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墨系统及其注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45110.8

文献号 : CN10265872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贵宝李世强

申请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向进气口处具有进气阀的墨盒方便注墨且不会造成墨水泄露的注墨装置及利用该注墨装置向墨盒进行注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注墨装置用于向墨盒注墨,其中墨盒包括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受推动力可开启的进气阀,进气阀包括阀芯,注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筒件,且一端为敞口端,与敞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墨管,注墨管的后端部与外筒件固定连接并流体连通,注墨管的前端为开放的管口,可在所述外筒件内密封地移动的推杆,注墨管可推动进气阀开启,且注墨管外壁上设有可与进气口形成密封的密封面。

权利要求 :

1.注墨系统,包括注墨装置及墨盒,所述墨盒包括供墨口和进气口,所述供墨口用于向外排放所述墨盒内的墨水,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受推动力而开启的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包括阀芯,所述注墨装置包括外筒件,所述外筒件具有内腔,且一端为敞口端,与所述敞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墨管,所述注墨管的后端部与所述外筒件固定连接并流体连通,所述注墨管的前端为开放的管口;推杆,所述推杆可在所述外筒件内密封地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墨管可推动所述进气阀开启,且所述注墨管的外壁上设有可与所述进气口形成密封的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设置为锥面,且所述注墨管的外径随着距所述管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为柱面,所述密封面为所述柱面上的一环形凸起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注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可与所述阀芯接触,所述管口与所述密封面之间具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注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墨盒外伸出的阀杆,所述注墨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阀杆的外径,且所述注墨管的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阀杆进一步向所述注墨管内移动的限制件。

6.利用注墨装置向墨盒内注墨的注墨方法,所述墨盒包括供墨口和进气口,所述供墨口用于向外排放所述墨盒内的墨水,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受推动力而开启的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包括阀芯,所述注墨装置包括外筒件,所述外筒件具有内腔,且一端为敞口端,与所述敞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墨管,所述注墨管的后端部与所述外筒件固定连接并流体连通,所述注墨管的前端为开放的管口;推杆,所述推杆可在所述外筒件内密封地移动;

所述注墨管可推动所述进气阀开启,且所述注墨管的外壁上设有可与所述进气口形成密封的密封面;

所述注墨方法包括

将所述内腔充满墨水;

将所述墨盒以所述进气口向上的方式放置,所述注墨管伸入所述进气口内,用所述注墨管推动所述进气阀开启;

进一步施加推动力使所述密封面密封所述进气口;

使所述推杆向所述外筒件的敞口端移动,抽出所述墨盒内的空气至所述外筒件内的墨水液面之上,且在所述墨盒内形成负压;

所述推杆不再向所述敞口端移动,在所述负压作用下,所述外筒件内的墨水通过所述注墨管进入所述墨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设置为锥面,且所述注墨管的外径随着距所述管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为柱面,所述密封面为所述柱面上的一环形凸起面。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注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可与所述阀芯接触,所述管口与所述密封面之间具有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注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墨盒外伸出的阀杆,所述注墨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阀杆的外径,且所述注墨管的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阀杆进一步向所述注墨管内移动的限制件。

说明书 :

注墨系统及其注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向墨盒补充墨水的注墨系统;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注墨系统的注墨装置向墨盒内注墨的注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喷墨打印机以通过记录头将墨滴喷射至打印介质上的方式进行打印工作,墨水由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墨盒供应。墨盒因其容量有限使得打印总量较低,需频繁地更换墨盒,而且废弃的墨盒还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用户都希望能够向用完墨水的墨盒重新注入墨水以便再用。
[0003] 目前对墨盒重新注墨的方法多采用带有针头的注墨装置,将注墨装置内的墨水通过墨盒的供墨口、进气孔或另外钻孔刺入的针头注入。
[0004] 然而,现有的一类墨盒如图1所示,该类墨盒有一个大致呈长方体状的盒体1,基本密闭的盒体1围成了容纳墨水的腔体,在盒体1的一个垂向侧壁上设有供墨口2,供墨口内设置有单向阀(未示出),使墨盒内的墨水只能从供墨口向墨盒外单向流动,同一侧壁上还设有向腔体内导入空气的进气口3,用以平衡供墨后腔体内的压力。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更清晰地示出了墨盒进气口处的结构。如图2所示,墨盒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阀,进气阀包括阀芯41和迫使阀芯关闭进气孔的弹簧42,且阀芯41上设置有阀杆43,在墨盒安装至喷墨打印机后,打印机内机构推动阀杆43使阀芯41克服弹簧42的恢复力移动以打开进气口。
[0005] 用现有的注墨装置对这种墨盒进行注墨时,墨水无法从注墨口2及进气口3注入,而只能在盒体上另外开孔注入,注墨工序繁杂且不易于多次注墨,且可能会因为开孔处密封不好而造成墨水泄露而使墨盒报废。
[0006] 因此需要一种可向此种类型墨盒方便注墨且不会造成墨水泄露的注墨装置。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向进气口处具有进气阀的墨盒方便注墨且不会造成墨水泄露的注墨系统。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注墨装置向进气口处具有进气阀的墨盒进行注墨的方法。
[0009] 为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注墨系统用于向墨盒注墨,注墨系统包括注墨装置,其中墨盒包括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受推动力而开启的进气阀,进气阀包括阀芯,注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筒件,且一端为敞口端,与敞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墨管,注墨管的后端部与外筒件固定连接并流体连通,注墨管的前端为开放的管口,可在所述外筒件内密封地移动的推杆,注墨管可推动进气阀开启,且注墨管外壁上设有可与进气口形成密封的密封面。
[0010]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用本发明注墨装置向墨盒内注墨时,注墨管从墨盒的进气口伸入,推动进气口内的阀芯克服弹簧恢复力作用移动而开启进气阀,从而注墨管通过进气口而与墨盒内部流体连通,注墨口外壁上的密封面与进气口形成密封,从而注墨装置和墨盒形成流体连通的密闭连接,外筒件内墨水即可进入墨盒内而不会造成泄露。注墨完成后,注墨管从进气口移开,阀芯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密封进气口即进气阀关闭。在注墨过程中不会损坏墨盒的进气阀,也无需另外开孔,可方便地多次注墨。
[0011]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注墨管的外壁设置为锥面,且注墨管的外径随着距管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注墨管从进气口伸入,直至注墨管外壁与进气口外壁在压力下接触时,注墨管外壁与进气口形成密封,注墨管无法进一步伸入。
[0012] 另一优选的方案是,注墨管外壁为柱面,密封面为柱面上的一环形凸起面。在环形凸起面与进气口外壁在压力下接触时,注墨管外壁与进气口形成密封。
[0013] 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墨管的管口可与阀芯接触,管口与密封面之间具有开口。在向墨盒内注墨时,管口与阀芯接触,并推动阀芯向墨盒内移动,在密封面与进气口开成密封后,墨水从管口与密封面之间的开口进入墨盒内。
[0014]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阀芯上设有从进气口向墨盒外伸出的阀杆,注墨管的内径大于阀杆的外径,且注墨管的内壁上设有限制阀杆进一步向注墨管内伸入的限制件。在进行注墨时,注墨管以套在阀杆外的方式从进气口伸入,在注墨管内的限制件与阀杆顶部接触时,限制阀杆进一步向注墨管内部的相对移动,随着注墨管的进一步伸入,限制件推动阀杆和阀芯向墨盒内部移动,在密封面与进气口形成密封后,即可进行墨水向墨盒的注入。
[0015]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注墨装置向墨盒内注墨的注墨方法。其中墨盒包括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受推动力而开启的进气阀,进气阀包括阀芯。注墨装置包括外筒件,外筒件具有内腔,且一端为敞口端,与敞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墨管,注墨管的后端部与外筒件固定连接并流体连通,注墨管的前端为开放的管口;可在所述外筒件内密封地移动的推杆;注墨管可推动进气阀开启,且注墨管外壁上设有可与进气口形成密封的密封面。该注墨方法包括将注墨装置外筒件的内腔充满墨水;将墨盒以进气口向上的方式放置,注墨管伸入进气口内,用注墨管推动进气阀开启;进一步施加推动力使密封面密封进气口; 使推杆向外筒件的敞口端移动,抽出墨盒内的空气至外筒件内的墨水液面之上,且在墨盒内形成负压;推杆不再向敞口端移动,在负压作用下,外筒件内的墨水通过注墨管进入墨盒内。
[0016]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用本发明注墨方法向墨盒内注墨时,注墨管从墨盒的进气口伸入,并推动进气口内的阀芯克服弹簧恢复力作用移动而使进气阀开启,从而注墨管通过进气口而与墨盒内部流体连通,随着注墨管的进一步向墨盒内部移动,注墨口外壁上的密封面与进气口形成密封,从而注墨装置和墨盒形成流体连通的密闭连接,外筒件内墨水即可进入墨盒内而不会造成泄露。推杆向外筒件敞口端移动,从而墨盒与注墨装置的密闭部分的容积变大,墨盒内的气体由于比重较小而上升至外筒件的墨水液面上方,且墨盒和注墨容器内形成相对大气压力的负压,墨水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墨盒内。注墨完成后,注墨管从进气口移开,阀芯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密封进气口即进气阀关闭。在注墨过程中不会损坏墨盒的进气阀,也无需另外开孔,可方便地多次注墨。另外,由于采用负压注墨,墨盒内的压力不会增大,不会出现墨水从墨盒的出墨口溢出等正压注墨时往往会出现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墨盒的结构图;
[0018]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 图4是图3的B局部放大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一实施例注墨管套入阀杆时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注墨管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注墨管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注墨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注墨管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10是图9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及注墨装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注墨方法实施例将在注墨装置实施例中一并加以说明。
[0028] 注墨装置第一实施例
[0029] 图3为注墨装置第一实施例沿其轴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注墨管的管口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注墨装置有一个外筒件5,外筒件5一端为敞口端51,另一端设有注墨管6,注墨管6从外筒件5上以远离敞口端51的方向突出,前端为开放的管口62。可以理解的是,注墨管6也可设置为与外筒件分体的形式,只要注墨管的后端与外筒件5固定连接且流体连通即可。注墨管6的外壁61设置为锥形,开口63形成在管口62附近的管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开口63为从管口62向注墨管后端延伸的开槽。推杆7的一端为位于敞口端51外的外端71,另一端是设置在外筒件内腔52中作为活塞的内端72,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内腔52轴向往复移动,且与外筒件5内表面紧密接触,使介于内端72与注墨管6之间的内腔52成为可变容积的活塞腔。
[0030] 图5是注墨装置的注墨管套入阀杆时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注墨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将墨盒以其进气口3向上放置,注墨装置的注墨管6以套在阀杆43外的方式从墨盒的进气口3伸入至墨盒内,其中注墨管6的内径大于阀杆
43的外径,亦即注墨管6与阀杆43之间具有间隙,注墨管6在管口62附近的外径小于进气口3的内径,进气口3的下端面32与阀芯41的上表面44在弹簧42的恢复力作用下接触,并形成对进气口3的密封。在注墨管6伸入至管口62与阀芯41的上表面44接触后,在外力作用下,注墨管6推动阀芯41克服弹簧42的恢复力而向下移动,从而进气口3被打开。
随着注墨管6进一步向墨盒内部伸入,伸入进气口3内的注墨管6的外径不断增大,当伸入至进气口3外表面31处的注墨管6的外径等于进气口3的内径时,注墨管6无法进一步向墨盒内伸入,而在压力作用下外壁61密封进气口3,从而墨盒与注墨装置形成密闭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使进气口3与注墨管6外壁61间形成密封的密封面为注墨管的外壁61。
[0031] 用本实施例中向墨盒内注墨时,需要下述步骤:(1)首先将注墨装置充满墨水;(2)将墨盒以进气口3向上的方向放置,注墨管6伸入进气口3内,在注墨管6的管口62与阀芯41上表面44接触后,施加压力使注墨管6推动阀芯41向墨盒内部移动以打开进气口
3;(3)进一步施加压力使注墨管6向墨盒内部移动,直至注墨管6的外壁61与进气口3的外表面31之间形成密封以密封进气口3;(4) 使推杆7向外筒件5的敞口端51移动,墨盒内的空气通过注墨管6上的开口63进入注墨管6内,并通过注墨管6与阀杆43之间的间隙向上移动而进入外筒件5内,并上升至墨水液面之上,由于推杆7的内端72与外筒件5之间的活塞腔体积变大,与该活塞腔流体连接的墨盒内形成负压;(5)推杆7不再向敞口端
51移动,在墨盒内的负压作用下,外筒件内的墨水通过注墨管6及开口63进入墨盒内。在墨盒仍未注满而注墨装置的外筒件5内仍有墨水时,可重复上述步骤(4)和(5),直至墨盒内墨水注满为止。在注墨完成后,注墨管6从进气口3移开,阀芯41在弹簧42恢复力作用下密封进气口3。
[0032] 注墨装置第二实施例
[0033]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注墨管结构有所不同,参见图7,注墨管6设置为外径不同的两段,其中距管口较远段65的外径较大,且大于进气口3的内径,距管口较近段66的外径较小,小于或等于进气口3的内径,两段之间的连接面64为使注墨管6与进气口3形成密封的密封面,本实施例中,连接面64为垂直于注墨管6轴向的的平面,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面64也可设置为锥形面。管口62为与注墨管的轴向具有夹角的斜面,管口62即为使墨水从注墨管6流向墨盒的开口,可以理解的是,管口62也可设置为局部为斜面。
[0034] 注墨装置第三实施例
[0035]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注墨管结构有所不同,参见图8,注墨管的外壁61为柱面且其上设有环形凸起面64,其中除环形凸起面外,注墨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进气口的内径,注墨管的密封面即为该环形凸起面64,使墨水从注墨管6流向墨盒的开口是设置在注墨管6的管壁上且处于环形凸起面64与管口62之间的通孔63。
[0036] 注墨装置第四实施例
[0037]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注墨管结构有所不同,参见图9和图10,注墨管内壁上邻近管口62处设置有十字形的限制件67,且管壁上未设置开口。本实施例中注墨管的外壁61设置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锥面,可以理解的是,其也可设置为与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38] 在进行注墨时,注墨管6以套在阀杆43外的方式从进气口3伸入,在注墨管6内的限制件67与阀杆73顶部接触时,限制阀杆43进一步向注墨管6内部的相对移动,随着注墨管6的进一步伸入,限制件67推动阀杆43和阀芯41向墨盒内部移动以开启进气阀,在注墨管外壁61与进气口3形成密封后,即可进行墨水向墨盒的注入。在本实施例中,注墨管6的管口62可不与阀芯41的上表面44接触,墨水直接从管口62流向墨盒而无需另外设置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