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27369.4

文献号 : CN1028452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杜双田马璐张圆圆徐鸿雁孟胜楠张疏雨

申请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对杏鲍菇的生产栽培料加水搅拌均匀后,采用大袋装料或直接装入灭菌设备内138℃灭菌8分钟,在无菌环境冷却,然后将扩大繁殖的杏鲍菇的麦粒菌种按栽培基质质量的5%-10%拌入栽培基质,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栽培袋或栽培瓶,用无菌套环及封口盖封口后转移至菌丝体培养室。在室内温度18-22℃培养菌丝体,经7-1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或瓶,再经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的催菇和出菇管理。该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仅为34-38天,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菇房的利用率。在相同生产能力情况下,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而且因发菌期短,杏鲍菇分化的子实体相对较少,疏菇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可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菌种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条件培养15天,得到杏鲍菇一级菌种;以一级菌种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再以二级种扩大繁殖三级菌种; 其中,制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采用的质量百分比配方是: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35%,食用蔗糖: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

2)将配合好的栽培基质装入大包装或不装袋而直接装入灭菌锅中,在138℃条件下,灭菌8分钟,在无菌条件下冷却至22℃以下; 所述的栽培基质由以下原料的干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阔叶树木屑34%,棉籽壳

20%,玉米芯20%,麸皮15%,豆粕7%,玉米粉3%,生石膏1%; 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对配方中的原料进行称量,加水搅拌均匀,使含水率达到

65%,pH值7~7.5;

3)在无菌环境下,将杏鲍菇三级菌种分散成小颗粒,采用搅拌的方式以一次性均匀拌入灭菌冷却后的栽培基质中;杏鲍菇三级菌种的用量为栽培基质的5%~10%;

4)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带有杏鲍菇菌种的栽培基质于栽培袋或栽培瓶中,在温度

20-22℃,空气相对湿度60%-70%,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培养7-10天,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杏鲍菇的菌丝体即可发满栽培袋或栽培瓶,再经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催菇管理;

5)杏鲍菇子实体的分化与生长以及出菇,均按常规工艺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制备方法是: (1)漂洗小麦:用清水对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2)浸泡或蒸煮:在40℃~60℃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止; (3)配制营养液:将食用蔗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 (4)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阔叶树木屑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65%,得到培养基; (5)将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杏鲍菇栽培基质的冷却采用抽真空,冷水传热或冷风强制冷却的方式。

说明书 :

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食用菌的菌种制备及栽培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在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植物的枯枝上,因此又名刺芹侧耳。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0003] 1、杏鲍菇的子实体个体较大,为保龄球或棒状,形态优美,商品形状很好;
[0004] 2、杏鲍菇子实体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可口,味道鲜美,也称“雪茸”,又有“干贝菇”、“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及杏仁鲍鱼菇等美誉。
[0005] 3、杏鲍菇营养丰富,杏鲍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为高达21.44%,脂肪1.88%,总糖37.78%,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
[0006] 4、杏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也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润肠胃的功能。对某些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杏鲍菇被称为新世纪的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
[0007] 5、杏鲍菇子实体的保藏期较长。冷藏条件下,杏鲍菇的货架寿命可达20天以上;
[0008] 6、杏鲍菇的生物学效率较高,首潮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60%以上,栽培的效益较好;
[0009] 7、杏鲍菇的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在50天左右,适合于工厂化生产;
[0010] 8、杏鲍菇的出菇温度较低,一般在14-16℃,在此温度条件下,通常不会产生虫害,其产品不会使用杀虫剂,食用相对安全。
[0011] 由于杏鲍菇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因此,近年来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发展很快,但目前的工厂化生产都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传统工艺比较复杂,尽管近年来不断地改进,但仍然存在生产周期长,手工操作环节多,效益欠佳等问题,因此对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简化和改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是申请人关注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栽培的新工艺,该工艺能够减少人工接种的工艺环节,大大缩短发菌期,杏鲍菇的栽培时间可缩短30%—40%,降低生产成本30%-35%。
[0013]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14] 1)菌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条件培养15天,得到一级杏鲍菇菌种;然后以一级杏鲍菇菌种用培养基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再以二级菌种用培养基扩大繁殖三级菌种;其中,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均采用如下质量百分比配方: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35%,食用蔗糖: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
[0015] 培养基制备方法是:
[0016] (1)漂洗小麦粒:用清水对所用小麦粒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0017] (2)浸泡或蒸煮:在40℃~60℃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宜;
[0018] (3)配制营养液:将食用蔗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
[0019] (4)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阔叶树木屑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65%,即得到培养基;
[0020] (5)将上述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0021] (6)接种:在培养基上,用一级种接种扩繁二级种;再用二级种接种扩繁三级种。
[0022] 2)将配制好的生产杏鲍菇用的栽培基质装入大包装或灭菌锅中,在138℃条件下,灭菌8分钟,在无菌条件下冷却;
[0023] 3)在无菌环境下,将三级菌种分散成小颗粒,采用搅拌的方式以一次性均匀拌入灭菌冷却后的栽培基质中;三级菌种的用量为栽培基质质量的5%~10%;
[0024] 4)在无菌条件下,将带有杏鲍菇菌种的栽培基质分装于常规栽培袋或栽培瓶,用无菌套环及封口盖封口后转移至菌丝体培养室。在室内温度18-22℃,空气相对湿度60%-70%,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培养7-10天,杏鲍菇的菌丝体即可发满栽培袋或栽培瓶,再经
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催菇管理;
[0025] 5)杏鲍菇的子实体分化与生长以及出菇,均按常规工艺管理。
[0026] 本发明的杏鲍菇栽培新工艺,采用小麦粒及木屑为扩繁杏鲍菇菌种的主要原料,小麦粒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宜,木屑能为杏鲍菇菌丝生长提供木质素,防止小麦粒灭菌过程中粘连,增加培养基基质的透气性。扩繁后菌种拌入灭菌的栽培基质之后菌种萌发早,生活力强,能利用栽培基质中空隙中的氧气进行较快的生长。与目前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如下:
[0027] (1)采用小麦粒及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扩繁菌种,所得到的菌种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宜,活力强,萌发早,生长快,能在基质内及基质表面同时生长,且在栽培基质内的发菌点数多,具备拌料接种的条件;
[0028] (2)采用拌料接种的方式,使菌种均匀的分散于栽培基质中,增加了单位体积栽培基质中的发菌点数,各点的菌种萌发后短时间内就能相连接,大大缩短了发菌时间。该工艺生产杏鲍菇的生产周期为34-38天,而目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杏鲍菇的生产周期为56天,生产周期可缩短30%—40%。发菌期缩短50%以上,在相同产能的情况下,菇房的建筑面积减少大约20%-25%;投资额度大大的降低。
[0029] (3)减少了人工接种的工艺环节,生产过程变得简单。
[0030] (4)采用先灭菌,后接种的工艺路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1] (5)采用138℃的温度,只需8分钟即可完成灭菌过程,缩短了灭菌时间。
[0032] (6)由于发菌期较短,催菇之后,形成的菇蕾数相对较少,减少了疏蕾的工作量。
[0033] (7)工艺步骤合理、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本发明的杏鲍菇栽培工艺的技术思路是:
[0037] 1)首先筛选扩繁杏鲍菇菌种适宜的培养基及比例。通过研究表明,使用麦粒及木屑为主要原料制备扩繁菌种的培养基,得到的菌种的生活力强,拌入灭菌后的栽培基质后,菌种分布的点数多,萌发早,生长快,在栽培基质内部及表面均能生长;
[0038] 2)对杏鲍菇生产用的栽培基质先灭菌、接种之后再进行分装,并采用超高温(138℃)短时间灭菌(8分钟),缩短了灭菌时间,栽培基质的冷却、拌种及分装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0039] 3)采用搅拌方式均匀的拌入菌种;可大大缩短发菌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0040]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
[0041] 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杏鲍菇生产工艺,按下列步骤操作:
[0042] 1)菌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条件培养12-15天,得到杏鲍菇一级菌种。
[0043] 制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均采用如下配方: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35%,食用蔗糖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
[0044] 培养基制备方法是:
[0045] (1)漂洗小麦:用清水将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0046] (2)浸泡或蒸煮:在40℃~60℃温度下浸泡小麦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宜(含水率大约65%左右);
[0047] (3)配制营养液:将食用蔗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
[0048] (4)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阔叶树木屑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65%,即可得到培养基;
[0049] (5)分装、灭菌及冷却:将培养基分装于菌种瓶或菌种袋,在121℃条件下灭菌2h,冷却;
[0050] (6)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用一级种接种扩繁二级种,用二级种接种扩繁三级种。
[0051] 2)生产工艺流程
[0052] (1)栽培基质配制及灭菌:
[0053] 可采常规的栽培基质,可以是自行配制,也可以采用商品化的栽培基质。
[0054] 本实施例栽培基质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方(以干物质计):阔叶树木屑34%,棉籽壳20%,玉米芯20%,麸皮15%,豆粕7%,玉米粉3%,生石膏1%。
[0055] 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对配方中的原料进行称量,加水搅拌均匀,使含水率达到要求(含水率约为65%),pH值7~7.5,搅拌之后不直接分装入栽培容器中,而是装入大包装(非栽培袋或栽培瓶)或不装袋而直接装入灭菌锅,在138℃条件下,灭菌8分钟。
[0056] (2)冷却:灭菌后的栽培基质,在无菌环境下冷却至22℃以下,可以采用抽真空,冷水传热及冷风强制冷却。
[0057] (3)拌菌种:在无菌环境下,将杏鲍菇三级菌种分散成小颗粒,以小麦颗粒单独分散开为宜。采用搅拌的方式一次性将分散的三级菌种以5%~10%的质量比例均匀拌入灭菌冷却后的栽培基质中,由于麦粒上的菌种生活力强,能利用栽培基质中空隙的氧气快速生长,并使整个袋内或瓶内的菌种的菌丝体相连,再通过袋面或瓶口利用培养室的氧气生长。
[0058] (4)分装:在无菌室内,将带有杏鲍菇菌种的栽培基质分装于常规栽培袋或栽培瓶中,用无菌套环及封口盖封口后转移至菌丝体培养室。在室内温度18-22℃,空气相对湿度60%-70%,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培养7-10天,杏鲍菇的菌丝体即可发满栽培袋或栽培瓶,再经
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催菇管理。
[0059] (5)管理:杏鲍菇子实体的分化与生长以及出菇均按常规工艺管理。
[0060] 经申请人的反复验证,采用上述栽培工艺生产杏鲍菇,杏鲍菇的生产周期为34天-38天,经计算建厂的固定资产投资可减少20%,生产成本降低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