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及卡掣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021154.5

文献号 : CN1025887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德维彭琦苹张耕瑞

申请人 :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支撑架,包括一底座、一设于底座上的支柱及一移动地设置于支柱的移动件。支柱内部设有一卡掣结构,包括一下件、一上件及一旋转件,下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上件间隔地位于下件的上方,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圆孔。旋转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且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由此,可通过卡掣结构而使移动件呈卡掣状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支柱,其设置于该底座上;

一移动件,其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柱;以及

一卡掣结构,其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卡掣结构包含:

一下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且位于该移动件的下方,该下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

一上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且位于该移动件的下方,该上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地连结于该移动件且随着该移动件上下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其中,当该旋转件受力向下移动时,该两凸包抵持于该些导齿,使该旋转件转动于该上件与该下件之间;

其中,当该两抵接部的上表面分别抵接于该两挡止部的下表面时,该旋转件向上卡掣于该上件,当该两抵接部对应该两第一凹槽时,该旋转件向上脱离该上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还包括一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设置于该下件与该底座之间,该复位结构设有一推抵部,该推抵部朝上穿设于该下件的插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复位结构包含一帽盖及一连接于该帽盖下端的弹簧,该推抵部凸设形成于该帽盖的上表面。

7.一种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件,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

一上件,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以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且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其中,当该旋转件受力向下移动时,该两凸包抵持于该些导齿,使该旋转件转动于该上件与该下件之间;

其中,当该两抵接部的上表面分别抵接于该两挡止部的下表面时,该旋转件向上卡掣于该上件,当该两抵接部对应该两第一凹槽时,该旋转件向上脱离该上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说明书 :

支撑架及卡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支撑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卡掣结构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0002] 显示器是显示多媒体影像资料不可或缺的装置,但显示器本身并无法稳固的自行站立,因此必须结合一支撑架方可稳固地立设于桌面上,而伴随着工业技术的演进,支撑架的构造及功能亦趋复杂,因此支撑架除了稳固地支承该显示器之外,尚须提供可摆动或旋转的功能,以供使用者调整至最符合其需求的适当位置。
[0003] 已知的支撑架主要具有一底座、一设于底座上的支柱及一上下移动地设于支柱的移动件,而显示器与移动件结合,并通过移动件而相对该支柱上下移动,同时提供显示器稳定的支撑。然而,制造厂商将结合有显示器的支撑架包装出厂时,若无法使移动件卡掣住,则移动件很可能会在颠簸的运送过程中移动,使得显示器也随着移动件移动,并撞击到包装材料,导致显示器发生瑕疵,影响到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卡掣结构而使移动件呈卡掣状态的支撑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架,包括:一底座;一支柱,其设置于该底座上;一移动件,其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柱;以及一卡掣结构,其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卡掣结构包含:一下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下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一上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上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地连结于该移动件且随着该移动件上下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0006] 进一步地,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0007] 进一步地,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0008] 进一步地,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0009] 进一步地,该支撑架还包括一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设置于该下件与该底座之间,该复位结构设有一推抵部,该推抵部朝上穿设于该下件的插孔内。
[0010] 进一步地,该复位结构包含一帽盖及一连接于该帽盖下端的弹簧,该推抵部凸设形成于该帽盖的上表面。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掣结构,包括:一下件,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一上件,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以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且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0012] 进一步地,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0013] 进一步地,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0014] 进一步地,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卡掣结构而使显示器卡掣于支柱。此外,支柱的外观表面无须设置有推钮或按键,不会影响到支撑架外观。并且,不必利用推动推钮或按压按键的手段,即可形成卡掣状态,令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支撑架的移动件呈释放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支撑架的移动件呈卡掣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0023] 图7是图6的仰视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0025] 图9是图8的仰视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仅显示出上件及旋转件的卡掣结构的第四动作示意图;
[0027] 图11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五动作示意图;
[0028] 图12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六动作示意图;
[0029] 图13是本发明仅显示出上件及旋转件的卡掣结构的第七动作示意图;
[0030] 图14是图13的仰视示意图;
[0031] 图15是图14中抵接部已移动至与第一凹槽完全对应的位置时的仰视示意图;
[0032] 图16是本发明的复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3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4] 10底座 60旋转件
[0035] 20支柱 61主体
[0036] 30移动件 611枢孔
[0037] 4卡掣结构 62导齿
[0038] 40下件 621斜面部
[0039] 41插孔 622齿顶
[0040] 42凸包 623齿底
[0041] 43固定孔 63抵接部
[0042] 50上件 64导柱
[0043] 51圆孔 70连接件
[0044] 52第一凹槽 71枢轴
[0045] 521导引斜面 80复位结构
[0046] 53挡止部 81帽盖
[0047] 54第二凹槽 811推抵部
[0048] 541导引斜面 82弹簧
[0049] 55固定孔 10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架,包括:一底座10、一支柱20、一移动件30及一卡掣结构4。其中支柱20设置于底座10上。移动件30设置于支柱20,且可沿着上下方向相对支柱20移动。移动件30可通过其他构件组配于一显示器100后侧。此外,通常支撑架在支柱20与移动件30之间会设置一定力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已知的卷圈型定力弹簧,用以对移动件30恒定施加一向上的作用力,以使得显示器100可通过移动件30而相对支柱20上下移动且定位于所需的位置。由于上述定力弹性件的结构并非本案讨论的重点,因此不另绘图加以解说。
[0051] 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卡掣结构4包含一下件40、一上件50及一旋转件60。其中下件40及上件50均固定地设置于支柱20内部且位于移动件30的下方,下件40及上件50两者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不会改变,其中上件50位于下件40的上方且相隔一段适当距离。
[0052] 下件40为一块体,其中央处设有一插孔41,插孔41呈圆形且其内表面间隔地凸设有两凸包42。在本实施例中,两凸包42为相对的设置,且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下件40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孔43,可与如螺丝等固定元件(图中未示出)配合而固定地设置于支柱20的内部。
[0053] 上件50为一块体,其中央处穿设有一圆孔51,且在圆孔51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52及两挡止部53,两第一凹槽52位于圆孔51的相对两侧,两第一凹槽52连通于圆孔51且贯穿至上件50的上、下表面。挡止部53为弧形块体且邻接于第一凹槽52。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凹槽52与挡止部53彼此间隔90度地设置。当然,所述的第一凹槽52与挡止部53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其间隔的角度也不限制为90度。此外,上件50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孔55,可与如螺丝等固定元件(图中未示出)配合而固定地设置于支柱
20的内部。
[0054] 旋转件60绕着上下方向转动地连结于移动件30且随着移动件30同步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旋转件60包含一主体61及多个导齿62。主体61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63,在本实施例中,两抵接部63位于主体61的相对两侧。此外,上件50的圆孔51的形状对应于主体61,可供主体61通过。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的形状对应于抵接部63,可供抵接部63通过。具体而言,抵接部63的数量是根据第一凹槽52及挡止部53的数量而定。
[0055] 所述的导齿62为弧形板体,其环绕地形成于主体61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导齿62的数量为四个且为相间隔90度地设置。当然,所述的导齿62的数量不限定为四个,其间隔的角度也不限制为90度。每一导齿62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621,斜面部621的两端形成一齿顶622及一齿底623,且齿底623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齿顶622;通过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发明的支撑架。
[0056] 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旋转件60的每一抵接部63设有一导柱64,导柱64呈圆柱体且自抵接部63的上端朝上凸设形成。上件50的挡止部53在对应于导柱64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54,第二凹槽54连通于圆孔51,用以与导柱64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54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相对的设置,且第二凹槽54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52。每一第二凹槽54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541,导引斜面541自上而下地朝远离该第二凹槽54的方向倾斜延伸。
[0057] 另外,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内侧进一步地形成一导引斜面521,导引斜面521自上而下地朝远离该第一凹槽52的方向倾斜延伸。
[0058]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示,支撑架还包括一连接件70,连接件70上端连接于移动件30,下端连接于旋转件6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70中央处结合一枢轴71,枢轴71凸伸出连接件70的下表面。旋转件60的主体61中央处具有一对应枢接于枢轴71的枢孔611,使旋转件60可以枢轴71为中心而绕着上下方向转动。
[0059] 以下则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架各构件如何运作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支撑架的移动件30是位于其上死点的位置。通过将显示器100直接下压的手段,可使移动件30、连接件70及旋转件60同步朝下移动,请配合参阅图5,此时旋转件60位于上件50的上方且相隔一段距离。
[0060]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所示,由于旋转件60的抵接部63的位置恰与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相对应,故旋转件60及部分的连接件70可朝下通过上件50的圆孔51及第一凹槽52而移动至介于上件50与下件40之间的位置。此时旋转件60的其中一导齿62的齿顶622位于对应凸包42的上方位置。
[0061]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旋转件60继续朝下移动并插入下件40的插孔41内,且凸包42抵持于该导齿62的斜面部621,从而使旋转件60转动一齿(由图9可知,本实施例中旋转件60为逆时针转动,但不限定)。此时凸包42自该导齿62的齿顶622处移动至其齿底623处,且主体61抵接于凸包42,令旋转件60无法再朝下移动,并使抵接部63的位置移动至上件50的挡止部53的下方处,且导柱64对应位于导引斜面541的下方处。
[0062] 之后,请参阅图10,其与图8为相同的视角,但仅显示出上件50及旋转件60。此时旋转件60朝上移动至较靠近上件50的位置。请配合参阅图2及图11,当旋转件60继续朝上移动,其抵接部63的上表面即会抵接于上件50的挡止部53的下表面,使得移动件30及显示器100无法再朝上移动,从而令显示器100卡掣于支柱20。而且在旋转件60朝上移动的过程中,旋转件60的导柱64则与上件50的导引斜面541相互抵接而使旋转件60继续同向(即逆时针方向)又转动一较小的角度,并使导柱64移动位置而得以收容于第二凹槽54内,同时旋转件60的次一导齿62(沿旋转件60的转动方向依序数来)的齿顶622移动至对应凸包42的上方位置,以便等待旋转件60再次朝下移动时,可利用凸包42驱动该旋转件60转动。另外,需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旋转件60朝上移动的程序,可经由使用者自行出力将显示器100上抬而使旋转件60朝上移动。或者,可在下件40的下方进一步设置一复位结构80(请配合参阅图16,其详细的构造容后再叙),以提供旋转件60一自动朝上移动的复位力量。
[0063] 请配合参阅图2、图12及图13,其中图13的视角不同于图12,仅显示出上件50及旋转件60,且旋转件60朝上移动至较靠近上件50的位置。欲将移动件30的卡掣状态(如图11)解除时,使用者只要再次下压显示器100,使旋转件60再次朝下插入下件40的插孔41,经由凸包42抵持于导齿62的斜面部621(请配合参阅图4),令旋转件60又转动一齿,且抵接部63的位置移动至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的导引斜面521下方处。
[0064] 之后,旋转件60继续朝上移动时,抵接部63的侧缘抵接于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的导引斜面521(请配合参阅图14),以导引旋转件60继续转动,且使抵接部63移动至与上件50的第一凹槽52完全对应的位置(请配合参阅图15),从而使旋转件60及部分的连接件70得以朝上通过圆孔51及第一凹槽52并回复至如图5的状态,以解除移动件30的卡掣状态。
[0065] 请参阅图1、图2及图16所示,其中图16未显示出枢轴71。支撑架还包括一复位结构80,其设置于下件40与底座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结构80包含一帽盖81及一连接于帽盖81下端的弹簧82,帽盖81的上表面凸设有一推抵部811,推抵部811朝上穿设于下件40的插孔41内。因此,当旋转件60插入下件40的插孔41时,主体61的下端即会抵接于复位结构80的推抵部811上端,并使弹簧82呈压缩状态,由此提供旋转件60一自动朝上移动的复位力量。
[0066]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卡掣结构可达成将显示器卡掣于支柱的功效。此外,支柱的外观表面无须设置有推钮或按键,不会影响到支撑架外观。再者,不必利用推动推钮或按压按键的手段,即可形成卡掣状态,令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0067]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及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