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01602.7

文献号 : CN1026055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香琴万祖干

申请人 : 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它包括一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M支点上的固定后梁,一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S支点上的活动后梁,一经纱从经轴退绕出来后经过所述固定后梁、活动后梁到达开口区域并分成上下两层经纱,再到达织口位置;所述的后梁摆臂通过第一连杆与一过渡摆杆铰接,该过渡摆杆通过第二连杆与一偏心铰接,并由所述偏心、第二连杆、过渡摆杆以及机架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偏心与一后梁带轮同轴固连,所述的后梁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一寻纬带轮相连,该寻纬带轮通过寻纬离合器与主轴相连;本发明能用于具有寻纬功能的织机上,后梁的摆动始终跟随织机的开口运动,因而能有效地补偿因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而且调节后梁的补偿量时,操作方便,调节准确。

权利要求 :

1.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它包括一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M支点上的固定后梁,一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S支点上的活动后梁,一经纱从经轴退绕出来后经过所述固定后梁、活动后梁到达开口区域并分成上下两层经纱,再到达织口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梁摆臂(312)通过第一连杆(309)与一过渡摆杆(308)铰接,该过渡摆杆(308)通过第二连杆(307)与一偏心(306)铰接,并由所述偏心(306)、第二连杆(307)、过渡摆杆(308)以及机架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偏心(306)与一后梁带轮(305)同轴固连,所述的后梁带轮(305)通过同步带与一寻纬带轮(301)相连,该寻纬带轮(301)通过寻纬离合器(315)与主轴(3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302)由安装在一张紧轮支臂(304)上的张紧轮(303)张紧;所述的四连杆机构包括了C、D、E、G四个转动支点,其中ED支点、EG支点之间的长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通过第一联轴节(316)与一过渡短轴(317)固连,过渡短轴(317)又通过第二联轴节(316’)与一后梁驱动长轴(318)固连,后梁驱动长轴(31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在所述后梁驱动长轴(318)左右各固连有一个可实现后梁双侧同步驱动的偏心(306),且偏心(306)在后梁驱动长轴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节(316)与过渡短轴(317)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调节,且用于调节偏心与综平的相对位置;过渡摆杆(308)上有一用于后梁综平位置的调节的销孔(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与开口装置输入轴固连。

说明书 :

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属于纺织机械领域中的织造设备和织造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织机的活动后梁起到弥补经纱开口引起的张力变化的作用,在剑杆织机中,活动后梁的摆动一般由弹簧被动控制,活动后梁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摆动,弥补经纱张力的变化,现有的一种结构见图1所示,从经轴出来的经纱,经过固定后梁101、 活动后梁102到达开口区域,分成上下两层经纱,然后到达织口位置。固定后梁101与机架通过轴承铰接,能绕固定转动中心M转动。活动后梁102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103上,随后梁摆臂103一起在经纱张力和弹簧105的弹力作用下绕固定支点T摆动,来补偿由于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的变化,活动后梁102与后梁摆臂103可以相对转动。
[0003] 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有:
[0004] 1、当织机速度很高的时候,后梁的摆动滞后开口运动,不能很好地补偿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
[0005] 2、当经纱的弹性很差时,如织造玻璃纤维,即使织造速度比较低,由于弹簧的刚度很难匹配,无法补偿由于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出现开口加大经纱张力急剧加大,综平时经纱松弛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6] 在喷气织机中,有积极驱动的后梁机构,后梁的位置随织机开口量的大小变化,弥补由开口量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其中的一种现有机构见图2所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07] 与主轴固连的主轴带轮201通过同步带202带动后梁带轮205转动,同步带202由安装在涨紧轮支臂204上的涨紧轮203涨紧。偏心206与后梁带轮205同轴固连,偏心206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连杆207一端通过轴承与偏心206铰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后梁摆杆208铰接,后梁摆杆208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偏心206、连杆207、后梁摆杆208与机架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转动支点分别为C、D、E、T点。从经轴退绕出来的经纱经过铰接在M支点上的固定后梁209、铰接在后梁摆臂208上的活动后梁210到达开口区域,分成上下两层经纱,然后到达织口位置。通过由主轴带动CDET四连杆机构,实现对后梁摆动的主动控制,来补偿由于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的变化。
[0008] 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有:具有寻纬功能的织机,在寻纬时,开口机构运动,主轴不运动;在图2所示的机构中,活动后梁的摆动动作由主轴直接驱动,无法满足在寻纬时对后梁的驱动,也就无法补偿经纱张力由于开口运动引起的变化,这种机构只能用于无寻纬功能的织机上,而一般高档次的剑杆都需要具有寻纬功能。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具有寻纬功能的剑杆织机上,能够实现积极控制的活动后梁驱动功能,确保织机的活动后梁始终随织机的经纱开口运动而运动,以弥补因开口引起经纱张力变化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一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M支点上的固定后梁,一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S支点上的活动后梁,一经纱从经轴退绕出来后经过所述固定后梁、活动后梁到达开口区域并分成上下两层经纱,再到达织口位置;所述的后梁摆臂通过第一连杆与一过渡摆杆铰接,该过渡摆杆通过第二连杆与一偏心铰接,并由所述偏心、第二连杆、过渡摆杆以及机架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偏心与一后梁带轮同轴固连,所述的后梁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一寻纬带轮相连,该寻纬带轮通过寻纬离合器与主轴相连。
[0011] 所述的同步带由安装在一张紧轮支臂上的涨紧轮涨紧;所述的四连杆机构包括了C、D、E、G四个转动支点,其中ED支点、EG支点之间的长度可调节。
[0012] 本发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通过第一联轴节与一过渡短轴固连,过渡短轴又通过第二联轴节与一后梁驱动长轴固连,后梁驱动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在所述后梁驱动长轴左右各固连有一个可实现后梁双侧同步驱动的偏心,且偏心在后梁驱动长轴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0013] 所述的联轴节与过渡短轴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调节,且用于调节偏心与综平的相对位置;过渡摆杆上有一用于后梁综平位置的调节的销孔。
[0014] 本发明所述的同步带为双面同步带,其上还绕有一能够带动开口机构运动的开口带轮,该开口带轮位于张紧轮相对一侧的后梁带轮与寻纬带轮之间,且张紧轮处于使同步带向下涨紧方向的位置。
[0015] 本发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与开口装置输入轴固连。
[0016] 本发明能用于具有寻纬功能的织机上,后梁的摆动始终跟随织机的开口运动,因而能有效地补偿因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而且调节后梁的补偿量时,操作方便,调节准确。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3中A向视图。
[0021] 图5是图3中的B1—B1剖示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3、4、5所示,本发名所述的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它包括一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M支点上的固定后梁310,一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S支点上的活动后梁311,一经纱从经轴退绕出来后经过所述固定后梁、活动后梁到达开口区域并分成上下两层经纱,再到达织口位置;所述的后梁摆臂312通过第一连杆309与一过渡摆杆308铰接,该过渡摆杆308通过第二连杆307与一偏心306铰接,并由所述偏心306、第二连杆307、过渡摆杆308以及机架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偏心306与一后梁带轮305同轴固连,所述的后梁带轮305通过同步带与一寻纬带轮301相连,该寻纬带轮301通过寻纬离合器与主轴314相连。
[0024] 所述的同步带302由安装在一张紧轮支臂304上的张紧轮303张紧;所述的四连杆机构包括了C、D、E、G四个转动支点,其中ED支点、EG支点之间的长度可调节。
[0025] 本发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通过第一联轴节316与一过渡短轴317固连,过渡短轴317又通过第二联轴节316’与一后梁驱动长轴318固连,后梁驱动长轴31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在所述后梁驱动长轴318左右各固连有一个可实现后梁双侧同步驱动的偏心306,且偏心306在后梁驱动长轴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0026] 所述的联轴节316与短轴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调节,且用于调节偏心与综平的相对位置;过渡摆杆308上有一用于后梁综平位置的调节的销孔R。
[0027] 本发明所述的同步带为双面同步带,其上还绕有一能够带动开口机构运动的开口带轮319,该开口带轮319位于张紧轮303相对一侧的后梁带轮305与寻纬带轮301之间,且张紧轮处于使同步带向下张紧方向的位置。
[0028] 本发明所述的后梁带轮(305)与开口装置输入轴固连。
[0029] 实施例:
[0030] 在具有寻纬功能的剑杆织机上,针对一些经纱弹性很差的织物,如玻纤织物,为了解决经纱开口引起的张力变化的有效补偿,实现积极控制的活动后梁驱动功能,确保织机的活动后梁始终随经纱开口运动而运动,弥补因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如图3、4、5所示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寻纬带轮301与主轴314通过寻纬离合器连接,在正常织造时,寻纬离合器合上,主轴314与寻纬带轮301同速运转,织机寻纬时,寻纬离合器脱开,寻纬带轮301在寻纬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主轴314不动,见图4所示;寻纬带轮301通过同步带302带动后梁带轮305’,同步带302由安装在涨紧轮支臂304上的涨紧轮303涨紧,涨紧方向上。偏心306与后梁带轮305’同轴固连,后梁带轮305’固定在开口装置输入轴上,同时带动开口机构运动,连杆307一端通过轴承与偏心306铰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过渡摆杆308铰接,过渡摆杆308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偏心306、连杆307、过渡摆杆308与机架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转动支点分别为C、D、E、G点,ED、EG的长度可根据后梁的位置和需要的补偿量调节;连杆309一端与过渡摆杆308通过轴承铰接,另一端与后梁摆臂312通过轴承铰接,后梁摆臂312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铰接点分别为H、K、T点。活动后梁311通过轴承铰接在后梁摆臂312的S支点上。固定后梁310通过轴承与机架铰接,铰接点为支点M。由经轴出来的经纱,经过固定后梁310,活动后梁311,到达开口区域,经纱分成上下两层,然后到达织口。寻纬带轮转动一周,经纱实现一次开口,活动后梁在带轮、连杆机构的驱动下随后梁支臂绕固定支点T摆动一次,当开口加大时,后梁向下运动,开口减小时,后梁向上运动,补偿经纱由于开口引起的张力变化,见图3所示。由于织机幅宽一般都超过1.5m,织机的后梁也超过1.5m,需要采用双侧驱动,因此驱动后梁的机构需要布置在织机的两侧,考虑到开口装置是单侧的,需要有一根轴把运动传输到织机的另一侧,结构见图5所示,后梁带轮305通过第一联轴节316与过渡短轴317固连,过渡短轴317通过第二联轴节
316’与后梁驱动长轴318固连,后梁驱动长轴318通过轴承与织机底座(机架)铰接。偏心
306与后梁驱动长轴318固连,偏心306在长轴318上左右各一个,偏心在后梁驱动长轴上的安装方向相同,实现后梁的双侧同步驱动。联轴节316与短轴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调节,用于调节偏心与综平的相对位置。过渡摆杆308上有一销孔R,用于后梁综平位置的调节。当织机处于综平位置时,用定位销钉固定过渡摆杆308与机架的相对位置,根据需要的经纱补偿量,调节ED的长度,拉动连杆307,使C、D、E处于一条直线上,固定ED长度,即可完成后梁的调整。
[0031] 本发明所述的偏心是偏心轮或偏心杆等形成偏心运动的结构简称。
[0032]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对有些开口机构,输入轴的位置比较靠近经轴,受到经轴盘片的阻碍,无法将该轴延伸到织机的另一侧,此时需要将开口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送到后梁驱动长轴上,机构简图见图6,寻纬带轮301通过双面同步带302,带动开口带轮319,开口带轮319带动开口机构运动。同时,双面同步带302带动后梁带轮305运动,双面同步带302由安装在涨紧轮支臂304上的涨紧轮303涨紧,涨紧方向向下,其余结构与图3、图4、图
5相同,见实施例一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