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52609.9

文献号 : CN1027488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安昌徐国庆张占青

申请人 :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其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部的热交换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隔离板,所述机壳具有顶板以及围绕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的新风口和用于向室外排出回风的排风口,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用于新风流向室内的送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从室内引入回风的回风口。机壳内的各部件紧凑排列,换气装置的体积减小,使排气通道以上进上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换气装置的上部,将供气通道以上进下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该机壳内部,适于特殊安装环境。

权利要求 :

1.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部的热交换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隔离板,所述机壳具有顶板以及围绕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的新风口和用于向室外排出回风的排风口,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用于新风流向室内的送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从室内引入回风的回风口;

所述新风口和所述送风部之间在所述机壳内部构成上进下出的供气通道,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在所述机壳上部构成上进上出的排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一侧的新风进入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一侧的新风送风空间,所述新风进入空间与所述新风口贯通,所述新风送风空间与所述送风部贯通;

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一侧的回风进入空间,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一侧的回风排出空间,以及贯通所述回风排出空间和所述排风口的返向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返向空间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未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端面,与所述侧板的比所述端面更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道板,其位于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并且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未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端面所在平面内,从顶板向下延伸到所述新风入风面和所述回风入风面,所述返向空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板、所述热交换器的未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端面、所述侧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顶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道板,其位于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并且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从顶板向下延伸到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新风入风面和所述回风入风面,第二风道板,其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新风入风面和所述回风入风面之间的顶角线,连接所述侧板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并且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热交换器,第六风道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未抵接所述侧板的端面之间,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延伸,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板和所述第六风道板的辅助挡板,所述辅助挡板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回风入风面,从所述热交换器延伸到所述侧板,所述返向空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板、所述第二风道板、所述辅助挡板、所述热交换器的未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端面、所述侧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顶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返向空间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回风出风面与所述新风入风面之间的顶角线,以及所述侧板的比所述顶角线更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板,其一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新风入风面与所述回风出风面之间的顶角线,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的位于所述新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的位置,所述排风板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板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板,其一端连接第三风道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的位于所述新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的位置,并且,所述排风板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板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

第三风道板,其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新风入风面和所述回风出风面之间的顶角线延伸,连接到所述侧板的所述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并且与所述排风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到所述侧板的所述对向设置的两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风道板,其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新风入风面和所述回风入风面之间的顶角线延伸,连接到所述侧板的所述对向设置的两部分。

说明书 :

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用于对室内空间进行换气。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用于向室内供入新鲜空气的供气通道以及用于排出室内空气的排气通道,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交叉设置,热交换器位于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相互交叉的区域,用于对排气通道中排出的室内空气进行热回收,同时用于提高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温度。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热交换型换气装置节约能源的效果显著。
[0003]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一般以热交换器为中心分新风区、回风区、排风区、送风区四区布置;新风区和送风区相连构成供气通道,供气通道用于向室内送入新鲜空气;回风区和排风区相连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用于排出室内的空气,从而形成室内空气的流通。
[0004] 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体积较大,一般水平布置于房屋顶部的楼顶和天花板之间,主要适用安装于商场、酒店和大型的住宅。随着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小型住宅对于换气装置的需求也逐日增加。而水平布置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因体积较大,对屋内空间的占用较多,不太适合安装于小型住宅。
[0005] 在普通的换气装置中,新风口和排风口位于换气装置的室外侧,回风口和送风口位于换气装置的室内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设计无法满足特定的安装环境或住宅设计。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部的热交换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隔离板,所述机壳具有顶板以及围绕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的新风口和用于向室外排出回风的排风口,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用于新风流向室内的送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从室内引入回风的回风口;所述新风口和所述送风部之间在所述机壳内部构成上进下出的供气通道,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在所述机壳上部构成上进上出的排气通道。
[0009] 较优地,所述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一侧的新风进入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一侧的新风送风空间,所述新风进入空间与所述新风口贯通,所述新风送风空间与所述送风部贯通;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一侧的回风进入空间,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一侧的回风排出空间,以及贯通所述回风排出空间和所述排风口的返向空间。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使回风排放与新风送风不在同一侧,以适应特殊安装环境。将排气通道以上进上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换气装置的上部,将供气通道以上进下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该机壳内部,适于特殊的安装环境。并且,将与新风相关的附加模块设置于换气装置下部供气通道的附近,从而使得机壳内的各部件紧凑排列,换气装置的体积减小。此外,通过在该换气装置内部配置旁通系统、水盘管系统、加湿模块、空气净化模块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新风的温湿度控制,使得送入室内的新风可以达到人体呼吸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的排气通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所述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的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阐述。下文中,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定义为新风,将从室内排出室外的空气定义为回风。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下文中,简称换气装置),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热交换器3、用于向室内供入新风的供气通道T1以及用于排出室内回风的排气通道T2,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交叉设置,热交换器3设置于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相互交叉的区域。其中,供气通道T1以上进下出的方式竖直布置于机壳内部,使室外新风从该换气装置上方的新风口11进入,并从机壳下方的送风口9吹入室内。送风口9可以连接到室内的地面通风管道,使新风通往室内各个区域。排气通道T2以上进上出的方式布置于机壳内部,集中于上部区域,排气通道T2布置于热交换器3的周围,室内回风从机壳上方的回风口12进入机壳,经过热交换器3后,从机壳上方的排风口10排出室外。在此过程中,新风与回风在热交换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回风进行热回收和提高新风的温度。
[0019]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的排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的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供气通道T1用实线表示,排气通道T2用虚线表示,其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分别为新风和回风流动的方向。
[0020] 结合图1和图2可知,在柱型的机壳上开设有送风口9、排风口10、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方柱型的机壳具有侧板20、连接侧板顶部的顶板21以及底板21A。侧板20具有矩形横剖面。后文将横剖面长边所示侧板的一部分,称为长边板;将横剖面短边所示侧板的一部分,称为短边板。
[0021] 其中,送风口9位于机壳的下部,排风口10、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分别位于机壳的上部顶板21上。新风口11和送风口9之间通过新风进入空间和新风送出空间构成上进下出的供气通道T1(T1中的风路参见图2中实线),回风口12和排风口10之间通过回风进入空间和回风排出空间构成上进上出的排气通道T2(T2中的风路参见图2中虚线),在T1和T2的交叉区域设置有热交换器3。新风和回风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热交换器3的两垂直直边)进入热交换器3,并沿着热交换器3内部的导风通道流动,在热交换器3内部进行热交换。在该换气装置中,供气通道T1以上进下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机壳内部,排气通道T2整体集中设置于该换气装置的内部的上侧区域,可以在该换气装置的下部供气通道T1经过的区域设置水盘管系统2、加湿模块7以及空气净化模块等附加模块,使得换气装置内部的部件排列更为紧凑,体积减小。通过实验得出,该换气装置的占地面积仅为750×500mm2,高度在1900mm之内。
[0022] 换气装置通过独立的隔离板22来区分内部的上侧区域与下侧区域,将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与其他部件区隔开。可以理解,在省去了隔离板22与底板21A之间的部件后,也可以不设置隔离板22,而是利用机壳的底板21A来代替隔离板22。
[0023] 在该实施例中,热交换器3位于壳体内,且其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壳体横截面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即在横剖面图中热交换器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壳体的矩形横截面的短边连接,另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短边之间有距离。换言之,热交换器3以与壳体顶板21平行且其一端与侧板20的短边板抵接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其长度尺寸小于顶板21的长度尺寸。
[0024] 热交换器3采用显热交换器,是具有方形截面的柱体。该热交换器3采用叉流板式机芯,具有在横截面方向平行排列的方形的翅片。翅片由金属材质制成(如铝箔),用于实现快速的空气与金属的热交换。在相邻翅片间形成彼此隔绝的导风通道,相邻的导风通道相互垂直并隔离,各导风通道依次交替与热交换器3的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连接,相应交替地与送风口9和排风口10连接。换言之,热交换器3贯通新风口11和送风口9,形成新风供气通道T1的一部分;同时,热交换器3也贯通回风口12和排风口10,形成回风排气通道T2的一部分。同时,在热交换器3处,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相互交叉并隔离。
[0025] 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类热交换器。只要能够实现使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相互区隔且可以实现热交换就可以。当然在不同地区使用时,该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中,热交换器3也可以采用全热交换器。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3包括新风入风面31,回风入风面32,新风出风面33,回风出风面34。
[0026] 第一实施例
[0027] 具体参考图1,平面状的隔离板22位于壳体内,且与顶板21平行。在侧板20、顶板21以及隔离板22共同包围的空间内,方形截面的热交换器3,其左角线与侧板20的左侧(排风口10所在一侧)抵接;其右角线与侧板20的右侧(回风口12所在一侧)抵接。在图1中,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与侧板20相抵接是指通过风道板(后文详述)抵接。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与侧板20直接抵接。
[0028] 以与热交换器3的方形截面的四角相接的方式,在顶板21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风道板23;在顶板21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之间还设置有与第一风道板23垂直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风道板24;在左侧的侧板20与热交换器3的左侧顶角线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三风道板251,在右侧的侧板20与热交换器3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四风道板252;在隔离板22与热交换器3的底角线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五风道板26。在第五风道板26与热交换器3之间还设置有第六风道板27。
[0029] 第一风道板23位于新风口11、回风口12与排风口10之间,并且连接侧板20的两长边板。第一风道板23与侧板20的短边板平行,从顶板21向下延伸到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入风面32,且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相互垂直。在图1和图2中,第一风道板23未直接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连接,而是通过承接板230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连接。承接板230是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连接且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板。
[0030] 可以理解,承接板230是可以省略的,在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20连接的端面所在平面内,从顶板21向下延伸到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入风面32,从而将第一风道板23与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直接连接。
[0031] 第二风道板24设置在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之间,用于区隔新风和回风所经风道。第二风道板24从顶板21向下延伸到热交换器3的顶角线(或者延伸到图1、图2所示的承接板230)。第二风道板24的一端与第一风道板23连接,另一端与侧板20的一个短边板连接。第二风道板24和热交换器3分别连接到侧板20的同一侧短边板。
[0032] 第三风道板251从热交换器3的左侧(排风口10所在一侧)顶角线水平延伸,连接到侧板20的一长边板。第四风道板252与第三风道板251类似,从热交换器3的右侧(回风口12所在一侧)顶角线水平延伸,连接到侧板20的另一长边板。这样,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热交换器3左上面(新风入风面31)及第三风道板251,与顶板21和侧板20之间共同形成了交换前新风通道,即新风进入空间。新风进入空间是位于新风口11与热交换器3之间的空间,形成供气通道T1的一部分。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热交换器3右上面(回风入风面32)及第四风道板252,与顶板21和侧板20之间共同形成了交换前回风通道,即回风进入空间。回风进入空间是位于回风口12与热交换器3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通道T2的一部分。
[0033] 第五风道板26位于隔离板22与水盘管系统2之间,并与两者连接。第五风道板26向上延伸到热交换器3的底角线,并且连接壳体的两侧短边板,从而将壳体区隔成左右两部分。可以理解,第五风道板26并不是必需的。也可以省略第五风道板26,使隔离板22直接连接热交换器3的底角线,从而利用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与隔离板22,将壳体内部区隔开(如果也省略第三风道板251和第四风道板252的情况下。否则,需要第三风道板251和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与隔离板22一起来区隔壳体内部)。
[0034] 第六风道板27设置在热交换器3的未抵接侧板20的端部与侧板20之间,其从第五风道板26向上,沿着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新风吹出热交换器3的一面)向上延伸,与第四风道板252相接。
[0035] 参考图1,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与侧板20一起,将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与顶板2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位于新风口11之下的新风进入空间。在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下方与水盘管系统2之间,由第五风道板26、第六风道板27、侧板20、水盘管系统2及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分隔成了新风送风空间,以允许从热交换器3的新风出风面33流过的新风通过水盘管系统2进入室内。
[0036] 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与侧板20一起,将热交换器3的回风入风面32与顶板2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位于回风口12之下的回风进入空间。
[0037] 第一风道板23、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20连接的端面、第六风道板27与侧板20一起,将隔离板22与顶板2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位于排风口10之下的返向空间。返向空间位于热交换器的未与壳体连接的端面,与该侧板的比端面更远离热交换器的部分之间。
[0038] 参考图2,在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面34下方与隔离板22之间,由第五风道板26、侧板20、隔离板22及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面34分隔成了回风排出空间。其与返向空间贯通,以允许从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面34流过的回风,全部进入回风排出空间,流入返向空间,再通过排风口10排出。
[0039] 新风口11与送风口9通过供气通道T1连接,从而在新风口11和送风口9之间形成供气通道T1。在回风口12和排风口10之间通过排气通道T2连接。另外,排风口10和新风口11分别连接室外的排气管道和供气管道,送风口9和回风口12分别连接室内的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在送风口9、排风口10、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内部靠近风口的位置分别安装有温感传感器或者温感探测器,用于实时感测新风和回风进入换气装置和排出换气装置时的温度,为换气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调节提供实时数据。
[0040] 如图2所示,在供气通道T1中安装有送风机1用于向室内送风,在排气通道T2中安装有排风机4用于向室外排风。将送风机1安装于机壳下部的送风口9附近,将排风机4安装于机壳上部排风口10附近,可以使机壳内部部件排列紧凑。
[0041] 为了节约能源,避免夏季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过高,在供气通道T1中还包括旁通系统5,该旁通系统5与热交换器3并列设置于供气通道T1中,可以使新风不经过热交换器3直接进入室内。该旁通系统5包括旁通盖板和用于驱动旁通盖板旋转的旁通电机。该旁通电机的转动角度可以由控制系统依据新风温度确定,并带动旁通盖板旋转一定角度。当旁通盖板旋转一定角度后,新风可以同时通过热交换器3和旁通系统5,新风经过热交换器
3和旁通系统5后,经过混合从送气口9送入室内。通过调节旁通盖板的旋转角度,可以调节新风通过旁通系统5和热交换器3的阻力,从而调节新风经过热交换的分支风量和不经过热交换的分支风量,进而调节新风经过混合后进入室内的温度。
[0042] 在室外温度高于10℃的过渡季节,新风温度适宜可以直接送入室内时,可以完全开启旁通系统5,使大部分新风不经过热交换器3直接进入室内,提高了送风风量,降低了设备能耗,延长了热交换器3的使用寿命。为此,可以在控制系统中设定一个旁通系统5完全开启的温度区间。例如,当新风温度在21℃~23℃之间时,完全开启旁通系统5;当新风温度低于21℃或者高于23℃时,通过调整旁通盖板的角度来调节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
[0043] 在寒冷季节,利用热交换器3对新风和回风进行热交换,一方面提高了新风的温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回风的温度。此时,通过旁通系统5的开启,可以防止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侧发生冰堵。在室外温度低于0℃时,由于进入热交换器3的新风温度过低,容易使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侧的机芯冷凝结霜发生冰堵。通过调整旁通盖板的角度,减少和控制进入热交换器3的新风风量,可以使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侧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避免冰堵现象的发生。例如,设定排风口10的回风温度低于2℃时,旁通系统5逐渐开启,当温度上升至2℃时,旁通盖板停止转动,当温度超过4℃时,旁通系统5逐渐关闭;此外可以设定当排风口10的回风温度在开启旁通系统5一定时间后仍不能升高时,可以关闭送风机1。例如当旁通系统5完全打开2分钟内,温度仍无法回升,则关闭送风机1,待温度回升后,重新开启送风机1。
[0044] 为了保证送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该换气装置中配置有水盘管系统2。该水盘管系统2设置于供气通道T1的下游位置,位于热交换器3的下方,用于给供气通道T1中通过热交换器3和旁通系统5的新风加热。该水盘管系统2包括水盘管和水阀,水盘管水平放置,水盘管中可以通入热水;水阀用于控制水盘管中的水量,水阀中包括电热驱动器和阀体。在利用该水盘管系统2给新风加热时,可以采用循环水对新风加热。水阀的开启位置由送风温度(送风口9的新风温度)决定,通过水阀的开启控制水盘管中的水量,进而控制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例如在寒冷季节,设定送风温度低于18℃时开启水阀,通入热水,当送风温度高于20℃时逐渐关闭水阀,最终水阀会保持在一定位置,将送风温度维持在18~20℃之间。
[0045] 在图1中水盘管系统2设置在水平方向,与隔离板22平齐。其作为送风部以允许新风流过,进入室内。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用新风送风口来代替水盘管系统2,以允许新风流过。此外,该水盘管系统2还具有防冻保护功能,当送风温度低于一定温度(例如5℃)时,为了防止水盘管被冻住,系统会自动开启水阀,将水盘管中通入热水。待温度回升至一定温度(例如7℃)时,逐渐关闭。在水阀开至最大,一定时间内送风温度仍无法回升时,可关闭送风机1,待温度回升后重新开启。
[0046] 该换气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收集热交换器3回风出风口的冷凝水的排水系统6。该冷凝水是由回风中的水分经过热交换器3热交换后冷却形成的。该排水系统6由接水盘和与接水盘连接的排水管组成。该接水盘安装于热交换器3的回风出风口下方,用于收集热交换器3中流下的冷凝水,并通过与之连接的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出该换气装置。
[0047] 为了保证送入室内的空气符合人体呼吸的湿度、清洁度等要求,该换气装置中还可以配置加湿模块7、空气净化模块等附加模块。
[0048] 该空气净化模块可以是抗菌过滤器、除臭过滤器或者阴离子过滤器等多种过滤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以设置于供气通道T1中的任意位置。当然,该空气净化模块也可以在供气通道T1和排气通道T2中同时安装。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将过滤器14安装在该热交换器3的新风进风口和回风进风口附近,用于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净化(具体结构见图3)。该过滤器14是由无纺布材质制成的滤芯和PVC框架构成的过滤器。PVC框架耐用、不变形且耐腐蚀。将该过滤器14抽拉式设置于新风进风口和回风进风口附近的框架中,便于定期更换过滤器14。
[0049] 加湿模块7可以安装在供气通道T1的下游位置,设置于送风口9附近。该加湿模块7可以与上述部件设置于同一机壳中,也可以独立设置于另一机壳中,并通过风管硬连接或者其他连接件将两个机壳连接。新风经过加湿模块7进行加湿后,从送风口9送入室内。该加湿模块7可以采用循环水湿模加湿器。为了使新风同时达到一定的温湿度要求,该加湿模块7中还可以包括电加热设备,例如本实施例中在循环水湿模加湿器的末端增设电加热设备。
[0050] 第二实施例
[0051]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在此,主要说明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不再累述。
[0052]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器3与壳体的前侧板连接,未与后侧板连接。隔离板22上设置的送风部是送风口9。第四风道板252连接侧板的对向设置的前后侧板;
第三风道板251则只连接前侧板而未延伸到后侧板,其长度与热交换器3的长度一致。新风的流向如实心箭头所示;回风的流向如空心箭头所示。
[0053]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一侧的新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第三风道板251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包围而成。新风进入空间与新风口11贯通。
[0054]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一侧的新风送风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四风道板252、第六风道板27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包围而成。新风送风空间与送风部(送风口14)贯通。
[0055] 位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一侧的回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包围而成。回风进入空间与回风口12贯通。
[0056] 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一侧的回风排出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包围而成。
[0057] 贯通回风排出空间和排风口的返向空间,由侧板20、顶板21、隔离板22、第四风道板252、第五风道板26、第六风道板27、热交换器的未与侧板连接的端面包围而成。返向空间与排风口10连接。
[0058] 这样,在热交换器的未与侧板连接的端面外侧与侧板20之间,形成了贯通侧板20的左右两侧部分的返向空间,其体积大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返向空间。
[0059] 进一步,还可以使第一风道板23,沿着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20连接的端面所在平面,从顶板21延伸到隔离板22并且连接侧板两短边板(即,第一风道板23与侧板的长边板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换言之,使第四风道板252和第五风道板26缩短为与热交换器3具有相同的长度,使第一风道板23与缩短后的第四风道板252和第五风道板26连接。这样,可以使返向空间贯通整个顶板与隔离板22所在平面,新风入风空间和回风入风空间具有相同的体积,新风送风空间和回风排风空间具有相同的体积。
[0060] 第三实施例
[0061] 图5示意性地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此,主要说明第三实施例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不再累述。
[0062] 如图5所示,第一风道板23不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两侧部分,而是从侧板20的一侧延伸到第二风道板24。第一风道板23位于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与排风口10之间,并且连接侧板20和顶板21,从顶板21向下延伸到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入风面32。第一风道板23与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20连接的端面处于相同平面。
[0063] 第二风道板24沿着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入风面32之间的顶角线,从侧板20的一侧延伸到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即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并连接顶板21和热交换器3。
[0064] 另外,在第二风道板24与第六风道板27之间还设置有与两者相接的辅助挡板28。辅助挡板28与热交换器3的回风入风面32一起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前后侧部分,即,辅助挡板28沿着热交换器3的回风入风面32延伸,连接侧板20与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
20连接的端面,实现空间的区隔。
[0065]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一侧的新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第三风道板251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包围而成。新风进入空间与新风口11贯通。
[0066]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一侧的新风送风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四风道板252、第六风道板27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包围而成。新风送风空间与送风部(送风口9)贯通。
[0067] 位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一侧的回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二风道板24、第四风道板252、辅助挡板28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包围而成。回风进入空间与回风口12贯通。
[0068] 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一侧的回风排出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包围而成。
[0069] 贯通回风排出空间和排风口10的返向空间,由侧板20、顶板21、隔离板22、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第五风道板26、第六风道板27、辅助挡板28、热交换器的未与侧板连接的端面包围而成。返向空间与排风口10连接。
[0070]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返向空间,也可以由第一风道板23、第二风道板24、辅助挡板28、热交换器3的未与侧板连接的端面、侧板20、隔离板22与顶板21包围而成,即,省略第五风道板26、第六风道板27。
[0071] 这样,在热交换器的未与侧板连接的端面外侧与侧板20之间,形成了返向空间,其体积大致为第二实施例中的返向空间的体积的一半。
[0072] 第四实施例
[0073] 图6示意性地说明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此,主要说明第四实施例不同于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不再累述。
[0074] 在前三个实施例中,返向空间位于热交换器的未与壳体连接的端面与壳体侧板之间。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位于同一列,而排风口10与前两者呈三角形排列。在第四实施中,返向空间位于壳体内且在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与新风入风面31之间的顶角线所在一侧,并且比顶角线更远离热交换器3的位置。新风口11、回风口12和排风口10呈直线排列。
[0075] 如图6所示,热交换器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前后侧部分)。第二风道板,其沿着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入风面32之间的顶角线延伸,连接到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前后侧部分)。即,热交换器3的两端面均与侧板20连接。
[0076] 排风口10、新风口11与回风口12排列在一条线上。在新风口11与排风口10之间设置有排风板30。排风板30的一端可以直接连接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与回风出风面34之间的顶角线,另一端连接顶板21的位于新风口11与排风口10之间的位置。排风板30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前后侧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排风板30一端连接第三风道板251,另一端连接顶板21的位于新风口11与排风口10之间的位置。并且,排风板30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侧板20的对向设置的前后侧部分,换言之,排风板30以与热交换器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部。第三风道板251沿着热交换器3的新风入风面31和回风出风面34之间的顶角线延伸,连接到侧板的对向设置的两部分(前后侧部分),并且与排风板30连接。
[0077]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一侧的新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二风道板24、第三风道板251、排风板30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入风面31包围而成。新风进入空间与新风口11贯通。
[0078] 位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一侧的新风送风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的新风出风面33包围而成。新风送风空间与送风部(送风口9)贯通。
[0079] 位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一侧的回风进入空间,由顶板21、侧板20、第二风道板24、第四风道板252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入风面32包围而成。回风进入空间与回风口12贯通。
[0080] 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一侧的回风排出空间,由隔离板22、侧板20、第五风道板26、第三风道板251与热交换器的回风出风面34包围而成。
[0081] 贯通回风排出空间和排风口10的返向空间,由侧板20、顶板21、隔离板22、排风板30包围而成。返向空间与排风口10连接,并且与回风排出空间贯通。
[0082] 本实施例中没有第一风道板23、第六风道板27或辅助风道板28,结构简单。并且,由于排风口10、新风口11与回风口12排列成直线,减少了宽度(虽然增加了长度),可以适用于安装宽度受限的场合。
[008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部的供气通道、排气通道,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交叉设置,热交换器设置在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相互交叉的区域。将排气通道以上进上出的方式集中设置于换气装置的上部,将供气通道以上进下出的方式垂直设置于机壳内部,通过将与新风相关的附加模块设置于机壳内部供气通道的附近,使得机壳内的各部件紧凑排列,换气装置的体积减小。此外,在该换气装置内部,通过配置旁通系统、水盘管系统、加湿模块、过滤器等实现了新风的温湿度控制,使得新风可以达到人体呼吸的要求。该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由于占地面积较小,适用于小型的住宅,可以嵌入墙壁安装。
[0084] 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与回风排出空间和排风口相贯通的返向空间,使回风的风向由从上向下的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再改变为由下向上,从顶板21上的排风口排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回风口和排风口均在壳体的一侧(顶板21上),从而适于不便于回风从壳体的其它侧面排出的安装情况。
[0085]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的文字说明及附图中,均只示意性地显示了各个空间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这些空间的大小是可以调整的;为了保证风压,还可以利用风机来补偿空间大小或形状等原因造成的风压不平衡。
[0086] 上面对本发明所述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