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制造装置及标签印刷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10159.6

文献号 : CN1027623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林贤治

申请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标签制作装置及标签印刷机,通过输送驱动部(13)从基材供给单元(11)对基材片(BS)进行输送。从粘接薄膜供给单元(AF)供给将第一以及第二剥离片(RL1、RL2)临时粘接在粘接膜(AF)上而构成的原薄膜(WF),通过剥离单元(70)将第二剥离片(RL2)从粘接薄膜(AF)剥离。在标签印刷机(20)中,对基材片(BS)实施印刷的同时粘附粘接薄膜(AF)。将由基材片(BS)、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构成的标签片(LS)向切断机(40)供给。切断机(40)在基板片(BS)上形成有与标签的形状对应的切缝之后,通过导向辊(51)进一步进行移送,由产品卷绕单元(52)进行卷绕。

权利要求 :

1.一种标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输送装置,其对带状的基材片进行输送;

印刷装置,其对所述基材片的一面实施印刷;

薄膜输送装置,其对两面均可粘接且在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的带状粘接薄膜进行输送;

粘附装置,其将所述粘接薄膜的另一面粘附在所述基材片的另一面;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印刷滚筒和用于将所述基材片压接到所述印刷滚筒上的压印滚筒,所述压印滚筒兼作所述粘附装置,将所述粘接薄膜粘接在所述基材片上的同时进行印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装置将所述粘接薄膜粘附在由所述印刷装置完成了印刷后的所述基材片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薄膜在另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二剥离片,还具有将所述第二剥离片剥离的剥离装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能够对所述基材片的另一面进行印刷。

5.一种标签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滚筒,其对印版进行保持;

压印滚筒,其与所述印刷滚筒相对设置,通过所述印刷滚筒和压印滚筒夹持并搬送带状的基材片、和两面均可粘接且在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的带状粘接薄膜,由此,一边将所述粘接薄膜的另一面粘附在所述基材片的另一面,一边对所述基材片的一面进行印刷。

说明书 :

标签制造装置及标签印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被印刷的基材片、粘接剂层和剥离片的三层构造的标签片的标签制造装置、以及对具有基材片、粘接剂层和剥离片的三层构造的标签片进行印刷的标签印刷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这样的标签制造装置,公知有对预先设有粘接剂层的基材片进行印刷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或者对被印刷后的基材片涂敷粘接剂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35104号公报
[000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845号公报
[0005] 但是,在上述两个装置中,前者由于对预先在基材片上层积有粘接剂层的丝网进行印刷,故而必须根据目的及用途对基材片和粘接剂的组合进行变更,进行这样的印刷的印刷操作者不得不存储对应于其组合的数量的丝网的库存。另外,后者虽然能够对基材片及粘接剂进行变更,但不得不在变更操作时使用溶剂等对粘接剂施加头等进行清扫,这样的操作对于操作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另外,由于粘接剂附着在操作者的手、衣服或者周边设备等其它部位,故而其除去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制造装置以及标签印刷机,自由地进行用于标签片的基材片和粘接剂的组合,在变更基材片及粘接剂时,操作者不承担清扫及粘接剂除去操作等的操作负担。
[0007] 本发明的标签制造装置,包括:基材输送装置,其对带状的基材片进行输送;印刷装置,其对基材片的一面实施印刷;薄膜输送装置,其对两面均可粘接且在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的带状粘接薄膜进行输送;粘附装置,其将粘接薄膜的另一面粘附在所述基材片的另一面。
[0008] 理想的是,印刷装置具有印刷滚筒和用于将基材片压接到所述印刷滚筒上的压印滚筒,压印滚筒兼作粘附装置。即,此时的印刷装置由于将粘接薄膜粘附在基材片上并进行印刷,故而能够省略用于压接粘接薄膜和基材片的专用装置。
[0009] 粘附装置也可以将粘接薄膜粘附在由印刷装置完成了印刷后的基材片上。即,在该构成中,印刷装置和粘附装置是独立的。
[0010] 粘接薄膜也可以在另一面上临时粘接第二剥离片。此时,标签制造装置还具有将第二剥离片剥离的剥离装置。
[0011] 印刷装置也能够对基材片的另一面进行印刷。
[0012] 本发明的标签印刷机,包括:印刷滚筒,其对印版进行保持;压印滚筒,其与印刷滚筒相对设置,通过印刷滚筒和压印滚筒夹持并搬送带状的基材片、和两面均可粘接且在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的带状粘接薄膜,由此,一边将粘接薄膜的另一面粘附在基材片的另一面,一边对基材片的一面进行印刷。
[0013] 根据本发明,能够自由地组合用于标签片的基材片和粘接剂,另外,在变更基材片及粘接剂时,操作者不承担清扫及粘接剂的除去操作等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制造装置的示意构成的配置图;
[0015] 图2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制造装置的示意构成的配置图;
[0016] 图3是用于对基材片的下面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的示意侧面图。
[0017] 标记说明
[0018] 11:基材供给单元(基材输送装置)
[0019] 13:输送驱动部(基材输送装置)
[0020] 20:标签印刷机(印刷装置)
[0021] 23:压印滚筒(粘附装置)
[0022] 41:卷绕驱动部(基材输送装置)
[0023] 52:产品卷绕单元(基材输送装置)
[0024] 60:粘接薄膜供给单元(薄膜输送装置)
[0025] 70:剥离单元(剥离装置)
[0026] 80:压接机(粘附装置)
[0027] AF:粘接薄膜
[0028] BS:基材片
[0029] RL1:剥离片
[0030] RL2:剥离片
[0031] WF:原膜(raw film)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标签制造装置和标签制造机进行说明。
[0033]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制造装置10的示意构成,该标签制造装置具有作为印刷装置的标签印刷机20。
[0034] 对标签制造装置10进行示意说明,被从基材供给单元11向上方拉出的带状基材片BS通过导向辊12被向输送驱动部13方向引导并被供给到标签印刷机20。另一方面,两面均可粘接且在一面即被粘接体贴附面AF1(图1的放大图F3中的上面)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Rl1的带状粘接薄膜AF从作为薄膜输送装置的粘接薄膜供给单元60经由作为剥离装置的剥离单元70被供给到标签印刷机20。基材片BS在标签印刷机20中对一面即表面BS1(图1的放大图F1中的上面)进行印刷,并且在另一面即背面BS2(图1的放大图F1中的下面)粘附粘接薄膜AF的另一面即基材粘附面AF2(图1的放大图F3中的下面),形成由基材片BS、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构成的标签片LS(参照图1的放大图F4)。标签片S被向切断机40搬送,在该切断机40形成从基材片BS的一面侧到达第一剥离片RL1的切缝C。之后,标签片LS通过卷绕驱动部41被移送,通过导向辊51被向产品卷绕单元52方向引导而被卷绕。另外,由基材供给单元11、输送驱动部13、卷绕驱动部41以及产品卷绕单元52构成基材输送装置。
[0035] 以下,对标签制造装置的构成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6] 基材供给单元11包括对卷绕成滚筒状的基材片BS进行支承的支承辊11A、可旋转地支承支承辊11A的支承托架11B。另外,基材片BS例如采用由纸及树脂构成的一层或多层带状片构成的结构。
[0037] 输送驱动部13设于导向辊12与标签印刷机20之间,具有位于基材片BS的背面BS2侧且与未图示的电动机连接的驱动辊14、位于基材片BS的表面BS1侧并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装置与驱动辊14连动而旋转的从动辊15。
[0038] 标签印刷机20可具有对应于目的的数量的印刷单元。在通常的彩色印刷中,为了印刷黑、青、红、黄四色,将四个印刷单元21沿基材片BS的移送方向依次配置(在图1中,省略两个印刷单元21)。印刷单元21具有位于基材片BS的背面BS2侧的压印滚筒23、位于基材片BS的表面BS1侧的印刷滚筒24、位于印刷滚筒24上方的供墨辊25、26、与供墨辊26连接的墨盘IP,以经由设于台座31上方的轨道32及其滑块32A可沿基材片BS的搬送方向位移的状态被支承。压印滚筒23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旋转,印刷滚筒24和供墨辊25、26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装置与压印滚筒23连动而旋转。印刷滚筒24可保持形成有对基材片BS印刷的印刷内容的印版(未图示),将蓄积在墨盘IP中的墨I经由供墨辊25、26向印版供给,对基材片BS的表面BS1进行印刷。压印滚筒23通过未图示的位置调节机构可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调节其高度位置。由此,压印滚筒23根据基材片BS等的厚度适当地设定与印刷滚筒24之间的距离,以适当的力压接于基材片BS。压印滚筒23和印刷滚筒24与基材输送装置连动而旋转,由此对在其之间搬送的基材片BS进行印刷。另外,由于其他的印刷单元21也是同样的构成,故而省略说明。
[0039] 粘接薄膜供给单元60配置在标签印刷机20与切断机40之间,包括对卷绕成滚筒状的粘接薄膜AF进行支承的支承辊60A、可旋转地支承支承辊60A的支承托架60B。另外,如图1的放大图F2所示,粘接薄膜AF以具有在被粘接体贴附面AF1临时粘接第一剥离片RL1且在基材贴附面AF2临时粘接第二剥离片RL2的三层构造的原膜WF的方式被支承辊60A支承。
[0040] 剥离单元70具有:驱动辊71,其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旋转的;剥离辊72,由该剥离辊72和所述驱动辊71将原膜WF夹入并由剥离辊72对第二剥离片RL2进行剥离;卷绕辊74,其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旋转,并且对套绕在导向辊73上的第二剥离片RL进行卷绕;支承托架75,其可旋转地支承卷绕辊74。由此,从粘接薄膜供给单元60输送的原膜WF通过剥离辊72而将第二剥离片RL2剥离,将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RL1的带状粘接薄膜AF向标签印刷机20供给。
[0041] 在此,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RL1的粘接薄膜AF套绕在图1中的右侧(最下游侧)的印刷单元21的压印滚筒23上,粘接薄膜AF的基材粘附面AF2被粘附在基材片BS的背面BS2,如图1的放大图F4所示,形成从上方起依次层积有被印刷的基材片BS、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的三层构造的标签片LS。另外,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除了卷绕在最下游侧的印刷单元21的压印滚筒23上之外,也可以是例如卷绕在最上游侧的印刷单元21的压印滚筒23等其他的印刷单元21的压印滚筒23上。
[0042] 切断机40具有位于标签片LS的第一剥离片RL1侧并与未图示的电动机连接的压印辊42、位于标签片LS的基材片BS侧且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装置与压印辊42连动而旋转的冲切辊43,以经由设于台座44上的轨道45及其滑块45A可沿标签片LS的搬送方向位移的状态被支承。基材片BS和粘接薄膜AF通过冲切辊43形成与规定的标签形状对应的切缝C,成为可从第一剥离片RL1剥离的状态。
[0043] 卷绕驱动部41具有位于标签片LS的第一剥离片RL1侧且与未图示的电动机连接的驱动辊46、位于标签片LS的基材片BS侧且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装置与驱动辊46连动而旋转的从动辊47。
[0044] 产品卷绕单元52包括: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旋转,并且卷绕被导向辊51引导的标签片LS的卷绕辊52A;旋转自如地支承卷绕辊52A的支承托架52B。
[0045]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标签制造装置10使用在片状的粘接薄膜AF的两面上临时粘接第一及第二剥离片RL1、RL2而构成的原膜WF,能够将第二剥离片RL2剥离而将粘接薄膜AF粘接在基材片BS上。因此,由于能够在向基材片BS印刷的同时组合基材片BS和粘接薄膜AF,故而印刷操作者无需根据目的及用途库存准备与其组合数量对应的标签片LS。另外,在对设于标签的粘接剂进行变更时,只要选择具有由所希望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薄膜AF的原膜WF即可,其变更仅为将规定的原膜WF设置于粘接薄膜供给单元60为好,故而不会如以往那样使操作者承担清扫及粘接剂的除去操作等操作负担。
[004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机20通过压印滚筒23和印刷滚筒24夹持基材片BS、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利用该夹持产生的作用力将粘接薄膜AF粘附在基材片BS上,并且对基材片BS进行印刷。即,该印刷机20的压印滚筒23兼作粘附装置,由此,无需设置用于压接粘接薄膜AF和基材片BS的专用的粘附装置。
[0047] 图2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标签制造装置10A的示意构成。标签制造装置10A与图1所示的标签制造装置10的差异在于:印刷机20基本上仅具有对基材片BS进行印刷的功能,不兼具将粘接薄膜AF粘附在基材片BS上的粘附装置;设有粘附在基材片BS上临时粘接有第一剥离片RL1的粘接薄膜AF的压接机80。其他构成与图1的实施方式同样。
[0048] 压接机80具有与未图示的电动机连接的驱动辊81、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装置与驱动辊81连动而旋转的从动辊82,以经由设于台座44之上的轨道45可沿标签片LS的搬送方向位移的状态被支承。驱动辊81能够通过未图示的位置调节机构调节与从动辊82的距离,能够得到对应于基材片BS及粘接薄膜AF等的厚度的适当的压接力。
[0049] 如上所示,在标签制造装置10A中,用于将粘接薄膜AF粘附在基材片BS上的粘附装置将粘接薄膜AF粘附到由印刷机20进行了印刷后的基材片BS上。因此,不仅能够得到与标签制造装置10同样的效果,而且印刷机20不具有将粘接薄膜AF粘附到基材片BS上的功能,故而各印刷单元的配置自由度提高,例如自如地进行后述的下面印刷用的印刷单元90等的配置。
[0050] 上述两个实施方式都对基材片BS的表面BS1进行印刷,但也能够另外设置用于对基材片BS的背面BS2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图3示意地表示背面印刷用的印刷单元90的构成。该印刷单元90具有位于基材片BS的表面BS 1侧的压印滚筒91、位于基材片BS的背面BS2侧的印刷滚筒92、位于印刷滚筒92下方的供墨辊93、94、与供墨辊94邻接的墨盘IP,以经由设于台座31上方的轨道32及其滑块32A可沿基材片BS的搬送方向位移的状态被支承。压印滚筒91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旋转,印刷滚筒92和供墨辊93、94经由正时带等未图示的连动而旋转。印刷滚筒92可对形成有对基材片BS进行印刷的印刷内容的印版(未图示)进行保持,将蓄积在墨盘IP中的墨I经由供墨辊93、94向印版供给,对基材片BS的背面BS2进行印刷。下面印刷用的印刷单元90能够配置在印刷机20中的任意位置,但在图1的构成中,设置在比具有卷绕粘接薄膜AF和第一剥离片RL1的压印滚筒23的印刷单元21更靠基材片BS的移送路径的上游侧的位置。
[0051] 另外,粘接薄膜AF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例如,也能够采用在片状芯材的两面涂敷粘接剂而构成的结构。这样,在具有芯材的粘接薄膜的情况下,能够以芯材为界在两侧设置具有不同性质的粘接剂层,故而能够在粘接薄膜的表面和背面使粘接力的强弱有差异,能够利用为仅在一面粘附有剥离片的标签片用的粘接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