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51727.3

文献号 : CN1025543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筱调张金洪荣晶

申请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错齿铣刀盘铣齿工艺形成的切屑拓扑结构,求得三向动态切削力,作为切削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关键物理量,间接反应了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而提出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差异化因素,其次在保持错齿铣刀盘不更换的情况下,确定错齿铣刀盘与加工后工件齿面接触的位置,再次,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进给Δ,采用与原加工运动方式进行包络,应用表格纸进行精度检测,最后获得全程加工范围内的铣齿加工精度。本方法可直接确定加工精度与误差分布,实现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检测,思路简洁明了,检测可靠,容易在现场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错齿铣刀盘(1)和齿轮(2),其中错齿铣刀盘(1)上刀片为错齿布置;设定坐标轴X、Y和Z向分别为齿轮(2)的径向、轴向和切向;

2)设置切削深度为X向错齿铣刀盘(1)与齿轮(2)的接触长度;

3)设定错齿铣刀盘(1)旋转运动速率为w并在齿向方向上设定错齿铣刀盘(1)的进给运动速率为v,进行齿形包络加工;

4)获得切屑拓扑结构;

5)在保持错齿铣刀盘(1)不更换的情况下,确定错齿铣刀盘(1)与加工后齿轮(2)齿面接触的位置;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采用步骤3所述的方式进行包络,应用表格纸将接触与不接触区分开进而进行精度检测;最后获得全程加工范围内的铣齿加工精度,可获得在表格纸中齿向与齿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对应在齿轮(2)的相应位置的加工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铣齿工艺的运动方式,切屑拓扑结构由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铣齿工艺当前成形切屑表面(4)组成; a

采用指数经验模型Ft=Kt·h·l求出切向力,式中Kt、a为系数,h为切屑厚度,l为切屑长度,由切屑拓扑结构的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时刻、不同位置h和l均变化,将切屑拓扑结构进行离散,获得每一段切削力,进而积分获得瞬时切向力 式中ld、lu分别为某一时刻,切屑拓扑结构中铣齿工艺当前成形切屑表面(4)与错齿铣刀盘(1)接触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即切屑长度积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时径向力Fr与瞬时轴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数倍,结合错齿铣刀盘上刀片的分布情况,将Ft、Fr、Fa投影到坐标轴X、Y和Z上,获得铣齿工艺三向典型载荷:X向载荷、Y向载荷呈现倒梯形形式,而Z向载荷在一个区间内呈现正负变化,为典型的交变载荷;根据切削的位置情况,确定切入、切中、切出三个阶段的分界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a)铣齿工艺结束后,退刀并记录该位置为0,在齿面均匀涂有着色剂(21); 在X向,将错齿铣刀盘(1)退出已加工齿槽距离L,设已加工齿槽距离L为0.20mm,初始化微进给距离Δ=0.01mm,设置计数器i=0; b)在上述步骤a位置,将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进行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计数器i增加1,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检测错齿铣刀盘包络面与齿形表面的接触情况; c)如果包络面未与齿面接触,则重复步骤b;如果包络面开始与齿面接触,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M,并进入步骤d; d)在上述步骤b位置,讲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动微进给距离Δ,计数器再次增加1,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由于错齿铣刀盘与齿面接触非常小,故瞬时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应的X、Y、Z三向载荷比在铣齿工艺情况下显著减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包络面自身精度只与机床静态特性有关,与齿面的接触即认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纸将接触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形成接触区域(5)和未接触区域(6); e)如果齿轮表面的着色剂没有完全去除,重复步骤d,如果齿轮(2)表面的着色剂完全去除,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N,并进入步骤e; f)按照顺序,从M到N对各次检测的结果统计,确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整个齿上偏差为L-M*Δ,下偏差为L-N*Δ,即加工精度为[L-N*ΔL-M*Δ]。

说明书 :

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属于机械加工精度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错齿铣刀盘是加工大模数齿轮的成形刀具,通过旋转运动和齿向进给运动,包络加工齿轮,高效的去除毛坯材料,完成齿轮齿槽部分的粗铣加工或者半精铣加工,所留有的余量再通过磨齿等后道工序实现齿轮的精加工,成为解决了大型齿轮齿加工瓶颈约束的有效方案,满足国内外风力发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港口机械等行业的需求。错齿铣刀盘铣齿工艺具有多刃断续切削和变切屑厚度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非自由强力切削,基于该工艺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通过齿向精度和齿形精度等综合评价加工精度。第一,静态特性方面可通过提高机床运动精度、刀具的制造精度等手段,进而提高加工精度。第二,动态特性与机床本身结构刚性、刀具安装、工件形状、夹具形式、导轨结合面以及切削力等因素相关,同时由于错齿铣刀盘上刀片的不对称安装特性,切入、切中、切出三个阶段工况的差异,动态特性也明显不一致,加工精度变得错综复杂。为了确定加工精度,可应用三坐标或者齿轮检测仪进行评价,而对于大型齿轮而言,相应的检测装备比较庞大,非常昂贵,一般企业没有能力配置。同时铣齿工艺一般属于前处理工序,不需要在这些精密设备上进行检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对该种工艺进行评价,以便后道工序的进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错齿铣刀盘铣齿工艺形成的切屑拓扑结构,进而求得三向动态切削力,作为切削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关键物理量,间接反应了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而提出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差异化因素,其次在保持错齿铣刀盘不更换的情况下,确定错齿铣刀盘与加工后工件齿面接触的位置,再次,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进给Δ,采用与原加工运动方式进行包络,应用表格纸进行精度检测,最后获得全程加工范围内的铣齿加工精度。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设置错齿铣刀盘(1)和齿轮(2),其中错齿铣刀盘(1)上刀片为错齿布置;设定坐标轴X、Y和Z向分别为齿轮(2)的径向、轴向和切向;
[0007] 2)设置切削深度为X向错齿铣刀盘(1)与齿轮(2)的接触长度;
[0008] 3)设定错齿铣刀盘(1)旋转运动速率为w并在齿向方向上设定错齿铣刀盘(1)的进给运动速率为v,进行齿形包络加工;
[0009] 4)获得切屑拓扑结构;
[0010] 5)在保持错齿铣刀盘(1)不更换的情况下,确定错齿铣刀盘(1)与加工后齿轮(2)齿面接触的位置;
[0011]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采用与原加工运动方式进行包络,应用表格纸将接触与不接触区分开进而进行精度检测;最后获得全程加工范围内的铣齿加工精度,在表格纸中齿向与齿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获得该区域的加工精度。
[0012] 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根据铣齿工艺的运动方式,切屑拓扑结构由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铣齿工艺当前成形切屑表面(4)组成;
[0014] 采用指数经验模型Ft=Kt·ha·l求出切向力,式中Kt、a为系数,h为切屑厚度,l为切屑长度,由切屑拓扑结构的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时刻、不同位置h和l均变化,将切屑拓扑结构进行离散,获得每一段切削力,进而积分获得瞬时切向力式中ld、lu分别为积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时径向力Fr与瞬时轴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数倍。结合错齿铣刀盘上刀片的分布情况,将Ft、Fr、Fa投影到坐标轴X、Y和Z上,获得铣齿工艺三向典型载荷:X向载荷、Y向载荷呈现倒梯形形式,而Z向载荷在一个区间内呈现正负变化,为典型的交变载荷;根据切削的位置情况,确定切入、切中、切出三个阶段的分界线。
[0015] 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0016] a)铣齿工艺结束后,退刀并记录该位置为0,在齿面均匀涂有着色剂(21);
[0017] 在X向,将错齿铣刀盘(1)退出已加工齿槽距离L,设已加工齿槽距离L为0.20mm,初始化微进给距离Δ=0.01mm,设置计数器i=0;
[0018] b)在上述步骤a位置,将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进行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计数器i增加1,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检测错齿铣刀盘包络面与齿形表面的接触情况;
[0019] c)如果包络面未与齿面接触,则重复步骤(b);如果包络面开始与齿面接触,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M,并进入步骤(d)
[0020] d)在上述步骤b位置,讲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动微进给距离Δ,计数器再次增加1,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由于错齿铣刀盘与齿面接触非常小,故瞬时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应的X、Y、Z三向载荷比在铣齿工艺情况下显著减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包络面自身精度只与机床静态特性有关,与齿面的接触即认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纸将接触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形成接触区域(5)和未接触区域(6);
[0021] e)如果齿轮表面的着色剂没有完全去除,重复步骤d,如果齿轮(2)表面的着色剂完全去除,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N,并进入步骤e;
[0022] f)按照顺序,从M到N对各次检测的结果统计,确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整个齿上偏差为L-M*Δ,下偏差为L-N*Δ,即加工精度为[L-N*ΔL-M*Δ]。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刀具在形成齿面时受到工艺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切削力使刀具与工件产生变形,造成工件各个截面的齿形误差,随着刀具的运动,不同截面的齿形误差在齿向上的不同,叠加形成齿向误差;刀具与工件在切入、切中、切出的不同阶段,载荷对成形精度的影响不同,造成加工精度误差的多样变化。而本方法可直接确定加工精度与误差分布,实现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检测,思路简洁明了,检测可靠,容易在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0025] 图1表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
[0026] 图2表示铣切屑拓扑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表示错齿铣刀盘铣齿工艺X、Y、Z三向典型载荷分布示意图。
[0028] 图4表示本发明退刀位置0示意图。
[0029] 图5表示本发明初始位置L示意图。
[0030] 图6采用本发明的微进给示意图。
[0031] 图7采用本发明单次微进给包络后检测的方格纸标记结果示意图。
[0032] 图8采用本发明全部微进给包络后检测的方格纸标记结果示意图。
[0033] 图中:1为错齿铣刀盘,2为齿轮,21为着色剂,3为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4为铣齿工艺当前成形切屑表面,5为接触区域,6为未接触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内容作说明。
[0035] 一种错齿铣刀盘加工精度的微进给包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1)如图1,设置错齿铣刀盘(1)和齿轮(2),其中错齿铣刀盘(1)上刀片为错齿布置;设定X、Y和Z向分别为齿轮(2)的径向、轴向和切向;
[0037] 2)设置切削深度为X向错齿铣刀盘(1)与齿轮(2)的接触长度;
[0038] 3)设定错齿铣刀盘(1)旋转运动速率为w并在齿向方向上设定错齿铣刀盘(1)的进给运动速率为v,进行齿形包络加工;
[0039] 4)在保持错齿铣刀盘(1)不更换的情况下,确定错齿铣刀盘(1)与加工后齿轮(2)齿面接触的位置;
[0040] 5)获得切屑拓扑结构;
[0041]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采用与原加工运动方式进行包络,应用表格纸将接触与不接触区分开进而进行精度检测;最后获得全程加工范围内的铣齿加工精度。
[0042] 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0043] 根据铣齿工艺的运动方式,获得切屑拓扑结构,见图2,切屑拓扑结构由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铣齿工艺当前成形切屑表面(4)组成;
[0044] 采用指数经验模型Ft=Kt·ha·l求出切向力,式中Kt、a为系数,h为切屑厚度,l为切屑长度,由切屑拓扑结构的铣齿工艺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时刻、不同位置于h和l均变化,将切屑拓扑结构进行离散,获得每一段切削力,进而积分获得瞬时切向力式中ld、lu分别为积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时径向力Fr与瞬时轴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数倍。结合错齿铣刀盘上刀片的分布情况,将Ft、Fr、Fa投影到坐标轴X、Y和Z上,获得铣齿工艺三向典型载荷:图3中,X向载荷、Y向载荷呈现倒梯形形式,而Z向载荷在一个区间内呈现正负变化,为典型的交变载荷;根据切削的位置情况,确定切入、切中、切出三个阶段的分界线。
[0045] X向载荷迫使刀具在径向脱离工件,造成加工正偏差,影响齿形精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齿向精度。Z向载荷迫使刀具与工件在切向位置晃动,造成加工或正或负偏差,影响齿形精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齿向精度。Y向载荷影响X、Z载荷,进而影响加工精度。在切入、切中、切出三个阶段,三向典型载荷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切入阶段,铣齿加工不直接成形,即不会影响加工精度,不用讨论;在切中阶段,X向、Y向和Z向载荷幅值不变,对加工精度影响一致;切出前半阶段,X向、Y向和Z向载荷幅值不变,对加工精度影响一致;切出后半阶段,X向、Y向和Z向载荷幅值逐渐衰减,加工精度逐渐提高。
[0046] 三向典型载荷作为切削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关键物理量,间接反应了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而反应了铣齿加工精度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见图4。
[0047] 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0048] a)铣齿工艺结束后,退刀并记录该位置为0,在齿面均匀涂有着色剂(21);
[0049] 在X向,将错齿铣刀盘(1)退出已加工齿槽距离L,设已加工齿槽距离L为0.20mm,初始化微进给距离Δ=0.01mm,设置计数器i=0,见图5;
[0050] b)在上述步骤a位置,将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进行微进给,微进给距离为Δ,计数器i增加1,见图6。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检测错齿铣刀盘包络面与齿形表面的接触情况;
[0051] c)如果包络面未与齿面接触,则重复步骤(b);如果包络面开始与齿面接触,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M,并进入步骤(d)
[0052] d)在上述步骤b位置,讲错齿铣刀盘(1)在切削深度方向再次移动微进给距离Δ,计数器再次增加1,见图6。重复铣齿工艺时的包络运动一次,由于错齿铣刀盘与齿面接触非常小,故瞬时切向切削力非常小,相应的X、Y、Z三向载荷比在铣齿工艺情况下显著减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包络面自身精度只与机床静态特性有关,与齿面的接触即认为加工精度,采用方格纸将接触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形成接触区域(5)和未接触区域(6),见图7;
[0053] e)如果齿轮表面的着色剂没有完全去除,重复步骤d,如果齿轮(2)表面的着色剂完全去除,将当前的计数器i值赋予N,并进入步骤e;
[0054] f)按照顺序,从M到N对各次检测的结果统计,确定加工精度以及分布情况,见图8。可以发现整个齿上偏差为L-M*Δ,下偏差为L-N*Δ,即加工精度为[L-N*ΔL-M*Δ],在表格纸中齿向与齿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获得该区域的加工精度,即齿轮(2)齿面各个位置的加工精度分布均可确定;
[0055] 对比齿轮(2)齿面各个位置的加工精度分布与三向典型载荷,在静态特性较好的情况下,与步骤5)的理论分析一致。如果不一致,须检查机床运动精度、刀具的制造精度等静态特性并重复进行微进给包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