。
[0024] 图7为Polymer/PTx NPs的透射电镜图。
[0025] 图8a和图8b为Polymer/PTx NPs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图。
[0026] 图9a和图9b为Polymer/PTx NPs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图。
[0027] 图10a和图10b为Polymer/PTx NPs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图。
[0028] 图11为Polymer/PTx NPs和PTx的体外释放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脂溶性药物,该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030] 式(1),
[0031] 其中,n、x、y和z为平均聚合度,本发明中,n、x、y和z都是通过投料比和重均分子量计算获得,为了得到具备更好的负载药物能力的聚合物,优选地,n为15-30,进一步优选为22-23;x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y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z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
[0032] 式(2),
[0033] 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优选地,所述R和R’可以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17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7且含有一个不饱和双键的烃基,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碳原子数为15-17的烷基或C17H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C15H31、C17H35或CH3(CH2)7CH=CH(CH2)7-,最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C15H31。
[0034] 根据本发明,为了得到更好的杀伤癌症细胞的活性,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为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优选为100-250纳米,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载药量为0.6-35重量%。
[0035] 根据本发明,所述脂溶性药物可以为任何脂溶性的小分子药物,可以列举的有紫杉醇、水鬼蕉碱、氢化可的松等;在满足上述药物组合物颗粒直径的条件下,所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27000,进一步优选为4200-25100,所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呈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优选为50-200纳米,进一步优选为90-160纳米。
[0036]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所述药物为脂溶性药物,
[0037] 式(1),
[0038] 式(2),
[0039] 其中,n、x、y和z的取值范围、R和R’的范围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0] 根据本发明,在将药物和载体进行负载之前,首先要合成出载体,即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所述载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1] (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搅拌条件下,使天冬氨酸与丙交酯接触,得到含有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第一产物,所述惰性气体可以为本领域常规各种惰性气体,如氮气和元素周期表第零族元素的气体,本发明中,所述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
[0042] 式(3);
[0043] (2)在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存在下,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将第一产物与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触,或者从第一产物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将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与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触,得到含有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的第二产物;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和4-硝基苯氯甲酸酯且不与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或4-硝基苯氯甲酸酯进行反应的有机溶剂,
[0044] 式(4);
[0045] (3)在烷基胺的存在下,在第二有机溶剂中,使第二产物与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接触,或者去除第二产物中的第一有机溶剂,使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第二产物与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接触,得到含有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第三产物,将第三产物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接触,或者去除第三产物中的第二有机溶剂,将去除第二有机溶剂后的第三产物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接触,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烷基胺、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且不与烷基胺、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或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进行反应的有机溶剂,
[0046] 式(5),
[0047] 式(1),
[0048] A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基团,
[0049] 式(2),
[0050] 其中,在式(1)、式(3)和式(4)中,与上述描述相同的,n为15-30,进一步优选为22-23;x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y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z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05;在式(2)和式(5)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21的烃基;所述R和R’可以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5-17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7且含有一个不饱和双键的烃基,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碳原子数为15-17的烷基或C17H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C15H31、C17H35或CH3(CH2)7CH=CH(CH2)7-,最优选地,所述R和R’同时为C15H31。
[0051]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第一产物直接用于下步反应,也可以将第一产物进行初步的纯化再用于下步反应,如,可以从第一产物中分离掉未反应的反应物,第一产物为浅棕色液体,从第一产物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方法可以为,将第一产物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过滤去除未反应的反应物,然后将第三有机溶剂去除,得到第一固体产物,再将所得第一固体产物进行水洗,干燥后固体可以在20-30℃下真空干燥24-48小时。
[0052] 根据本发明,由于天冬氨酸在高温下可以自身聚合形成聚天冬氨酸,丙交酯可以直接和聚天冬氨酸上的羟基反应,因此,通常地,反应物中丙交酯过量,优选地,步骤(1)中,天冬氨酸与丙交酯的摩尔比为1∶1-10,进一步优选为1∶1.5-6,因此,所述过滤去除未反应的反应物主要指未反应的丙交酯,所述去除第三有机溶剂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各种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如旋转蒸发法。
[0053] 以得到的每克第一产物为基准,所述第三有机溶剂的用量优选为0.5-2毫升,所述第三有机溶剂可以为本领域各种有机溶剂,只要满足为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良溶剂,同时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不良溶剂的条件即可,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有机溶剂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
[0054] 根据本发明,所述天冬氨酸优选为L-天冬氨酸,所述丙交酯优选为L-丙交酯,所述L-天冬氨酸和L-丙交酯均可通过商购获得,如L-天冬氨酸和L-丙交酯均可购自Alfar Aesar公司。
[0055] 根据本发明,所述天冬氨酸和丙交酯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可以为140-200℃,优选为160-180℃,时间可以为16-26小时,优选为18-24小时。为了得到具备更好性能的产品,优选先在较高的温度180℃下反应2-5小时,然后在相对较低的温度160℃下反应13-23小时。
[0056]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第一产物或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中含有的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与4-硝基苯氯甲酸酯的重量比优选为2-5∶1;以第一产物或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用量优选为0.02-2克,所述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为4-二甲氨基吡啶和/或吡啶;当所述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为4-二甲氨基吡啶时,优选4-二甲氨基吡啶与第一产物的重量比优选为1∶20-50,当所述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为吡啶时,以第一产物或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吡啶的用量优选为0.5-2毫升。
[0057] 根据本发明,以第一产物或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用量优选为5-20毫升,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优选为氯仿和/或二氯甲烷,进一步优选为氯仿;所述第一产物或分离出未反应的反应物的第一产物与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优选为-10℃至0℃,时间优选为6-10小时。
[0058]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触优选均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二产物或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第二产物中含有的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与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的重量比优选为5-50∶1,所述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磷脂酰乙醇胺可以选自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油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和/或二油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最优选为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以所述第二产物或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第二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有机胺的用量优选为0.1-0.5毫升,所述有机胺优选为三乙胺;以所述第二产物或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第二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用量优选为5-20毫升,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优选为氯仿和/或二氯甲烷,进一步优选为氯仿;所述第二产物或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第二产物与磷脂酰乙醇胺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优选为20-30℃,时间优选为15-20小时。
[0059]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以所述第三产物或去除第二有机溶剂的第三产物中含有的每克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为基准,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的用量优选为5-50mL,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的pH值为8-9,在满足上述pH条件下,本发明对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的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第三产物或去除第二有机溶剂的第三产物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优选为15-25℃,时间优选为15-20小时。
[0060] 根据本发明,各个步骤中得到的产物可以直接用于下步反应,也可以经过初步提纯再进行下步反应,如,步骤(2)中,可以直接用第二产物进行反应,也可以用去除第一有机溶剂的第二产物进行反应,所述去除第二产物中的第一有机溶剂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各种能够从产物中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如旋转蒸发法,将蒸发掉至少部分有机溶剂的第二产物在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中沉淀,得到第二固体产物;同样地,步骤(3)中,所述去除第三产物中的第二有机溶剂的方法也可以为旋转蒸发法,然后将去除至少部分第二有机溶剂的第三产物在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中沉淀,得到第三固体产物,得到的第二固体产物和第三固体产物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水洗和干燥,所述干燥的条件可以为,在20-30℃下真空干燥24-48小时。其中,所述乙醚/石油醚的比例可以为常规的用于沉淀剂的比例,例如可以为1-3∶1。
[0061]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三固体产物,即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可以冻干保存,所述冻干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的方法。
[0062]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二产物或去除第三有机溶剂的第二产物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接触所得的产物在10-25℃的蒸馏水中避光透析24-48小时。
[0063] 根据本发明,得到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能够制备成纳米颗粒,制备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将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有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滴加到水中,形成乳液,依次去除乳液中的有机溶剂和水,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纳米颗粒,也可以将得到的乳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用水做为透析液,透析36-48小时后也可以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纳米颗粒。
[0064] 根据本发明,任何能够使药物和载体负载在一起的方法都适用于本发明,优选地,所述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0065] 方法(一),
[0066] (1)在搅拌条件下,将药物、载体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得到第一乳液;
[0067] (2)用机械法将第一乳液超声破碎;
[0068] (3)去除第一乳液中的第一有机溶剂和水;
[0069] 方法(二),
[0070] (1)在搅拌条件下,将药物、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水中,得到第二乳液;
[0071] (2)去除第二乳液中的第二有机溶剂和水。
[0072] 根据本发明,方法(一)中,所述药物、载体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的重量比优选为1∶1-10;所述药物、载体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药物、载体与第一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1-100∶500-5000,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二氯甲烷和/或丙酮;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选为0.5-5重量%,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醇、丙二醇嵌段聚醚F68、丙二醇嵌段聚醚108、吐温、司盘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聚乙烯醇。
[0073] 根据本发明,方法(二)中,所述药物、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与水的重量比优选为1∶1-20;所述混合溶液中,药物、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1-100∶10-500。
[0074] 根据本发明,方法(一)中,所述机械法优选为超声法;所述混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30℃,时间为5-30分钟;
[0075] 方法(二)中,所述将药物、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水中的条件包括,温度优选为10-30℃,加入的速度优选为0.1-0.5mL/分钟,加入后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0-60分钟。
[0076] 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和去除第二有机溶剂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各种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本发明中优选使用旋转蒸发法,旋转蒸发的条件包括温度可以为20-30℃,优选为室温25℃;去除水的方法优选为离心法,离心的速度可以为12000-14000rpm,优选为13000rpm。
[0077]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的条件使制得的药物组合物为颗粒状,且颗粒直径为100-280纳米。
[0078] 优选地,所述将药物负载在载体上的条件使制得的药物组合物对药物的包封率为33-97%,载药量为0.6-35重量%。其中,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本领域公知的概念,包封率为被载体负载的药物的重量与加入到体系中的药物总量的比例,而载药量指药物的重量与药物和载体总重量的百分比。
[0079]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任何具有脂溶性的性质,能够通过上述方法与载体负载在一起的药物都适于本发明,可以列举的有紫杉醇、水鬼蕉碱、氢化可的松等,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的是,本发明中的脂溶性药物不仅限于上述几种。
[0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癌细胞抑制剂中的应用。
[0081]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0082]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纳米材料技术手册,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83] 本发明实施例中药物组合物粒径通过粒径分析仪(Zetasizer NanoZS)进行测定。红外光谱检测在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型号为Spectrum one的红外光谱仪上完成。
[0084] 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通过瑞士布鲁克公司,型号为AV400的核磁共振谱仪获得,天冬氨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检测条件包括:重水为内标,所用溶剂为重水;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检测条件包括:氯仿为内标,溶剂为氘代氯仿。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磷谱的检测条件包括:氯仿为内标,溶剂为氘代氯仿。
[0085] 其他的测试仪器为:动态光散射(Zetasizer NanoZS)、透射电镜(美国FEI,TECNAI G220S-TWIN,200kV)。
[0086] 制备实施例1
[0087] 合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
[0088] (1)将L-天冬氨酸(3.33g,0.025mol)(AlfarAesar公司,98重量%,分析纯),L-丙交酯(7.2g,0.05mol)(AlfarAesar公司,97重量%,分析纯)加入到50mL的单口圆底烧瓶中,抽真空1小时去除氧气,通入氮气,并在氮气保护下在180℃油浴下搅拌反应,溶液变成黄色透明状液体。反应2.5小时后,温度降到160℃反应21小时,反应液为粘稠状的浅棕色液体。从油浴中取出并冷却,产生黄褐色固体,溶于15mL N,N-二甲基甲酰胺(北京化工厂,分析纯)中,过滤去除未反应的丙交酯。滤液在250mL的去离子水中沉淀,用100mL去离子水水洗三次。在2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小时,得到棕色固体产物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8.4g,经计算得n=22,x=20,y=20,z=20。
[0089] (2)将2.0g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加入到5mL氯仿中,制备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氯仿溶液;将1.0g的4-硝基苯氯甲酸酯(Alfar Aesar公司,97重量%)和0.1g的4-二甲氨基吡啶(Alfar Aesar公司,99重量%)用5mL氯仿溶解,制备4-硝基苯氯甲酸酯和4-二甲氨基吡啶氯仿溶液;将5mL的4-硝基苯氯甲酸酯、4-二甲氨基吡啶与氯仿的混合溶液滴加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氯仿溶液中,然后再加入1mL的吡啶(北京化工厂,分析纯),在0℃下反应6小时,得到棕黄色透明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粗产物溶液。将该粗产物溶液在25℃下旋转蒸发除去部分氯仿,然后在200mL乙醚/石油醚(体积比为2∶1)混合溶液中沉淀、并用乙醚/石油醚(体积比为2∶1)混合溶液洗涤(50mL×3次)。将得到的纯化产物在2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小时,得到棕黄色固体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2.55g。
[0090] (3)将2.0g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加入到6mL的氯仿中,制备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的氯仿溶液;在6mL氯仿中加入0.02g的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Avanti公司,97重量%),0.2mL的三乙胺和6mL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的氯仿溶液,在25℃下,氮气存在下避光反应20小时,将粗产物溶液在25℃下旋转蒸发除去部分氯仿,然后在
200mL乙醚/石油醚(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中沉淀、并用乙醚/石油醚(体积比为
1∶1)混合溶液洗涤(50mL×3次)。将得到的纯化产物在2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小时,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粗产物1.88g。将1.0g所述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粗产物添加到50mL、pH=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25℃下,在氮气存在下避光反应15小时,然后在透析袋中,用1L的25℃蒸馏水中避光透析48小时,得到纯化后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0.89g。最后产物冷冻干燥保存。
[0091] (4)将0.01g纯化后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溶于2mL丙酮中,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溶液,在25℃下,将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溶液滴加到磁力搅拌的10mL水中,搅拌30min,形成乳液;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丙酮;以12,000rpm转速,在25℃下,离心5min,除去上清液,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纳米粒子。
[0092] 经检测,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纳米粒子具有规整的圆球性结构;颗粒直径为109±9.8nm,重均分子量为6600Da。
[0093] 图1a、图1b、图1c、图1d分别为实施例1中的天冬氨酸、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0094] 与图1a比较,图1b中在~1751cm-1附近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这是聚乳酸分支-1中的酯羰基(C=O)的伸缩振动峰;在~3631cm 附近是N-H和-OH的伸缩振动峰;在~-1 -1 -1
2996cm 和~2941cm 附近是-CH2的伸缩振动峰;在~1660cm 附近是酰胺基I谱带的峰;
-1 -1 -1
在~1452cm 为-CH3的变形振动峰;在~1184cm 和~1264cm 双峰是聚合物上C-O-C的伸缩振动峰;由此可知,丙交酯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
-1
与图1b相比较,图1c中~3411cm 为-NH的伸缩振动峰(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1
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中没有羟基);~1722cm 为4-硝基苯氯甲酸酯上C=O的伸缩振动峰。由此可知,4-硝基苯氯甲酸酯与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反应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与图1c相比较,图1d中~-1
2673cm 为P-OH伸缩振动峰。由此可知,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与聚(天冬氨酸-co-乳酸)-4-硝基苯氯甲酸酯反应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095] 图2a为实施例1中的天冬氨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b为实施例1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c为实施例1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0096] 与图2a相比较,图2b中~4.2ppm和~5.1ppm代表聚天冬氨酸中的次甲基(-CH)和PLA及其重复单元中的次甲基上的氢原子;~1.2ppm和~1.4ppm代表PLA及其重复单元中的甲基(-CH3)上的氢原子;~8.0ppm代表聚天冬氨酸上连接聚乳酸的N-H上的氢原子。由此可知,丙交酯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与图2b相比较,图2c中~0.9ppm代表DPPE末端甲基(-CH3)上的氢原子;1.2~1.6ppm代表DPPE上的亚甲基(-CH2)上的氢原子;8.3~8.7ppm代表DPPE上-NH中的氢原子;~9.1ppm代表DPPE上羟基(-OH)上的氢原子。由此可知,DPPE成功接枝到聚合物上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097] 图3a为实施例1中的天冬氨酸的核磁共振碳谱;图3b为实施例1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3c为实施例1中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0098] 与图3a相比较,图3b中~165ppm和~170ppm为聚天冬氨酸及PLA链中C=O上的碳原子;~68ppm和~70ppm为PLA及其重复单元中的-CH上的碳原子;~17ppm和~20ppm为PLA及其重复单元中的-CH3上的碳原子。由此可知,丙交酯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接枝聚合物。与图3b相比较,图3c中在~9.0ppm为DPPE末端甲基(-CH3)上的碳原子;~40ppm为DPPE上的亚甲基(-CH2)上的碳原子;170~175ppm为DPPE上羰基(C=O)上的碳原子。由此可知,DPPE成功接枝到聚合物上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099] 图4a、图4b分别为实施例1中的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磷谱图。
[0100] 图4a中DPPE的磷谱出峰位置约在-1.22ppm处,图4b中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磷谱出峰位置约在-0.08ppm处,说明发生了化学位移。由此可知,DPPE成功接枝到聚合物上生成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101] 由红外、核磁谱图分析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可以得到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
[0102] 实施例1
[0103] 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组合物。
[0104] (1)将20mg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溶于3mL二氯甲烷中,将20mg紫杉醇溶于8mL二氯甲烷中,将二者混合,混合液加入到20mL浓度为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中,在室温25℃下,磁力搅拌10min;(2)将上述溶液用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声破碎3min,形成乳液;(3)室温25℃下,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二氯甲烷;(4)以13,000rpm的转速,室温25℃下,将去除二氯甲烷的乳液离心10min。(5)离心得到的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
[0105] 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得到颗粒直径为210.3±12.5nm的球形纳米粒子,计算载药量为33.5%,包封率为67%。
[0106] 实施例2
[0107] 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组合物。
[0108] (1)将20mg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溶于3mL二氯甲烷中,将0.2mg紫杉醇溶于0.2mL二氯甲烷中,将二者混合,混合液加入到20mL的浓度为0.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中,在室温25℃下,磁力搅拌10min;(2)将上述溶液用超声细胞破碎仪进行反应3min,形成乳液;(3)室温25℃下,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二氯甲烷;(4)以13,000rpm的转速,室温25℃下,将去除二氯甲烷的乳液离心10min。(5)离心得到的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
[0109] 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得到颗粒直径为250.1±13.5nm的球形纳米粒子,计算载药量为0.96%,包封率为97%。
[0110] 实施例3
[0111] 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组合物。
[0112] (1)将20mg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溶于3mL二氯甲烷中,将2mg紫杉醇溶于2mL二氯甲烷中,将二者混合,混合液加入到20mL的浓度为0.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中,在室温25℃下,磁力搅拌10min;(2)将上述溶液用超声细胞破碎仪进行反应3min,形成乳液;(3)室温25℃下,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二氯甲烷;(4)以13,000rpm的转速,在室温25℃下,将去除二氯甲烷的乳液离心10min。(5)离心得到的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
[0113] 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得到颗粒直径为205.1±13.7nm的球形纳米粒子,计算载药量为7.09%,包封率为78%。结果见图6和图7。
[0114] 实施例4
[0115] 纳米沉淀法制备药物组合物。
[0116] (1)室温25℃下,将20mg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溶于3mL丙酮中,将20mg紫杉醇溶于2mL丙酮中,将二者混合作为油相;(2)将5mL油相以0.5mL/分钟的速度逐滴缓慢加入到磁力搅拌的10mL水中,室温25℃下,搅拌30min;(3)室温25℃下,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有机溶剂;(4)以13,000rpm的转速,室温25℃下,将去除了有机溶剂的乳液离心5min。
[0117] 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得到颗粒直径为100.2±10.3nm的球形纳米粒子,计算载药量为16.5%,包封率为33%。
[0118] 实施例5
[0119] 纳米沉淀法制备药物组合物。
[0120] (1)室温25℃下,将20mg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溶于3mL丙酮中,将0.2mg紫杉醇溶于0.2mL丙酮中,作为油相;(2)将3.2mL油相以0.4mL/分钟的速度逐滴加入到磁力搅拌的10mL水中,室温25℃下,搅拌过夜;(3)室温25℃下,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乳液中的有机溶剂;(4)以13,000rpm的转速,室温25℃下,上述混合液离心5min。
[0121] 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得到颗粒直径为156.7±9.8nm的球形纳米粒子,计算载药量为0.67%,包封率为68%。
[0122] 实施例6
[0123] 药液1的制备:将实施例3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PBS进行稀释,得到以紫杉醇计,浓度分别为10μM、1μM、0.1μM、0.01μM、0.001μM的不同浓度的药液1。
[0124] 药液2的制备:除了不加入紫杉醇以外,其它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纳米颗粒,并按照药液1的制备方法,将所得到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纳米颗粒用PBS进行稀释,使所得的不同浓度药液2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浓度与相应浓度药液1中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浓度相同。
[0125] 药液3的制备:采用少量聚氧乙烯蓖麻油/乙醇(1∶1)溶解紫杉醇,然后再用PBS进行稀释,得到浓度分别为10μM、1μM、0.1μM、0.01μM、0.001μM的药液3。
[0126] 分别培养肺癌细胞A549细胞、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及肝癌细胞HepG2细胞,温度37℃;将处于对数生长的肺癌A549、宫颈癌Hela及肝癌HepG2三种细胞分别按1000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12小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液1、药液2、药液3,每种浓度平行6孔,其中对肝癌HepG2细胞的测定使用五种浓度的药液,而对另外两种细胞的测定使用四种浓度的药液(不含有10μM)。采用含有10重量%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每孔加100μL,分别培养24h和48h后,使用CCK-8试剂盒(日本同仁化学研究所)对细胞活性进行测定。具体操作完全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
[0127] 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子对于三种肿瘤细胞活力抑制的实验结果如图8-图10所示。图8a和图8b表示药物组合物对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其中,黑色表示PTx,即游离的紫杉醇;红色表示Polymer/PTx NPs,即负载了紫杉醇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蓝色表示Polymer NPs,即未负载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图8a为24小时后进行检测的结果,图8b为48小时后检测的结果。
[0128] 图9a和图9b分别表示药物组合物对A549细胞活性的影响;图10a和图10b分别表示药物组合物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其中,图9a和图10a为24小时后进行检测的结果,图9b和图10b为48小时后检测的结果。
[0129]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对三种肿瘤细胞基本没有杀伤作用,载药纳米粒子的杀伤细胞能力与浓度成正比,并且与单纯药物对细胞的杀伤程度相当。说明载药纳米粒子仍然具有广谱抗癌活性。从时间效应上来看,在药物相同浓度条件下,48h作用后纳米粒子抑制细胞活性的程度比24h效果增强,表现出持续释放的效果。
[0130] 实施例7
[0131] 采用透析法,研究了药物组合物的在不同pH值缓冲液的体外释放曲线。取含有0.2毫克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或0.2毫克紫杉醇(先用少量聚氧乙烯蓖麻油/乙醇(1∶1)溶解)混悬在5毫升去离子水中,加入透析袋(12000Da)中。将透析袋放置于50毫升离心管中,离心管内加入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35毫升,置于37℃水浴振荡器中,100rpm。
在特定的时间,取出3毫升释放液,并同时补加等量的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227nm的吸收值确定释放液中的紫杉醇的含量。
[0132] 在pH5.2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释放结果如图11所示。其中,红色和黑色分别表示PTx,即游离的紫杉醇,在pH5.2和pH7.4缓冲液的释放曲线;蓝色和绿色分别表示Polymer/PTx NPs,即负载了紫杉醇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聚物,在pH5.2和pH7.4缓冲液的释放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药物组合物在不同pH值的释放速度都低于游离的紫杉醇的释放速度,而且其药物释放具有pH敏感性,在pH5.2的释放速度高于pH7.4的释放速度,这有利于药物组合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存在,从而降低紫杉醇带来的系统毒性。此外,由于肿瘤细胞内的pH值低于正常细胞的pH值,这种药物释放的酸敏感性有利于其在肿瘤细胞内的药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