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护理床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31640.1

文献号 : CN1028609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赖恒刘崇方梁鑫麦国明孔昕郭健孔庆莹

申请人 : 孔庆莹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式护理床,通过监控装置的设置,使本产品带有多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辅助理疗康复系统,而且,该监控装置智能化地控制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的动作顺序,实现床头、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组合动作,达到设备功能齐全,性能安全稳定,操作便捷,使用舒适,有效保证使用者得到周全的护理监控,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权利要求 :

1. 一种智能式护理床,包括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有监控装置(1),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2)、内活动架(3)、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依次连接且活动安装于内活动架(3)上方,内折叠活动架(4)环绕依次连接的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的外缘并与内活动架(3)适配活动安装于外固架(2)上,所述外固架(2)上设有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前柱驱动组件及后柱驱动组件分别对应背部活动架(5)、脚部活动折叠架(7)安装于外固架(2)的前部与后部上,背部驱动组件与脚部驱动组件分别与背部活动架(5)、脚部活动折叠架(7)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上,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分别与内活动架(3)的左侧、右侧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的左侧、右侧上,所述监控装置(1)分别与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连接并控制它们的动行顺序,从而自动化地将外固架(2)、内活动架(3)、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或脚部活动折叠架(7)升高或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驱动组件包括前伸缩驱动柱(9)、前连接轴承(10)及前连接框架(11),前连接框架(11)分别安装于前伸缩驱动柱(9)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前连接轴承(10)安装于前连接框架(11)上并能沿着前连接框架(11)内移动,外固架(2)有前支撑架(12),前支撑架(12)适配安装于前连接轴承(10)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2)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缩驱动柱(9)对应背部活动架(5)安装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带动前支撑架(12)向上或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背部活动架(5)的背部驱动组件包括背部驱动电机(13)及背部支撑架(14),背部驱动电机(13)固定安装于前支撑架(12)上,背部驱动电机(13)的活塞杆固定于背部支撑架(14)上并能推动背部支撑架(14)向前或向后移动,背部支撑架(14)的两端则固定于对应背部活动架(5)的内折叠活动架(4)前部的左右两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柱驱动组件包括后伸缩驱动柱(16)、后连接轴承(17)及后连接支架(18),后连接支架(18)分别安装于后伸缩驱动柱(16)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后连接轴承(17)安装于后连接支架(18)上,外固架(2)有后支撑架(19),后支撑架(19)适配安装于后连接轴承(17)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2)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缩驱动柱(16)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安装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带动后支撑架(19)向上或向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的脚部驱动组件包括脚部驱动电机(20)及脚部支撑架(21),脚部驱动电机(20)安装于后支撑架(19)上,脚部驱动电机(20)的活塞杆固定于脚部支撑架(21)中部前能推动脚部支撑架(21)向前或向后移动,脚部支撑架(21)的两端固定于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前部的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左右两侧上,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有后连接架(22),后连接架(22)一端支承于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边缘上,后连接架(22)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撑架(1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叠活动架(4)分别通过若干个钩件(23)与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电机(24)、左旋转折叠杆(25),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撑架(26),左驱动电机(24)固定于中支撑架(26)的左侧,左驱动电机(24)的活塞杆与左旋转折叠杆(25)的顶端连接,左旋转折叠杆(25)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26)上,左旋转折叠杆(25)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3)的右侧边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驱动组件包括右驱动电机(27)、右旋转折叠杆(28),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撑架(26),右驱动电机(27)固定于中支撑架(26)的右侧,右驱动电机(27)的活塞杆与右旋转折叠杆(28)的顶端连接,右旋转折叠杆(28)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26)上,右旋转折叠杆(28)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3)的左侧边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架(2)上有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与后支撑架(19),所述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后支撑架(19)分别设有扣钩(29),内活动架(3)对应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后支撑架(19)设有固定杆(30),通过扣钩(29)与固定杆(30)相配连接,使内活动架(3)活动连接于外固架(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架(2)的外缘两侧分别设有能升降折叠式的护栏(8),其中一侧的护栏(8)上设有可收藏监控装置(1)的安装槽(15)。

说明书 :

一种智能式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式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老年人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需要长期追踪与治疗,但多数病人不可能长期留在医院治疗,而是采取了定期回院复诊的治疗方式,缺乏长期有效的病情监控和护理,而市场上的智能式护理床是使床面组建可随意调整成平、卧式等空间状态,具有多种护理功能的护理床对提高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解决了一系列护理难的问题。但是,普通的智能护理床的控制不合理,操作繁琐;并且,经常由于患者的体重的不同,导致护理床的床姿角度误差大,使用性能不安全稳定,难以提高使用者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没有精确角度显示,难以保证使用者得到周全的护理监控。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设备功能齐全、性能安全稳定、方便控制且有效保证使用者得到周全的护理监控又使用舒适的智能式护理床。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式护理床,包括床架,其中,所述床架上设有监控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内活动架、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及脚部活动折叠架,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及脚部活动折叠架依次连接且活动安装于内活动架上方,内折叠活动架环绕依次连接的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及脚部活动折叠架的外缘并与内活动架适配活动安装于外固架上,所述外固架上设有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前柱驱动组件及后柱驱动组件分别对应背部活动架、脚部活动折叠架安装于外固架的前部与后部上,背部驱动组件与脚部驱动组件分别与背部活动架、脚部活动折叠架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上,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分别与内活动架的左侧、右侧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的左侧、右侧上,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连接并控制它们的动行顺序,从而自动化地将外固架、内活动架、内折叠活动架、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或脚部活动折叠架升高或降低。
[0005]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前柱驱动组件包括前伸缩驱动柱、前连接轴承及前连接框架,前连接框架分别安装于前伸缩驱动柱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前连接轴承安装于前连接框架上并能沿着前连接框架移动,外固架有前支撑架,前支撑架适配安装于前连接轴承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缩驱动柱对应背部活动架安装于外固架的下方并能带动前支撑架向上或向下移动。
[0006]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对应背部活动架的背部驱动组件包括背部驱动电机及背部支撑架,背部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前支撑架上,背部驱动电机的活塞杆固定于背部支撑架上并能推动背部支撑架向前或向后移动,背部支撑架的两端则固定于对应背部活动架的内折叠活动架前部的左右两侧上。
[0007]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后柱驱动组件包括后伸缩驱动柱、后连接轴承及后连接支架,后连接支架分别安装于后伸缩驱动柱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后连接轴承安装于后连接支架上,外固架有后支撑架,后支撑架适配安装于后连接轴承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缩驱动柱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安装于外固架的下方并能带动后支撑架向上或向下移动。
[0008]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的脚部驱动组件包括脚部驱动电机及脚部支撑架,脚部驱动电机安装于后支撑架上,脚部驱动电机的活塞杆固定于脚部支撑架中部前能推动脚部支撑架向前或向后移动,脚部支撑架的两端固定于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前部的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左右两侧上,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有后连接架,后连接架一端支承于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边缘上,后连接架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撑架上。
[0009]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内折叠活动架分别通过若干个钩件与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及脚部活动折叠架活动连接。
[0010]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左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电机、左旋转折叠杆,外固架的中部有中支撑架,左驱动电机固定于中支撑架的左侧,左驱动电机的活塞杆与左旋转折叠杆的顶端连接,左旋转折叠杆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上,左旋转折叠杆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的右侧边缘上。
[0011]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右驱动组件包括右驱动电机、右旋转折叠杆,外固架的中部有中支撑架,右驱动电机固定于中支撑架的右侧,右驱动电机的活塞杆与右旋转折叠杆的顶端连接,左旋转折叠杆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上,右旋转折叠杆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的左侧边缘上。
[0012]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外固架上有前支撑架、中支撑架与后支撑架,所述前支撑架、中支撑架、后支撑架分别设有扣钩,内活动架对应前支撑架、中支撑架、后支撑架设有固定杆,通过扣钩与固定杆相配连接,使内活动架活动连接于外固架上。
[0013]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外固架的外缘两侧分别设有能升降折叠式的护栏,其中一侧的护栏上设有可收藏监控装置的安装槽。
[0014]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智能式护理床进行改进,通过监控装置的设置,使本产品带有多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辅助理疗康复系统,而且,该监控装置智能化地控制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的动作顺序,达到设备功能齐全,性能安全稳定,操作便捷,使用舒适,有效保证使用者得到周全的护理监控,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除背部活动架、中部连接架及脚部活动折叠架及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头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护栏)。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尾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护栏)。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放大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B放大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部活动架升的状态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部活动架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其一护栏)。
[0023]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折叠活动架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护栏及脚部活动架升)。
[002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其一护栏)。
[0025]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升的状态示意图(去除其一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 根据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式护理床,其包括床架,该床架上设有监控装置1,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2、内活动架3、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依次连接且活动安装于内活动架3上方,内折叠活动架4环绕依次连接的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的外缘并与内活动架3适配活动安装于外固架2上,所述外固架2上设有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前柱驱动组件及后柱驱动组件分别对应背部活动架5、脚部活动折叠架7安装于外固架2的前部与后部上,背部驱动组件与脚部驱动组件分别与背部活动架5、脚部活动折叠架7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上,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分别与内活动架3的左侧、右侧连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的左侧、右侧上,所述监控装置1分别与前柱驱动组件、后柱驱动组件、背部驱动组件、脚部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连接并控制它们的动行顺序,从而自动化地将外固架2、内活动架3、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或脚部活动折叠架7升高或降低,实现床头、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组合动作,自动化高,操作便捷,使用灵活。根据实际应用,该监控装置1为触摸式平板电脑控制器,其带有多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辅助理疗康复系统,设备功能齐全,性能安全稳定,既可以保证使用者得到周全的护理监控,也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0028] 根据上述进一步优化,内活动架3起到主要托置作用,在内活动架3的上面托有内折叠活动架4、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内折叠活动架4分别通过若干个钩件23与背部活动架5、中部连接架6及脚部活动折叠架7活动连接。其中,外固架2上有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与后支撑架,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后支撑架19分别设有扣钩29,内活动架3对应前支撑架12、中支撑架26、后支撑架19设有固定杆30,通过扣钩29与固定杆30相配连接,使内活动架3活动连接于外固架2上。这样,有效实现各部件灵活地实现床头、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组合动作。
[0029] 然而,参照图2至图6所示,外固架2的上安装有前柱驱动组件与后柱驱动组件,而该前柱驱动组件与后柱驱动组件分别能实现床头升降、床尾升降。其中,该前柱驱动组件包括前伸缩驱动柱9、前连接轴承10及前连接框架11,前连接框架11分别安装于前伸缩驱动柱9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前连接轴承10安装于前连接框架11上并能沿着前连接框架11移动,外固架2有前支撑架12,前支撑架12适配安装于前连接轴承10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2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缩驱动柱9对应背部活动架5安装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带动前支撑架12向上或向下移动,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而后柱驱动组件包括后伸缩驱动柱16、后连接轴承17及后连接支架18,后连接支架18分别安装于后伸缩驱动柱16的平面的左右两侧上,后连接轴承17安装于后连接支架18上,外固架2有后支撑架19,后支撑架19适配安装于后连接轴承17上并其两端支撑于外固架2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缩驱动柱
16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安装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带动后支撑架19向上或向下移动,如图2、图4及图6所示。
[0030] 即,运行时,前伸缩驱动柱9慢慢地向上伸展,同时前伸缩驱动柱9带动前支撑架12慢慢向上升,从而带动外固架2上部慢慢地向上升,实现床头升。前伸缩驱动柱9慢慢地向下缩而复位时,实现床头降。而后伸缩驱动柱16带动后支撑架19慢慢地向上升,从而使外固架2下部慢慢地向上升,实现床尾降。后伸缩驱动柱16慢慢地向下缩而复位时,实现床尾降。
[0031] 由于前伸缩驱动柱9与后伸缩驱动柱16分别固定于外固架2的下方的前部与后部,当床头升或床尾升时,前连接轴承10会沿着前连接框架11向外固架2的中心靠近或远离进行移动,从而对整个床体进行倾斜调整,防止前连接轴承10或后连接轴承17卡于前连接框架11或后连接支架18上确保本产品的正常运行。
[0032] 参照图2及图7所示,对应背部活动架5的背部驱动组件包括背部驱动电机13及背部支撑架14,背部驱动电机13固定安装于前支撑架12上,背部驱动电机13的活塞杆固定于背部支撑架14上并能推动背部支撑架14向前或向后移动,背部支撑架14的两端则固定于对应背部活动架5的内折叠活动架4前部的左右两侧上。
[0033] 即,背部驱动电机13驱动其连接的背部支撑架14中部向前或向后移动,使与背部支撑架14两端头连接的对应背部活动架5的内折叠活动架4前部向上升或向下降,从而带动与内折叠活动架4连接的背部活动架5的前部向上升或向下降,实现驱使使用者的背部升或降。
[0034] 参照图2、图8及图9所示,所述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的脚部驱动组件包括脚部驱动电机20及脚部支撑架21,脚部驱动电机20安装于后支撑架19上,脚部驱动电机20的活塞杆固定于脚部支撑架21中部前能推动脚部支撑架21向前或向后移动,脚部支撑架21的两端固定于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前部的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左右两侧上,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有后连接架22,后连接架22一端支承于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边缘上,后连接架22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撑架19上。
[0035] 即,脚部驱动电机20驱动其连接的脚部支撑架21中部向前或向后移动,使与脚部支撑架21两端头连接的以对应脚部活动折叠架7的内折叠活动架4后部的折叠处向上升或向下降,同时带动与内折叠活动架4连接的脚部活动折叠架7向上升或向下降,实现驱使使用者的脚部升或降。
[0036] 参照图2及图10所示,左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电机24、左旋转折叠杆25,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撑架26,左驱动电机24固定于中支撑架26的左侧,左驱动电机24的活塞杆与左旋转折叠杆25的顶端连接,左旋转折叠杆25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26上,左旋转折叠杆25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3的右侧边缘上。
[0037] 即,左驱动电机24运行,左驱动电机24驱动其连接的左旋转折叠杆25顶端的连接点向右方向慢慢移动到左旋转折叠杆25的转折点的下方,由于杠杆原理,左旋转折叠杆25的尾端慢慢移动到左旋转折叠杆25的转折点的上方,从而使内活动架3的右侧上升,实现床架右翻。同样,左驱动电机24驱动左旋转折叠杆25的顶端复位,从而使内活动架3的右侧下降,实现床架复位。
[0038] 参照图2及图11所示,右驱动组件包括右驱动电机27、右旋转折叠杆28,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撑架26,右驱动电机27固定于中支撑架26的右侧,右驱动电机27的活塞杆与右旋转折叠杆28的顶端连接,右旋转折叠杆28的转折点安装于中支撑架26上,右旋转折叠杆28的尾端固定于内活动架3的左侧边缘上。
[0039] 即,右驱动电机27运行,右驱动电机27驱动其连接的右旋转折叠杆28顶端的连接点向右方向慢慢移动到右旋转折叠杆28的转折点的下方,由于杠杆原理,右旋转折叠杆28的尾端慢慢移动到右旋转折叠杆28的转折点的上方,从而使内活动架3的左侧上升,实现床架左翻。同样,右驱动电机27驱动右旋转折叠杆28的顶端复位,从而使内活动架3的左侧下降,实现床架复位。
[0040] 然而,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多功能护理,在监测装置上有多种选择提供,如:阅读,吃饭,前倾,后昂,睡觉,清洁,平床,停止,复位以及演示,这些都需要各个驱动电机组合才能完成。表现为:阅读与吃饭的选项都由中背部驱动电机13与脚部驱动电机20组合完成操作;前倾与后昂的选项由前驱动电机8与后驱动电机15组合完成操作;当选择睡觉选项,其需把床体整体放成,需要所有的驱动电机组合完成;若选择清洁选项,其同样由中背部驱动电机13与脚部驱动电机20组合完成;若选择平床选项,所有的驱动电机会恢复到初始状态;若选择复位选项,驱动所有驱动电机整体复位调整;若选择演示选项,所有的驱动电机根据上述的功能选项一一演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中一个左右翻的选项分别自动循环执行“左翻—放平—右翻—方平”, 其由左驱动电机24与右驱动电机27组合完成。
[0041] 另外,外固架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床屏31,且外固架2的外缘两侧分别设有能升降折叠式的护栏8,其俩分别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根据实际应用,该护栏8可配有可收折、可升降功能,且其中一侧的护栏8上设有可收藏监控装置1的安装槽15,使用方便。
[0042] 此外,外固架2的底部有若干个滑轮32,且外固架2的底部可用于敷设信号电缆,在敷设有信号电缆的外固架2底部外侧可盖住外饰罩,起到外饰作用的同时起到保护信号电缆的保护作用。
[0043]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智能式护理床,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