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58425.9

文献号 : CN1026039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路建美蒋军徐庆锋

申请人 : 苏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离子吸附树脂,具体涉及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及其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树脂的应用。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为反应物制备(2)以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制备交联化合物,即得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采用本发明的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吸附选择性、解吸附简便、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 :

1. 一 种 侧 链 带 N- 双 羧 基 高 分 子, 所 述 侧 链 带 N- 双 羧基 高 分 子 由 单 体 和 交 联 剂 构 成;其 特 征 在 于,所 述 单 体 为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并且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0.3~0.4;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粒径为

0.5~1.5mm,玻璃化转换温度 68~75℃。

2.权利要求1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以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为反应物制备 ;

(2) 以 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为引发剂,制备交联化合物,即得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其中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0.8~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溶于溶剂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在

70~80℃下反应1.5~2.5h;其中,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1.2∶1;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为1∶6~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3~0.4∶0.05~0.1;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5.权利要求1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应用,其中所述

2+ 2+ 2+ 2+ 2+ 2+

重金属离子包括:铜离子Cu 、镉离子Cd 、锌离子Zn 、镍离子Ni 、钴离子Co 、铅离子Pb

3+

或铬离子Cr 。

说明书 :

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离子吸附树脂,具体涉及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及其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树脂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污水排放限值的不断提高,排放总量的不断降低,使现有化学法处理方法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成为当前水处理行业的难题。
[0003] 例如,太湖流域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为:
[0004]重金属离子 2008年之前(ppm) 2008年之后(ppm)
Pb 1.0 0.1
Cu 1.0 0.3
Cd 0.1 0.01
[0005] 而现有的商业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对Cu(II)的吸附能力如下表所示(参见文献:D.W.O’Connell et al./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2008)6709-6724):
[0006]商业的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 螯合基团 Cu(II)的吸附量(mg/g)
Dowex 50W X4 磺酸 71.4
Amberlite IRC-86 羧酸 130
Duolite GT-73 硫醇 61.6
Amberlite IRC-718 二亚氨基羧酸 127
Amberlite 200 磺酸 89
Lewatit TP207 二亚氨基羧酸 85
[0007] 专利号为200610041365.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对重金属具有高选择性的树脂基吸附剂,其主要结构组成包括:(1)基本结构为大孔聚苯乙烯骨架;(2)骨架上键联的功能基为酸性基团或弱极性基团;(3)骨架内表面固载的功能性材料有效成分为Zr(HPO4)2。上述树脂基吸附剂对铅、锌、镉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0008]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树脂基吸附剂对铅、锌、镉离子的吸附能力,需要研发更高效优质的吸附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采用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0010]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由单体和交联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并且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0.3~0.4;所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粒径为0.5~
1.5mm,玻璃化转换温度68~75℃。
[0011] 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在任何溶剂中均不溶解,因此无法测试分子量。
[0012] 制备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以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为反应物制备
[0014] (2)以 为 单 体,以N,N’-亚 甲 基双 丙 烯 酰 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为引发剂,制备交联化合
物,即得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其中,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摩尔比0.8~1∶1。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具体为:将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溶于溶剂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在70~80℃下反应1.5~2.5h;其中,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1.2∶1;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和溶剂水的用量比为1(g)∶6~10g;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3~0.4∶0.05~0.1;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0017]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捻磨粉碎筛选合适的粒径大小;通过控制反应中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的比例来控制强度。所得高分子的粒径越大,吸附性能越差,但是粒径过小,会影响实际使用的流速、可重复使用次数。
[0018]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上述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应2+ 2+ 2+ 2+ 2+ 2+ 3+
用,其中所述重金属包括:Cu 、Cd 、Zn 、Ni 、Co 、Pb 、Cr 。
[0019]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0] 1.采用本发明的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具有以下优点:(1)吸附速度快:接触即吸,2000ppm溶液中吸附饱和仅需六分钟;(2)吸附容量大:Cu(II):151mg/g;Pb(II):136mg/g;Cd(II):367mg/g;Zn(II):91.7mg/g;Co(II):69.6mg/g;Ni(II):98mg/g;Cr(II):40.8mg/g;Mn(II):94.1mg/g(3)吸附选择性:吸镉较多,吸锌较少;(4)解吸附简便:采用强酸(盐酸或硫酸)解析附,解吸附液重复使用,富集浓度可达
17000ppm,浓缩倍率为340倍;(5)热稳定性好:起始分解温度约在200℃左右;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2℃;(6)可重复使用:重复吸附/解吸附处理10次破碎率小于5%。
[0021] 2.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时,因反应产率高达99%,残留的单体很少,后处理方便,也不会对吸附废水中的吸附重金属离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实施例一中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对不同金属离子进行吸附的吸附容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4] 实施例一:实验室制备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
[0025] 100g亚氨基二乙酸二钠(IDA)溶于220g水中,等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5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反应0.5h,反应温度80℃。加入20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保持反应温度80℃,适当降低温度至55℃,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质量比1∶1,浓度1%),聚合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产率99%。
[0026] 目标聚合物不能在水及常见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苯、二氯甲烷、DMF等)中溶解。
[0027] 对目标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分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羧酸根阴-1 -1 -1离子振动吸收峰位于1655cm ,1400cm ;1620cm 为叔胺吸收峰;酯基特征吸收峰位于-1
1731cm 。
[0028] 同时对吸附前后的树脂进行红外分析,羧基特征红外吸收峰在配位前后的变化如下所示:
[0029]羰基(C=O) 树脂 镉离子配位后 锰离子配位后
不对称伸缩振动(cm-1) 1655 1587 1595
对称伸缩振动(cm-1) 1400 1400 1400
羰基(C=O) 铜离子配位后 铬离子配位后 钴离子配位后
不对称伸缩振动(cm-1) 1621 1649 1595
对称伸缩振动(cm-1) 1400 1400 1400
羰基(C=O) 镍离子配位后 锌离子配位后 铅离子配位后
不对称伸缩振动(cm-1) 1595 1609 1603
对称伸缩振动(cm-1) 1400 1400 1400
[0030] 由上表可知:各金属离子与树脂之间确有配位作用。
[0031] 对目标聚合物在20-600℃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表明其在200℃左右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2℃左右。
[0032] 目标聚合物在烘箱中(100℃)烘干,研磨均匀,筛选平均粒径在1.0~1.5mm的树脂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0033] 采用该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对不同金属离子进行吸附,测试其吸附容量,具体步骤为:分别称取适量金属盐CuSO4·5H2O,Pb(NO3)2,CdCl2·2.5H2O,ZnSO4·7H2O,CoCl2·6H2O,NiCl2·6H2O,CrCl3·6H2O,Mn(Ac)2·4H2O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配制金属离子约为3000ppm的水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分别测得其起始浓度。然后分别称取上述树脂1.0g,分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置于搅拌器上搅拌60min,每隔6min取一次含有树脂的水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试,通过计算获得1g树脂相对于每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量。(Cu(II):151mg/g;Pb(II):136mg/g;Cd(II):367mg/g;Zn(II):91.7mg/g;Co(II):69.6mg/g;Ni(II):98mg/g;Cr(II):40.8mg/g;Mn(II):94.1mg/g)
[0034] 图1表明:这种树脂对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中对镉离子的吸附达367mg/g,并且吸附速度很快。
[0035] 实施例二:实验室制备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
[0036] 100g亚氨基二乙酸二钠(IDA)溶于220g水中,等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5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反应0.5h,反应温度80℃。加入25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保持反应温度80℃,适当降低温度至55℃,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质量比1∶1,浓度1%),聚合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产率99%。
[0037] 目标聚合物不能在水及常见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苯、二氯甲烷、DMF等)中溶解。
[0038] 对目标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分析,红外光谱表明树脂中的羧酸根阴离子振动吸收峰位于1655cm-1,1400cm-1;1623cm-1为叔胺吸收峰;酯基特征吸收峰位于1724cm-1。
[0039] 对目标聚合物在20-600℃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表明其在200℃左右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3℃左右。
[0040] 目标聚合物在烘箱中(100℃)烘干,研磨均匀,筛选平均粒径在1.0-1.5mm的树脂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0041] 吸附实验同实施例一,该树脂对铜的最大吸附量为:95mg/g;Pb的最大吸附量为:102mg/g。
[0042] 实施例三:实验室制备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
[0043] 100g亚氨基二乙酸二钠(IDA)溶于220g水中,等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5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反应0.5h,反应温度80℃。加入18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保持反应温度80℃,适当降低温度至55℃,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质量比1∶1,浓度1%),聚合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产率99%。
[0044] 目标聚合物不能在水及常见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苯、二氯甲烷、DMF等)中溶解。
[0045] 对目标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分析,红外光谱表明树脂中的羧酸根-1 -1 -1阴离子振动吸收峰位于1655cm ,1400cm ;1623cm 为叔胺吸收峰;酯基特征吸收峰位于-1
1724cm 。
[0046] 对目标聚合物在20-600℃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表明其在220℃左右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9℃左右。
[0047] 目标聚合物在烘箱中(100℃)烘干,研磨均匀,筛选平均粒径在2.0-2.5mm的树脂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0048] 吸附实验同实施例一,该树脂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72mg/g;Pb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61mg/g:
[0049] 实施例四:工业化制备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
[0050] 10kg亚氨基二乙酸二钠(IDA)溶于20kg水中,等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5.5k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反应1.5h,反应温度70℃。加入2.4k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保持反应温度70℃,适当降低温度至55℃,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质量比1∶1,浓度1%),聚合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产率95%。
[0051] 目标聚合物不能在水及常见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苯、二氯甲烷、DMF等)中溶解。
[0052] 对目标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分析,
[0053] 红外光谱表明羧酸根阴离子振动吸收峰位于1650cm-1,1400cm-1;1620cm-1为叔胺-1吸收峰;酯基特征吸收峰位于1719cm 。
[0054] 对目标聚合物在20-600℃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表明其在200℃左右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2℃左右。
[0055] 目标聚合物在烘箱中(100℃)烘干,研磨均匀,筛选平均粒径在0.5-1.5mm的树脂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测得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32mg/g;Pb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35mg/g。
[0056] 实施例五:工业化制备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
[0057] 144kg亚氨基二乙酸二钠(IDA)溶于286kg水中,等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105k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反应2h,反应温度70-80℃。加入25kg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保持反应温度70-80℃,适当降低温度至50℃,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引发剂,聚合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产率93%。
[0058] 目标聚合物不能在水及常见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苯、二氯甲烷、DMF等)中溶解。
[0059] 对目标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分析,红外光谱表明羧酸根阴离子振-1 -1 -1 -1动吸收峰位于1650cm ,1400cm ;1620cm 为叔胺吸收峰;酯基特征吸收峰位于1719cm 。
[0060] 对目标聚合物在20-600℃范围内进行了热重分析,表明其在200℃左右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2℃左右。
[0061] 目标聚合物在烘箱中(100℃)烘干,研磨均匀,筛选平均粒径在0.5-1.5mm的树脂进行重金属离子动态吸附实验。采用该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废水进行动态处理:
[0062] (1)高浓度含铜废水处理实例-动态吸附:将实施例四所得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15g干树脂)固定于吸附柱内,2000ppm铜的水溶液(32gCuSO4·5H2O/4L H2O),流速=1LPM,取样时间为10min,对各个时间点取得的样品进行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其中的铜离子浓度;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0063]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Cu(ppm) >100 18 10 9.262 9.209
[0064] (2)较低浓度含铜废水处理实例-动态吸附:将实施例四所得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15g干树脂),50ppm铜的水溶液(1gCuSO4·5H2O/5L H2O),流速=3.6m/h,取样时间为5min,对各个时间点取得的样品进行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其中的铜离子浓度;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0065]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Cu(ppm) 46.2 0.512 0.516 0.358 0.306 1.142 0.386 0.02[0066] (3)低浓度含铜废水处理实例-动态吸附:将实施例四所得侧链带N-双羧基高分子树脂,10ppm铜的水溶液(400mgCuSO4·5H2O/10L H2O),流速=1LPM,取样间隔时间为
5min。
[0067] 测试数据,对各个时间点取得的样品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铜离子浓度(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0068]时间(min) 0 5 10 15 20
Cu(ppm) 10 1.422 0.870 0.168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