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63494.9

文献号 : CN10260695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呈钰彭赐光蔡政旻罗德亨赖明昇黄任伟庄淑婷吴昱瑾

申请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第一基板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且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基板部分。

权利要求 :

1.一种光源模块,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第一基板部分及一第二基板部分,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沿一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该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 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基板部分上;以及

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基板部分上;

其中,该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且该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该第一基板部分, 其中,该第二基板部分自该第一基板部分的一长边弯折而立于该第一基板部分承载该第一光源的一承载板面,且该第二光源亦位该承载板面上方, 其中,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高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使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为硬式或可挠式基板,且该第一基板部分具有相连的一长边与一短边;该第二基板部分为一可挠式基板,且附加连接于该第一基板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二基板部分连接于该第一基板部分背向该第一光源的一面,并朝向设置有该第一光源的一面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为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板面上较该第二基板部分靠近一短边端的位置,并且该第一光源与该短边具有一锐角;该第二光源则为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且该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该第一基板部分的该承载板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进一步包含一信号连接部,而该信号连接 部自该第二基板部分一体延伸所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二基板部分自该第一基板部分的一短边端延伸而出,且相对该短边端弯折该锐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均为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夹该锐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及该第二基板部分由可挠式基板一体形成,该第二基板部分自该第一基板部分的一长边突伸而弯折立于该第一基板部分承载该第一光源的一承载板面,且该第二光源亦位该承载板面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为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板面上较该第二基板部分靠近一短边端的位置,并且该第一光源与该短边端之间具有一锐角;该第二光源则为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夹该锐角且均平行于该第一基板部分的该承载板面。

10.一种光源模块,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第一基板部分及一第二基板部分,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具有相连的一长边与一短边,而该第二基板部分设置于该长边,且可相对于该第一基板部份而弯折; 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基板部分上;以及 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基板部分上,其中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与该第二基板部分平行, 其中,该第二基板部分自该第一基板部分的一长边弯折而立于该第一基板部分承载该第一光源的一承载板面,且该第二光源亦位该承载板面上方, 其中,该第二光源与该第一基板部分间具有一间隙,使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与该第一基板部分之间具有夹角。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与该第一基板部分平行。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与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之间具有夹角。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基板的同侧。

15.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边与位于该入光侧边两端的一角落区;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沿该入光侧边延伸,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中其一产生光线入射该入光侧边;另一则产生光线入射该导光板的该角落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具有一板体及连接于该板体的一侧的一楔形入光部,而该楔形入光部具有与该板体对向的该入光侧边,其中,该楔形入光部的厚度自该入光侧边向该板体递减,该第二光源面向该楔形入光部中厚度较厚的位置,该第一光源面向该楔形入光部中厚度较薄的位置。

17.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非入光侧、一第一入光侧与一第二入光侧,且该第二入光 侧夹于该第一入光侧与该非入光侧之间; 一基板,包含一第一基板部分及一第二基板部分,其中该第一基板部分具有相连的一长边与一短边,而该第二基板部分设置于该长边,且可相对于该第一基板部份而弯折; 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基板部分上;以及 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基板部分上,且该第一光源对应于该第一入光侧,而该第二光源对应于该第二入光侧或该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二入光侧,而该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一入光侧, 其中,该第二基板部分自该第一基板部分的一长边弯折而立于该第一基板部分承载该第一光源的一承载板面,且该第二光源亦位该承载板面上方, 其中,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高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或者该第二光源与该第一基板部分间具有一间隙,使该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该承载板面的距离。

说明书 :

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液晶显示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中间区域亮度不足现象的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显示科技不断的发展,就量产规模与产品应用普及性而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无疑地稳居平面显示技术的主流。于液晶显示器中,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背光源的背光模块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0003]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内设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bar),用以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背光源。于实际应用中,发光二极管光条上的该些发光二极管可以有不同的排列型式,例如线性规则排列型式或角落发光(corner lighting)排列型式等。
[0004]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已知发光二极管光条的侧发光式(side-view)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硬式电路板上的端部位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已知发光二极管光条的顶发光式(top-view)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软式电路板上的端部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无论是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或图2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2,其侧发光式发光二极管10于硬式电路板PCB上的排列或顶发光式发光二极管20于软式电路板FPC上的排列均属于角落发光排列型式。由于侧发光式发光二极管10及顶发光式发光二极管20分别设置于硬式电路板PCB及软式电路板FPC上的端部位置,侧发光式发光二极管10及顶发光式发光二极管20所发出的光线均由导光板的角落入光,因而导致背光模块中间区域的光学表现不易调整,使得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的中间区域容易有亮度不足的暗区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范畴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以解决先前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入光侧边与位于入光侧边两端的角落区。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基板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且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基板部分。第一基板部分沿入光侧边延伸,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中其一产生光线入射入光侧边;
另一则产生光线入射导光板的角落区。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基板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且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基板部分。
[000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板体及楔形入光部连接于板体的一侧。楔型入光部具有与板体对向的入光侧边。楔型入光部的厚度自入光侧边向板体递减。该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基板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夹该锐角,且均平行于与第二基板垂直的法线方向与长度方向共同形成的平面。第一基板部分沿入光侧边延伸,第二光源产生光线入射入光侧边。第一光源则产生光线入射导光板位于入光侧边两端的角落。第二光源面向楔型入光部中厚度较厚的位置;第一光源面向楔型入光部中厚度较薄的位置。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光源支架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入光侧边。光源支架具有底板及侧壁立于底板上。光源支架沿入光侧边延伸。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基板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的延伸面弯折一锐角。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夹该锐角,且均平行于与第二基板垂直的法线方向与长度方向共同形成的平面。第一基板部分沿入光侧边延伸,并设置于光源支架上,第二光源中产生光线入射入光侧边。第一光源则产生光线入射导光板位于入光侧边两端的角落。第二基板部分立于第一基板部分的承载板面上的部分,其未承载第二光源的背面贴合于侧壁。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二光源的发光面与第二基板部分平行。第一基板部分具有相连的长边与短边,而第二基板部分可设置于长边或短边,且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部份而弯折。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导光板具有非入光侧、第一入光侧与第二入光侧,且第二入光侧夹于第一入光侧与非入光侧之间。基板包含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上。第一基板部分具有相连的长边与短边,而第二基板部分可设置于长边或短边,且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部份而弯折。第一光源对应于第一入光面,而第二光源对应于第二入光面。
[0012]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经由混合使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及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或组合基板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已知背光模块所遭遇到的中间区域亮度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采用厚度较薄的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亦能够增加A/P比中的A值,故可减少发光二极管由于入光线强度不均所形成的热点(hot spot)现象发生。
[0013]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经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0014] 图1绘示已知发光二极管光条的侧发光式(side-view)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硬式电路板上的端部位置的示意图。
[0015] 图2绘示已知发光二极管光条的顶发光式(top-view)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软式电路板上的端部位置的示意图。
[0016]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17] 图4A绘示图3中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0018] 图4B绘示图4A中的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弯折的侧视图。
[0019] 图5A绘示当第二光源采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时的B值。
[0020] 图5B绘示当第二光源采用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时的B值。
[0021] 图5C绘示有效显示区域至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的距离A及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至底部的距离B的示意图。
[0022] 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3] 图7A绘示图6中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0024] 图7B绘示图7A中的第二基板部分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弯折一角度的侧视图。
[0025] 图8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图。
[0026] 图9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7] 图10绘示背光模块包含图9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002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 1、2:发光二极管光条 10:侧发光式发光二极管
[0030] PCB:硬式电路板 20:顶发光式发光二极管
[0031] FPC:软式电路板 3、6、80、9:光源模块
[0032] 30、60、90:基板 31、61、81、91:第一光源
[0033] 32、32’、62、82、92:第二光源
[0034] 33、63、93:信号连接部 C:连接端
[0035] 301、301’、601、801、901:第一基板部分
[0036] 302、602、802、902:第二基板部分
[0037] 301a、601a、901a:长边 301b、601b、901b:短边
[0038] 310、610、810、910:第一光源的发光面
[0039] 320、320’、620、820、920:第二光源的发光面
[0040] BS、BS’:底面 TS、TS’:顶面
[0041] G:间隙 8:背光模块
[0042] d1:第一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的距离
[0043] d2: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的距离
[0044] LGP:导光板 AA:有效显示区域
[0045] LS:入光侧边 θ:锐角
[0046] A:有效显示区域至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的距离
[0047] B:第二光源的发光面顶端至底部的距离
[0048] TLGP:楔形的导光板 PB:板体
[0049] TLP:楔形入光部 LS1:第一入光侧
[0050] LS2:第二入光侧 NLS:非入光侧
[0051] TH1:第二光源32的高度 TH2:第二光源32’的高度
[0052] X:预留电路板长度 Y:第二基板部分302’的厚度
[0053] P:光源的间距长度 CA:入光侧边两端的角落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光源模块。于此实施例中,该光源模块可包含有数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bar),且设置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内,用以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背光源,但不以此为限。接下来,将就上述光源模块进行详细的介绍。
[0055] 请参照图3,图3绘示此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如图3所示,光源模块3包含有基板30、第一光源31、第二光源32及信号连接部33。其中,基板30包含有第一基板部分301及第二基板部分302。第一基板部分301沿基板3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基板部分301具有相连的长边301a与短边301b。第一光源31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上,且第二光源32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302上。第一光源31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上较第二基板部分302靠近短边301b端的位置,并且第一光源31与短边301b之间具有一锐角θ(例如45度)。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端部,而第二光源32设置对应于第一基板部份301的中间部分,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光源31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两端,使得第二光源32设置于第一光源31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与短边301b之间具有一锐角θ,换言之,第一光源31设置位置分别与长边301a、短边301b具有夹角,如图3所示,夹角为锐角θ(例如45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可依不同的光路而有不同的角度设置。第二基板部分302较佳地以热压方式附加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上,但不以此为限。
[0056] 信号连接部33自第二基板部分302一体延伸所形成,藉以增进整个光源模块3的一体性。如图3所示,信号连接部33经由第一基板部分301下方穿过,并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另一侧伸出以进行信号连接。在此较佳实施例中,信号连接部33经由第二基板部分
302与第一基板部分301上的电路相连接,藉以同时为第一基板部分301及第二基板部分
302传递信号。信号连接部33具有连接端C,用以与外部耦接并接收信号。
[0057]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基板部分302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长边301a上,使得第二基板部份302设置于对应于第一基板部份301中间。此外,为了节省材料成本,第二基板部分302采用数个能够承载第二光源32的小片结构,如图3所示。但实际上,第二基板部分302亦可采用单一个能够同时承载数个第二光源32的整片结构,藉以增加排版利用率,而不以此例为限。
[0058] 需说明的是,图3所绘示的第一基板部分301上附加连接有三个第二基板部分302;两个第一光源31分别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左右两侧;三个第二光源32则分别设置于三个第二基板部分302上。然而,于实际应用中,第二基板部分302以及第二光源32的数目均可视实际需求而定,并不以此实施例为限。另外,本实施例仅以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光源31来说明,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二光源31排列状况可依不同设计的导光板布点而有不同选择。
[0059]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基板部分301较佳地采用硬式基板,例如厚度0.4mm的印刷电路板(PCB),可具有较佳的组装性,而第二基板部分302较佳地采用可挠式基板,例如厚度0.2mm的软式电路板(FPC)。此外,第一基板部分301亦可采用软式电路板(FPC)且第二基板部分302采用印刷电路板(PCB)。当第一基板部分301与第二基板部分302如同上述例子分别采用不同种类的电路板的组合时,可同时兼顾组装性与易弯折性。
[0060] 请参照图4A及图4B,图4A绘示图3中的光源模块3的侧视图,图4B绘示图4A中的第二基板部分302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301弯折一角度的侧视图。如图4A及图4B所示,第二基板部分302附加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背向(相对)第一光源31的底面BS,并朝向第一基板部分301设置有第一光源31的顶面TS弯折成如图4B中的L型式,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较佳地采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亦即第一光源31的发光面3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顶面TS之间具有一夹角,例如为一直角,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光源32较佳地采用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亦即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302的顶面TS’上的第二光源32的发光面320与顶面TS’平行,但亦不以此为限。
[0061] 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部分302自第一基板部分301的长边301a弯折而立于第一基板部分301承载第一光源31的承载板面(亦即顶面TS),且第二光源32亦位于承载板面(顶面TS)上方。需说明的是,第二光源32与承载板面(顶面TS)之间具有一间隙G,亦即第二光源32并未接触承载板面(顶面TS),以增进对于第二光源32的散热效果,并且第二光源32以发光面320的侧面与承载板面(顶面TS)相邻。由于第二基板部分302相对于第一基板部分301弯折,所以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301上的第一光源31的发光方向与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302上的第二光源32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一角度,亦即第一光源31的发光面310的法线与第二光源32的发光面320的法线间具有该角度,并且第一光源31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32的发光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承载板面(顶面TS)。实际上,第一光源31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32的发光方向之间的该角度可以是一锐角,但不以此为限。
[0062] 需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光源32的发光面320高于第一光源31的发光面310,以及第二光源32与第一基板部分301之间具有间隙G,均会使得第二光源32的发光面32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2大于第一光源31的发光面31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1,如图4B所示。也就是说,通过调整第二光源32设置的高度,亦即调整第二光源32与第一基板部分301之间的间隙G,均能使得d2大于d1。经由此一设计,即使第一光源31及第二光源32具有相同的发光面尺寸,亦可将第二光源32的高度加以抬高,以配合各种不同的导光板设计。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基板部分301及第二基板部分302可紧贴背光模块的光源支架(未图示),藉以通过传导方式增进散热的效果。
[0063] 于本实施例中,通过热压方式将第二基板部分302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底面BS,其可避免第二基板部分302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顶面TS上对于第一光源31所产生的光线入射导光板LGP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举例而言,若第二基板部分302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顶面TS上,可能会遮挡住部分的第一光源31的光线,使其无法顺利射入导光板LGP内。此外,由于第一基板部分301为硬式基板,故能够协助连接于第一基板部分301的底面BS的第二基板部分302(软式基板)朝向顶面TS弯折成如同图4C中的L型式。
[0064] 此实施例所提出的光源模块3经由混合使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及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的方式,于发光二极管光条的两侧角落采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且于中间区域采用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使得先前技术中的中间区域亮度不足的缺点能够获得显著的改善。
[0065] 此外,相较于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能够增加A/P比中的A值,故可防止发光二极管由于入光线强度不均所形成的热点(hot spot)现象发生,其中A代表图5C中的有效显示区域(active area)AA至导光板LGP的入光侧边LS的距离;P为光源的间距长度(Pitch length),亦即两第二光源32中心之间的距离。举例而言,图
5A中的第二光源32采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而图5B中的第二光源32’采用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如图5C所示,导光板LGP具有非入光侧边NLS、入光侧边LS、LS2与位于入光侧边LS两端的角落区CA。入光侧边LS2夹于入光侧边LS与非入光侧边NLS之间。第一光源31对应入光侧边LS2,而第二光源32则对应入光侧边LS。
[0066] 假设有效显示区域(active area)AA至导光板LGP的入光侧边LS的距离为A,且导光板LGP的入光侧边LS至第二光源32底部的距离为B,则A+B等于有效显示区域AA至第二光源32底部的距离,即为显示器的长度/框度。图5A所得的B值等于第二光源32的高度TH1,而图5B所得的B值等于第二基板部分302的厚度Y(假设为0.2)加上第二光源32’的高度TH2,由于图5A中的第二光源32所采用的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的高度TH1约为1.5,而图5B中的第二光源32’所采用的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的高度TH2约为0.8,亦即TH2比TH1小很多,使得图5B所得的B值(0.2+0.8=1)较图5A所得的B值(1.5)来得小,若显示器的长度/框度为固定时,亦即A+B为定值,因此,图5B的A值将会比图5A的A值来得大,使得A/P比中的A值增大;换言之,即可供进行混光的空间增加,故可减少发光二极管的热点现象发生。
[0067] 此外,当图5B的第二光源32’弯折到第一基板部分301’上方后,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基板部分301’上方原本的边缘空间,还可省去原本图5A中的第二光源32后方所预留的空间(亦即突出的一段电路板长度X),故能达到节省空间的功效。
[006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光源模块。请参照图6,图6绘示此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是,于光源模块6中,基板60的第一基板部分601及第二基板部分602由同样的可挠式基板一体形成,藉以增进整个光源模块6的一体性,无论是工差、对位精准度等方面均能获得提升。例如,基板60的第一基板部分601及第二基板部分602由厚度0.2mm的软式电路板(FPC)一体形成,但不以此为限。
[0069] 亦请参照图7A及图7B,与图4A及图4B相同的是,光源模块6亦可经由调整第二光源62设置的高度或调整第二光源62与第一基板部分601之间的间隙G的方式,使得第二光源62的发光面62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2大于第一光源61的发光面61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1。
[007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背光模块。如图8所示,于此实施例中,背光模块8包含有楔形导光板TLGP及光源模块80。其中,导光板TLGP具有板体PB及连接于板体PB的一侧的楔形入光部TLP。楔型入光部TLP具有与板体PB对向的入光侧边LS。楔型入光部TLP的厚度自入光侧边LS朝向板体PB的方向递减。也就是说,在楔型入光部TLP中,入光侧边LS处的厚度最厚,而连接板体PB处的厚度最薄。第一光源81面向楔型入光部TLP中厚度较薄的位置,第二光源82面向楔型入光部TLP中厚度较厚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光源81设置于楔型入光部TLP中,即入光侧边LS与板体PB之间,而第二光源82设置于入光侧边LS。第一基板部分801沿入光侧边LS延伸。第一光源81产生光线入射导光板TLGP位于入光侧边LS两端的角落,而第二光源82产生光线入射入光侧边LS。
[0071] 与图4A及图4B相同的是,光源模块80亦可经由调整第二光源82设置的高度或调整第二光源82与第一基板部分801之间的间隙G的方式,使得第二光源82的发光面82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2大于第一光源81的发光面810顶端与承载板面(顶面TS)的距离d1。由于背光模块8采用楔形导光板TLGP,且第二光源82面向楔型入光部TLP中厚度较厚的位置,因此,即使将第二光源82设置的高度加以抬高,第二光源82射出的光线仍能顺利地射入楔形导光板TLGP的楔型入光部TLP中,可提升导光效率。
[0072]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光源模块。如图9所示,光源模块9的基板90包含有第一基板部分901及第二基板部分902。第一基板部分901具有相连的长边901a与短边901b。第二基板部分902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901的短边901b上,并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部份901而弯折,使得第二基板部份902设置于第一基板部份901的端点。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光源91及第二光源92均为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源91设置于第一基板部分901上,且第二光源92设置于第二基板部分902上。亦即第一光源91与第二光源92设置于基板90的同侧。第一光源91的发光面910与第一基板部分901平行且第二光源92的发光面920与第二基板部分902平行。
[0073] 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部分902自第一基板部分901的短边901b端延伸而出,且相对短边901b端弯折一锐角。第一光源91的发光方向与第二光源92的发光方向之间具有该锐角。第一光源91对应于导光板LGP的第一入光侧LS1,而第二光源92对应于导光板LGP的第二入光侧LS2。其中,导光板LGP的第二入光侧LS2夹于导光板LGP的第一入光侧LS1与非入光侧NLS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导光板LGP具有第一入光侧LS1与第二入光侧LS2,且第一入光侧LS1与第二入光侧LS2夹有一角度。举例而言,该角度为钝角,且与第二基板部分902自第一基板部分901弯折而上的锐角为互补。另外,导光板LGP具有与第二入光侧LS2相连的非入光侧NLS,其中非入光侧NLS也与第二入光侧LS2夹有一角度,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入光侧LS2分别与非入光侧NLS与第一入光侧LS1夹相同的角度,但不以此为限。信号连接部93自第二基板部分902一体延伸所形成,藉以增进整个光源模块的一体性。信号连接部93经由第一基板部分901下方穿过,并于第一基板部分901的另一侧伸出以进行信号连接。在此较佳实施例中,信号连接部93经由第二基板部分902与第一基板部分901上的电路相连接,藉以同时为第一基板部分901及第二基板部分902传递信号。信号连接部93具有连接端C。
[0074] 如图9及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部分901为硬式基板,而第二基板部分902为可挠式基板,举例而言,可利用热压方式使得第一基板部分901与第二基板部分902在结构上相连接,同时亦可达到信号与电性的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基板部分901亦可为可挠式基板,而第二基板部分902为硬式基板。通过不同材质的基板组合,可使得光源模块9可调整基板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入光面形状的导光板,另外亦可兼顾到光源模块9的结构强度。
[0075]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经由混合使用侧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及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已知背光模块所遭遇到的中间区域亮度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采用厚度较薄的顶发光式的发光二极管,亦能够增加A/P比中的A值,故可减少发光二极管由于入光线强度不均所形成的热点(hot spot)现象发生。
[0076] 经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