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67722.X

文献号 : CN10261647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彭任威陈士琦

申请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揭露一种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包材缓冲结构至少包含一板体及一限位间隔件。板体包含一容置开槽及多个间隔排列于容置开槽内的凸齿部。限位间隔件位于容置开槽内,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另一凸齿部,任二相邻的另一凸齿部之间形成一限位沟槽。当限位间隔件翻出容置开槽后,限位沟槽用以承载面板产品;反之,当限位间隔件收入容置开槽后,凸齿部与另一凸齿部相互交叉耦合。

权利要求 :

1.一种包材缓冲结构,包含:

一板体,包含一容置开槽;

一第一限位间隔件,活动地位于该容置开槽内,可活动地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或翻出该容置开槽外,该第一限位间隔件包含:一第一柱状本体,包含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面包含相对的一第一长边边缘与一第二长边边缘,该第一长边边缘一体成形地连接该容置开槽的一长边,且与该长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长边边缘与该板体相断开;以及多个第一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第一柱状本体的该第二面,其中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凸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一限位沟槽;以及多个第二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容置开槽内,

其中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藉由该第一连接部为轴心,被翻出该容置开槽时,该些第一凸齿部共同沿该板体的一面的一法线方向朝外延伸,该些第二凸齿部共同抵靠该第一柱状本体该第一面,且该些第一限位沟槽分别用以承载多个第一面板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开槽包含:一狭长区;

多个第二限位沟槽,与该些第二凸齿部交错地排列于该容置开槽内,并与该狭长区相接通,其中每一该些第二限位沟槽形成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二凸齿部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藉由该第一连接部为轴心,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第一柱状本体位于该狭长区内,该些第一凸齿部分别一一容置于该些第二限位沟槽内,该些第二凸齿部分别一一容置于该些第一限位沟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开槽的轮廓与该第一限位间隔件的轮廓完全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些第二凸齿部与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板体与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板体及该些第二凸齿部完全无接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于该容置开槽的另一长边的两末端位置分别具有一延长抵靠部,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被翻出该容置开槽时,该些延长抵靠部分别抵靠该第一柱状本体的二相对末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凸齿部为一每段截面积皆相同的柱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自该一第一凸齿部顶部到该第一柱状本体底部的一垂直高度不小于该板体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凸齿部之间的间距等于每一该些第一面板产品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胶带,同时贴附于该第一柱状本体、该第一连接部与该板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限位间隔件,连接该容置开槽相对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长边,且与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互补地设置,以供该第二限位间隔件活动地收入该容置开槽内及翻出该容置开槽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包含:一第二柱状本体,包含相对的一第三面与一第四面,该第三面包含相对的一第三长边边缘与一第四长边边缘,第三长边边缘一体成形地连接于该容置开槽相对该第一连接部的该另一长边,且与该另一长边共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四长边边缘与该板体相断开,其中该些第二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第二柱状本体的一面,且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二凸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二限位沟槽,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且该第二限位间隔件藉由该第二连接部为轴心,被翻出该容置开槽时,该些第二凸齿部共同沿该板体的该面的该法线方向朝外延伸,该些第一凸齿部共同抵靠该第二柱状本体的该第三面,且该些第二限位沟槽分别用以承载多个第二面板产品,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皆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些第一凸齿部分别一一容置于该些第二限位沟槽内,该些第二凸齿部分别一一容置于该些第一限位沟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开槽的轮廓与该第一限位间隔件和该第二限位间隔件的轮廓完全一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皆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彼此部分地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皆被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时,该第一限位间隔件与该第二限位间隔件之间完全无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体的该容置开槽的两末端位置分别具有一延长抵靠部,当该第一限位间隔件或该第二限位间隔件被翻出该容置开槽时,该些延长抵靠部其中之一抵靠该第一柱状本体或该第二柱状本体的一末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凸齿部或第二凸齿部为一每段截面积皆相同的柱体。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自该一第二凸齿部顶部到该第二柱状本体底部的一垂直高度不小于该板体的一厚度。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二凸齿部之间的间距等于每一该些第二面板产品的厚度。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该些第一限位沟槽的一垂直深度等于任一该些第二限位沟槽的一垂直深度,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二凸齿部之间的间距不等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凸齿部之间的间距。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二保护胶带,分别贴附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上。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更包含一第三限位间隔件,该第三限位间隔件固定地设于该板体上,该第三限位间隔件包含:多个第三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板体的该面,其中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三凸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三限位沟槽,该些第三限位沟槽分别用以承载多个第三面板产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三凸齿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凸齿部之间的间距。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三明治结构,该三明治结构包含:二第一层体;以及

一第二层体,直接位于该些第一层体之间,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材质与该第二层体的材质相同,且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层体的硬度。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三明治结构,该三明治结构包含:二第一层体;以及

一第二层体,直接位于该些第一层体之间,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材质与该第二层体的材质不同,且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层体的硬度。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是由发泡聚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乙烯聚合物、发泡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的材质所构成。

28.一种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体,内含一容置开槽及多个凸齿部,该些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容置开槽内;

以及

一限位间隔件,活动地位于该容置开槽内,可活动地收入该容置开槽内,或翻出该容置开槽外,该限位间隔件的一长边边缘与该容置开槽的一长边共享一第一连接部,该限位间隔件的其余部分与该板体相断开,该限位间隔件包含多个另一凸齿部,该些另一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该限位间隔件上,与该些凸齿部相互交叉错地配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凸齿部与该些另一凸齿部相互密合。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凸齿部与该些另一凸齿部之间具有间隙。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凸齿部与该些另一凸齿部完全无接触。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保护胶带,贴附于该板体、该第一连接部与该限位间隔件上。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另一限位间隔件,该另一限位间隔件位于该容置开槽内,该另一限位间隔件的一长边边缘与该容置开槽相对该限位间隔件的另一长边共享一第二连接部,该另一限位间隔件的其余部分与该板体相断开,其中该些凸齿部线性排列于该另一限位间隔件上,与该些另一凸齿部相互交叉错地配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另一保护胶带,贴附于该板体、该第二连接部与该另一限位间隔件上。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三明治结构,该三明治结构包含:二第一层体;以及

一第二层体,直接夹合于该些第一层体之间,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材质与该第二层体的材质相同,且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层体的硬度。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三明治结构,该三明治结构包含:二第一层体;以及

一第二层体,直接夹合于该些第一层体之间,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材质与该第二层体的材质不同,且每一该些第一层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层体的硬度。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材缓冲结构是由发泡聚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乙烯聚合物、发泡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的材质所构成。

38.一种包装套件,适于承载多种尺寸的面板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包装套件包含:一箱体;以及

二个如权利要求1至37其中之一所述的包材缓冲结构。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包装套件,其特征在于,该些包材缓冲结构分别立设于该箱体内部的二相对壁侧。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包装套件,其特征在于,该些包材缓冲结构分别平设于该箱体内部的一底面与一顶面。

说明书 :

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包材缓冲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多种面板尺寸的包材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在搬运面板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等)时,由于纸箱本身所能提供的避震缓冲效果有限,业者会将具缓冲效果的缓冲材(如泡绵)结合于面板产品的四周各侧,使得多个面板产品可被间隔地承载于此些缓冲材(如泡绵)上之后装入纸箱中,可防止运送或搬移时削减对面板产品发生撞击所产生的力道。
[0003] 以液晶面板为例,不同型号的液晶面板具有不同对角线尺寸或厚度尺寸的外型,为承载多个同种型号的液晶面板,需要提供具有与此型号的液晶面板相相匹的多个间隔沟槽的缓冲材,以便缓冲材将此些液晶面板一一挟持于此些间隔沟槽中。各种型号的液晶面板都必须准备不同间隔沟槽尺寸的缓冲材,即便两种具相同对角线尺寸、不同厚度尺寸的液晶面板都具备两种间隔沟槽尺寸的缓冲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以提供收纳、承载或搬运多个面板产品。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以提供收纳、承载或搬运多种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
[0006] 本发明的一态样是揭露一种包材缓冲结构,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限位间隔件。板体包含一容置开槽。第一限位间隔件包含一第一柱状本体及多个第一凸齿部。第一柱状本体包含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第一面包含相对的一第一长边边缘与一第二长边边缘。第一长边边缘一体成形地连接容置开槽的一长边,且与长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接部,第二长边边缘与板体相断开。此些第一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第一柱状本体的第二面,其中任二相邻的第一凸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一限位沟槽。包材缓冲结构更包含多个第二凸齿部,此些第二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容置开槽内。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藉由第一连接部为轴心,被翻出容置开槽时,第一凸齿部共同沿板体一面的一法线方向朝外延伸,此些第二凸齿部共同抵靠第一柱状本体的第一面,且此些第一限位沟槽分别用以承载多个第一面板产品。
[0007]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揭露一种包材缓冲结构,此包材缓冲结构包含一板体及一限位间隔件。板体包含一容置开槽及多个凸齿部,此些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容置开槽内。限位间隔件位于容置开槽内。限位间隔件的一长边边缘与容置开槽的一长边共享一第一连接部,限位间隔件的其余部分与板体相断开。限位间隔件包含多个另一凸齿部,另一凸齿部间隔地线性排列于限位间隔件上,与凸齿部相互交叉错地配置。
[0008]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揭露一种包装套件。包装套件适于承载多种尺寸的面板产品,包含一箱体及二个上述的包材缓冲结构。
[0009]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材缓冲结构分别立设于箱体内部的二相对壁侧或底面与顶面。
[001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可用于收纳、承载或搬运多种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故,便可降低材料成本及减少放置多余包材缓冲结构的储存空间。

附图说明

[0011]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0012] 图1A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在一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1B为图1A的包材缓冲结构朝方向E1观察的正面示意图;
[0014] 图1C为图1A的包材缓冲结构朝方向E2观察的正面示意图;
[0015] 图1D为图1B的1D-1D剖面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此实施例中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0017] 图3A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另一实施例中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0018] 图3B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此另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在一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3C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此另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中在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于又一实施例中各变化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包装套件的分解图。
[0022]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3] 100:包材缓冲结构
[0024] 200:板体
[0025] 201:底面板体
[0026] 202:壁侧板体
[0027] 203:顶面板体
[0028] 210:容置开槽
[0029] 211:狭长区
[0030] 212、213:长边
[0031] 220:延长抵靠部
[0032] 300:第一限位间隔件
[0033] 310:第一柱状本体
[0034] 311:第一面
[0035] 312:第一长边边缘
[0036] 313:第二长边边缘
[0037] 314:第一连接部
[0038] 315:第二面
[0039] 320:第一凸齿部
[0040] 330:第一限位沟槽
[0041] 340:第二凸齿部
[0042] 350:第二限位沟槽
[0043] 400:保护胶带
[0044] 500:第二限位间隔件
[0045] 510:第二柱状本体
[0046] 511:第三面
[0047] 512:第三长边边缘
[0048] 513:第四长边边缘
[0049] 514:第二连接部
[0050] 515:第四面
[0051] 520:第二凸齿部
[0052] 600:第三限位间隔件
[0053] 610:第三凸齿部
[0054] 620:第三限位沟槽
[0055] 700:三明治结构
[0056] 710:第一层体
[0057] 720:第二层体
[0058] 800:包装套件
[0059] 810:箱体
[0060] 811:底面
[0061] 812:壁侧
[0062] 813:顶面
[0063] 814:收纳空间
[0064] A:法线方向
[0065] D:长轴方向
[0066] E1、E2:方向
[0067] H:垂直高度
[0068] G1、G2、G3:间距
[0069] Q1、Q2:间隙
[0070] K1、K2:垂直深度
[0071] P:面板产品
[0072] S1、S2、S3: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0074] 请参阅图1A至图1D所示,图1A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一实施例中在一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包材缓冲结构100朝方向E1观察的正面示意图;图1C为图1A的包材缓冲结构100朝方向E2观察的正面示意图;以及图1D为图1B的1D-1D剖面图。
[0075] 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包材缓冲结构100,此包材缓冲结构100至少包含二相平行设置的板体200。各板体200至少包含一或多个相平行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活动地位于板体200的一容置开槽210内,可活动地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或翻出容置开槽210外,以对齐另一板体200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各容置开槽210依据板体200的一长轴方向D(如X轴方向)延伸,且于板体200的一面设有两相对长边212、213(图1B)。
[0076] 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包含一第一柱状本体310及多个第一凸齿部320。第一柱状本体310包含相对设置的一第一面311与一第二面315。第一面311包含相对设置的一第一长边边缘312与一第二长边边缘313。第一长边边缘312一体成形地连接容置开槽210的其中一长边212,与此长边212之间形成一第一连接部314(如线性折痕)。举例来说,第一柱状本体310第一面311的第一长边边缘312与容置开槽210的一长边212共享一边,使得两者间共存一线性折痕。第二长边边缘313不与容置开槽210相接,而是与容置开槽210相断开。此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是利用刀模对板体200朝Y轴方向进行冲压,使得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仅藉由第一长边边缘312与容置开槽210的一长边212一体成形地连接,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其余部分都与板体200相断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77] 此些第一凸齿部320沿所述的长轴方向D(如X轴方向)间隔地线性排列于第一柱状本体310的第二面315,且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一限位沟槽330。此实施例中,第一柱状本体310与第一凸齿部320为一体成形,且此些第一凸齿部320间隔地线性排列于第一柱状本体310上系包含等距地或非等距地排列于第一柱状本体
310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78] 请参阅图1A及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此实施例中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0079] 此实施例中,包材缓冲结构100更包含多个第二凸齿部340。此些第二凸齿部340于容置开槽210内沿所述的长轴方向D(如X轴方向)间隔地线性排列于靠近另一长边213的位置,且自容置开槽210的此另一长边213共同朝容置开槽210的此长边212的方向(如Z轴方向)延伸,亦即,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二凸齿部340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二限位沟槽350。具体来说,容置开槽210更包含一狭长区211。此些第二限位沟槽350与此些第二凸齿部
340交错地排列于容置开槽210内靠近另一长边213的位置,此些第二限位沟槽350并与狭长区211相接通。此实施例中,第二凸齿部340为一体成形地位于容置开槽210内,且此些第二凸齿部340间隔地线性排列于容置开槽210内是包含等距地或非等距地排列于容置开槽210内,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80] 如此,再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当使用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时,使用人员藉由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线性折痕为轴心,将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翻转90度,以翻出容置开槽210外。故,此些第一凸齿部320共同沿此板体200靠近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一面的一法线方向A(如Y轴方向)朝外延伸,并朝向另一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故,两侧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此些相面对的第一限位沟槽330便可分别挟持多个第一种面板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等)的两侧,以间隔地收纳此些面板产品。此外,此些第二凸齿部340于容置开槽210内共同抵靠第一柱状本体310的第一面311,以确保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不致受压力而陷入容置开槽210内。
[0081] 此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完全地翻出于容置开槽210外,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最大高度应大于或等于此板体200的一厚度S1,意即,自其中一第一凸齿部320的顶部到此第一柱状本体310底部(第一面311)的一垂直高度H应大于或等于此板体
200的一厚度S1。
[0082] 需注意的是,此实施例中,板体200于容置开槽210的另一长边213的两末端位置分别具有一延长抵靠部220,亦即此些第二凸齿部340与第二限位沟槽350介于此二延长抵靠部220之间。
[0083] 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些第二凸齿部340共同抵靠第一柱状本体310,此些延长抵靠部220分别抵靠第一柱状本体310的二相对末端,以避免第一柱状本体310的二相对末端位置因无抵靠物的抵靠,而仍因受压力被压陷至容置开槽210内。
[0084] 反之,再参阅图2所示,当不使用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时,使用人员藉由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线性折痕为轴心,将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翻转90度,以将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收入容置开槽210内,使得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与此些第二凸齿部340相互交叉耦合。具体来说,此时第一柱状本体310位于狭长区211内,此些第一凸齿部320分别一一容置于此些第二限位沟槽350内,此些第二凸齿部340分别一一容置于此些第一限位沟槽330内。
[0085] 此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过于反复地翻出容置开槽210,可于第一连接部314(如线性折痕)上贴附一保护胶带400,以稳定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间的连接强度。
[0086] 请参阅图3A至图3C所示,图3A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另一实施例中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此另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在一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3C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此另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中在翻出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87] 有鉴于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都必须准备各自匹配的间隔沟槽尺寸的缓冲材,相当浪费缓冲材材料及的存放空间,为此,此另一实施例中,此包材缓冲结构100更包含二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此二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分别相互面对地设于此二板体200上。各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与同一板体200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相互平行。
[0088] 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皆互补地位于上述的容置开槽210中,且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位于容置开槽210中相对第一连接部314(如线性折痕)的另一长边213,且可活动地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或翻出容置开槽210外。
[0089] 因为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可以不同,如此,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承载一种面板产品,反之,当第二限位间隔件5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承载另一种面板产品。
[0090] 详细来说,各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包含一第二柱状本体510及多个第二凸齿部520。第二柱状本体510包含相对设置的一第三面511与一第四面515。第三面511包含相对设置的一第三长边边缘512与一第四长边边缘513。第三长边边缘512一体成形地连接容置开槽210的另一长边213,与此另一长边213之间形成一第二连接部514(如线性折痕)。举例来说,第二柱状本体510第三面511的第三长边边缘512与容置开槽210的另一长边213共享一边,使得两者间共存一线性折痕。第四长边边缘513与容置开槽210相断开。此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是利用刀模对板体200朝Y轴方向进行冲压,使得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仅藉由第三长边边缘512与容置开槽210的另一长边213一体成形地连接,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其余部分都与板体200相断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91] 有别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二凸齿部340固定地排列于容置开槽210内,此另一实施例中,此些第二凸齿部520沿所述的长轴方向D(如X轴方向)间隔地线性排列于第二柱状本体510的第四面515,且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二凸齿部520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二限位沟槽350。此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柱状本体510与第二凸齿部520为一体成形,且此些第二凸齿部520间隔地线性排列于第二柱状本体510上包含等距地或非等距地排列于第二柱状本体
510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92] 如此,再参阅图3B所示,当使用或不使用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时,使用人员依据以上图1A所述,将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翻出容置开槽210,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反观,当使用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时,使用人员依据以上图2所述,将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收入容置开槽210内,且使用人员藉由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线性折痕为轴心,将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翻转90度,以翻出容置开槽210外。此时,此些第二凸齿部520共同沿上述的法线方向A(如Y轴方向)朝外延伸,并朝向另一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故,由于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二凸齿部520之间的间距G等于各第二面板产品的厚度S3,两侧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此些相面对的第二限位沟槽350便可分别一一挟持多个第二种面板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等)的两侧,以间隔地收纳此些面板产品。
[0093] 此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完全地翻出于容置开槽210外,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最大高度应大于或等于此板体200的一厚度S1,意即,自其中一第二凸齿部520的顶部到此第二柱状本体510底部(第三面511)的一垂直高度H应大于或等于此板体
200的厚度S1。
[0094] 此外,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于容置开槽210内可共同抵靠第二柱状本体510的第三面511,以确保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不致受压力而陷入容置开槽210内。
[0095] 再参阅图3A所示,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皆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与此些第二凸齿部520相互交叉耦合,亦即此些第一凸齿部320分别一一容置于此些第二限位沟槽350内,此些第二凸齿部520分别一一容置于此些第一限位沟槽330内。
[0096] 需注意的是,此实施例中,板体200于容置开槽210的两末端位置分别具有一延长抵靠部220,此二延长抵靠部220分别连接容置开槽210的此二相对长边212、213。亦即,此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介于此二延长抵靠部220之间。
[0097] 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左边的延长抵靠部220位于容置开槽210的此另一长边213,可抵靠第一柱状本体310的一左边末端,第一柱状本体310的一右边末端可抵靠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最右边的一个第二凸齿部520上,以避免第一柱状本体310的二相对末端位置因无抵靠物的抵靠,而仍因受压力被压陷至容置开槽210内;反之,当第二限位间隔件5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右边的延长抵靠部220位于容置开槽210的此一长边212,可抵靠第二柱状本体510的一右边末端,第二柱状本体510的一左边末端可抵靠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最左边的一个第一凸齿部320上,以避免第二柱状本体510的二相对末端位置因无抵靠物的抵靠,而仍因受压力被压陷至容置开槽210内。
[0098] 此外,本发明也不限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对角线尺寸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对角线尺寸必须不同,例如,各第一限位沟槽330的一垂直深度K1等于各第二限位沟槽350的一垂直深度K2,使得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对角线尺寸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对角线尺寸也可以相同,然而,当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二凸齿部520之间的间距G2不等于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之间的间距G1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厚度尺寸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厚度尺寸不同。
[0099] 此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过于反复地翻出容置开槽210,可于第一连接部314(如线性折痕)与第二连接部514(如线性折痕)上贴附一保护胶带400,以稳定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间的连接强度。
[0100] 再请参阅图1A所示,有鉴于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都必须准备各自匹配的间隔沟槽尺寸的缓冲材,相当浪费缓冲材材料及的存放空间,为此,此实施例中,此包材缓冲结构100更包含二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间隔件600,此二第三限位间隔件600分别相互面对且固定地设于此二板体200上。各第三限位间隔件600与同一板体200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相互平行。
[0101] 因为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与第三限位间隔件600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不同,如此,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承载一种面板产品,反之,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三限位间隔件600承载另一种面板产品。
[0102] 具体来说,各第三限位间隔件600包含多个第三凸齿部610。此些第三凸齿部610沿所述的长轴方向D(如X轴方向)间隔地线性排列于板体200面对另一板体200的一面,而且此些第三凸齿部610共同沿上述的法线方向A(如Y轴方向)朝向另一第三限位间隔件600延伸。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三凸齿部610的间分别形成一第三限位沟槽620。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些第三限位沟槽620分别一一地对齐此些第一限位沟槽330,而且任一第三限位沟槽620的宽度大于任一第一限位沟槽330的宽度,即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三凸齿部610之间的间距G3大于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的间的间距G1。
[0103] 如此,两侧第三限位间隔件600的此些相面对的第三限位沟槽620便可分别挟持多个第三种面板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等)的两侧,以间隔地收纳此些面板产品。
[0104] 此实施例中,板体200与第三凸齿部610藉由接着剂结合为一体,且此些第三凸齿部610间隔地线性排列于板体200上,包含等距地或非等距地排列于板体200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105] 如此,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承载一种面板产品,反之,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时,此包材缓冲结构100便可藉由两侧的第三限位间隔件600承载另一种面板产品。
[0106] 然而,本发明也不限第一限位间隔件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与第三限位间隔件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必须不同,第一限位间隔件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与第三限位间隔件可承载的面板产品的尺寸也可以相同,例如,当欲承载的面板产品的高度较大时,也可以藉由第一限位间隔件的翻出,来挟持此些面板产品的上半部。
[0107] 当此包材缓冲结构已具有二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间隔件,用以承载一种尺寸的面板产品时,藉由调整第一限位间隔件的各尺寸数据,便可相应地握持另种尺寸的面板产品,举例来说:
[0108] (1)不同厚度尺寸的面板产品:
[0109] 藉由调整两侧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的间距G1,使得任二相邻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之间的间距G1等于各面板产品P的厚度S3,故,便可相应地握持不同厚度尺寸的面板产品P。
[0110] (2)不同对角线尺寸的面板产品:
[0111] 藉由调整两侧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最大高度H或第一柱状本体310的厚度S2,使得各第一限位沟槽330的垂直深度K1(图3B)可藉此被调整,便可相应地握持不同对角线尺寸的面板产品。
[0112] 在第一限位间隔件或第二限位间隔件被收入容置开槽后,有关各凸齿部与限位沟槽相耦合的状态,以下将根据数个变化以进一步阐明此些不同的细节,然而,此些变化于说明书的例子仅为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0113] 其一变化中,再参阅图2所示,容置开槽210的轮廓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轮廓完全一致,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紧密地嵌入容置开槽210内,且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及第二凸齿部520相互密合。
[0114] 其另一变化中,再参阅图3A所示,容置开槽210的轮廓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以及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轮廓完全一致,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皆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紧密地嵌入容置开槽210内,且完全地相互密合。
[0115] 请参阅图4A至图4F,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包材缓冲结构100于又一实施例中各变化在一收入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0116] 于一实施例中,由于容置开槽210的轮廓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轮廓不一致,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柱状本体与各第二凸齿部340之间分别仍具有间隙Q1,第一凸齿部320与对应的第二凸齿部340(即板体200)之间分别仍具有间隙Q2,意即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彼此仅能部分地接触。
[0117] 于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容置开槽210的轮廓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以及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轮廓不一致,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皆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仍具有间隙Q1、Q2,意即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彼此仅能部分地接触。
[0118] 由于上述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能被多次反复地翻出或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故,若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未与板体200或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完全地相互密合时,将可降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或收入时,对板体200或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所产生的磨损。
[0119] 请参阅图4C、图4F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第一凸齿部320的宽度小于第二限位沟槽350的宽度,且第一凸齿部320的顶部未接触到第二限位沟槽
350,故,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及此第二凸齿部520完全无接触。
[0120] 于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皆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彼此完全无接触。
[0121] 由于上述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能被多次反复地翻出或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故,若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未与板体200或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完全地相互密合时,将可降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或收入时,对板体200或第二限位间隔件500所产生的磨损。
[0122] 请参阅图4A至图4C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第二凸齿部520皆呈柱体,柱体意指每段截面积皆相同,故,第二限位间隔件500的此些第二凸齿部520具有良好的挟持功能。
[0123] 请参阅图4D至图4F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第一凸齿部320皆呈柱体,柱体意指每段截面积皆相同,故,第一限位间隔件300的此些第一凸齿部320具有良好的挟持功能。
[0124] 然而,由于第二凸齿部520并非呈柱体,而环设有凹陷处或倾斜面,因此,当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时,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各第二凸齿部520以及板体200之间分别仍具有间隙Q1、Q2,意即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板体200彼此仅能部分地接触。
[0125] 由于上述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可能被多次反复地翻出或收入容置开槽210内,故,若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未与板体200完全地相互密合时,将可降低第一限位间隔件300被翻出或收入时,对板体200所产生的磨损。
[0126] 上述各实施例中,包材缓冲结构100整体为一三明治结构700。此三明治结构700包含二第一层体710及一第二层体720。第二层体720直接被夹合于第一层体710之间。由于上述各限位间隔件可能被反复地翻出或收入,各第一层体710的硬度大于第二层体720的硬度,或者,各第一层体710的密度大于第二层体720的密度,或者,各第一层体710的发泡倍率小于第二层体720的发泡倍率,使得上述各限位间隔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便可因应反复地翻出或收入的动作。
[0127] 此外,各第一层体710的材质与该第二层体720的材质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各第一层体710的材质也可与第二层体720的材质不同。包材缓冲结构100的材质以发泡泡棉为主,特别是由发泡聚丙烯(EPP)、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发泡乙烯聚合物(EPO)、发泡聚乙烯(EPE)、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的材质所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128] 请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包装套件800的分解图。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装套件800,适于承载多种尺寸的面板产品P,包含一箱体810及上述的包材缓冲结构100,包材缓冲结构100于此实施例中包含一底面板体201、二相对的壁侧板体202及一顶面板体203。底面板体201平设于箱体810内部的一底面811。此些壁侧板体202立设于箱体810内部的二相对壁侧812。顶面板体203相对底面板体201,平设于箱体810内部的顶面813,且覆盖于此二壁侧板体202上。此底面板体201、此些壁侧板体202及此顶面板体203共同围绕出一收纳空间814。如此,上述的第一限位间隔件300(或第一限位间隔件300与第二限位间隔件500)可以设于此二壁侧板体202,或/及此底面板体201与顶面板体203上。
[0129] 当此些面板产品P(例如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等)被间隔地装设于收纳空间814时,此二壁侧板体202、底面板体201与顶面板体203共同间隔地夹持此些面板产品P,以确保此些面板产品P不致于搬运或储存时受到破坏。
[01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包装套件及其包材缓冲结构可用于收纳、承载或搬运多种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故,便可降低材料成本及减少放置多余包材缓冲结构的储存空间。
[0131]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