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34427.4

文献号 : CN1026408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苏和生苏鸿

申请人 :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烘制隧道,所述的烘制隧道两侧为封闭结构,烘制隧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底部设有茶叶传送带,所述茶叶传送带的传送段下方设有紧贴茶叶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的茶叶传送带为非金属扁丝的编织结构,茶叶传送带由动力机构驱动,茶叶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为茶叶进料端与茶叶出料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容易出现网带扭曲、跑偏以及网带容易卡住茶叶及现有茶叶烘干机其烘干温度单一,容易造成毛峰茶香味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运行稳定安全、粉尘污染少、对茶叶无损伤、毛峰茶成品香味浓郁、质量等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烘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制隧道(2)两侧为封闭结构,烘制隧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底部设有茶叶传送带(3),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热风装置,包括带有散热片的红外发热管(11)及风机(12),所述的红外发热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风机设置在红外发热管的上方;所述茶叶传送带的传送段下方设有紧贴茶叶传送带的支撑板(4),支撑板的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支撑板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与支撑板的前段平滑连接,支撑板前段与支撑板后段的长度比为3.5比1至5.5比1,支撑板的前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至3.5度;所述的茶叶传送带为非金属扁丝的编织结构,茶叶传送带由动力机构(5)驱动,茶叶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为茶叶进料端与茶叶出料端;所述茶叶传送带设有矩形网孔,所述网孔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至5平方毫米,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3至5个与茶叶传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的茶末收集槽(16),茶末收集槽的横截面呈U形,茶末收集槽的槽底呈倾斜结构,茶末收集槽的低端连接茶末出口(17),茶末收集槽的茶末出口上连接有吸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进料端设有茶叶进料装置(6),茶叶进料装置包括料斗(7)及设置在料斗底部匀料装置(8),所述匀料装置包括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匀叶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进料装置与茶叶传送带之间还设有匀料传送机构,所述的匀料传送机构包括匀料传送带(9),匀料传送带上设有簇立于匀料传送带传送面的针刺状茶叶防滑结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制隧道的顶部还设有出风口(13),出风口上设有出风量调节装置,所述的茶叶出料端设有茶叶出料装置,所述的茶叶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滑板(14),靠近茶叶出料端的茶叶传送带下方设有茶叶传送带清理辊刷(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烘制隧道长为4.5米至7.5米,宽为0.8米至1.2米,最大高度为0.25米至0.5米,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为每分钟0.7米至1.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特征在于:茶叶传送带为聚四氟乙烯编织带或聚氨酯编织带,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编织带上的聚四氟乙烯扁丝或聚氨酯扁丝其横截面的宽高比为5比1至15比1。

说明书 :

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尤其是一种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

背景技术

[0002] 毛峰茶是绿茶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其外形硕壮成条,银毫遍布全身,色泽黄绿隐翠;色泽黄绿透翠,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沏泡后即还其茶芽之原形,汤色碧绿如茵,旗枪交错杯中,香气芬芳扑鼻,在茶叶产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毛峰茶大多采用手工炒制,所加工的毛峰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毛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毛峰茶也开始使用茶叶加工机械加工,例如在毛峰茶的烘干工序中,通常使用通道式茶叶烘干机,这种茶叶烘干机采用常规的钢丝输送网带来输送茶叶,这种输送方式的缺点是网带的平整度差,常常会出现网带扭曲、跑偏等问题,其次,圆形钢丝构成的网带容易卡住茶叶,造成茶叶碎裂,且使用时容易磨损,寿命较短。另外,这种通道式茶叶烘干机采用单一烘干温度烘干茶叶,由于通道较长,因此所使用的温度相对较低,造成茶叶成品香味不足。同时,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在使用热风加热时,由于通道两头均为开放式结构,因此茶叶移动烘干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通道两端的开口直接排入生产场所的,茶叶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茶末、粉尘等也随同废气一起排入生产场所,这些茶末、粉尘将会弥漫于生产车间的空气中,不但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粉尘爆燃等安全事故。公开日为2010年3月17日,公开号为CN201422376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跑偏机构的茶叶烘干输送装置,包括一对滚筒,滚筒两侧的滚筒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上,滚筒两侧的滚筒轴上分别设有链轮,两侧链轮上分别跨设有链条,两侧链条上跨设有金属带,一侧滚筒轴的端部连接着棘齿座,棘齿座外侧连接着手柄,其改进在于所述两侧链条内侧分别均布连接着两个以上连接螺母,即形成两对以上全对称的连接螺母,所述与连接螺母对应金属带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连接螺钉与连接螺母配合连接。该茶叶烘干输送装置将有孔金属带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两根平行且两端闭合的环状链条上,仅仅解决了有孔金属带在环行运转时容易跑偏的问题。公开日为2011年11月16日,公开号为CN10224301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隧道式连续烘干箱,它由电机减速器,传输装置,电控电器系统,空气搅拌器,组合保温箱体,加热器,射流排气装置,机架组成,将组合保温箱体安装在机架上面;传输装置纵向穿过组合保温箱体且两端各长出1至2米;加热器分别安装固定在传输装置的支架内并进行电路连接;射流排气装置安装在组合保温箱体顶部位置,根据产品的排气量决定安装射流排气装置空气射流器的数量;电机减速器通过链条与传输装置连接,带动传输装置运行;电控电器系统安装固定在机架侧面的一端并电器电路连接电机减速器和电控电器配件并控制其工作,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用电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特点,但该结构仅适用于大件物品的烘干,不适用于毛峰茶的生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容易出现网带扭曲、跑偏以及网带容易卡住茶叶,造成茶叶碎裂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对茶叶无损伤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其烘干温度单一,容易造成毛峰茶香味不足,从而影响毛峰茶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香味浓郁、成品质量好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
[0005]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在生产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不但危害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出现粉尘爆燃等安全事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粉尘污染少、安全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
[0006]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烘制隧道,所述的烘制隧道两侧为封闭结构,烘制隧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底部设有茶叶传送带,所述茶叶传送带的传送段下方设有紧贴茶叶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的茶叶传送带为非金属扁丝的编织结构,茶叶传送带由动力机构驱动,茶叶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为茶叶进料端与茶叶出料端。采用非金属扁丝编织的茶叶传送带,由于扁丝之间的贴合面很大且贴合非常紧密,因此这种传送带平整度好,不易出现网带扭曲,运行时不会出现跑偏现象,同时,由于扁丝的编织交叉部位贴合紧密,因此工作时不会卡住茶叶而导致茶叶碎裂,另外,由于扁丝编织的网带平整度好,因此使用时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且非金属扁丝的热容量比金属丝小很多,因此传送带在运转时从烘制隧道内带出热量很少,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在茶叶传送带的传送段下方设置紧贴茶叶传送带的支撑板,可以弥补非金属扁丝编织的茶叶传送带其承重能力相对不足的缺陷,可以确保茶叶传送带的平整度;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叶传送带的长度大于烘制隧道的长度,即茶叶传送带的两端均延伸出烘制隧道,并分别用来作为茶叶进料端与茶叶出料端。
[0007] 作为优选,茶叶进料端设有茶叶进料装置,茶叶进料装置包括料斗及设置在料斗底部匀料装置,所述匀料装置包括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匀叶钩。在茶叶进料端设置茶叶进料装置,则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可以自动进料,而无需人工喂料;在茶叶进料装置的料斗底部设置匀料装置,匀料装置通过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匀叶钩将料斗内的茶叶均匀地拨入烘制隧道,避免了由于进料不均而造成茶叶局部堆积引起的茶叶干湿不均、导致烘干质量下降的问题。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茶叶进料装置与茶叶传送带之间还设有匀料传送机构,所述的匀料传送机构包括匀料传送带,匀料传送带上设有簇立于匀料传送带传送面的针刺状茶叶防滑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便于生产,通常茶叶进料装置的料斗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叶进料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这时茶叶进料装置与茶叶传送带之间还需设置传送机构,但由于传送机构在工作时存在振动,该振动会使传送带传送面上的茶叶聚集,从而影响茶叶的均匀传送,本发明采用匀料传送带来解决这一问题,匀料传送带上设置的簇立于匀料传送带传送面的针刺状茶叶防滑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传送带上的茶叶滑动,从而解决茶叶聚集问题,确保茶叶的均匀传送。这里所述的“簇立于匀料传送带传送面的针刺状茶叶防滑结构”,是指直立于传送带传送面的纤维结构,这种短纤维结构在传送面呈平面状态时可以防止茶叶滑动,当传送面因为转向而呈弧面状态时,传送面上的针刺状短纤维结构顶端的间距加大,有利于茶叶的掉落,不会被纤维结构卡住。
[0009] 作为优选,茶叶传送带设有矩形网孔,所述网孔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至5平方毫米,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与茶叶传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的茶末收集槽,茶末收集槽的横截面呈U形,茶末收集槽的槽底呈倾斜结构,茶末收集槽的低端连接茶末出口。由于毛峰茶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茶末、粉尘,虽然茶叶传送带下方的支撑板紧贴茶叶传送带,但茶叶传送带的两侧边处存在包边结构,厚度较大,因此茶叶传送带上的网状结构与支撑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网状结构的茶叶传送带可以起到过滤茶末、粉尘的作用,茶末、粉尘等会通过网孔落到支撑板上,并随着传送带的移动而被带动,本发明在支撑板上设置若干与茶叶传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的茶末收集槽,当茶末、粉尘等移动到茶末收集槽时会落入茶叶收集槽,并通过倾斜结构的槽底从茶末出口排出,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茶叶中的茶末、粉尘等含量,提高茶叶品质,简化或者免去后续的过筛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0010] 作为优选,茶末收集槽为3至5个,茶末收集槽的茶末出口上连接有吸尘装置。通常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设置3至5个茶末收集槽即可满足要求,而在茶末出口上连接吸尘装置,则茶末收集槽内的茶末、粉尘等可以通过吸尘装置直接排出生产车间外或另行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生产场地的粉尘含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在生产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及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通常茶末出口为一个伸出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机架侧壁的管口,只需将吸尘装置的吸尘口直接与其连接即可,拆装均非常方便快捷。
[0011] 作为优选,加热装置为热风装置,包括带有散热片的红外发热管及风机,所述的红外发热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风机设置在红外发热管的上方;支撑板的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支撑板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与支撑板的前段平滑连接,支撑板前段与支撑板后段的长度比为3.5比1至5.5比1,支撑板的前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至3.5度。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其茶叶传送面均在一条直线上,烘干通道呈长方体状结构,在采用热风烘干时,由于通道为一直通结构,热风可以在通道内随意流动,因此通道内的温度比较均匀,为单一的烘干温度,由于通道较长,温度过高会烘焦茶叶,如果在高温下加快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缩短烘制时间,则传送带上的茶叶容易出现上下干湿不均的问题,即传送带上处于下层的茶叶由于其上方有茶叶覆盖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水分来不及蒸发,因此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只能使用相对较低的温度来烘干茶叶,造成了茶叶成品香味不足。而本发明的茶叶传送带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其位置相比前段更加靠近加热装置,因此,茶叶进入烘制通道后有一缓慢的升温过程,当茶叶到达烘制通道后段时,由于后段的温度相对于烘制通道进口端可以提高15至30度,且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变,因此,接近烘制完成的茶叶在烘制通道后段完成了加温提香的工艺过程,使茶叶成品香味更足,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其烘干温度单一,容易造成毛峰茶香味不足,从而影响毛峰茶质量的问题。由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烘制隧道相对较长,因此,茶叶传送带前段倾斜结构的坡度很小,不会对茶叶的传送产生影响。
[0012] 作为优选,烘制隧道的顶部还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出风量调节装置,所述的茶叶出料端设有茶叶出料装置,所述的茶叶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滑板,靠近茶叶出料端的茶叶传送带下方设有茶叶传送带清理辊刷。出风口可以排出烘干通道的湿气,通过出风量调节可以微调烘干通道的温度;倾斜设置的出料滑板用于收集从茶叶传送带上的掉落的茶叶,茶叶传送带清理辊刷用于将未从茶叶传送带上的掉落的茶叶刷下。
[0013] 作为优选,茶叶烘制隧道的长度为4.5米至7.5米,宽度为0.8米至1.2米,最大高度为0.25米至0.4米,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为每分钟0.7米至1.3米。
[0014] 作为优选,茶叶传送带为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编织带,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编织带上的聚四氟乙烯扁丝或聚氨酯扁丝其横截面的宽高比为5比1至15比1。聚四氟乙烯扁丝或聚氨酯扁丝的横截面宽高比为5比1至15比1,可以保证构成茶叶传送带的聚四氟乙烯编织带或聚氨酯编织带具有足够的平整度。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容易出现网带扭曲、跑偏以及网带容易卡住茶叶,造成茶叶碎裂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其烘干温度单一,容易造成毛峰茶香味不足,从而影响毛峰茶质量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在生产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不但危害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出现粉尘爆燃等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发明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运行稳定安全、粉尘污染少、对茶叶无损伤、毛峰茶成品香味浓郁、质量等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茶叶进料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实施例6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本发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茶末收集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机架,2.烘制隧道,3.茶叶传送带,4.支撑板,5.动力机构,6.茶叶进料装置,7.料斗,8.匀料装置,9.匀料传送带,10.防滑结构,11.红外发热管,12.风机,13.出风口,14.出料滑板,15.清理辊刷,16.茶末收集槽,17.茶末出口,18.隔板,19.控制箱,20.传动辊,21.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上的烘制隧道2,所述的烘制隧道两侧为封闭结构,烘制隧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热风装置,包括带有散热片的红外发热管11及风机12,所述的红外发热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风机设置在红外发热管的上方,红外发热管的下方设有隔板18,隔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烘制隧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13,出风口上设有出风量调节装置。烘制隧道的底部设有茶叶传送带3,茶叶传送带为聚四氟乙烯编织带,聚四氟乙烯编织带上的聚四氟乙烯扁丝其横截面的宽高比为5比1;茶叶传送带的传送段下方设有紧贴茶叶传送带的支撑板4,茶叶传送带由动力机构5驱动,动力机构由控制箱19控制,动力机构通过机架两头的传动辊20带动茶叶传送带移动,茶叶传送带的下方还设有张紧轮21,茶叶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烘制隧道作为茶叶进料端与茶叶出料端,茶叶出料端设有茶叶出料装置,所述的茶叶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滑板14,靠近茶叶出料端的茶叶传送带下方还设有茶叶传送带清理辊刷15。
[0028] 实施例2
[0029] 实施例2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茶叶进料端设有茶叶进料装置6,茶叶进料装置包括料斗7及设置在料斗底部匀料装置8,所述匀料装置包括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匀叶钩(见图2),茶叶传送带为聚氨酯编织带,聚氨酯编织带上的聚氨酯扁丝其横截面的宽高比为15比1,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
[0030] 实施例3
[0031] 实施例3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茶叶进料装置与茶叶传送带之间还设有匀料传送机构,所述的匀料传送机构包括匀料传送带9,匀料传送带上设有簇立于匀料传送带传送面的针刺状茶叶防滑结构10(见图3图4),其余和实施例2相同。
[0032] 实施例4
[0033] 实施例4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支撑板的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见图5),支撑板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与支撑板的前段平滑连接,支撑板前段与支撑板后段的长度比为3.5比1,支撑板的前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度,其余和实施例3相同。
[0034] 实施例5
[0035] 实施例5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叶传送带设有矩形网孔,所述网孔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即采用1毫米乘1毫米网孔,茶叶传送带下方的支撑板上设有3条与茶叶传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的茶末收集槽16,其中一个茶末收集槽位于茶叶传送带的末端,茶末收集槽的横截面呈U形,茶末收集槽的槽底呈倾斜结构,茶末收集槽的低端连接茶末出口17(见图6图8),由于倾斜结构的茶末收集槽槽底占用一定的空间,因此茶叶传送带的下方不设置张紧轮,其余和实施例3相同。
[0036] 实施例6
[0037] 实施例6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叶传送带设有矩形网孔,所述网孔的面积为5平方毫米即采用2毫米乘2.5毫米网孔,茶叶传送带下方的支撑板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见图7),支撑板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与支撑板的前段平滑连接,支撑板前段与支撑板后段的长度比为5.5比1,支撑板的前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5度,其余和实施例5相同。
[0038] 实施例7
[0039] 实施例7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末收集槽为5个,茶末收集槽的茶末出口上连接有吸尘装置(附图中未画出),其余和实施例6相同。
[0040] 在上述实施例中,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茶叶烘制隧道长度可以在4.5米至7.5米的范围内选择,宽度可以在0.8米至1.2米的范围内选择,最大高度可以在0.25米至0.5米的范围内选择,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可以在每分钟0.7米至1.3米的范围内选择,另外,对于长度较长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其机架可以采用分段拼接式的组合结构,以便于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的运输。
[0041] 本发明采用非金属扁丝编织的茶叶传送带,由于扁丝之间的贴合面很大且贴合非常紧密,因此这种传送带平整度好,不易出现网带扭曲,运行时不会出现跑偏现象,同时,由于扁丝的交叉部位贴合紧密,因此工作时不会卡住茶叶而导致茶叶碎裂,另外,由于网带平整度好,因此使用时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且非金属扁丝的热容量比金属丝小很多,因此传送带在运转时从烘制隧道内带出热量很少,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另外,本发明的茶叶传送带前段在茶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为缓慢升高的倾斜结构,后段呈水平状态且其位置相比前段更加靠近加热装置,因此,茶叶进入烘制通道后有一缓慢的升温过程,当茶叶到达烘制通道后段时,由于后段的温度相对于烘制通道进口端可以提高15至30度,且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变,因此,接近烘制完成的茶叶在烘制通道后段完成了加温提香的工艺过程,使茶叶成品香味更足,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其烘干温度单一,容易造成毛峰茶香味不足,从而影响毛峰茶质量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在茶末出口上连接有吸尘装置的结构可以将茶末收集槽内的茶末、粉尘等直接排出生产车间外或另行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生产场地的粉尘含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道式茶叶烘干机在生产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及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隧道式毛峰茶烘制机运行稳定安全、粉尘污染少、对茶叶无损伤、毛峰茶成品香味浓郁、质量等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