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80063696.2

文献号 : CN1027629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中滋规

申请人 : 夏普株式会社

摘要 :

面光源装置(1)具有导光板(2)、树脂框架(3)、光学膜(4)、反射膜(5)以及光源(未图示)。在反射膜(5)上的树脂框架(3)内配置有导光板(2)和光学膜(4)。该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至少任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相对于与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或者弯曲的弯曲面。而且,该倾斜面或者该弯曲面朝向光出射面侧。因此,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由树脂膜(3)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反射而在液晶面板侧出射。由此,在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也被反射到液晶面板侧。

权利要求 :

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其将光出射到外部;

导光板,其引导上述光源的光而使其从光出射面出射到外部;以及框架,其容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板,上述框架的侧面中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的至少任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相对于与上述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或者弯曲的弯曲面,该倾斜面或者该弯曲面使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出射的光向上述光出射面侧反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任一侧面的整个面是上述倾斜面或者上述弯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含有白色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含有树脂或者板金。

5.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冷阴极荧光灯中的任一种。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和液晶面板。

说明书 :

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高正面亮度的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0003] 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ata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游戏设备或者便携电话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近年来正在广泛普及。在这些便携式信息设备中,液晶显示装置(LCD)被广泛用作显示器。LCD基本上包括背光源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具有作为背光源部的面光源装置和作为液晶显示元件部的液晶面板。
[0004] 背光源部的结构有在LCD的正下方设置光源的直下方式或者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光源的边光方式,考虑到LCD的薄型化、轻量化和亮度的均匀性等经常使用边光方式。边光方式的面光源装置是在导光板的侧面部配置光源而使该导光板的表面整体发光的构成。
[0005] 现有的边光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详细情况在图9中示出。图9中的(a)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的构成的图。图9中的(b)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的截面的图。如图9中的(a)所示,面光源装置11是在外框6上依次层叠反射膜5、树脂框架3、导光板
2、光学膜4和遮光带7而构成。在导光板2的侧面部配置有光源8,该光源8连接到柔性基板9上。在本图中,光学膜4在扩散片4a和扩散片4a之间具备2个透镜片4b,但也有不具备遮光带7侧的扩散片4a的光学膜。另外,也有不使用外框6的面光源装置11。
[0006] 如图9中的(b)所示,面光源装置11在反射膜5上的树脂框架3内具有导光板2,在该导光板2的侧面部设置有光源8。在导光板2上配置有光学膜4,而且在其上配置有遮光带7。各部件被密封在外框6内。当使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器(LD)或者冷阴极 荧光灯(CCFL)等光源8发光时,光源8的光进入面光源装置11的导光板2的内部。并且,来自光源8的光在导光板2的内部进行多重反射,从导光板2的液晶面板(未图示)侧的面(光出射面)出射。从导光板2出射的光由光学膜4聚光而对液晶面板进行照射。如此,来自光源8的光由导光板2有效地引导到液晶面板侧,由光学膜4聚光。其结果是,面光源装置11中的照度分布被均匀化,能够对液晶面板照射均匀的光。反射膜5是用于将从导光板2漏出到反射膜5侧的光送回到导光板2的膜。另一方面,遮光带7防止从导光板2照射到液晶面板的光漏出到不需要的部分。
[0007] 如此,在LCD的背光源部,为了将点状或者线状的光源设为面光源而使用导光板2。为了提高该导光板2的光利用效率,已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面光源装置:将框架设为极高的反射率,而且在框架的光反射面配置多个倾斜的大致相似形状的基本单元。据此,在照明光出射到导光板的下侧的情况下,利用倾斜的光反射面的效果,照明光会有效地在导光板的法线方向被反射。另外,在导光板的发光面的法线方向出射照明光的情况下,大约一半的光束从导光板内直接在正面方向被反射,在法线方向没有出射的成分会出射到导光板的下侧(框架侧),因此利用倾斜的光反射面的效果,能够使照明光有效地在导光板的法线方向被反射。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317521号公报(2003年11月7日公开)”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 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的有效发光区域和LCD的有源区域的详细情况在图10中示出。图10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的有效发光区域13和LCD的有源区域12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中,导光板2的尺寸为面光源装置11的有效发光区域13,该有效发光区域13一般设成比LCD的有源区域12大的尺寸。这是考虑到在贴合液晶显示元件部和背光源部时发生偏差的情况。另外,也已考虑在导光板2的成形时发生尺寸误差的情况。然而,导光板2的尺寸越小面光源装置11的正面亮度就越高。例如,在4英寸的LCD中,将导光板2的尺寸设成与LCD的有源区域12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与将导光板2设成比有源区域12大1mm程度的情况相比,面光源装置11的正面亮度上升5%。因此,在将导光板2(有效发光区域13)的尺寸设成比LCD的有源区域12大1mm程度的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中,面光源装置11的正面亮度低。
[0013]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面光源装置中,是如下现状:利用框架的倾斜的光反射面,照明光的利用效率高,但导光板的尺寸大,因此该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低。
[0014]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正面亮度高的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0015] 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其将光出射到外部;导光板,其引导上述光源的光而使其从光出射面出射到外部;以及框架,其容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板,上述框架的侧面中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的至少任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相对于与上述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或者弯曲的弯曲面,该倾斜面或者该弯曲面使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出射的光向上述光出射面侧反射。
[0017] 在此,入射到导光板内的光源的光的一部分会漏出到导光板的侧面。以往构成为: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在框架上反射而返回到导光板内。然而,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并不一定在框架的侧面反射而返回到导光板内。因此,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中,光的利用效率低,正面亮度低。
[0018] 因此,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框架的侧面中与导光板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倾斜或者弯曲,该倾斜面或者弯曲面朝向光出射面侧。因此,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由框架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框架反射面)反射,而直接在液晶面板侧出射。即,光源的光也会从形成有框架反射面的区域出射,因此与以往相比,从面光源装置出射的光的区域(有效发光区域)增大。即,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有效发光区域比导光板的尺寸大。因此,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比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区域大。换言之,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能够缩小导光板的尺寸。当缩小导光板的尺寸时,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增多,所以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增高。因此,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通过缩小导光板,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
[0019] 另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面光源装置和液晶面板。
[0020] 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得到具备正面亮度高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0021]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如下所示的记载充分了解。另外,本发明的长处,可以通过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变得明白。
[0022] 发明效果
[0023]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有效发光区域比导光板的尺寸大。因此,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比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区域大。换言之,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能够缩小导光板的尺寸。当缩小导光板的尺寸时,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增多,所以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增高。因此,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通过缩小导光板,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截面的示意图。
[0025] 图2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 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0026] 图3是示出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中从导光板的侧面出射的光的反射的示意图。
[0027]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和树脂框架的一个嵌合例的图。
[0028]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导光板和树脂框架不嵌合的情况的图。
[0029] 图6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树脂框架的侧面局部倾斜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0030] 图7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树脂框架的侧面弯曲为凸状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0031] 图8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树脂框架的侧面弯曲为凹状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0032] 图9中的(a)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中的(b)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的截面的图。
[0033] 图10是示出现有的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面光源装置1的概要)
[0035] 液晶显示装置(LCD)基本上包括背光源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具有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部,具有液晶面板作为液晶显示元件部。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面光源装置1的截面的示意图。
[0036] 如图1所示,面光源装置1具有导光板2、树脂框架(框架)3、光学膜4、反射膜5以及光源(未图示)。在反射膜5上的树脂框架3内配置有导光板2,而且在其上配置有光学膜4。面光源装置1具有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器(LD)或者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作为光源。在面光源装置1中,能够采用在LCD的正下方设置该光源的直下方式,或者也能够采用在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光源的边 光方式。当使该光源发光时,光源的光进入面光源装置1的导光板2的内部。并且,来自光源的光在导光板2的内部进行多重反射,从导光板2的液晶面板(未图示)侧的面(光出射面)出射到外部。从导光板2出射的光由光学膜4聚光而对液晶面板进行照射。如此,来自光源的光由导光板2有效地引导到液晶面板侧,由光学膜4聚光。其结果是,面光源装置1中的照度分布被均匀化,能够对液晶面板照射均匀的光。反射膜5是用于将从导光板2漏出到反射膜5侧的光送回到导光板2的膜。
[0037] 这时,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中,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在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设置倾斜。因此,在入射到导光板2的来自光源的光漏出到导光板2的侧面的情况下,该光被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部分反射而在液晶面板侧出射。有关详细情况稍后叙述,但据此,漏出到导光板2的侧面的光也被反射到液晶面板侧,因此面光源装置1的有效发光区域扩大。换言之,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2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1的有效发光区域比LCD的有源区域大。因此,能够缩小导光板2,从而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的正面亮度。
[0038] (面光源装置1的构成)
[0039] 下面参照图2对面光源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出使用了面光源装置1的LCD20的构成的截面图。
[0040] 如上所述,LCD20包括背光源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如图2所示,LCD20具有面光源装置1作为背光源部,具有液晶面板10作为液晶显示元件部,面光源装置1和液晶面板10通过遮光带7连接。该遮光带7用于防止从导光板2照射到液晶面板的光泄漏到不需要的部分。对于面光源装置1和液晶面板10的连接,可以将在遮光带7上设置粘接剂层的结构用作粘接带,也可以另外使用双面粘接带。液晶面板10是在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或者配线等的玻璃板15和形成有透明电极或者彩色滤光片等的玻璃板16之间密封液晶材料,在其两面配置偏振板17而成。
[0041]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面光源装置1具备导光板2、树脂框架3、光学膜4、反射膜5以及光源(未图示)。在反射膜5上的树脂框架3内容纳有导光板2,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倾斜。这时,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至少任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光出射面的垂直方向倾斜,该倾斜面只要朝向光出射面侧即可。另外,在导光板2上配置有光学膜4,该光学膜4由树脂框架3支撑。光学膜4一般具有透镜片或者扩散片等。例如,有在2个扩散片之间具备2个透镜片的双棱镜方式的光学膜4,其中,该2个透镜片具有相互正交的棱镜图案。或者,也有具备1个使棱镜图案朝下的透镜片的倒棱镜方式的光学膜4。
[0042] 入射到导光板2内的光源的光的一部分会漏出到导光板2的与液晶面板10相反的一侧(反射膜5侧)的面和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到反射膜5侧的光由该反射膜5反射而再次返回到导光板2内。返回到导光板2内的光在该导光板2内进行多重反射,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
[0043] 另一方面,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向树脂框架3的方向出射。以往构成为: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被树脂框架3反射而返回到导光板2内。其详细情况在图3中示出。图3是示出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中从导光板2的侧面出射的光的反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向树脂框架3的方向出射。并且,由树脂框架3的侧面反射而再次返回到导光板2内。这时,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并不一定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反射而返回到导光板2内。因此,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中,光的利用效率低,正面亮度低。
[0044]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中,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倾斜,该倾斜面朝向光出射面侧。因此,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由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树脂框架反射面)反射而直接出射到液晶面板侧。即,光源的光也会从形成有树脂框架反射面的区域出射,因此与以往相比,从面光源装置1出射的光的区域(有效 发光区域13)增大。以往,导光板2的尺寸是有效发光区域13,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效发光区域13比导光板2的尺寸大。因此,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2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1的有效发光区域13比LCD20的有源区域12大。
[0045] 例如,在将导光板2设成与LCD20的有源区域12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在面光源装置1中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有效发光区域13。当想要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11中得到图1示出的有效发光区域13时,需要与该有效发光区域13相当的导光板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往相比,能够将导光板2的尺寸缩小从有效发光区域13减去LCD20的有源区域12的量(图2中的区域14)。
[0046] 此外,在导光板2中,该导光板2的尺寸越小,面光源装置1的正面亮度就越高。这是由于当导光板2的尺寸小时,每单位面积的光量会增多,因此面光源装置的正面亮度增高。例如,在4英寸的LCD20中,将导光板2的尺寸设成与LCD20的有源区域12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与将导光板2设成比有源区域12大1mm程度的情况相比,面光源装置1的正面亮度上升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中,能够缩小导光板2的尺寸,所以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的正面亮度。
[0047] 面光源装置1的有效发光区域13一般设成比LCD的有源区域12大的尺寸。这是考虑到在贴合液晶显示元件部和背光源部时发生偏差的情况。另外,也考虑到在导光板2的成形时发生尺寸误差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中,在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树脂框架反射面)反射而出射的光具有充分的亮度。因此,即使在贴合面光源装置1和液晶面板10时发生偏差,也不影响LCD20的显示质量。
[0048] 此外,导光板2也能设成比LCD20的有源区域12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考虑面光源装置1的有效发光区域13和LCD20的有源区域12的平衡而将导光板2设定为适当的尺寸。
[0049] (树脂框架3的概要)
[0050] 虽然也取决于LCD20的英寸尺寸,但优选在树脂框架3的与导 光板2相对的侧面设置30°~60°程度的倾斜。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使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源的光有效地反射到液晶面板10侧。此外,树脂框架3并不一定含有树脂,例如,也能够应用板金等。此外,优选树脂框架3含有没有光吸收的白色材料。据此,能够使从导光板2漏出的光有效地反射到液晶面板10侧。
[0051] 也可以在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部分设置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据此,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由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反射时,能够使该光扩散。
[005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中,在LCD的正下方设置光源的直下方式以及在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光源的边光方式均可以采用。但是,在面光源装置1中采用边光方式的情况下,需要在与导光板2的侧面中没有设置光源的侧面相对的树脂框架3的侧面设置倾斜。
[0053] 此外,为了固定导光板2,也可以设成使其嵌合于树脂框架3的构成。对此参照图4和图5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导光板2和树脂框架3的一个嵌合例的图。图5是示出使导光板2和树脂框架3不嵌合的情况的图。
[0054] 在使导光板2和树脂框架3嵌合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导光板2上设置突起,在树脂框架3上设置嵌入该突起的凹部。并且,将导光板2的突起插入树脂框架3的凹部,使该导光板2和树脂框架3嵌合。如此,使导光板2嵌合于树脂框架3。此外,可以使导光板2的和树脂框架3嵌合的侧面整体和树脂框架3嵌合,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导光板2的侧面的一部分嵌合于树脂框架3。另外,在即使不将导光板2固定于树脂框架3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可以设为如下构成:使导光板2不嵌合于树脂框架3,而由树脂框架3支撑该导光板2。
[005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设置倾斜,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和该导光板2的侧面之间另外设置倾斜的部件。
[0056] (其它实施方式)
[0057] 在上述中,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整个面上设置倾斜,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该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一部分设置倾斜。对此参照图6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使用了使树脂框架3的侧面的一部分倾斜的面光源装置1a的LCD20a的构成的截面图。
[0058] 如图6所示,在面光源装置1a的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一部分倾斜。具体地说,该侧面的下部没有倾斜,而上部倾斜。据此,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中出射到树脂框架3的下部(没有倾斜的部分)的光在该树脂框架3上反射而再次返回到导光板2内。另一方面,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中出射到树脂框架3的上部(倾斜面部分)的光在该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上反射而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如此,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一部分设置倾斜,由此能够使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返回到导光板2内,或者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
[0059] 如上所述,在面光源装置1a中,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也由树脂框架3的倾斜面(树脂框架反射面)反射而直接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即,光源的光也会从形成有树脂框架反射面的区域出射,因此与以往相比,从面光源装置1a出射的光的区域(有效发光区域13)增大。因此,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2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1a的有效发光区域13比LCD20的有源区域12大。如此,在面光源装置1a中,能够缩小导光板2所以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a的正面亮度。
[0060] 此外,只要能够使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反射而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则树脂框架3的侧面不限定于倾斜面。例如,也能够将树脂框架3的侧面设成曲面(弯曲面)。对此参照图7和图8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使用了使树脂框架3的侧面弯曲为凸状的面光源装置1b的LCD20b的构成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使用了使树脂框架3的侧面弯曲为凹状的面光源装置1c的LCD20c的构成的截面图。
[0061] 如图7所示,面光源装置1b的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 侧面相对的侧面弯曲。具体的说,该侧面弯曲为凸状。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向树脂框架3的方向出射,但该光由树脂框架3的弯曲面反射而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如此,即使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是弯曲面的情况下,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也被反射到液晶面板10侧。在此,在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弯曲,该弯曲面只要朝向光出射面侧即可。
[0062] 此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使树脂框架3的侧面中与导光板2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弯曲为凹状的面光源装置1c。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从导光板2漏出的光由树脂框架3的弯曲面反射而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
[0063] 如上所述,在面光源装置1b、1c中,从导光板2的侧面漏出的光也会由树脂框架3的弯曲面(树脂框架反射面)反射而直接在液晶面板10侧出射。即,光源的光也会从形成有树脂框架反射面的区域出射,所以与以往相比,从面光源装置1b、1c出射的光的区域(有效发光区域13)增大。因此,即使与以往相比减小导光板2的尺寸,也能够保持面光源装置1b、1c的有效发光区域13比LCD20的有源区域12大。如此,在面光源装置1b、1c中,能够缩小导光板2,所以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b、1c的正面亮度。
[0064]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更。即,对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适当变更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65] 〔实施方式的总结〕
[0066]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任一侧面的整个面是上述倾斜面或者上述弯曲面。
[0067] 根据上述的构成,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被有效地反射到液晶面板侧。
[0068]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面或者上述弯曲面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
[0069] 根据上述的构成,当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由框架的倾斜面 或者弯曲面反射时,能够使该光扩散。
[0070]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框架含有白色材料。
[0071]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框架含有树脂或者板金。
[0072] 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使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有效地反射到液晶面板侧。
[0073]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冷阴极荧光灯中的任一种。
[0074] 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得到高亮度地发光的面光源装置。
[0075] 在发明的详细说明部分完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是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该被狭义地解释为只限于那样的具体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做各种变更来进行实施。
[0076]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7]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能够应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游戏设备或者便携电话等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器。
[0078] 附图标记说明
[0079] 1、1a、1b、1c、11 面光源装置
[0080] 2 导光板
[0081] 3 树脂框架
[0082] 4 光学膜
[0083] 5 反射膜
[0084] 6 外框
[0085] 7 遮光带
[0086] 8 光源
[0087] 9 柔性基板
[0088] 10 液晶面板
[0089] 12 有源区域
[0090] 13 有效发光区域
[0091] 14 区域
[0092] 15、16 玻璃板
[0093] 17 偏振板
[0094] 20、20a、20b、20c 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