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管连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74362.3

文献号 : CN1028107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土岐政人松信幸博矢野绅一郎

申请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配线管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主体(9)具有的插入部(1)上,具备将触头(2)向外侧方推压的导电性的弹性体(7)。弹性体(7)是从呈长片状的支承片部(11)的两端经由朝向外侧方弯曲的弯曲片部(12)延伸设置了弹簧片部(13)的结构。设置为,通过分别使触头(2)固定在两侧的弹簧片部(13)上,使得多个触头(2)分别从插入部(1)的侧面向外侧方突出。

权利要求 :

1.一种配线管连接装置,具备:插入部,形成在连接装置主体上;

触头,以从上述插入部的两侧面突出自如的方式保持在上述插入部上;以及导电性的弹性体,将上述触头向外侧方推压;

上述弹性体是使支承片部的两端侧弯曲而延伸设置了弹簧片部的结构,在两侧的弹簧片部上分别设有上述触头;

上述触头在上述插入部的两侧面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多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其中,还具备:导电性的固定板,与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连接;以及速接端子部,与外部电线连接;

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其中,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通过铆接固定而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其中,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经由挠性的电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其中,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经由通过压力将触点彼此推抵的触点构造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其中,上述插入部分别形成在上述连接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在上述两侧的插入部上,分别配置有上述弹性体及上述触头;

配设在一端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与配设在另一端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分别与导电性的固定板连接;

通过上述固定板及两侧的上述弹性体将分别配设在两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多个触头彼此电连接。

说明书 :

配线管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在配线管的端部上的配线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以来,为了向如图7所示那样的配线管100中引入电源、或将配线管100彼此电接合而使用配线管连接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图6所示的构造的配线管连接装置。
[0003] 该配线管连接装置具备插入到配线管100的端部中的插入部201、从插入部201向外侧方突出的触头202、将触头202固定在一端部上的弹簧板状的导通部件203、和固定在该导通部件203的另一端部侧的速接端子部204。并且,是在使插入部201插入在配线管100内的状态下将触头202对该配线管100具有的导体110推抵的构造。
[0004] 图6所示的配线管连接装置是仅一个触头2与配线管100的各导体110接触的构造。因此,在接触的可靠性方面并不充分。
[0005] 对此,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触头在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一对、设置为使一对触头分别与配线管100的各导体110接触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各触头受作为弹簧板状的专用的导通部件弹性支撑。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88441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3423号公报
[0008] 上述专利文献2的配线管连接装置是使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弹簧板状的导通部件将触头以悬臂状支承在各导通部件的前端的构造。因此,需要按照每个触头设置专用的导通部件,存在组装性及成本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对于配线管的各导体的接触部位为两个部位以上而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使组装性及成本方面也改善的配线管连接装置。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本发明为具备下述结构的配线管连接装置。
[0011] 本发明是一种配线管连接装置,具备:插入部,形成在连接装置主体上;触头,以从上述插入部的两侧面突出自如的方式保持在上述插入部上;以及导电性的弹性体,将上述触头向外侧方推压;上述弹性体是使支承片部的两端侧弯曲而延伸设置了弹簧片部的结构,在两侧的弹簧片部上分别设有上述触头。
[0012]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导电性的固定板,与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连接;速接端子部,与外部电线连接;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电连接。
[0013] 进而,此时优选的是,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通过铆接固定而电连接。
[0014] 此外,还优选的是,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经由挠性的电线电连接。
[0015] 此外,还优选的是,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速接端子部经由通过压力将触点彼此推抵的触点构造电连接。
[0016] 在本发明中,还优选的是,上述插入部分别形成在上述连接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在上述两侧的插入部上,分别配置有上述弹性体及上述触头;配设在一端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与配设在另一端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支承片部,分别与导电性的固定板连接;通过上述固定板及两侧的上述弹性体将分别配设在两侧的上述插入部上的多个触头彼此电连接。
[0017] 发明效果
[0018] 在本发明中,获得使对于配线管的各导体的接触部位为两个部位以上而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使组装性及成本方面也改善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0020] 图2是在该配线管连接装置中具备的弹性体的变形例。
[0021]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002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0023]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0024] 图6是以往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0025] 图7是配线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在全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说明。
[0027] (第1实施方式)
[0028] 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配线管连接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与作为现有技术的以上叙述的专利文献1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同样,是安装在配线管100上而使用的,这里,为对配线管100的导体110进行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的馈电盒。
[0029] 首先,对配线管100的构造再次详细叙述。
[0030] 如图7所示,配线管100是与其长度方向X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带有唇的“コ”字状的长条的筒状部件,具有上壁101、从上壁101的两侧端延伸设置的一对侧壁102、和从各侧壁102的前端延伸设置而构成唇部的底壁103。作为唇部的两底壁103间的间隙是使配线管10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04。配线管100配置为,使开口104朝向下侧,比开口104靠内部的空间成为长条槽型的芯105。
[0031] 在侧壁102的内面上,朝向内侧方突设有导体保持部106,使导体110固定在该导体保持部106的前端部上。导体110沿着配线管100的长度方向X配设,使以一直线状延伸的长条矩形状的平坦的连接面111露出到芯105内。一对导体110的连接面111以经由芯105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0032] 接着,对安装在上述配线管100上的实施方式1的配线管连接装置的构造详细地叙述。
[003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主体9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部上具备用来通过配线管100端部开口插入到芯105内的插入部1。在插入部1上,以从其两侧面在规定范围内向外侧方突出自如的方式在两侧各具备一对板状的触头2。
[0034] 在连接装置主体9的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部侧,配设有一对用来连接外部电线的速接端子部4。在各速接端子部4上,经由后述的弹性体7及固定板20电连接着对应的一对触头2。在长度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一对触头2在插入部1插入在配线管100的芯105内的状态下弹性接触在对应的导体110上而电连接。
[0035] 以下,对配线管连接装置的各结构更具体地叙述。
[0036] 在连接装置主体9的插入部1内,以沿着长度方向X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分隔壁6。并且,在位于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的分隔壁6与相邻于它的触头2之间,配置有与触头2接触而施加向外侧方的施力的弹性体7。
[0037] 这里的宽度方向Y是与长度方向X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插入部1的说明中使用的长度方向X是与在配线管100的说明中使用的长度方向X一致的方向。
[0038] 弹性体7是对一对触头2分别独立地施加弹性力的结构,在沿长度方向X并列设置的一对触头2的内侧方配置有一个对应的弹性体7。该弹性体7由具有使两端弯曲的形状的导电性的板弹簧部件构成。
[0039] 如果具体地叙述,则各弹性体7从沿长度方向X以一直线状延伸的支承片部11的两端分别朝向外侧方延长出以U字状弯曲的弯曲片部12,并从两侧的弯曲片部12的前端以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延长出弹簧片部13。
[0040] 各弹簧片部13具有使斜度不同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以“ヘ”字状连续的形状。第一部分14是从弯曲片部12的前端先向内侧方倾斜而延长的直线状的弹性片,第二部分15是从该第一部分14的前端向外侧方倾斜而延长的直线状的弹性片。在该第二部分15的前端部上以朝向外侧方突出的方式分别固定着触头2。触头2的外侧缘设为朝向外侧方隆起的平缓的圆弧形状。在该触头2的外侧缘上的点处,触头2与配线管100的导体110接触。
[0041] 装备在连接装置主体9上的速接端子部4和弹性体7经由长板状的导电性的固定板20一对一地电连接。该弹性体7与一对触头2机械地连接,施加弹簧力并且也电连接。更具体地讲,具备以下所述的连接构造。
[0042] 从速接端子部4的端面以朝向长度方向X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有导电性部件21。该导电性部件21是在长度方向X上使长条的导电板弯曲为曲柄状的形状。长板状的固定板20配置在比该导电性部件21靠长度方向X的一端侧,配置为,使固定板20与导电性部件21的相互的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Y上重叠。在该重叠部分中,将固定板20与导电性部件21铆接固定。
[0043] 固定板20配置为,使其夹在宽度方向Y中央的分隔壁6与相邻于该分隔壁6的弹性体7的支承片部11之间。固定板20和弹性体7的支承片部11铆接固定在该支承片部11的长度方向X中央部分上。通过该铆接固定,将固定板20与弹性体7机械及电连接。
[0044] 这些连接构造在俯视中以将配线管连接装置在宽度方向Y二分的线C1为对称轴,为线对称的构造。即,分隔壁6位于宽度方向Y中央,以从两侧夹着该分隔壁6的方式配置一对固定板20,以进一步从两侧夹着这些固定板20的方式配置一对弹性体7。并且,是在各弹性体7具有的一对弹簧片部13的前端部分上分别连接触头2的构造。
[0045] 根据上述连接构造,能够使对于配线管100的各导体110的接触部位为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部位)而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将相对于一对触头2施加独立的弹簧力的弹性体7作为一个部件的部分提供,在组装性及成本方面也良好。
[0046] 此外,弹性体7及支承在其上的触头2,在俯视图中以通过支承片部11中央的铆接固定的部位并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线C2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地构成。因此,此外,使对于相同的推入量而施加在各触头2上的弹簧力也均一化。
[0047] 在图2中表示弹性体7的变形例。在该弹性体7中,也从呈长片状的支承片部11的两端朝向外侧方经由弯曲的弯曲片部12延伸设置有弹簧片部13。在两侧的弹簧片部13上分别固定着触头2。与图1所示的弹性体7不同,两侧的弹簧片部1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而被延长。在该变形例中,弹性体7及被其支承的触头2,在俯视图中也以通过支承片部11中央(铆接固定到固定板20上的部位)并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线C2为对称轴,线对称地构成。
[0048] (第2实施方式)
[0049] 接着,基于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2的配线管连接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在以下详细叙述。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长度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速接端子部4与固定板20经由挠性的电线30电连接。具体而言,具备以下所述的连接构造。
[0051] 从速接端子部4的端面朝向长度方向X延长出连接片31。长板状的固定板20是将长度方向X的端部32弯曲形成为曲柄状的结构,在朝向该端部32的外侧方的面上,电连接着电线30的一端部。电线3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在速接端子部4的朝向连接片31的内侧方的面上。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速接端子部4与触头2电连接的一系列的连接构造,在俯视图中也以将配线管连接装置在宽度方向Y上二分的线C1为对称轴,为线对称的构造。
[0053] (第3实施方式)
[0054] 接着,基于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3的配线管连接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结构在以下详细叙述。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长度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速接端子部4和固定板20经由使相互的触点彼此接触的触点构造电连接。具体而言,具备以下所述的连接构造。
[0056] 从速接端子部4的端面延伸设置有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曲柄形状的导电性部件21。固定板20和导电性部件21配置为,使相互的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Y上重叠。并且,在该重叠部分中,在固定板20的朝向外侧方的面上形成有接触部41,在导电性部件21的朝向内侧方的面上形成有接触部42。由此,将形成在固定板20和导电性部件21的相互的对置面上的接触部41、42彼此通过宽度方向Y的压力推抵。两接触部41、42都是凸状,但也可以仅单方是凸状。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速接端子部4与触头2电连接的一系列的连接构造,在俯视图中也以将配线管连接装置在宽度方向Y上二分的线C1为对称轴,为线对称的构造。
[0058] (第4实施方式)
[0059] 接着,基于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4的配线管连接装置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在以下详细叙述。
[0060] 在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为俯视大致矩形状的连接装置主体9在长度方向X的两侧具有具备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的插入部1。即,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不是实施方式1那样的馈电盒,而为将配线管100彼此电接合的管连接器。
[0061] 以下,将一对插入部1中的一个设为“第一插入部1A”,将另一个设为“第二插入部1B”。第一及第二插入部1A、1B具备同样的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区别,将装备在第一插入部1A上的触头2设为“第一触头2A”,将弹性体7设为“第一弹性体7A”。同样,将装备在第二插入部1B上的触头2设为“第二触头2B”,将弹性体7设为“第二弹性体7B”。
[0062] 在第一触头2A的内侧方,配设有将它们向外侧方推压的第一弹性体7A。在第二触头2B的内侧方,配设有将它们向外侧方推压的第二弹性体7B。
[0063] 在该连接装置主体9内,使在第一及第二插入部1A、1B上各配设有一对的第一及第二弹性体7A、7B中的在长度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第一弹性体7A和第二弹性体7B的组彼此通过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为长条的一片固定板20电连接。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构造是以下所述的构造。
[0064]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主体9中,从第一插入部1A到第二插入部1B形成有分隔壁6。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板20也是遍及第一插入部1A到第二插入部1B而配置,以从宽度方向Y两侧夹着分隔壁6的方式配设有一对。并且,在各固定板20中的第一插入部1A侧的部分上,对第一弹性体7A的支承片部11铆接固定,在各固定板20中的第二插入部1B侧的部分上,对第二弹性体7B的支承片部11铆接固定。通过该铆接固定,将第一弹性体7A与第二弹性体7B经由固定板20机械及电连接。
[0065] 即,是如下构造:分隔壁6位于宽度方向Y中央,以从两侧夹着该分隔壁6的方式配置一对固定板20,以进一步从两侧夹着这些固定板20的方式配置第一弹性体7A和第二弹性体7B的各对。并且,在第一弹性体7A具有的一对弹簧片部13的前端部分上分别连接第一触头2A,在第二弹性体7B具有的一对弹簧片部13的前端部分上分别连接第一触头2B。
[0066] 根据上述连接构造,使对于配线管100的各导体110的接触部位为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部位),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进而,还能够抑制对触头2施加的弹簧力的偏差。
[0067]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配线管连接装置具备形成在连接装置主体9上的插入部1、以从插入部1的两侧面突出自如的方式保持在插入部1上的触头2、和将触头2向外侧方推压的导电性的弹性体7。弹性体7是使支承片部11的两端侧弯曲而延伸设置了弹簧片部13的结构,在两侧的弹簧片部13上分别设有触头2。
[0068] 由此,能够通过一个部件提供对多个触头2施加独立的弹簧力的弹性体7,在组装性及成本方面也变得良好。此外,在各弹性体7中,能够将从支承片部11的一端侧延伸设置的弹簧片部13和从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弹簧片部13设计为同样的(线对称的)尺寸形状。因此,能够将设在两侧的弹簧片部13上的触头2用同样的弹簧力向外侧方推压,使各触头2的对于配线管100的导体110的接触压力均一化。
[0069]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具备与弹性体7的支承片部11连接的导电性的固定板20、和与外部电线连接的速接端子部4,将固定板20与速接端子部4电连接。
[0070] 由此,能够通过固定板20使弹性体7稳定地支承在连接装置主体9内,并且能够通过该固定板20使弹性体7与速接端子部4电连接。因此,能够使连接装置主体9内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变得更可靠。
[0071]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固定板20与速接端子部4通过铆接固定电连接。由此,触头2与速接端子部4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变得更可靠。
[0072]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固定板20与速接端子部4经由挠性的电线30电连接。由此,触头2与速接端子部4之间的电连接变得更可靠。此外,由于也可以不将固定板20延长到速接端子部4侧,所以有利于成本削减及轻量化。
[0073]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固定板20与速接端子部4经由通过压力将触点彼此推抵的触点构造电连接。通过利用这样的触点构造,触头2与速接端子部4之间的电连接变得更可靠。
[007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配线管连接装置中,插入部1分别形成在连接装置主体9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并且,配设在一端侧的插入部1上的弹性体7的支承片部11和配设在另一端侧的插入部1上的弹性体7的支承片部11分别与导电性的固定板20电连接,通过固定板20及两侧的弹性体7将分别配设在两侧的插入部1上的多个触头2彼此电连接。
[0075] 由此,能够通过两侧的插入部1使弹性体7支承在固定板20上、并且通过该固定板20使配设在两侧的插入部1上的弹性体7彼此电连接。因此,能够使连接装置主体9内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变得更可靠。
[0076] 以上,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在插入部1中在一个固定板20上铆接固定两个以上的弹性体7那样的构造。即,只要处于本发明意图的范围内,就能够在各实施方式中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或进行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组合或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