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20645.X

文献号 : CN10263064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樊昕宇何家瑞

申请人 :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容器消毒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28~32℃,pH为7~9,溶解氧DO大于8ppm,盐度为1.5~2.0%,并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本发明中轮虫的每天生长率达到2~10倍,接种24小时后的密度可达到平均10000-15000个体/mL,用20升高浓度小球藻培养出30亿轮虫,产卵率为30~40%。轮虫的培养非常方便,可以得到较纯的超微轮虫种。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

采用6%的次氯酸钠溶液对培养容器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用海水冲洗干净;

(2)、培养基的配制

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与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6%,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到7,然后通过两个阶段过滤,第一阶段采用沙滤的过滤,第二阶段采用5μm的滤布过滤;

并用紫外线照射后得到培养基;

(3)、轮虫的接种与培养

从自然界25℃水温养殖水域中收集褶皱臂尾轮虫,放置在所述经过处理过的培养基中,接种密度为500个/mL,每天将温度调高1℃,7天后温度升高到32℃,驯化过程完成;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密度为5000个体/mL,光照强度为2000LUX,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30℃,pH为7~9,溶解氧DO大于8ppm,盐度为1.5~2.0%,并用蠕动泵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向培养基内的加入量为21mL小球藻/亿轮虫/小时,所用的高密度淡水小球藻的pH值为5.8~6.5,维生素B12大于等于1mg/L,细胞浓度大于等于100亿个/L,湿重大于等于44%;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

说明书 :

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轮虫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超微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轮虫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对环境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57%、脂肪20%、钙1.8%、磷15%,且其大小、形状适口,容易被鱼、虾、蟹幼体消化吸收,是鱼、虾、蟹幼体理想的动物性饵料。
[0003] 轮虫在水产动物种苗生产中作为活饵料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水产动物种苗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动物种苗的培育密度不断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轮虫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因此能否持续生产轮虫,已成为水产动物种苗生产不可短缺的环节。目前生产性的轮虫培育,一般的培养密度只有200个/mL左右,由于培育水体相对较大,环境条件较难控制,不仅占用了较多的水体,也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如何培养高密度的轮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
[0007] 对培养容器的器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用海水冲洗干净;
[0008] (2)、培养基的配制
[0009] 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与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5~2.0%,调节pH值到7~9,然后过滤并用紫外线照射后得到培养基;
[0010] (3)、轮虫的接种与培养
[0011] 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28~32℃,pH为7~9,溶解氧DO大于8ppm,盐度为1.5~2.0%,并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本发明使用纳米气石向培养基内通入纯氧,保持溶解氧DO大于8。
[0012] 优选,步骤(1)中采用6%的次氯酸钠溶液对培养容器进行消毒处理。
[0013] 优选,步骤(2)中,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与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6%,调节pH值到7,然后过滤并用紫外线照射后得到培养基。
[0014] 优选,步骤(2)中用碳酸氢钠调节培养基的pH,且培养基的过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沙滤的过滤,第二阶段采用5μm的滤布过滤。
[0015] 优选,步骤(3)中用于接种的轮虫为驯化的轮虫,从自然界25℃水温养殖水域中收集褶皱臂尾轮虫,放置在所述经过处理过的培养基中,接种密度为500个/mL,每天将温度调高1℃,7天后温度升高到32℃,驯化过程完成,自然界的褶皱臂尾轮虫一般情况下,随着自然温度的升高体型逐渐变小,用这一方法得到ss型褶皱臂尾轮虫。
[0016] 优选,步骤(3)中,将轮虫接种到30℃的培养基中,且轮虫的接种密度为5000个体/mL,光照强度为2000LUX。
[0017] 优选,步骤(3)中用蠕动泵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
[0018] 优选,步骤(3)中,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向培养基内的加入量为21mL小球藻/亿轮虫/小时。
[0019] 优选,步骤(3)中所用的高密度淡水小球藻的pH值为5.8~6.5,维生素B12大于等于1mg/L,细胞浓度大于等于100亿个/L,湿重大于等于44%。本发明用的高密度淡水小球藻购于韩国大象集团。
[0020] 优选,步骤(3)中,当培养基内轮虫的密度达到15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
[0021] 本发明采用的轮虫密度的测量方法为从培养基中取100μl轮虫5次,在解剖镜下分别计数;计算五次平均值作为轮虫的培养密度,根据培养密度,调节高密度淡水小球藻的投喂量。
[0022]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中轮虫的每天生长率达到2~10倍,接种24小时后的密度可达到平均10000-15000个体/mL,用20升高浓度小球藻培养出30亿轮虫,产卵率为30~40%。轮虫的培养非常方便,可以得到较纯的超微轮虫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实施例一
[0025] (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
[0026] 培养容器采用2000升的培养桶,用6%的次氯酸钠溶液对桶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用海水冲洗干净;
[0027] (2)、培养基的配制
[0028] 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纯净海水盐度为3.1%,温度为27℃,加入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5%,调节pH值到7,然后经沙滤及滤布分别过滤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得到培养基,放入蓄水池备用;
[0029] (3)、轮虫的驯化
[0030] 将玻璃钢孵化桶内放入100升培养基,然后,从自然界25℃水温养殖水域中收集褶皱臂尾轮虫,放置在上述培养基中,直接加入20mL高密度小球藻。接种密度为500个/mL。放入硬质棉,用来吸附培养基中的轮虫代谢物,以及饵料废渣,每天将硬质棉取出后清洗四次,每天将培养基的温度提高1℃。具体操作如下:
[0031] 前3天用不间断每天投入100mL高浓度淡水小球藻。每天更换20升培养基,保持培养基体积在100升。
[0032] 第4天开始对轮虫计数。水温为29℃,轮虫的密度为952个/mL。自动投饵仪投喂小球藻的量改为300mL/天,更换30升培养基。
[0033] 第5天对轮虫计数。水温调到30℃,轮虫的密度为1200个/mL。自动投饵仪投喂小球藻的量改为360mL/天,更换培养基30升。
[0034] 第6天对轮虫计数。水温调到31℃,轮虫的密度为1950个/mL。投喂小球藻的量改为600mL/天,更换培养基30升。
[0035] 第7天对轮虫计数。水温调到32℃,轮虫的密度为4100个/mL。投喂小球藻的量改为1200mL/天,更换培养基30升。这时要使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DO值要保持在10ppm以上。
[0036] 第8天对轮虫计数。水温调到33℃,轮虫的密度为10250个/mL。使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更换培养基50升,投喂小球藻的量改为2400mL/天。经过8天的驯化,轮虫的体长由100-500μm变为100-250μm。驯化过程完成,得到ss型褶皱臂尾轮虫。
[0037] (4)、轮虫的接种及培养
[0038] 将200升培养基加入到培养桶内,放入多块硬质棉准备吸附残渣及轮虫代谢物,将水温调至28℃,将上述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接种密度为5000个体/mL,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28℃,pH为7,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溶解氧DO保持在
10ppm,光照强度2000LUX,盐度为1.5%。并用蠕动泵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加入量为21mL小球藻/亿轮虫/小时。
[0039] (5)轮虫的收集
[0040] 24小时后轮虫的密度为12110个/mL,排出100L培养基,并收集排出100L培养基内的轮虫,再将新的100L培养基加入培养桶内。每天清洗4次硬质棉。
[0041] 实施例二
[0042] (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
[0043] 培养容器采用2000升的培养桶,用6%的次氯酸钠溶液对桶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用海水冲洗干净;
[0044] (2)、培养基的配制
[0045] 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纯净海水盐度为3.1%,温度为27℃,加入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6%,调节pH值到8.2,然后经沙滤及滤布分别过滤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得到培养基,放入蓄水池备用;
[0046] (3)、轮虫的驯化
[0047] 同实施例一的步骤(3)。
[0048] (4)、轮虫的接种及培养
[0049] 将200升培养基加入到培养桶内,放入多块硬质棉准备吸附残渣及轮虫代谢物,将水温调至30℃,将上述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接种密度为5000个体/mL,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30℃,pH为8,用纳米气石通入纯氧,溶解氧DO保持在
9ppm,光照强度2000LUX,盐度为1.6%。并用蠕动泵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加入量为21mL小球藻/亿轮虫/小时。
[0050] (5)轮虫的收集
[0051] 24小时后,排出100L培养基,并收集排出100L培养基内的轮虫,再将新的100L培养基加入培养桶内。每天清洗4次硬质棉。
[0052] 实施例三
[0053] (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