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47950.8

文献号 : CN1026443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成兰

申请人 : 刘成兰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保温板包括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复合有一层粘接砂浆层。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上下表面的粘接砂浆层外各粘贴有一层玻纤网格布;或者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上下表面和粘接砂浆层之间分别设有一层玻纤网格布。本发明通过粘接砂浆层和玻纤网格布增强了保温板的强度,满足施工和运输要求,既保证保温层的厚度,又不增加工程造价。本发明粘接砂浆可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及玻纤网格布很好地粘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

1.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形成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外表面封闭地复合有一层粘接砂浆层(2);所述粘接砂浆层的粘接砂浆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

48∶1~2∶0.1~0.3∶0.1~0.2;所述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上下表面的粘接砂浆层(2)外各粘贴有一层玻纤网格布(3);

所述形成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玻化微珠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

2.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形成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外表面封闭地复合有一层粘接砂浆层(2);所述粘接砂浆层的粘接砂浆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

48∶1~2∶0.1~0.3∶0.1~0.2;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上表面和粘接砂浆层(2)之间以及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下表面和粘接砂浆层(2)之间分别设有一层玻纤网格布(3);

所述形成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玻化微珠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粘接砂浆层的原料中混入有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的质量为构成粘接砂浆的其他原料的0.1-0.2%。

4.一种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依次为:

1)在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模具底板上放置一块托盘,在托盘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然后将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构成的混合料铺在模具型腔中,并将表面抹平,再在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经挤压制备得到上下表面有玻纤网格布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其中玻化微珠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

2)通过托盘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取出,并立放在台架上经烘干得到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

3)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所述粘接砂浆层的粘接砂浆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48∶1~

2∶0.1~0.3∶0.1~0.2;

4)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

5)将第4)步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室温下保养三天以上即得到本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5.一种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依次为:

1)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首先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其中玻化微珠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

2)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所述粘接砂浆层的粘接砂浆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48∶1~

2∶0.1~0.3∶0.1~0.2;

3)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形成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

4)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下表面再粘贴一层玻纤网格布;其中粘贴玻纤网格布的方法为,在塑料板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将第3)步得到的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立即放在玻纤网格布上,利用下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再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利用上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再在上层玻纤网格布上铺设塑料板,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规定的层数;

5)室温下保养三天以上即得到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说明书 :

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上用的保温材料,具体指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本发明还涉及该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新的建筑施工和规范中,节能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保温材料的应用是节能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墙体使用保温材料后形成冬暖夏凉的效果,节能显著。随着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日益凸显,除了建材的节能保温要求外,还强调其阻燃性,因此有不燃效果的玻化微珠逐步进入保温建材领域。
[0003] 在玻化微珠应用初期,玻化微珠是和水泥、添加剂、水等一起加工为无机保温砂浆的形式出现的,使用时直接将砂浆涂抹在墙体上。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是一种新型绿色无机材料,无毒无害,具有优良的吸音、透气、耐高温、耐冻性能,收缩率低,整体无缝,无冷桥、热桥形成。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不法商家在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的生产中降低玻化微珠的添加量,从而导致保温性能的降低,或者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故意降低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在墙体上的涂抹厚度,也会导致保温性能的降低。
[0004] 鉴于此,出现了将玻化微珠和粘接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挤压成一定厚度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施工时将玻化微珠保温板贴在墙体上即可。此方案杜绝了偷工减料的弊端,但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玻化微珠保温板强度不高,虽然其强度本身是完全满足施工要求的,而且贴在墙体上几乎也不存在强度要求问题,但在运输中由于挤压或颠簸就容易破损,板体边缘及板面容易掉渣,不易粘接或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满足施工和运输要求的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0006]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
[0008] 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包括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形成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复合有一层粘接砂浆层。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上下表面的粘接砂浆层外各粘贴有一层玻纤网格布;或者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上表面和粘接砂浆层之间以及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下表面和粘接砂浆层之间分别设有一层玻纤网格布。
[0010] 所述粘接砂浆层的粘接砂浆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48∶1-2∶0.1-0.3∶0.1-0.2。
[0011] 所述粘接砂浆层的原料中也可以混入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的质量为构成粘接砂浆的其他原料的0.1-0.2%。
[0012] 所述形成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玻化微珠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
[0013] 一种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依次为:
[0014] 1)在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模具底板上放置一块托盘,在托盘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然后将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构成的混合料铺在模具型腔中,并将表面抹平,再在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经挤压制备得到上下表面有玻纤网格布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
[0015] 2)通过托盘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取出,并立放在台架上经烘干得到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
[0016] 3)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
[0017] 4)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
[0018] 5)将第4)步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室温下保养三天以上即得到本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0019] 上述方法在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的同时得到上下表面的玻纤网格布,最后得到的玻纤网格布位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和粘接砂浆层之间。而玻纤网格布位于最终产品表面的制备方法为:
[0020] 1)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首先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
[0021] 2)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
[0022] 3)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形成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
[0023] 4)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下表面再粘贴一层玻纤网格布;
[0024] 5)室温下保养三天以上即得到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0025] 上述第4)步粘贴玻纤网格布的方法为,在塑料板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将第3)步得到的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立即放在玻纤网格布上,利用下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再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利用上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再在上层玻纤网格布上铺设塑料板,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规定的层数。
[0026] 本发明通过粘接砂浆层和玻纤网格布增强了保温板的强度,满足施工和运输要求,既保证保温层的厚度,又不增加工程造价。本发明粘接砂浆配方改进后粘接力大大提高,可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及玻纤网格布很好地粘接在一起。另外,粘接砂浆有很好的憎水性,可以很好地阻隔板材与空气中的水份。

附图说明

[0027] 图1-本发明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本发明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0]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包括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玻化微珠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30-70∶70-30)形成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复合有一层粘接砂浆层2。
[0031] 为了进一步增加强度,起到降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破碎率的作用,本发明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上下表面的粘接砂浆层外各粘贴有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3(玻璃纤维网格布),见图1;或者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上表面和粘接砂浆层2之间以及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1下表面和粘接砂浆层2之间分别设有一层玻纤网格布3,见图2。实际耐碱玻纤网格布使用规格为10×10网格。
[0032] 粘接砂浆层既可以采用现有的粘接砂浆,也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粘接力粘接砂浆,其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48∶1-2∶0.1-0.3∶0.1-0.2。
[0033] 也可以不用玻纤网格布,而在所述粘接砂浆层的原料中混入聚丙烯纤维,起到降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破碎率的作用,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占构成粘接砂浆的其他原料的0.1-0.2%。或者使用玻纤网格布的同时在粘接砂浆层的原料中混入聚丙烯纤维。
[0034] 本发明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0035] 1)在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的模具(本发明的模具和现有模具一样,由底板和底板四周的围板构成)底板上放置一块托盘,在托盘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然后将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构成的混合料铺在模具型腔中,并将表面抹平,再在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经挤压制备得到上下表面有玻纤网格布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
[0036] 2)通过托盘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取出,并立放在台架上经烘干得到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由于坯子强度不够,如果用手直接取出的话坯子会散裂,因此本发明通过托盘取出坯子即避免了该问题。
[0037] 3)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其由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憎水剂和适量水构成,水泥、钙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憎水剂的质量比为47-48∶47-48∶1-2∶0.1-0.3∶0.1-0.2,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
[0038] 4)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
[0039] 5)将第4)步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室温下保养(按现有的保养方法即可)三天以上即得到本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0040] 上述方法在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坯子的同时得到上下表面的玻纤网格布,最后得到的玻纤网格布位于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和粘接砂浆层之间,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或坯子的强度。
[0041] 作为另一种产品,即玻纤网格布位于最终产品表面,本发明采用如下制备方法:
[0042] 1)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首先由玻化微珠和粘接剂制备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
[0043] 2)制备粘接砂浆:将制备粘接砂浆的原料备好,并制备得到膏状的粘接砂浆;
[0044] 3)将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完全浸入粘接砂浆后快速取出,使得在玻化微珠保温板本体外表面封闭地附着一层粘接砂浆层,形成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
[0045] 4)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下表面再粘贴一层玻纤网格布;
[0046] 5)室温下保养三天以上即得到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板。
[0047] 上述第4)步粘贴玻纤网格布的方法为,在塑料板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将第3)步得到的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立即放在玻纤网格布上,利用下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再在带粘接砂浆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板上表面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利用上表面未干的粘接砂浆层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完成第一层的铺装。再在第一层表面(即第一层上层玻纤网格布上)铺设塑料板,进行第二层的铺装,在塑料板上铺设一张玻纤网格布,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规定的层数,同时利用上层对下层的压力将玻纤网格布粘贴在粘接砂浆层表面。
[004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