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60341.3

文献号 : CN1027437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健

申请人 : 赵健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荠、罗汉果、麻黄、白前、连翘、款冬花、枇杷叶、前胡、薄荷、川贝母、桔梗、白茅根、知母、鱼腥草、地丁、莱菔子、茯苓、紫苏子、枳壳、橘红、生姜、桑白皮、桑叶、芦根、黄芩;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快速,治愈率高,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很多患者服用一周内见效,肺部引起的各种哮喘、气短、多痰等症状都具有较强的疗效。

权利要求 :

1.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甜杏仁1-5份、百部10-20份、粳米3-5份、荸荠3-8份、罗汉果1-5份、麻黄2-5份、白前2-8份、连翘5-10份、款冬花2-6份、枇杷叶1-5份、前胡3-8份、薄荷1-4份、川贝母3-8份、桔梗3-8份、白茅根1-5份、知母5-10份、鱼腥草5-15份、地丁3-8份、莱菔子1-8份、茯苓2-10份、紫苏子1-5份、枳壳3-8份、橘红1-5份、生姜1-2份、桑白皮3-8份、桑叶1-3份、芦根5-15份、黄芩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甜杏仁2-4份、百部12-18份、粳米3-4份、荸荠5-6份、罗汉果2-4份、麻黄3-4份、白前3-6份、连翘6-8份、款冬花3-5份、枇杷叶2-4份、前胡4-6份、薄荷2-3份、川贝母5-6份、桔梗4-7份、白茅根2-5份、知母6-8份、鱼腥草8-12份、地丁5-6份、莱菔子3-6份、茯苓3-8份、紫苏子2-5份、枳壳4-6份、橘红2-4份、生姜1-1.5份、桑白皮4-6份、桑叶1-2份、芦根8-12份、黄芩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甜杏仁3份、百部15份、粳米3份、荸荠5份、罗汉果3份、麻黄3份、白前5份、连翘7份、款冬花4份、枇杷叶3份、前胡5份、薄荷3份、川贝母6份、桔梗5份、白茅根4份、知母7份、鱼腥草10份、地丁5份、莱菔子4份、茯苓6份、紫苏子4份、枳壳5份、橘红3份、生姜1.2份、桑白皮5份、桑叶1.5份、芦根10份、黄芩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比例将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荠、罗汉果、麻黄、白前、连翘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砂锅内煮15-2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滤液,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

(3)、上述步骤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说明书 :

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

1、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2、背景技术
[0002] 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四大顽疾之一。它发病率高,来势快,目前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此病,在我国有3000万名患者,患病率约为0.5%-1.5%,且每年都呈逐步上升趋势。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症状轻微,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冰冷感冒后,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顽疾发作时临床表现为:咳喘、气喘、痰多、胸闷、喉痒、呼吸困难、心悸多汗、严重烦躁、喘鸣有声、血压下降、甚至窒息死亡。可见气管炎的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目前,治疗气管炎的药物较多,一般都是抗菌消炎和舒张气管平滑肌,长期服用会引起副作用使心率加快,虽然也有中成药但效果不显著。3、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本中药制剂对于气管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治愈不易复发等优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工艺简单、疗效快速,治愈率高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 [0005] 按传统医学的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理方组如下,本中药制剂中连翘、白茅根、鱼腥草、地丁、莱菔子、茯苓、桑白皮、芦根、黄芩为君药,发挥主体治疗作用;百部、荸荠、白前、前胡、川贝母、桔梗、知母为臣药,为重臣之用;罗 汉果、麻黄、款冬花、枇杷叶、紫苏子、枳壳、橘红为佐药协调加强君药和臣药的治疗功能,同时制约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甜杏仁、粳米、薄荷、生姜、桑叶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故为使药。
[0006]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0007] 甜杏仁:性平,味甘,无毒。入肺、大肠二经。
[0008] 功能主治:润肺,平喘。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
[0009]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有小毒。
[0010]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0011] 粳米:甘,平。入脾、胃经。
[0012]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0013] 荸荠:甘,寒。入肺、胃经。
[0014]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治愠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嚼喉肿痛,赘疣。 [0015] 罗汉果:苦、凉入心经。
[0016]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主疮毒;痈肿;顽癣;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0017]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0018]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0019]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
[0020]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0021]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002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23] 款冬花:辛、微苦,温。归肺经。
[0024]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0025]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
[0026]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0027] 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
[0028]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降气化痰。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0029]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0030]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31]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0032]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33]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
[0034]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35]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0036]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0037]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0038]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039]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0040]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0041] 地丁:苦,寒。入心、肝经。
[0042]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0043]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0044]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0045]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0046]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47] 紫苏子:辛,温。归肺经。
[0048]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0049] 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
[0050]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0051] 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
[0052]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0053]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0054]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0055]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
[0056]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0057]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0058]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 晕头痛,目赤昏花。
[0059]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0060]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0061]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0062]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63]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0064] 甜杏仁1-5份、百部10-20份、粳米3-5份、荸荠3-8份、
[0065] 罗汉果1-5份、麻黄2-5份、白前2-8份、连翘5-10份、
[0066] 款冬花2-6份、枇杷叶1-5份、前胡3-8份、薄荷1-4份、
[0067] 川贝母3-8份、桔梗3-8份、白茅根1-5份、知母5-10份、
[0068] 鱼腥草5-15份、地丁3-8份、莱菔子1-8份、茯苓2-10份、
[0069] 紫苏子1-5份、枳壳3-8份、橘红1-5份、生姜1-2份、
[0070] 桑白皮3-8份、桑叶1-3份、芦根5-15份、黄芩3-8份;
[0071] 制备方法如下:
[0072] (1)、按配方比例将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荠、罗汉果、麻黄、白前、连翘粉碎成细粉备用;
[0073] (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砂锅内煮15-2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滤液,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
[0074] (3)、上述步骤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0075]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0076] 甜杏仁2-4份、百部12-18份、粳米3-4份、荸荠5-6份、
[0077] 罗汉果2-4份、麻黄3-4份、白前3-6份、连翘6-8份、
[0078] 款冬花3-5份、枇杷叶2-4份、前胡4-6份、薄荷2-3份、
[0079] 川贝母5-6份、桔梗4-7份、白茅根2-5份、知母6-8份、
[0080] 鱼腥草8-12份、地丁5-6份、莱菔子3-6份、茯苓3-8份、
[0081] 紫苏子2-5份、枳壳4-6份、橘红2-4份、生姜1-1.5份、
[0082] 桑白皮4-6份、桑叶1-2份、芦根8-12份、黄芩4-6份。
[0083]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0084] 甜杏仁3份、百部15份、粳米3份、荸荠5份、
[0085] 罗汉果3份、麻黄3份、白前5份、连翘7份、
[0086] 款冬花4份、枇杷叶3份、前胡5份、薄荷3份、
[0087] 川贝母6份、桔梗5份、白茅根4份、知母7份、
[0088] 鱼腥草10份、地丁5份、莱菔子4份、茯苓6份、
[0089] 紫苏子4份、枳壳5份、橘红3份、生姜1.2份、
[0090] 桑白皮5份、桑叶1.5份、芦根10份、黄芩5份。
[0091]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具有镇咳、平喘、降气化痰、润肺补虚、提高免疫的功效。治疗气管炎其特点是:见效快、疗程短、范围广、固本防复发,很多患者服用一周内见效,肺部引起的各种哮喘、气短、多痰等症状都具有较强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实施例1
[0093] 甜杏仁1g、百部10g、粳米3g、荸荠3g、
[0094] 罗汉果1g、麻黄2g、白前2g、连翘5g、
[0095] 款冬花2g、枇杷叶1g、前胡3g、薄荷1g、
[0096] 川贝母3g、桔梗3g、白茅根1g、知母5g、
[0097] 鱼腥草5g、地丁3g、莱菔子1g、茯苓2g、
[0098] 紫苏子1g、枳壳3g、橘红1g、生姜1g、
[0099] 桑白皮3g、桑叶1g、芦根5g、黄芩3g;
[0100] 制备方法如下:
[0101] (1)、按配方比例将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荠、罗汉果、麻黄、白前、连翘粉碎成细粉备用;
[0102] (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砂锅内煮2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滤液,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400目细粉;
[0103] (3)、上述步骤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0104] 实施例2
[0105] 甜杏仁5g、百部20g、粳米5g、荸荠8g、
[0106] 罗汉果5g、麻黄5g、白前8g、连翘10g、
[0107] 款冬花6g、枇杷叶5g、前胡8g、薄荷4g、
[0108] 川贝母8g、桔梗8g、白茅根5g、知母10g、
[0109] 鱼腥草15g、地丁8g、莱菔子8g、茯苓10g、
[0110] 紫苏子5g、枳壳8g、橘红5g、生姜2g、
[0111] 桑白皮8g、桑叶3g、芦根15g、黄芩8g。
[0112]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13] 实施例3
[0114] 甜杏仁2g、百部12g、粳米3g、荸荠5g、
[0115] 罗汉果2g、麻黄3g、白前3g、连翘6g、
[0116] 款冬花3g、枇杷叶2g、前胡4g、薄荷2g、
[0117] 川贝母5g、桔梗4g、白茅根2g、知母6g、
[0118] 鱼腥草8g、地丁5g、莱菔子3g、茯苓3g、
[0119] 紫苏子2g、枳壳4g、橘红2g、生姜1g、
[0120] 桑白皮4g、桑叶1g、芦根8g、黄芩4g。
[0121]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22] 实施例4
[0123] 甜杏仁4g、百部18g、粳米4g、荸荠6g、
[0124] 罗汉果4g、麻黄4g、白前6g、连翘8g、
[0125] 款冬花5g、枇杷叶4g、前胡6g、薄荷3g、
[0126] 川贝母6g、桔梗7g、白茅根5g、知母8g、
[0127] 鱼腥草12g、地丁6g、莱菔子6g、茯苓8g、
[0128] 紫苏子5g、枳壳6g、橘红4g、生姜1.5g、
[0129] 桑白皮6g、桑叶2g、芦根12g、黄芩6g。
[0130]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31] 实施例5
[0132] 甜杏仁3g、百部15g、粳米3g、荸荠5g、
[0133] 罗汉果3g、麻黄3g、白前5g、连翘7g、
[0134] 款冬花4g、枇杷叶3g、前胡5g、薄荷3g、
[0135] 川贝母6g、桔梗5g、白茅根4g、知母7g、
[0136] 鱼腥草10g、地丁5g、莱菔子4g、茯苓6g、
[0137] 紫苏子4g、枳壳5g、橘红3g、生姜1.2g、
[0138] 桑白皮5g、桑叶1.5g、芦根10g、黄芩5g。
[013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40] 典型病例:经用本中药制剂医治的100例病人中,其中男52例,女48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
[0141] 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0142] 痊愈 临床改善率≥95%
[0143] 显效 临床改善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