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44390.5

文献号 : CN10285042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宏岳昌林杨浦生

申请人 : 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李宏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丹参酮Ⅱ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如式(I)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肝、肾疾病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肿瘤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光、酸、碱、高温均较稳定。

权利要求 :

1.丹参酮ⅡA衍生物,如式(I)所示: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酮ⅡA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重量份的丹参酮ⅡA、15~50重量份的二氯甲烷和1.5~4重量份的锌粉混合,得溶液1;

(2)在10~40重量份的水中溶解1~4重量份的氢氧化钾和0.5~1.5重量份的四丁基硫酸氢铵,得溶液2;

(3)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密封条件下,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4)取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蒸干,得残留物1。

3.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重量份的丹参酮ⅡA、15~20重量份的二氯甲烷和1.5~2.5重量份的锌粉混合,得溶液1;

(2)在10~20重量份的水中溶解1~2重量份的氢氧化钾和0.5~1重量份的四丁基硫酸氢铵,得溶液2;

(3)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密封条件下,加热反应;

(4)取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蒸干,得残留物1。

4.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重量份的丹参酮ⅡA、15重量份的二氯甲烷和2重量份的锌粉混合,得溶液1;

(2)在10重量份的水中溶解1.2重量份的氢氧化钾和0.8重量份的四丁基硫酸氢铵,得溶液2;

(3)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密封条件下,加热反应;

(4)取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蒸干,得残留物1。

5.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5~6小时。

6.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5)取步骤(4)得到的残留物1,加溶剂溶解,脱色过滤,经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后干燥。

7.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溶剂是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其任意比混合溶剂。

8.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酮ⅡA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肝、肾疾病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丹参酮Ⅱ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丹参酮Ⅱ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医学临床应用表明,丹参酮ⅡA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肝、肾疾病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肿瘤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3] 目前,已有的商品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片,丹参胶囊,丹参酮胶囊,丹参颗粒,丹参膏,丹参冲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
[0004] 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缺陷主要有:在丹参酮ⅡA在溶液中对光极敏感,会发生光化反应,生成多种产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较低温度贮藏下会有析出结晶的倾向,这对于注射用药,特别是静脉注射用药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酮Ⅱ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参酮ⅡA衍生物,如式(I)所示:
[0007]
[0008]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上述参酮ⅡA衍生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取1重量份的丹参酮ⅡA,与15~50重量份,优选15~20重量份,最优选15重量份的二氯甲烷,和1.5~4重量份,优选1.5~2.5重量份,最优选2重量份的锌粉混合,得溶液1;
[0010] (2)在10~40重量份的水中溶解1~4重量份,优选1~2重量份,最优选1.2重量份的氢氧化钾和0.5~1.5重量份,优选0.5~1重量份,最优选0.8重量份的四丁基硫酸氢铵,得溶液2;
[0011] (3)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密封条件下,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温度优选为60~100℃,更优选为80~90℃,反应时间优选为4~6小时,更优选为5~6小时;
[0012] (4)取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蒸干,得残留物1。
[0013] 以上方法还可包括步骤(5):取步骤(4)得到的残留物1,加溶剂溶解,脱色过滤,经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后干燥。所述溶剂优选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其任意比混合溶剂,更优选四氢呋喃或四氢呋喃和乙醇的混合溶剂。
[0014] 本发明涉及上述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如式(I)所示:
[0015]
[0016]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丹参酮ⅡA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肝、肾疾病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肿瘤药物以及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8] 实施例1
[0019]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 (1)在5升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0克丹参酮ⅡA,1800克二氯甲烷,24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21] (2)在3000毫升烧杯中加入1200克水,144克氢氧化钾,96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22]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密闭高压反应釜,加热升温,于80~90℃下强力搅拌反应5-6小时;
[0023]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35℃以下,打开釜盖,抽出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12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机层蒸干,加50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8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103克。
[0024] 103克湿品加40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6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76克,真空干燥,得微红色干品58克。收率46%。熔点:180~182℃。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9.2%。
[0025]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26]
[0027] 实施例2
[0028]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 (1)在5升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0克丹参酮ⅡA,2400克二氯甲烷,30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30] (2)在3000毫升烧杯中加入2400克水,240克氢氧化钾,120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31]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密闭高压反应釜,加热升温,于80~90℃下强力搅拌反应5-6小时;
[0032]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35℃以下,打开釜盖,抽出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12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机层蒸干,加50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8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101克。
[0033] 101克湿品加40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6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73克,真空干燥,得微红色干品56克。收率44%。熔点:180~182℃。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9.1%。
[0034]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35]
[0036] 实施例3
[0037]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在5升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克丹参酮ⅡA,2500克二氯甲烷,20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39] (2)在3000毫升烧杯中加入2000克水,200克氢氧化钾,75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40]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密闭高压反应釜,加热升温,于110~120℃下强力搅拌反应8小时;
[0041]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35℃以下,打开釜盖,抽出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10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几层蒸干,加2500毫升乙醇加热溶解,加12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蒸去1800毫升乙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60克。
[0042] 60克湿品加400毫升二氯甲烷加热溶解,加4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入乙醇2000毫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32克,真空干燥,得微红色干品22克。收率42%。熔点:179~182℃。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9.0%。
[0043]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44]
[0045] 实施例4
[004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 (1)在5升高压反应釜中加入60克丹参酮ⅡA,900克二氯甲烷,9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48] (2)在1000毫升烧杯中加入600克水,60克氢氧化钾,30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49]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密闭高压反应釜,加热升温,于60~100℃下强力搅拌反应4~6小时;
[0050]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35℃以下,打开釜盖,抽出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8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8为止,有几层蒸干,加2500毫升甲醇加热溶解,加10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蒸去2000毫升甲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60克。
[0051] 60克湿品加2500毫升甲醇加热溶解,加6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0分钟,过滤,滤液蒸去2000毫升甲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48克,真空干燥,得橙红色干品37克。收率58%。熔点:155~157℃。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6.7%。
[0052]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53]
[0054] 实施例5
[005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1)在1000毫升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0克丹参酮ⅡA,200克二氯甲烷,3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57] (2)在500毫升烧杯中加入100克水,12克氢氧化钾,8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58]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30~120℃搅拌反应4~8小时;
[0059]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2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几层蒸干,加20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4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5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6克。
[0060] 6克湿品加60毫升四氢呋喃加热溶解,加2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5分钟,过滤,滤液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3克,真空干燥,得微红色干品2.5克。收率24%。熔点:180~183℃。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9.0%。
[0061]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62]
[0063] 实施例6
[006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5] (1)在1000毫升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0克丹参酮ⅡA,500克二氯甲烷,40克锌粉,搅拌溶解;
[0066] (2)在1000毫升烧杯中加入400克水,40克氢氧化钾,15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67]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加热升温,强力搅拌,回流反应8小时;
[0068]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3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几层蒸干,加2000毫升乙醇加热溶解,加5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5分钟,过滤,滤液蒸去乙醇1500毫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8克。
[0069] 8克湿品加1000毫升乙醇加热溶解,加3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5分钟,过滤,滤液蒸去乙醇800毫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6克,真空干燥,得橙红色干品5克。收率47%。熔点:151~153℃。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94.8%。
[0070]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71]
[0072] 实施例7
[0073]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4] (1)在1000毫升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0克丹参酮ⅡA,150克二氯甲烷,15克锌粉,搅拌溶解;
[0075] (2)在500毫升烧杯中加入100克水,10克氢氧化钾,5克四丁基硫酸氢铵,搅拌溶解;
[0076] (3)将步骤(2)制成的溶液加入到步骤(1)制成的溶液中,加热升温,强力搅拌,回流反应4小时;
[0077] (4)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静置分层,分去水层,要有机层,有机层每次用100毫升水洗涤,测水层PH值,直至洗涤水中PH值7为止,有几层蒸干,加2000毫升乙醇加热溶解,加5克活性炭回流脱色45分钟,过滤,滤液蒸去乙醇1700毫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9克。
[0078] 9克湿品加1200毫升乙醇加热溶解,加4克活性炭回流脱色35分钟,过滤,滤液蒸去乙醇1000毫升,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得湿品7克,真空干燥,得橙红色干品6克。收率57%。熔点:148~157℃。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纯度87.6%。
[0079] 经核磁共振检测、质谱检测、红外检测、紫外检测和元素分析,确定该微红色干品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命名为3,8,8-三甲基3,4-亚甲二氧基5,6,7,8四氢菲并[1,2a]呋喃。
[0080]
[0081] 实施例8
[0082] 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化合物进行各种效果验证实验。
[0083] 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0084] 方法:
[0085]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10±20)g,由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70101。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试验组于术前3、2、1d及术前30min,给予腹腔注射丹参酮I IA衍生物注射液(20mg/kg);同时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大鼠禁食12h,自由饮水,采用乌拉坦(40mg/100g)腹腔注射麻醉,取腹部正中切口,分离出腹主动脉,在髂总动脉分叉处上方0.5cm处用动脉夹阻断腹主动脉,以远端动脉变扁及搏动消失为标准,阻断2h后,再灌注4h。假手术组不做腹主动脉阻断,其他步骤同试验组。
[0086] 结果:
[0087] 丹参酮对血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MDA(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如下:缺血2h及再灌注4h,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血清SOD活性均升高(P<0.05),MDA含量均减少(P<0.05)。对照组大鼠再灌注4h与缺血2h比较,血清SOD活性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多(P<0.05);而试验组大鼠再灌注4h与缺血2h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1。
[0088] 表1:各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比较
[0089]
[009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缺血2h比较,ΔP<0.05
[0091]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0092] 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
[0093] 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法):
[0094]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细胞浓度为5×105/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μl。24h后,加入含不同浓度丹参酮IIA衍生物(终浓度分别为0、0.0625、0.125、0.25、0.5、
1.0μg/ml)的新培养基100μl,设丹参酮IIA衍生物0μg/ml为空白对照,5-氟尿嘧啶
10μg/ml为阳性对照,每浓度4个复孔,分别作用24、48、72、96h后,加入新配置的MTT液,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作用6h,加入二甲基亚砜,15min后,酶标仪于570nm处测吸光度值A570。取4个复孔平均值,计算细胞抑制率及I C50。根据公式: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A570/对照组A570)×100%。实验重复3次。
[0095] 克隆形成实验:
[0096] 调整MDA-MB-231细胞浓度,按5×102/孔接种于6孔板,培养过夜使细胞贴壁,次日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丹参酮I IA衍生物(0.0625、0.125、0.25μg/ml)处理细胞,对照组不处理,每个剂量组设4个复孔,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作用12d,甲醇固定,Giemsa染色,低倍镜下观察克隆形成(以﹥50个细胞为标准),计数各克隆数,取其平均值,实验重复3次。
[0097] 结果:
[0098] 丹参酮IIA衍生物对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呈正常对数增长。各实验组丹参酮IIA对MDA-MB-231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见表2),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0.125μg/ml。
[0099] 丹参酮IIA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
[0100] 对照组MDA-MB-231细胞克隆形成数为236±11,用0.0625、0.125、0.25μg/ml丹参酮IIA衍生物处理后,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12±7、63±5、32±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0101] 表2:各组不同时间点MDA-MB-231抑制率比较
[0102]
[0103] 与24h对照组比较aP﹤0.05;与48h对照组比较bP﹤0.05
[0104] 该试验结果表明,本化合物对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105] 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0106] 健康KM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150mg/kg组,丹参酮I IA衍生物组(30,20,10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灌胃(每10g给予0.2ml)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15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20mg/kg刀豆A,禁食12h后,全部动物摘眼球取全血,其中一部分血液经16%肝素钠润过的EP管中制成抗凝血,另一部分离心(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20℃冻存备用。采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所有动物取肝脏并置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0107] 结果:
[0108] (1)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AST的影响:
[0109] 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I IA衍生物20,30mg/kg组和联苯双酯组AST、AL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丹参酮I IA衍生物10mg/kg组AST、ALT活性的降低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丹参酮I IA衍生物大和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和AST活性,见表3。
[0110] 表3: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AST的影响
[0111]组别 剂量(mg/kg) AST(U/L) ALT(U/L)
正常组 187.25±50.5 85.06±23.3
模型组 480.21±166.41) 210.35±117.21)
实验组 30 205.16±82.23) 62.63±15.93)
20 319.94±110.32) 104.16±50.62)
10 378.29±144.1 123.96±52.2
联苯双酯组 150 257.46±50.23) 78.17±35.93)
[0112] 注:与正常组相比,1)P<0.01;与模型组相比,2)P<0.01,3)P<0.01[0113] (2)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0114] 光镜下观察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刀豆蛋白A注射12h后模型组可见肝小叶内炎症细胞呈围管性浸润,肝窦淤血,肝细胞变性、水肿,少量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IIA衍生物30mg/kg组和联苯双酯组小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丹参酮IIA衍生物20、10mg/kg组可见少量炎症细胞围管性浸润及肝窦淤血,肝细胞变性和凋亡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丹参酮IIA衍生物各剂量治疗组肝损伤明显低于模型组,尤其是大剂量比中、小剂量组能明显保护刀豆蛋白A介导的肝组织的损伤。
[0115] 该试验结果表明,本化合物对肝脏的损伤及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0116] 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0117]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丹参酮IIA衍生物治疗组(DMT组),对照组大鼠12只,普通饲料喂养,6周时腹腔注射ph值为4.2的等体积枸橼酸缓冲液。其余大鼠24只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时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8周时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异常者入选。成模大鼠共20只,其中糖尿病组(DM组)9只,糖尿病治疗组11只。12周时治疗组每日给予丹参酮IIA衍生物注射液1,42mg/kg灌胃,其余两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高压消毒水灌胃。24周时,所有大鼠收集24h尿液,保存、待测;麻醉后经腹主静脉取血,迅速取出左肾,滤纸吸干水分,去包膜,称重,制备大鼠肾脏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0118] 结果:
[0119] 血生化指标及尿液检查:对24h尿液和血液进行检测,结果见表4。可见DM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白蛋白分泌率较同期NC组均显著升高,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白蛋白分泌率较同期DM组均好转(P<0.05),胰岛素下降程度较大,接近NC组水平。
[0120] 表4: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比较
[0121]* Δ * Δ
[0122] 注:与NC组比较,P<0.05,P<0.01;与DM组比较,P<0.05,P<0.01[0123] 免疫组化结果:
[0124] 见表5。NC组大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α-SMA和vimentin无表达,TGF-β1在胞浆和间质中微量表达;DM组大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α-SMA、vimentin、TGF-β1呈强阳性;与同期DM组相比,治疗组各项指标表达减轻,范围缩小,表达水平介于NC组与DM组之前。
[0125] 表5:大鼠肾脏细胞免疫组化结果
[0126]组别 α-SMA TGF-β1 viment in
NC(n=12) 0.01±0.02 0.03±0.01 0.02±0.01
DM(n=9) 0.37±0.04* 0.33±0.06* 0.39±0.01*
DMT(n=11) 0.23±0.05*# 0.21±0.02#△ 0.22±0.03#△
[0127] 注:与NC组比较,*P<0.05,ΔP<0.01;*与DM组比较,P<0.05,ΔP<0.01[0128] 该试验结果表明,本化合物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0129] 对脂多糖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组织ACE2表达的影响
[0130]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急性肺损伤组(LPS组)、丹参酮IIA衍生物干预组(干预组),LPS组和干预组通过股静脉注射LPS(5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干预组在注射LPS前30min静脉给药10mg/kg,NS组和LPS组给予等量NS。3组又分为6h、12h、24h3个时间点亚组,每组5只,检测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重比(W/D)、ACE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0131] 结果:
[0132]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LPS注射后大鼠表现为呼吸增快,精神萎靡,对外界反应淡漠。LPS各亚组Pa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组PaO2各时间点较LPS组有明显改善。见表6。
[0133] 表6:各组动脉血气分析PaO2结果(㎜Hg)
[0134]组别 例数 Ⅰ亚组(6h) Ⅱ亚组(12h) Ⅲ亚组(24h)
NS 5 94.0±1.87 93.6±3.71 94.4±1.14
LPS 5 76.0±2.911) 69.2±2.581) 62.4±2.071)
干预组 5 82.2±3.341)2) 75.2±2.161)2) 72.4±3.511)2)
1)
[0135] 与NS对照组比较,P<0.05;与LPS组相应时点比较,2)P<0.05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测定:
[0136] LPS组大鼠肺湿干比W/D值随时间点的延长而上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干预组虽也随时间点延长而上升,但明显低于LPS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0137] 表7: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的比较
[0138]组别 例数 Ⅰ亚组(6h) Ⅱ亚组(12h) Ⅲ亚组(24h)
NS 5 4.39±0.54 4.46±0.29 5.00±0.69
LPS 5 5.64±0.741) 6.22±0.901) 7.47±0.821)
干预组 5 4.60±0.362) 4.91±0.222) 5.88±0.892)
[0139] 与NS对照组比较,1)P<0.05;与LPS组相应时点比较,2)P<0.05
[0140] 肺组织病理改变:
[0141] 光镜下,正常肺组织结构清晰,肺泡壁完整,肺间质无渗出。LPS组肺泡间隔增宽,部分肺泡内见渗出、水肿、出血,肺间质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增多。而干预组肺组织间隔略有增宽,肺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0142] 肺组织ACE2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ACE2在正常肺细胞膜上有表达。在肺泡上皮细胞,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大致相似。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区别。LPS组肺组织ACE2表达明显减弱,且以12h为最弱,干预组肺组织ACE2阳性表达较LPS组相同时间点有明显增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的积分光密度值显示,NS Ⅱ亚组是LPS Ⅱ亚组的4.72倍(P<0.05),干预组Ⅱ亚组是LPS Ⅱ亚组的2.24倍,干预组3个亚组较LPS 3个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0143] 表8: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ACE2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I OD×105)[0144]组别 例数 Ⅰ亚组 Ⅱ亚组 Ⅲ亚组
NS 5 1.22±0.04 1.18±0.07 1.18±0.07
LPS 5 0.37±0.021) 0.25±0.041) 0.46±0.031)
干预组 5 0.79±0.031)2) 0.56±0.041)2) 0.85±0.071)2)
[0145] 与NS对照组比较,1)P<0.05;与LPS组相应时点比较,2)P<0.05
[0146] 该试验结果表明,丹参酮I IA衍生物能减轻LPS导致的肺部急性炎性反应,这种防治作用可能与上调ACE2的表达有关。
[0147] 光稳定性实验
[0148] 取本发明所制备式(I)化合物3克于称量瓶中,摊成<10毫米厚的薄层,放置于4500lx±500lx的强光照射药物稳定性检查仪中,强光连续照射,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结果如表9。
[0149] 表9:取本发明所制备式(I)化合物的光稳定性实验结果
[0150]外观 熔点 含量 有关物质
0天 微红色 180~182℃ 99.2% 0.8%
5天 微红色 180~182℃ 99.1% 0.9%
10天 微红色 180~182℃ 99.2% 0.8%
[0151] 同样条件下实验,丹参酮IIA强光连续照射实验结果见表10。
[0152] 表10:丹参酮IIA的光稳定性实验结果
[0153]外观 熔点 含量 有关物质
0天 橙红色 209~210℃ 98.6% 1.4%
5天 紫红色 192~194℃ 90.2% 9.8%
10天 红黑色 186~189℃ 86.4% 13.6%
[0154] 温度稳定性实验
[0155] 取本发明所制备式(I)化合物3克于称量瓶中,摊成<10毫米厚的薄层,放置于60℃恒温药物稳定性检查仪中高温试验,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结果如表11。
[0156] 表11:温度稳定性实验结果
[0157]外观 熔点 含量 有关物质
0天 微红色 180~182℃ 99.2% 0.8%
5天 微红色 180~182℃ 99.1% 0.9%
10天 微红色 180~182℃ 99.1% 0.9%

[0158] 酸稳定性实验
[0159] 取本发明所制备式(I)化合物3克于100毫升烧瓶中,加50毫升四氢呋喃溶解,再加10毫升1N盐酸,于40℃下搅拌,于2小时和4小时取样检测。结果如表12。
[0160] 表12:算稳定性实验结果
[0161]外观 熔点 含量 有关物质
0小时(固体) 微红色 180~182℃ 99.2% 0.8%
2小时(溶液) 红色 / 99.0% 1.0%
4小时(溶液) 红色 / 99.0% 1.0%
[0162] 碱稳定性实验
[0163] 取本发明所制备式(I)化合物3克于100毫升烧瓶中,加50毫升四氢呋喃溶解,再加10毫升1N氢氧化钠,于40℃下搅拌,于2小时和4小时取样检测。结果如表13。
[0164] 表13:酸稳定性实验结果
[0165]外观 熔点 含量 有关物质
0小时(固体) 微红色 180~182℃ 99.2%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