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01596.2

文献号 : CN1028534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上原雄一周防圣行宫上正人

申请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空调机,能通过尽可能简便的机构来确保安全性且具有放电功能。所述空调机包括多个放电单元(200)、对放电单元(200)供给高压电力的高压电源(401)以及将该高压电源(401)与所有的放电单元(200)连接的电路(400)。放电单元(200)具有存在电位差的正、负两个电极(231、232),并在电极(231、232)之间放电。电路将所有的放电单元(200)的正极(231)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串联连接,并将负极(232)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与规定的顺序相反的顺序串联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机(100),包括:

多个放电单元(200),这些放电单元(200)具有存在电位差的正、负两个电极(231、

232),并在所述电极(231、232)之间放电;

电源(401),该电源(401)对所述放电单元(200)供给高压电力;以及电路(400),该电路(400)将所述电源(401)与所有的所述放电单元(200)连接,所述电路(400)将所有的所述放电单元(200)的所述正极(231)分别以所述电源(401)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串联连接,并将所述负极(232)分别以所述电源(401)为起点、按与所述规定的顺序相反的顺序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100)还包括检测部(402),该检测部(402)对所述放电单元(200)的任一个是否从所述电路(400)中脱落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402)在所述电路(400)中没有因放电而引起的电流流动时检测出放电单元(200)脱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231)在位于第二触点部(234)近旁的第一触点部(233)处与所述电路(40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触点部(234)是所述放电单元(200)的所述负极(232)与所述电路(400)连接的部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200)呈细长的形状,

所述正极(231)及所述负极(232)在所述放电单元(200)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处与所述电路(4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是电离线(231),

所述负极是电极板(2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线(231)在所述放电单元(200)内配置成U字状。

说明书 :

空调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在利用具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放电功能可通过对相对配置的正、负两个电极中的正极施加高电压并在该电极之间产生放电来发挥出。上述放电可用于使空气中的灰尘等微粒子带电来使其容易被带有相反电荷的过滤器吸附的电气集尘或用于生成称为活性物种(日文:活性種)的强氧化物。此外,还可用于通过生成负离子并排出至空气中来获得由负离子带来的健康效果。将这种用于产生放电的单元称为放电单元。
[0003] 但是,由于放电单元一旦持续使用就会附着有污物,因此最好是能定期清扫。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利用能将放电单元取下进行清扫的空调机。但是,由于放电单元被施加高电压,因此,若在放电单元被取下的状态下运转空调,会在与放电单元相连接的电路上施加高电压,因此,在安全上不甚理想。因此,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5-39656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利用相当于放电单元的集尘单元所具有的永磁体来使行程开关动作,来对是否安装有集尘单元进行检测。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5-39656号公报
[0007]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包括多个放电单元的空调机的情况下,需要对应于每个放电单元设置由用于检测安装的永磁体及行程开关构成的机构,因而使空调机变得复杂,成本也相应地增加。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尽可能简便的机构来确保安全性且具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
[0009]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机包括多个放电单元、对放电单元供给高压电力的电源以及将电源与所有的放电单元连接的电路。放电单元具有存在电位差的正、负两个电极,并在电极之间放电。电路将所有的放电单元的正极分别以电源为起点、按规定的顺序串联连接,并将负极分别以电源为起点、按与规定的顺序相反的顺序串联连接。
[0010]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机中,将电源与所有的放电单元连接的电路将所有的放电单元的正极分别按规定的顺序串联连接,并将负极分别按与规定的顺序相反的顺序串联连接。因此,若多个放电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从电路中脱落,电流便不会在电路中流动,不会发生放电。因此,可提供一种能通过尽可能简便的机构来确保安全性且具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
[0011]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方面的空调机的基础上,还包括检测部。检测部对放电单元中的某一个是否从电路中脱落进行检测。检测部在电路中没有因放电而引起的电流流动时检测出放电单元脱落。
[0012]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机中,检测部根据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来对放电单元中的某一个是否从电路中脱落进行检测。因此,能确保安全性。
[0013]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空调机的基础上,正极在第二触点部近旁的第一触点部处与电路连接。第二触点部是放电单元的负极与电路连接的部位。
[0014]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机中,正极及负极与电路的触点彼此靠近。藉此,能使电路的配线汇集在一个部位处。
[0015]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空调机是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空调机的基础上,放电单元呈细长的形状。正极及负极在放电单元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处与电路连接。
[0016]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空调机中,放电单元呈细长的形状,正极及负极的触点位于放电单元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藉此,能使放电单元的触点汇集在一个部位处。此外,可使放电单元容易操作。
[0017]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机是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个空调机的基础上,正极是电离线,负极是电极板。
[0018]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机中,放电单元的正极是电离线,负极是电极板。因此,能在电离线与电极板之间放电。
[0019]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空调机是在第五方面的空调机的基础上,电离线在放电单元内配置成U字状。
[0020]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空调机中,电离线在放电单元内配置成U字状。藉此,能使放电单元的触点汇集在一个部位处。
[0021]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机中,可以提供一种能通过尽可能简便的机构来确保安全性且具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
[0022]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机中,能确保安全性。
[0023]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机中,能将电路的配线汇集在一个部位处。
[0024]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空调机中,能将放电单元的触点汇集在一个部位处。此外,可使放电单元容易操作。
[0025]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机中,能在电离线与电极板之间放电。
[0026]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空调机中,能将放电单元的触点汇集在一个部位处。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视立体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侧视图。
[0029]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送风路径的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图。
[0031] 图5是放电单元的外观图。
[0032] 图6是放电单元的壳体展开图。
[0033] 图7是图6的放电单元的Ⅶ-Ⅶ剖视图。
[0034] 图8是图5的放电单元的Ⅷ-Ⅷ剖视图。
[0035] 图9是触点单元的主视立体图。
[0036] 图10是包括放电单元的电路的示意图。
[0037] 图11是包括放电单元的电路的示意图。
[0038] 图12是包括变形例的放电单元的电路的示意图。
[0039] 图13是包括变形例的放电单元的电路的示意图。
[0040] (符号说明)
[0041] 100空气净化器(空调机)
[0042] 200放电单元
[0043] 231电离线(正电极)
[0044] 232电极板(负电极)
[0045] 233第一触点端子(第一触点部)
[0046] 234第二触点端子(第二触点部)
[0047] 400电路
[0048] 401高压电源(电源)
[0049] 402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之一,并没有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加以限定。
[0051] (1)空调机的示意结构
[0052]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是空气净化器100。空气净化器100由主体100a和覆盖该主体100a的多个壳体构件构成。在主体100a中收纳有后述放电单元200、过滤部310、加湿部320、西洛克风扇350及流光放电单元340等。
[0053] (1-1)外观
[0054] 图1是上述空气净化器100的在从正面透视情况下的外观主视立体图。空气净化器100的正面被壳体构件之一的合成树脂制的前面板102覆盖。在正面的下方存在没有被前面板102覆盖的部分,在该部分设有下吸入口113。图2是空气净化器100的在侧视情况下的外观侧视图。在图2中,空气净化器100侧面的一部分被壳体构件之一的合成树脂制的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覆盖。在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上,取入空气的第一侧方吸入口111以沿纵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第一侧方吸入口111的纵向尺寸比横向尺寸大。此外,虽未图示,但空气净化器100的相反一侧的侧面的一部分也同样地被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覆盖。在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的与第一侧方吸入口111相对的位置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以沿纵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二侧方吸入口112的纵向、横向的尺寸与第一侧方吸入口111的尺寸相同。以下,在表示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的时候,仅称为侧方吸入口110,在表示侧方吸入口110及下吸入口113全部的时候,仅称为吸入口。
[0055] 可将被吸入空气净化器100内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114如图1及图4所示设置在空气净化器100的上表面。
[0056] 另外,下吸入口113也可以形成在前面板102上,此外,前面板102和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也可以是一体化的一个壳体构件。
[0057] (1-2)空气流动
[0058] 图3是用于说明空气净化器100中灰尘的除去及分解的示意情况的示意图。在图3中,利用西洛克风扇350产生从吸入口至吹出口114的空气流动501。从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过滤部310除去灰尘及气味成分等,从而从西洛克风扇350吹出清洁的空气。
[0059] (2)详细结构
[0060] (2-1)放电单元
[0061] 图4是将前面板102等壳体构件的一部分从空气净化器100取下后的分解图。如图4所示,放电单元200呈纵向比横向长的筒状形状,并且在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近旁以沿着各个侧方吸入口110立起的状态,能装拆地各设置一个放电单元200。放电单元200的纵向尺寸比侧方吸入口110的纵向尺寸大,放电单元200的横向尺寸比侧方吸入口110的横向尺寸大,放电单元200与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以在其间尽可能不形成间隙的方式接触,因此,构成为使从侧方吸入口110吸入的空气全部经过放电单元200。放电单元200使在所吸入的空气中漂浮的比较小的灰尘带电。
[0062] 以下,上或上端是指放电单元200处于纵向安装于空气净化器100的状态时的上或上端,下或下端是指上述放电单元200处于纵向安装于空气净化器100的状态时的下或下端。此外,将配置在第一侧方吸入口111近旁的放电单元200设为第一放电单元201,将配置在第二侧方吸入口112近旁的放电单元200设为第二放电单元202。由于第一放电单元201和第二放电单元202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第一放电单元201进行说明,而省略对第二放电单元202的说明。
[0063] <放电部>
[0064] 参照图5~图8对第一放电单元201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上是指第一放电单元201处于安装于空气净化器100的状态时的上,下是指处于安装状态时的下。
[0065] 图5是第一放电单元201的外观图。第一放电单元201具有呈纵向较长的筒状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210。如图6所示,壳体210在纵向上分为壳体第一部211及壳体第二部212两部分,壳体第一部211与壳体第二部212通过铰链213连接。
[0066] 壳体第一部211对正、负两个电极中的正极即钨制的电离线231进行保持。负极被壳体第二部212保持。负极是不锈钢金属制的板状电极(电极板232)。
[0067] 图7是处于打开铰链213状态下的第一放电单元201的剖视图。壳体第一部211纵向较长,且横截面呈近似于半圆的形状。在此,将上述近似半圆形状的凹弯曲面作为壳体第一部211的内侧,将上述近似半圆形状的凸弯曲面作为壳体第一部211的外侧。此外,将从外侧观察时的左右作为壳体第一部211的左右。在壳体第一部211下端近旁的内侧设有桥217。如图7所示,桥217是从壳体第一部211所形成的空间朝外突出的构件,在其前端附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嵌合电离线231的凹陷。在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安装有电离线231的一端。电离线231从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延伸至下端近旁的上述桥217。电离线231与桥217前端附近两侧的凹陷嵌合,绕该前端半圈,而朝向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折返。电离线231延伸至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回到壳体第一部211上端的电离线231的端部安装在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即,电离线231设置成U字形。
[0068] 壳体第二部212纵向较长,且如图7所示横截面呈凹形形状。在此,将上述凹形形状的凹面作为壳体第二部212的内侧,将与上述凹形形状的凹面相反一侧的面作为壳体第二部212的外侧。此外,将从外侧观察时的左右作为壳体第二部212的左右。在壳体第二部212的内侧安装有作为负极的电极板232。电极板232成形为形成在壳体第二部212的长度方向上并排的三个相对的壁。在此,为便于说明,将上述三个壁中的位于中间的壁作为中壁232b,将位于该中壁232b左右的壁分别作为左壁232c、右壁232a。左壁232c和右壁232a收纳在壳体第二部212所形成的空间内。另一方面,中壁232b从上述空间朝外伸出几毫米左右。另外,如图6所示,在壳体第二部212的下端设有排水孔218,从而使水不会积存在壳体内。
[0069] 如图6所示,铰链213将壳体第一部211的左侧与壳体第二部212的右侧连在一起。在此,右或左是在从壳体第一部及壳体第二部的外侧观察时的右或左(下同)。一旦关闭将壳体第一部211与壳体第二部212连接的铰链213,则如图8所示会使壳体第一部211的边缘与壳体第二部212的边缘接触。在铰链213被关闭的状态下,电离线231位于由壳体第二部212形成的空间内,并以U字形将中壁232b包围。此外,上述U字形的电离线
231处于被左壁232c及右壁232a从外侧包围的状态。即,电离线231位于左壁232c与中壁232b之间及中壁232b与右壁232a之间,电离线231在与各个壁并排的状态下,位于与上述壁之间保持适于放电的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0070] 一旦对电离线231施加高电压,则会在这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在电离线231与电极板232相对的部位处,在这两个电极之间产生一种电晕放电。将发生上述放电的部位称为放电部。
[0071] 在覆盖放电部的部分(方格部200a)中,壳体第一部211及壳体第二部212形成为方格状。此外,壳体第一部211的上述方格部200a的外侧被未图示的预滤器覆盖。被吸入的空气从上述方格部200a进入壳体210内,并经过放电部。所经过的空气中的灰尘因放电而带电。
[0072] <把持部>
[0073] 壳体第一部211及壳体第二部212中的位于方格部200a上方的部分称为把持部200b。在把持部200b中,壳体第一部211及壳体第二部212并非呈方格状,壳体第一部211稍微凹下,从而容易用手抓住。即,壳体第一部211在把持部200b处的呈半圆形的横截面的半径比上述方格部200a的半径小。在从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的外侧观察时,把持部
200b位于与侧方吸入口形成构件103的后方重叠的位置,从而不与从第一侧方吸入口111流入的空气直接接触。因此,在把持部200b上,灰尘不易附着,也不易变脏。因此,利用者通过抓住把持部200b就能在不弄脏手的情况下装拆第一放电单元201。
[0074] <触点部>
[0075] 接着,参照图6对由电离线231及电极板232构成的电极与具有高压电源401的电路400的触点进行说明。
[0076] 横截面呈近似T字形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触点构件(以下称为第一触点构件214)从壳体第一部211的上端突出。第一触点构件214连接在壳体第一部211上端的纵向中心线的右边。第一触点构件214由主体214a和凸缘部216a构成。如图6所示,在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的左侧设有两个板状突出部。这两个突出部是正极的触点端子(以下称为第一触点端子233),且线束从作为正极的电离线2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述各突出部中的任意的互不相同的一个突出部的前部。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的右侧与板状的凸缘部216a接合。凸缘部216a的平面构成为与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的平面大致呈直角。即,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与凸缘部216a接合的部分的横截面为近似T字形形状。
[0077] 此外,横截面呈近似T字形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触点构件(以下称为第二触点构件215)从壳体第二部212的上端突出。第二触点构件215连接在壳体第二部212上端的纵向中心线的左边。第二触点构件215由主体215a和凸缘部216b构成。作为负极的电极板232的一部分沿着第二触点构件主体215a的右端呈板状延伸,并形成负极的触点端子(以下称为第二触点端子234)。第二触点构件主体215a的左侧与板状的凸缘部216b接合。凸缘部216b的平面构成为与第二触点构件主体215a的平面大致呈直角。即,第二触点构件主体215a与凸缘部216b接合的部分的横截面为近似T字形形状。
[0078] 另外,若将连接壳体第一部211与壳体第二部212的铰链213关闭,则第一触点构件214的凸缘部216a与第二触点构件215的凸缘部216b形成为一个凸缘216。
[0079] 另外,上述第一触点端子233与第二触点端子234统称为触点部。
[0080] <第二放电单元>
[0081] 第二放电单元202除了以下几点之外,具有与第一放电单元201相同的结构。即,在第二放电单元202中,壳体第一部211与壳体第二部212在与第一放电单元201相反一侧(壳体第一部211的右侧及壳体第二部212的左侧)通过铰链213连接。此外,连接有第一触点构件214及第二触点构件215的位置位于与第一放电单元201相反一侧(壳体第一部211的纵向中心线的左侧、壳体第二部212的纵向中心线的右侧)。第一触点端子233朝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的右侧突出。第一触点构件214及第二触点构件215的凸缘部216a、216b分别设置在第一触点构件主体214a的左侧及第二触点构件主体215a的右侧。
[0082] <放电单元的安装>
[0083] 再回到图4,在空气净化器100主体的正面的上部配置有触点单元301。图9是将覆盖上方的盖取下后的状态的触点单元301的主视立体图。在触点单元301中收纳有构成将放电单元200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电路400的线束。在触点单元301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共计四个纵向缝隙302。放电单元200的第一触点端子233及第二触点端子234被插入并安装在设于触点单元301前表面的各纵向缝隙302中。在上述纵向缝隙302内设有夹子状的线束端子303。若第一触点端子233及第二触点端子234被插入纵向缝隙302中,则会被该线束端子303夹住。藉此,放电单元200的电极、即电离线231及电极板232就与包括高压电源401在内的电路400连接。
[0084] 另外,在第一触点端子233及第二触点端子234被插入设于触点单元301前表面的纵向缝隙302中、放电单元200安装于触点单元301的状态下,在纵向缝隙302与放电单元200的第一触点端子233或第二触点端子234之间的间隙被放电单元200的凸缘216覆盖。
[0085] (2-2)电路的结构
[0086] <电路>
[0087] 图10示出了将放电单元200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电路400的示意图。电路400由高压电源401、两个放电单元200、将该高压电源401与该放电单元200连接的线束403构成。两个放电单元200、即第一放电单元201及第二放电单元202如图10所示与电路400串联连接。具体来说,放电单元200的电离线231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第二放电单元202、第一放电单元201的顺序与高压电源401的+侧串联连接。相反地,放电单元200的电极板232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第一放电单元201、第二放电单元202的顺序与高压电源401的-侧串联连接。在这样构成的电路400中,若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第一放电单元201和第二放电单元202中的任一个放电单元200从电路400中脱落,则电路400断开,电流不会在电路400中流动。即,若如图11(a)所示没有安装第二放电单元202,则第一放电单元201的正极即电离线231处于没有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状态,电流不流动。此外,相反地,若如图11(b)所示没有安装第一放电单元201,则第二放电单元202的负极即电极板232处于没有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状态,电流不流动。因此,即便放电单元200中的任一个与电路400连接,若没有连接其它放电单元200,则电流不会在连接着的放电单元200中流动,不会发生放电。藉此,能确保安全性。
[0088] <检测部>
[0089] 如上所述,若放电单元200中的任一个从电路400中脱落,电流便不会在电路400中流动,因此,通过检测电路400中是否有电流,就能检测出是否安装了所有的放电单元200。上述检测可通过空气净化器100所具有的检测部402来进行。
[0090] 检测部402如下所述构成。即,在电路400中连接有电流检测用的电阻,并通过运算放大器来使由该电阻产生的电压增幅。来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被输出至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基于来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来判断电路400中是否检测出电流。在电路400中没有检测出电流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使空气净化器100的未图示的显示部显示出表示这一内容的消息。显示部例如是液晶显示器。
[0091] (2-3)其它的构成要素
[0092] 以下对空气净化器100的其它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0093] (2-3-1)过滤部
[0094] 如图3所示,过滤部310由预滤器311、HEPA(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过滤器312和除臭元件313构成。首先,由预滤器311除去较大的灰尘。接着,由HEPA过滤器312进一步除去微细的灰尘。接着,经过HEPA过滤器312的空气通过含活性炭等的除臭元件313分解或吸附甲醛或气味成分等。
[0095] (2-3-2)流光放电单元
[0096] 从西罗克风扇350吹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作为图3所示的支流502被送至流光放电单元(在图4及图9中安装于触点单元301的构件340)。在上述支流502经过流光放电单元340时,利用流光放电来提供活性物种。提供了活性物种的支流502变成多个分流而从排出口331吹出至预滤器311前方。
[0097] 多个分流与从预滤器311吸入的室内空气合流后,到达HEPA过滤器312及除臭元件313。利用到达除臭元件313的活性物种来提高除臭效果。
[0098] 流光放电单元340具有作为正极的钨制的针状电极和位于该针状电极近旁、与该电极相对的板状电极(相对电极)。通过对针状电极施加高电压,就可产生作为等离子放电的一种的流光放电。在上述放电产生时,生成氧化分解力较高的活性物种。
[0099] 包括所生成的活性物种的空气流入图3所示的两个铅垂流路构件330。空气净化器100的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如上所述是铅垂方向上较长的开口,两个铅垂流路构件330沿着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配置。在各铅垂流路构件330上,多个排出口331以沿着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的铅垂方向的方式形成。流入铅垂流路构件330的含有活性物种的空气被从该排出口331吹出至过滤部310的预滤器311前方。
[0100] (2-3-3)加湿部320
[0101] 加湿部320包括加湿转子321及水盘322等。经过除臭元件313的空气经过加湿部320的加湿转子321。在空气经过加湿转子321时,从加湿转子321朝空气中排出水分。为了补充因排出而减少的水分,加湿转子321接收从水盘322供给来的水。将含活性物种的空气从设于铅垂通风路构件330的上述排出口331中的一个导入至水盘322。
[0102] (3)空气净化动作
[0103] 参照图3,对空气净化器100进行的空气净化作用进行说明。从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吸入的空气到达放电单元200。因此,可通过设于放电单元200的壳体第一部211外侧的预滤器来从空气中除去比较大的灰尘和尘土。接着,空气经过放电单元200的放电部。此时,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带正电荷。然后,空气到达过滤部310。
另一方面,从下吸入口113吸入的空气到达过滤部310。
[0104] 在过滤部310中,空气首先经过预滤器311。此时,由预滤器311从空气中除去比较大的灰尘或尘土。此外,通过预滤器311所含的光催化剂与儿茶素的作用,不仅能抑制附着在预滤器311的纤维上的灰尘等所含的霉菌或细菌等菌或病毒的繁殖,还能使病毒失去活性。
[0105] 经过预滤器311的空气经过HEPA过滤器312。上述空气中的带电的灰尘等会被吸附于HEPA过滤器312。
[0106] 经过HEPA过滤器312的空气经过除臭元件313,并在此时除臭。
[0107] 此后,该空气到达加湿部320的加湿转子321。空气经过加湿转子321并被加湿。
[0108] 经过过滤部310及加湿转子321而受到净化的空气被从吹出口114吹出至室内。此外,净化后的空气的一部分不会被吹出至室内,而是成为支流502导入流光放电单元340。
[0109] 通过流光放电单元340中的流光放电来产生活性物种。包括活性物种的空气经过两个铅垂通风路构件330内,并从形成于各铅垂通风路构件330的多个排出口331排出至预滤器311前方。包括活性物种在内的空气与吸入空气混合而被吸入预滤器311及HEPA过滤器312。上述包括活性物种的空气可使病毒、霉菌、细菌等失去活性或灭绝。
[0110] (4)特征
[0111] (4-1)
[01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正极的电离线231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第二放电单元202的电离线231、第一放电单元201的电离线231的顺序与电路400串联连接。与电离线231相反,作为负极的电极板232分别以高压电源401为起点,按第一放电单元201的电极板232、第二放电单元202的电极板232的顺序与电路400串联连接。若这样构成电路400,则在从电路400中取下第一放电单元201时,第二放电单元202的负极就处于没有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状态。在从电路400中取下第二放电单元202时,第一放电单元201的正极就处于没有与高压电源401连接的状态。因此,若从电路400中取下两个放电单元200中的任一个,则电流不会在电路400中流动,不会产生放电。可以提供一种能通过这种简便的机构来确保安全性且具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
[0113] (4-2)
[01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部402检测出与放电单元200连接的电路400中是否有电流。若在该电路400中没有电流,则判断为放电单元200中的某一个没有被安装,并经由空气净化器100的显示器使利用者知晓此事。藉此,可确保安全性。
[0115] (4-3)
[01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放电单元200的电离线231的触点即第一触点端子233和电极板232的触点即第二触点端子234配置在放电单元200的上端。藉此,能将电路400的配线(线束403)汇集在触点单元301内。
[0117] (4-4)
[011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放电单元200的纵向比横向长且呈细长形状,电离线231及电极板232的触点即第一接触端子233及第二触点端子234位于放电单元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上端。藉此,能将电离线231及电极板232与电路400的触点即第一触点端子233及第二触点端子234汇集在放电单元200的上端。此外,可使放电单元200容易操作。
[0119] (4-5)
[01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离线231在放电单元200内配置成U字状。藉此,可将电离线231与电路400的触点即第一触点端子233汇集在放电单元200的上端。
[0121] (5)变形例
[0122] (5-1)变形例1A
[01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放电单元200分别沿着第一侧方吸入口111及第二侧方吸入口112各配置一个,共计配置两个,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放电单元200。例如,也可以将放电单元200沿下吸入口113横向配置。即便在像这样包括三个以上的放电单元200的情况下,只要如图12所示将放电单元200与电路410串联连接,在上述放电单元200中的某一个没有被安装时电路410就会断开,电流不流动。具体来说,例如,在图12中,三个放电单元200的正极从右侧起依次串联连接。相反地,三个负极从左侧起依次串联连接。藉此,只要三个放电单元200中的一个脱落,电流就不会在电路410中流动。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中间的放电单元200从电路410中脱落,因此电流不会在电路
410中流动,相连接的任何放电单元200均无法产生放电。
[0124] (5-2)变形例1B
[01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机是空气净化器100。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空调机也可以是室内空调、工业用空调等任何空调机。
[0126] (5-3)变形例1C
[012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放电单元200发挥电气集尘功能。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发挥其它功能。例如,放电单元200也可以是像流光放电单元340这样产生流光放电,来生成作为强氧化物的活性物种。此外,也可以是生成负离子。
[0128]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9] 本发明可利用在设有放电功能的空调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