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和电池状态检测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09971.7

文献号 : CN1027629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岛吉英

申请人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其具备: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充电率算出单元,其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

充电率算出单元,其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放电容量在第一基准容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率算出单元选择应用所述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其中,

在所述放电容量不到所述第一基准容量、且自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结束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第一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率算出单元选择应用所述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其中,

在所述放电容量不到所述第一基准容量、且所述经过时间不到所述第一基准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率算出单元选择应用所述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特性的第一特性数据和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特性的第二特性数据,构成所述第一特性数据的开路电压数据和构成所述第二特性数据的开路电压数据中的任一方用与另一方的差分电压数据来表示。

5.一种电池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

将所述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将所述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放电容量在第一基准容量以上的情况下,选择应用所述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方法,其中,

在所述放电容量不到所述第一基准容量、且自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结束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第一基准时间以上的情况下,选择应用所述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方法,其中,

在所述放电容量不到所述第一基准容量、且所述经过时间不到所述第一基准时间的情况下,选择应用所述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状态检测方法,其中,

存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特性的第一特性数据和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特性的第二特性数据,构成所述第一特性数据的开路电压数据和构成所述第二特性数据的开路电压数据中的任一方用与另一方的差分电压数据来表示。

说明书 :

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和电池状态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检测二次电池的状态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技术,公知有这样的方法:在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压持续预定的电压稳定期间以上的时候,将其输出电压看作是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根据开路电压与剩余容量之间的特性,来估计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有“伴随着电池电流的变化的电池电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延迟,在经过称为缓和时间的固定时间之后,电池电压稳定”这样的记载。
[0003] 这样,作为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特性,公知其充电率和开路电压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关系,有时利用该相关关系来估计二次电池的充电率。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82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但是,即使是相同的剩余容量(或者是充电率),将充电后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与放电后无负载状态的情况相比较,从实测结果可以明确,如果时间不是以数日为单位经过,则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不一致。因此,例如若以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充电率的相关关系为基准来由充电后的开路电压求充电率,则所求出来的充电率恐怕包含很大的误差。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算出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0012] 电压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
[0013] 充电率算出单元,其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所述充电率。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算出二次电池的充电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的电池监视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
[0017] 图2是表示“开路电压-充电率”的相关关系的实测数据。
[0018] 图3是表示放电侧表和充电侧表的应用期间的图。
[0019] 图4A是表示运算部24的动作流程的图。
[0020] 图4B是表示运算部24的动作流程的图。
[0021] 图5是表示“开路电压-周围温度”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的电池监视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电池监视系统1具备:二次电池10、和用于检测二次电池10的状态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作为二次电池10的具体示例,可以列举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具备电压检测器
21、温度检测器22、存储器23以及运算部24。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也可以具备用于检测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输入输出电流)的电流检测器27。电压检测器21等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的这些构成要素例如由集成电路构成。
[0023] 电压检测器21是用于检测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的电压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器21将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的检测数据输出到运算部24。并且,电压检测器21将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输入输出电流)至少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零或者比零稍大的值)以下的状态下的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作为二次电池10的开路电压检测出来。并且,电压检测器21也可以是,将在稳定的二次电池10的两极间开路或者有高阻抗时测得的两极间电压、或者在与二次电池10和电池状态检测装置20相连的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机、游戏机等便携设备)的待机状态电流(例如,1mA以下)的负载下测得的两极间电压,作为二次电池10的开路电压检测出来。
[0024] 温度检测器22是用于检测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Ta的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器22将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Ta的检测数据输出到运算部24。温度检测器22也可以检测二次电池10自身的温度来作为周围温度Ta。
[0025] 运算部24是估计单元,其根据电压检测器21的电压检测数据、温度检测器22的温度检测数据、以及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二次电池10固有的电池特性,来估计二次电池10的剩余容量状态(特别是充电率)。作为运算部24的具体示例,可以列举内置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等的微型计算机。作为存储用于确定二次电池10的电池特性的特性参数的存储器23的具体示例,可以列举EEPROM、闪速存储器等。
[0026] 运算部24具有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26来作为计算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稳定所需要的稳定等待时间T的稳定等待时间算出单元。稳定等待时间T是自二次电池10的放电电流(或者也可以是充电电流)变成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零或者比零稍大的值)以下起到二次电池10的每单位时间的电压变化量在预定的第二阈值(例如,零或者比零稍大的量)以下为止的待机时间。即,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稳定的电压稳定状态相当于,二次电池10的放电电流(或者也可以是充电电流)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以下的状态持续了稳定等待时间T以上的状态。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26例如优选为,根据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充放电电流和周围温度等检测值、以及能够根据这些检测值导出的容量保持率(劣化率)的算出值中的至少任一个,利用运算部24的计时器(计时单元),来算出至迁移到电压稳定状态为止的稳定等待时间T。稳定等待时间T的算出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可以不特别限定。
[0027] 另外,运算部24是充电率算出单元,其将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0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二次电池10的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与二次电池10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算出二次电池10的充电率,将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0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应用于表示二次电池10的放电后的开路电压与二次电池10的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二电池特性,来算出二次电池10的充电率。用于确定第一电池特性的第一特性数据和用于确定第二电池特性的第二特性数据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
[0028] 所谓充电率,是指在将当时时刻的二次电池10的满充电容量作为100时以百分率来表示二次电池10的剩余容量的比例的意思。表示为了算出充电率所需要的“开路电压-充电率”的相关关系的电池特性利用修正表或修正函数来表示。修正表内的数据和修正函数的系数被作为特性数据而存储在存储器23中。运算部24根据反映了从存储器23读出的特性数据的修正表或修正函数,对应于由电压检测器21测得的开路电压,来进行充电率的算出和修正。
[0029] 针对“开路电压-充电率”这一相关关系,根据预先实测的结果(参照图2)而确定出的特性数据被存储于存储器23。在图2中,特性曲线a是重复进行每当从剩余容量0mAh的状态充电预定量(50mAh)使其预定时间(4小时)无负载时的实测数据。从特性曲线a可见,充电中两极间电压上升,在4小时无负载的a1、a2、a3···的状态下,开路电压降低。在该情况下,充电后4小时无负载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充电率”的信息,被作为二次电池
10的充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而存储于存储器23。另外,特性曲线c是将充电后4小时无负载状态下的开路电压连结而得到的曲线。
[0030] 另一方面,特性曲线b是重复进行每当从满充电的状态放电预定量(50mAh)使其预定时间(4小时)无负载时的实测数据。从特性曲线b可见,放电中开路电压降低,在4小时无负载的b1、b2、b3···的状态下,开路电压上升。在该情况下,放电后4小时无负载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充电率”的信息,被作为二次电池10的放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而存储于存储器23。另外,特性曲线d是将放电后4小时无负载状态的开路电压连结而得到的曲线。特性曲线d与从满充电的状态使用以3mA进行经常放电时的特性曲线e大致重叠。
[0031] 另外,关于上述的充放电容量50mAh、无负载时间4小时,以根据系统的处理方法设为最佳值为宜。
[0032] 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放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与放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可以均为测得的电压数据,但是也可以是充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与放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的任一方用通过与另一方的差分确定的电压数据来表示。即,任一方的开路电压数据可以将其测定电压的值直接存储在存储器23中。由此,能够削减存储器23所要求的存储容量。运算部24根据任一方的开路电压数据与另一方的差分电压数据能够运算该另一方的开路数据电压。
[0033] 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差电压相当于充电后的开路电压数据与放电后的开路电压数据之间的差分电压数据。例如,将充电后的开路电压数据作为测定电压数据进行存储,将放电后的开路电压数据作为差分电压数据进行存储。也可以反过来。如图2所示,开路电压的绝对值是以数V为单位,与此相对,差电压是以数十mV为单位。因此,通过将充电后与放电后的任一方的开路电压数据用差电压数据来进行存储,与将充电后与放电后两者的开路电压用其绝对值进行存储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削减存储器23的存储容量的需要量。
[0034] 接下来,对运算部24算出充电率时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运算部24,例如,根据从二次电池10的充电结束时刻起的放电容量以及二次电池10充电结束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来选择存储充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组的“开路电压-充电率”、和放电后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组的“开路电压-充电率”中的某一方。然后,根据所选择的表,来算出充电率。图3是表示选择应用了充电侧表或者放电侧表的期间的图。二次电池10的充电期间相当于从充电开始时刻t1到充电结束时刻t2为止的期间。
[0035] 如图3(a)所示,运算部24,在判断为在充电结束时刻t2后、在由于无负载或者微放电而不产生预定的基准容量A1以上的放电的状况下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例如,经过了从充电结束时刻t2到电压稳定时刻t3为止的期间(即,上述的稳定等待时间T)的情况下),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为“充电后的开路电压”,根据充电侧表来算出充电率。
[0036] 但是,充电结束时刻t2后的负载状态未必是无负载状态,也有时通过以二次电池10为电源的未图示的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机、游戏机等),形成持续流过数mA程度的消耗电流的微放电的状态。因此,将在从充电结束时刻t2起经过一定程度的时间后的时刻检测出的开路电压作为“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处理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此,可以根据充电侧表来算出充电率的期间,必须是从充电结束时刻t2起的经过时间不到预定的基准时间A2。
[0037] 另外,基准容量A1和基准时间A2以根据二次电池10的电池的特性、从二次电池10进行供电的外部设备的消耗电流来确定为宜。
[0038] 此外,运算部24,当在充电结束时刻t2后发生了基准容量A1以上的放电的情况下,如果未发生一定的放电量或者放电时间,则难以判别以放电侧表和充电侧表中的哪一个表为基准能够算出准确的充电率。因此,例如,运算部24,在充电结束时刻t2后,中止根据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来算出充电率的处理,直到发生与二次电池10的电池的特性等对应的一定的放电容量(例如,大于基准容量A1的基准容量B1)或者放电时间(例如,长于基准时间A2的基准时间B2)为止,由此,能够防止充电率的算出误差变大。
[0039] 另外,如图3(a)所示,运算部24,在充电结束时刻t2后,在通过微放电而发生了一定的放电容量(例如,基准容量B1)后(或者,自充电结束时刻t2起的经过时间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B2以上后),在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在电压稳定开始时刻t3以后仍然稳定的情况下,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为“放电后的开路电压”,根据放电侧表来算出充电率、另外,运算部24,如图3(b)所示,在充电结束时刻t12后,在由于超过微放电的大的放电(t13~t14)而发生了一定的放电容量(例如,基准容量B)后(或者,自充电结束时刻t2起的经过时间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B2以上后),在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在电压稳定开始时刻t15后仍然稳定的情况下,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被作为“放电后的开路电压”,根据放电侧表来算出充电率。另外,在图3(b)中,从放电结束时刻t14到电压稳定开始时刻t15为止的期间相当于上述的稳定等待时间T。
[0040] 图4A、图4B是二次电池10的充电率的算出处理流程。运算部24在检测到了预定的第一阈值以下的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开始遵循本流程的动作。
[0041] 运算部24利用电压检测器21检测二次电池10的输出电压作为开路电压(步骤S11)。另外,运算部24通过电流检测器27测定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步骤S13)。然后,运算部24利用温度检测器22来测定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步骤S15),从步骤S11到15可以不限定于该顺序。
[0042] 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26,在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Ta与充放电电流的至少某一方相对于经过已经算出的稳定等待时间T前发生了超出预定的基准的变动的情况下,使用伴随着该变动而变化的值如上所述重新算出稳定等待时间T,并将稳定等待时间T的寄存器值更新为再次算出的值(步骤S17~23)。
[0043] 例如,在一定期间内检测到了超过基准值的温度的情况下,在该检测后的时刻再次设定需要的稳定等待时间T。由于即使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的变动稳定,而直到二次电池10自身的温度稳定有时间延迟,因此,有时测定的开路电压或电池温度等电池状态不稳定。因此,通过根据周围温度Ta或充放电电流变动前的周围温度Ta等电池状态来估计二次电池10的剩余容量状态,其估计误差可能放大。但是,通过如步骤S17~23那样延长稳定等待时间T,能够抑制这样的估计误差的放大。这样,通过在检测到了温度变化等的情况下延长稳定等待时间T,能够测定更加准确的开路电压和周围温度等电池状态,使后述的充电率的算出时期推迟,能够提高算出的充电率的精度。
[0044] 例如,在步骤S17中,在自检测到预定的第一阈值以下的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起在一定时间的期间内检测到了超过基准值的周围温度Ta的变动的情况下,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26再次算出与已经算出的容量保持率K和变动后的周围温度Ta对应的稳定等待时间T,并将寄存器值更新为该再次算出的值(步骤S19)。
[0045] 另外,例如,在步骤S21中,流过预定的阈值以上的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电流是再次计算稳定等待时间T的条件,也成为容量保持率K的变动因素,因此,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26再次算出与已经测定的周围温度K和变动后的容量保持率K对应的稳定等待时间T,并将寄存器值更新为该再次算出的值(步骤S23)。
[0046] 在步骤S17、S21中,运算部24在二次电池10的周围温度Ta和充放电电流均未超过预定的基准的情况下(例如,是一定的范围内的变动的情况下),仅将稳定等待时间T的寄存器值减去预定值(步骤S25),判断是否经过了稳定等待时间T,即稳定等待时间T的寄存器值是否为零(步骤S27)。如果没有经过稳定等待时间T,则返回本流程的最开始。
[0047] 如果经过了等待时间T,则运算部24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表示“开路电压-充电率”特性(图5)的特性数据,对应于在稳定等待时间T以后的电压稳定状态下测得的周围温度(或者在步骤S15中测得的周围温度),将在稳定等待时间T以后的电压稳定状态测得的开路电压(或者在步骤S11中测得的开路电压)修正成25℃条件(步骤S29)。“开路电压-充电率”特性(图5)表示以25℃为基准的各温度下的开路电压的偏移量。在图5中,示出了二次电池10的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的偏移量。由此,能够以温度修正开路电压,能够抑制充电率的算出误差的增加。
[0048] 在图4B中,运算部24判断自充电结束时刻起的放电容量是否在预定的第一基准容量B1以上(步骤S31)。运算部24在判断为在基准容量B1以上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在充电结束时刻t1后产生大的放电,在其产生后无负载或者微放电的负载状态持续因而输出电压在定时t15稳定,选择确定了放电后的充电率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的“开路电压-充电率”作为充电率算出用表(步骤S33)。
[0049] 运算部24,根据存储于存储器23的表示“放电侧表”的特性数据,将与在步骤S29中修正为25℃条件的开路电压对应的充电率作为二次电池10的剩余容量状态算出,将充电率的寄存器值更新为该算出值(步骤S43)。
[0050] 另一方面,运算部24在步骤S31中在判断为不在基准容量B1以上的情况下,判断自充电结束时刻起的放电容量是否不足预定的第二基准容量A1(步骤S35)。基准容量A1是比基准容量B1小的值。运算部24在判断为并非不足基准容量A1的情况下,自充电结束时刻t2起的放电量增大,难以区别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是放电后的开路电压还是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不实施充电率的寄存器值的更新。
[0051] 当运算部24在步骤S35中判断为不足基准容量A1的情况下,判断自充电结束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是否在预定的第一基准时间B2以上(步骤S37)。运算部24在判断为在基准时间B2以上的情况下,将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作为“放电后的开路电压”,选择放电侧表作为充电率算出用表(步骤S33)。之后的步骤S43的处理与上述相同。例如,如果是图3(a)的状况,在基准时间B2的经过时刻t5到电压不稳定时刻t6为止的期间选择放电侧表,如果是图3(b)的状况,在从电压稳定时刻t15到电压不稳定时刻t16为止的期间选择放电侧表。电压不稳定时刻t6或者t16是充放电电流超过可以将开路电压视为不稳定的预定值的时刻。
[0052] 另一方面,在步骤S35中判断为不足基准容量A1的运算部24,当在步骤S37中判断为不足基准时间B2的情况下,判断自充电结束时刻起的放电容量是否不足预定的第二基准时间A2(步骤S39)。基准时间A2是比基准时间B2短的长度。运算部24,在判断为并非不足基准时间A2的情况下,自充电结束时刻t2起的经过时间变长,难以区别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是放电后的开路电压还是充电后的开路电压,不实施充电率的寄存器值的更新。
[0053] 当运算部24在步骤S39中判断为不足基准时间A2的情况下,将由电压检测器21检测到的开路电压作为“充电后的开路电压”,选择充电侧表作为充电率算出用表(步骤S41)。例如,如果是图3(a)的状况,在从电压稳定时刻t3到基准时间A2的经过时刻t4为止的期间内选择充电侧表。
[0054] 运算部24根据存储于存储器23的表示“充电侧表”的特性数据,来将与在步骤S29中修正为25℃条件的开路电压对应的充电率作为二次电池10的剩余容量状态算出,将充电率的寄存器值更新为该算出值(步骤S43)。
[0055] 因此,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对充电后的开路电压和放电后的开路电压进行区别测定,并有选择地应用充电侧表和放电侧表作为充电率算出用表,由此始终能够算出准确的充电率而与充电后和放电后的状态无关。
[0056]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实施例加以各种变形、改良和置换。
[0057] 例如,在图2中,也可以将充电后的无负载状态下的特性曲线c和/或放电后的无负载状态下的特性曲线d通过曲线拟合(curve fit)处理用多项式的近似模型函数来表示,将该多项式的各系数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由此,与直接存储针对每个充电率的开路电压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存储器23的容量。
[0058]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2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035128号的优先权,并将2010-035128号的全部内容援引到本国际申请中。
[0059] 符号说明
[0060] 1 电池监视系统
[0061] 10 二次电池
[0062] 20 电池状态检测装置
[0063] 21 电压检测器
[0064] 22 温度检测器
[0065] 23 存储器
[0066] 24 运算部
[0067] 26 稳定等待时间算出部
[0068] 27 电流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