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花茶及其制备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61711.8

文献号 : CN1026578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枝清

申请人 : 胡枝清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枇杷花茶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枇杷花茶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枇杷花100份,陈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6份、桑白皮4-6份、桔梗4-6份、人参3-5份、金银花3-5份、知母3-5份、麦冬4-6份、黄芩5-7份、龙胆草5-7份、乌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5份、大青叶3-5份、柴胡4-6份和紫苏4-6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没有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是治疗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等症状的口服类纯中药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是临床和家庭用于治疗以上病症的常用药物制剂。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咳嗽的枇杷花茶,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枇杷花100份,陈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6份、桑白皮4-6份、桔梗

4-6份、人参3-5份、金银花3-5份、知母3-5份、麦冬4-6份、黄芩5-7份、龙胆草5-7份、乌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5份、大青叶3-5份、柴胡4-6份和紫苏4-6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枇杷花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把采集的枇杷花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成60-190目的枇杷花粉,待用;2)按比例称取上述配方量的陈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参、金银花、知母、麦冬、黄芩、龙胆草、乌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叶、柴胡和紫苏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温度达到

100℃,第一次2-3小时,第二次1.5-2.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的中药材稠膏;中药材稠膏加入配方量的步骤1)获得的枇杷花粉,搅拌均匀,煮沸0.5-3小时,煮沸温度为100℃,滤过,滤网是20目的滤网,滤液在60℃下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冷却至55℃后,放入55℃烘箱烘干,冷却成成品,用小袋包装成产品。

说明书 :

一种枇杷花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及医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采用中药配制成的枇杷花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虽然从西医学认识上有所突破,结合有关研究报道及本人的科研观察认为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发热、头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缓解消失后出现的咽痒咳嗽症状,主要由于感染后气道反应性增高所引起,而非感染的持续存在。因此,临床上所习惯应用的抗炎治疗不但疗效差,且存在滥用抗生素的趋势。
[0003] 西药对症治疗以合有镇咳作用的止咳药物为主,由于未能缓解其气道高反应,因此,存在疗效差、易反复的问题。
[0004] 大家知道,枇杷是在秋天或初冬开茂,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成熟的枇杷果子为成束挂在树上,成熟的枇杷味道不错,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叶和果实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能。而枇杷花的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低聚糖;其功用主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血。
[0005] 目前具有养阴润肺和止咳祛痰的药物已有不少报道,如申请号为2008100724915,其配方是:枇杷花、川贝母、桔梗和杏仁,配方中有用枇杷叶、枇杷花等,很少看到采用枇杷花以及中药材成分混合来作为枇杷花茶药物,且这一枇杷花茶药物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种中药材与枇杷花配制成的可预防和消除咳嗽症状的枇杷花茶及其制备工艺。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枇杷花茶,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8] 枇杷花100份,陈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6份、桑白皮4-6份、桔梗4-6份、人参3-5份、金银花3-5份、知母3-5份、麦冬4-6份、黄芩5-7份、龙胆草5-7份、乌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5份、大青叶3-5份、柴胡4-6份和紫苏4-6份。
[0009] 优选配方为:枇杷花100份、陈皮5份、杏仁5份、甘草6份、百部5份、桑白皮5份、桔梗5份、人参4份、金银花4份、知母4份、麦冬5份、黄芩6份、龙胆草6份、乌梅6份、白菊花6份、百合6份、枸杞4份、五味子4份、大青叶4份、柴胡5份和紫苏5份。
[0010]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二十多年的精心研究与反复不断的临床验证,本枇杷花茶具有治疗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等症状。
[0011] 本发明配方中:1)枇杷花:【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低聚糖;【功用主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血。2)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3)杏仁,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4)甘草,【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5)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6)桑白皮,甘寒,入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7)橘梗又称桔梗,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开宜肺气、祛痰、排脓,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肺脓疡,咳吐脓血,痢痰腹痛等症。8)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9)金银花,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2.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10)知母,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生津润燥,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11)麦冬,【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12)黄芩,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13)龙胆草,【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14)乌梅,【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15)白菊花,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菊花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於疏散风热,故常用於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16)百合,中文别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17)枸杞,主治:
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18)五味子,【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19)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20)柴胡,别名:茈胡、地薰,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21)紫苏,【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以上21种药合用,协同作用,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化瘀止血,益气摄血之功,共佐助君臣诸药治咳嗽、感冒之诸症。
[0012] 本发明中药制剂优选为袋装颗粒剂,即枇杷花茶袋泡茶。
[0013] 本发明的枇杷花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把采集的枇杷花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成60-190目的枇杷花粉,待用;2)按比例称取上述配方量的陈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参、金银花、知母、麦冬、黄芩、龙胆草、乌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叶、柴胡和紫苏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温度可以达到100℃,第一次2-3小时,第二次1.5-2.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最好为1.25~1.40的中药材稠膏(以温度为60℃为准)。中药材稠膏加入配方量的步骤1)获得的枇杷花粉,还可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水搅拌均匀,煮沸0.5-3小时,煮沸温度可以达到100℃,滤过,滤网可以是
20目的滤网,滤液60℃下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冷却至55℃后,放入55℃烘箱烘干,冷却成成品,用小袋包装成产品。这小袋枇杷花茶重量为1-10克。作为冲剂服用。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枇杷花茶属口服型颗粒剂,成人每日2~3次,每次1-2袋,每袋5克。
[0015] 本发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能。另外,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没有环境污染。
[0016] 本发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是治疗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等症状的口服类纯中药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和家庭用于治疗以上病症的常用药物制剂。其它类似的口服制剂还有水丸、片剂等,其特点大同小异,作用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别。
[0017] 本发明的枇杷花茶,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症状反复少的特点。经近百例临床研究观察,表明该药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愈显率达82.5%(P﹤0.01)。
[0019] (2)在于宣肺祛风,佐以清热化痰,方药简练、药专力宏而取得良好疗效。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具有降低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这也正是该方与现有其它中成药的主要区别之处。
[0020] (3)具有宣肺祛风止咳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咽痒久而不愈,每因吸入冷热空气及刺激性气味诱发加重,舌尖红,苔白或黄等症状。
[0021] 一、典型小儿临床实验:
[0022] 本发明的枇杷花茶治疗时观察步骤:所有纳入病例均填写统一的病历及观察登记表,每天服试验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未成年每次5克以下或遵医嘱,成年每次5-10克,一日2次,3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它止咳药物,对照组服用川贝枇杷糖浆,疗程结束,再做各项检查,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报告。
[0023] 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治疗小儿伤风咳嗽:
[0024] 215例临床观察
[0025] 2004年1月至2011年8月,对215例伤风咳嗽的患儿采用口服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0026] 1、一般资料:小儿伤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和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小儿外感治疗临床指导原则起草的“枇杷花茶颗粒剂治疗小儿咳嗽临床研究方案”诊断标准选择病例。
[0027] 本组共215例,1-2岁85例,3-6岁130例,男101例,女114例。
[0028] 另设126例对照组,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基本相同,二组体温37℃~39℃之间,于发热2天内就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流涕,咽痛,头痛,检查除咽部充血,扁桃体增大及呼吸音粗糙外,无其它阳性体征,且胸透排除下呼吸道感染等。
[0029] 2、治疗方法:
[0030] 治疗组本发明枇杷花茶颗粒剂。口服:周岁以上每次4克,用水溶解,周岁以下每次3克,用水溶解,一日2次,对照组口服川贝枇杷糖浆,疗程3天。
[0031] 疗效标准:(1)痊愈:服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证侯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2)显效:服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侯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3)有效:服药48—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侯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明显改善。(4)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0032] 3、结果:治疗组治愈154例,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约90%:对照组治愈38例,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约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0033] 4、讨论:小儿外感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属于现代医学呼吸道感染的范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占小儿科疾病的首位,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有宣肺解热化痰止咳的药理作用。对小儿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发热咳嗽,痰多,口渴舌干,鼻塞不通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单剂量包装,口感好,服用方便,适用于小儿口服。
[0034] 二、典型成年临床实验
[0035] 长期以来利用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治疗咳嗽等症状,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无一例过敏反应,到目前为止有70例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2岁,服药时间有效最快1天,最慢者3天,初期患者服一天即愈,中期患者服2~3天即愈,后期快好的患者一般服一天即愈,治愈率95%以上,有效率100%。
[0036] 用法用量:患者每天临睡前服用,每天用量50~100克,成年每天100克,一般服药1~3天,即可痊愈。
[0037] 注意事项:对于恶寒者慎用,孕妇、下疬脱肛病人等禁用。
[0038] 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漳州市人,18岁,中专生,症状:流涕咳嗽咽喉疼痛等,服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100克,晚间服下,第二天即见病状减轻,流涕减少,咽喉发痒偶尔可见到一两次舒爽的呵欠。晚再服一次,第三天病状逐渐消除,恢复健康。
[0039] 典型病例2,患者,女性,漳州市人,40岁,感觉身体不适,症状:咽喉酸楚、咳嗽,当日晚即服本发明药物枇杷花茶颗粒剂100克,次日醒来症侯消除,无其它并发症。
[0040] 典型病例3:王某,男,漳州市人,56岁,干部,咳嗽3月余来诊。3月前因着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发热38℃,伴有身酸痛,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感冒”。予“白加黑”、“感冒清热颗粒”、“罗红霉素”治疗,3天后热退,咽痛等症状逐渐缓解,但出现咽痒咳嗽,痰白量少不易咳出,医院复诊,考虑为“气管炎”。予“阿莫西林”口服一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此后,因咳嗽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痰细菌培养、PPD、结核抗体、胸部X光片、胸部CT等均未见异常。遂来诊。当时症见咳嗽,咽痒,每因冷热空气、刺激性气味及大声说笑诱发,阵咳无痰,平卧时多咳,但入睡后不咳,身无寒热,纳食好,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弦。述既往体健,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0041] 中医辩证考虑为风邪犯肺、肺失宣降。予本方5剂,每剂100克,日1剂水冲早晚服,嘱停用其它药物。5天后复诊述服3剂后咳嗽咽痒症状即明显缓解,来诊时已无明显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