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36743.X

文献号 : CN10288711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田大辅平山勋山口直宏

申请人 : 马自达株式会社

摘要 :

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在最后排座椅(5)的车辆后侧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卷绕行李箱盖部件(32)的卷绕装置。行李箱盖部件(32)具有:盖主体部分(35);和具有形状保持性的板部(36),其连结于该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构成为后端部能卡合于配设于举升门(3)内表面部的被卡合部(3a)。在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3a靠上侧分别配设限制部(40),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限制部(40)与板部(36)抵接而限制板部(36)向上侧移动来限制盖主体部分(35)向上侧移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车体后部的行李箱;车体后面开口部;举升门,其被轴支于该车体后面开口部的上部,打开关闭自如地覆盖该车体后面开口部;以及行李箱盖部件,其从上方覆盖上述行李箱,上述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还具备卷绕装置,其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于最后排座椅的车辆后侧,卷绕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在上述举升门的内表面部配设有被卡合部,

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具有:盖主体部分;以及具有形状保持性的板部,其连结于该盖主体部分的后端,构成为后端部能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部,在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上述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行李箱盖部件根据该举升门的开闭而上下移动,在上述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上述被卡合部靠上侧分别配设有限制部,在该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该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限制部与上述板部抵接而限制该板部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上述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是与举升门饰边一体成形的鼓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配设有树脂制抵接部,在上述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上述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树脂制抵接部抵接于上述限制部。

说明书 :

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该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具备:车体后部的行李箱;车体后面开口部;举升门,其被轴支于该车体后面开口部的上部,打开关闭自如地覆盖该车体后面开口部;以及从上方覆盖上述行李箱的行李箱盖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中,构成为与举升门的开闭操作连动地开闭行李箱盖部件,当打开举升门时使行李箱盖部件向上方移动,进行行李相对于行李箱内的取放。
[0003] 但是,为了当关闭举升门时可靠地覆盖行李箱内的行李,需要将行李箱盖部件的车宽方向尺寸设为与车体后面开口部的下部大致相同的尺寸,但例如在车体后面开口部构成为上缘部比下缘部短的梯形的汽车的情况下,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有可能与后立柱发生碰撞。
[0004]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案:在最后排座椅的车辆后方附近配设板部件,在该板部件的后部配设卷绕行李箱盖部件的卷绕装置,从而根据板部件的量将卷绕装置配置于车辆后方,由此构成为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08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但是,专利文献1的构成由于配设板部件,因此具有如下问题:由于该板部件的存在导致结构复杂、成本上升,另外,外观、行李的搭载性也变差。
[0010]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方面完成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利用配设于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限制部限制行李箱盖部件的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
[0013] 具体地,本发明以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为对象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具备:车体后部的行李箱;车体后面开口部;举升门,其被轴支于该车体后面开口部的上部,打开关闭自如地覆盖该车体后面开口部;以及行李箱盖部件,其从上方覆盖上述行李箱。
[0014] 即,第1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卷绕装置,卷绕装置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于最后排座椅的车辆后侧,卷绕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在上述举升门的内表面部配设有被卡合部,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具有:盖主体部分;以及具有形状保持性的板部,其连结于该盖主体部分的后端,构成为后端部能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部,在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上述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行李箱盖部件根据该举升门的开闭而上下移动,在上述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上述被卡合部靠上侧分别配设有限制部,在该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该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限制部与上述板部抵接而限制该板部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上述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
[0015] 据此,在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板部抵接于分别配设于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靠上侧的限制部而限制板部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所以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的形状在侧视车辆时为大致L字形状(大致倒へ字形状),盖主体部分远离后立柱。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
[0016] 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发明中,上述限制部是与举升门饰边一体成形的鼓出部。
[0017] 据此,能提高限制部的成形性并美化外观。
[0018] 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发明中,在上述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配设有树脂制抵接部,在上述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上述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上述举升门的状态时上述树脂制抵接部抵接于上述限制部。
[0019] 据此,在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分别配设于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树脂制抵接部抵接于分别配设于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靠上侧的限制部而限制板部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所以能利用这样的强度比较高的树脂制抵接部确保稳定的抵接强度,能将盖主体部分的上侧移动的限制设为稳定的状态。
[0020] 发明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在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板部抵接于分别配设于举升门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靠上侧的限制部而限制板部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向上侧移动,所以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的形状在侧视车辆时为大致L字形状,盖主体部分远离后立柱,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从侧面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0023] 图2是示出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的后视图。
[0024] 图3是示出举升门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卡合于举升门的状态时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后视立体图。
[0025] 图4是示意性示出限制部未形成于举升门的情况和形成于举升门的情况的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的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2车体后面开口部
[0028] 3举升门
[0029] 3a被卡合部
[0030] 4行李箱
[0031] 5最后排座椅
[0032] 24下侧壁饰边(举升门饰边)
[0033] 25侧壁饰边(举升门饰边)
[0034] 32行李箱盖部件
[0035] 34卷绕装置
[0036] 35盖主体部分
[0037] 36板部
[0038] 40限制部
[0039] 42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1] 本实施方式是如下情况下的例子:在车辆前后方向长度比较长的行李箱设于最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后侧的两厢型、面包型、旅行车型等的汽车中,在具备从上方覆盖收纳于行李箱内的行李的行李箱盖装置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中应用本发明。
[0042] 如图1~图3所示,在汽车的后部设有:上缘部比下缘部短的大致梯形的车体后面开口部2;下开式的举升门(后门)3,其被轴支于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上部的铰链部,打开关闭自如地覆盖车体后面开口部2;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车辆前方的行李箱4;装备于行李箱4的车辆前侧的最后排座椅5;以及装备于最后排座椅5的座椅靠背6的车辆后侧的行李箱盖装置30等。
[0043] 接着,对举升门3进行说明。举升门3具备下侧壁21、左右的侧壁22、22、以及上侧壁23。下侧壁21升起至汽车的大致一半的高度。各侧壁22从下侧壁2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的上部向上方升起。该侧 壁22以越往车体前方就越往上方的方式倾斜。上侧壁23以在左右侧壁22、22的上端部间跨越的方式在车宽方向延伸。下侧壁21、侧壁22以及上侧壁23形成举升门窗用开口,在该开口设有举升门窗。在下侧壁21、侧壁22以及上侧壁23各自的车辆前侧(车内侧)分别设有树脂制饰边。并且,下侧壁饰边24、侧壁饰边25以及上侧壁饰边构成举升门饰边。
[0044] 接着,对行李箱4进行说明。行李箱4的上下由顶盖11和地板12进行划分。该顶盖11的后缘部构成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上缘部。地板12遍及行李箱4的区域整体设为平坦的状态。该地板12的后缘部构成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下缘部。
[0045] 另外,行李箱4的左右由车体后部的左右的后部侧壁13、13进行划分。各后部侧壁13具备下侧侧壁14和后立柱15。各下侧侧壁14在汽车的左右各侧从地板12升起至汽车的大致一半的高度。各后立柱15从下侧侧壁14的后侧上部向上方升起。该后立柱15以越往车体前方就越往上方的方式倾斜。这样的各后部侧壁13的后立柱15支撑顶盖11的后部。伴随于此,下侧侧壁14、后立柱15以及顶盖11形成后三角窗用开口16,在该开口16设有后三角窗17。
[0046] 在下侧侧壁14和后立柱15各自的车宽方向内侧分别设有树脂制饰边。在下侧侧壁饰边18上,在最后排座椅5的座椅靠背6的上端部的车辆后侧附近形成有箱体用凹部。并且,后立柱饰边和后立柱15构成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侧缘部。
[0047] 而且,行李箱4的前后由最后排座椅5和举升门3进行划分。最后排座椅5设于地板12上。
[0048] 接着,对行李箱盖装置30进行说明。行李箱盖装置30具有:设于座椅靠背6的上端部的车辆后侧附近位置的容纳箱体31;以及构成为后端部能与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卡合的行李箱盖部件32等。
[0049] 容纳箱体31以在左右后部侧壁13、13间跨越的方式在车宽方向延伸,其两端部嵌合保持于左右的下侧侧壁饰边18、18的箱体用凹部。在容纳箱体31内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有卷绕机构33,卷绕机构33向卷绕行李箱盖部件32的前侧部分的盖主体部分35的 方向施力,行李箱盖部件32的前端部能转动地轴支于该卷绕机构33。该容纳箱体31和卷绕机构33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于最后排座椅5的车辆后侧、期望是最后排座椅5的车辆后侧的附近,且构成卷绕行李箱盖部件32的卷绕装置34。并且,盖主体部分35利用由卷绕机构33所施加的力赋予给盖主体部分35的张力,在车辆前后方向展开。
[0050] 行李箱盖部件32具有: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的盖主体部分35;能绕在车宽方向延伸的轴转动地连结于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由具有形状保持性的树脂制成,当在行李箱盖部件32卷绕于卷绕装置34的状态时从卷绕装置34向下方垂下的板部36等,构成为:行李箱盖部件32的车宽方向尺寸比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上缘部的车宽方向尺寸长且与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下部大致相同。
[0051] 板部36的外周形状包含大致圆弧和直线。在板部36的后部,在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分别设有卡合部37,各卡合部37卡合连结于被卡合部3a,以行李箱盖部件32根据举升门3的开闭而上下移动的方式联系,被卡合部3a在举升门3中分别设于下侧壁饰边2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的举升门窗下缘附近部。
[0052] 如上所述,行李箱盖部件32具有连结于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的板部36,所以能提高行李箱盖部件32的后侧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将用于将行李箱盖部件32连结到举升门3的卡合部37安装于板部36,在当打开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的后端部被拉到车辆后方的情况下,也能相对于行李箱盖部件32确保充分的强度。
[0053] 在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比被卡合部3a靠上侧(该位置关系是指举升门3关闭时的状态。换言之,举升门3上缘侧),以行李箱盖部件3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后立柱15(车体后面开口部2的周缘部)不发生碰撞的方式分别设有限制部40,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限制部40与板部36抵接而限制板部36的前端侧向上侧且向车辆前方(举升门3外表面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侧向上侧且向车辆前方移动。即,各限制部40,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 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限制板部36以位于卡合部37和被卡合部3a的卡合部分且在车宽方向延伸的转轴为中心向上侧(图1中绕顺时针)转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35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卷绕机构33的轴为中心向上侧(图1中为逆时针)转动。这样,利用限制部40限制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侧向上侧且向车辆前方移动,由此行李箱盖部件32的形状设为在侧视车辆时盖主体部分35和板部36的连结部分向下侧且车辆后方突出的大致L字形状(大致倒ヘ字形状)。各限制部40是在举升门3的各侧壁饰边25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方式一体成形的树脂制鼓出部。在各限制部40的车辆前侧(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为下侧)设有包含平面的被抵接面41,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被抵接面41与板部36抵接。
[0054] 另外,在板部36的前缘部,在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分别一体地设有树脂制抵接部42,抵接部42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抵接于各限制部40的被抵接面41。各抵接部42包含其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从板部36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矩形板状部件,该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上表面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抵接于各限制部40的被抵接面41。
[0055] 接着,基于图1~图4对行李箱盖装置3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56] 当将行李箱盖部件32卷绕于卷绕装置34时,板部36从卷绕装置34向下方垂下。另一方面,当将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时,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将从卷绕装置
34向下方垂下的板部36向上方举起,将行李箱盖部件32从卷绕装置34向车辆后方拉出,将行李箱盖部件32连结于举升门3。
[0057] 另外,当在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下打开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的后端部向车辆后方倾斜地上升,由此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部被拉到车辆后方且上方,如图1中实线所示,盖主体部分35从卷绕装置34被拉出,当行李箱盖部件32到达上升位置时,在行李箱4的上方,开口被打开。
[0058] 此时,如上所述,形成于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的各限制部40由于板部36的各抵接部42的上表面抵接于各限制部40的被抵接面41而限制板部36的前端侧向斜上前方移动从而限制盖主体部分35的后端侧向斜上前方移动,由此如图1中实线所示,将行李箱盖部件32的形状设为在侧视车辆时为大致L字形状,所以当完全打开举升门3时,盖主体部分3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远离后立柱15,不会发生碰撞后立柱15。并且,此时盖主体部分35与后立柱15不发生碰撞,所以能防止行李箱盖装置30破损。
[0059] 图4是示意性示出限制部40未形成于举升门3的情况和形成于举升门3的情况下的行李箱盖部件32与后立柱15的接触状态的侧视图。当限制部40未形成于举升门3时,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当完全打开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的形状为大致直线形状,盖主体部分35与后立柱15接触。但是,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限制部40形成于举升门3时,如图4中实线所示,当完全打开举升门3时,板部36抵接于限制部40,行李箱盖部件
32的形状为大致L字形状,伴随于此,盖主体部分35远离上述接触位置,不会与后立柱15接触。
[0060] 另一方面,当在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下关闭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移动到下降位置,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行李箱盖部件32被水平展开,所以行李箱4的上方的开口被覆盖。
[0061] -效果-
[0062]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板部36抵接于分别配设于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3a靠上侧的限制部40而限制板部36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35向上侧移动,所以当完全打开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的形状在侧视车辆时为大致L字形状,盖主体部分35远离后立柱15。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3时行李箱盖部件32与后立柱15不发生碰撞。
[0063] 另外,限制部40是与举升门饰边一体成形的鼓出部,所以能提 高限制部40的成形性并美化外观。
[0064] 而且,在举升门3为完全打开状态且行李箱盖部件32卡合于举升门3的状态时,分别配设于板部36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树脂制抵接部42抵接于分别配设于举升门3的内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比被卡合部3a靠上侧的限制部40而限制板部36向上侧移动,由此限制盖主体部分35向上侧移动,所以能利用这样的强度比较高的树脂制抵接部42确保稳定的抵接强度,能将盖主体部分35的上侧移动的限制设为稳定的状态。
[0065] (其它的实施方式)
[006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卡合部3a在举升门3中设于举升门窗下缘附近部,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于从举升门窗下缘部向下方离开的部分。
[006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部36由树脂制成,但只要具有形状保持性则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毡状物固定而制作。
[0068]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部40是与举升门饰边一体成形的鼓出部,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与举升门3不同的部件。但是,从限制部40的成形性和外观的提高的观点出发,期望是鼓出部。
[006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板部36的树脂制抵接部42抵接于限制部40,但不限于此,例如板部36自身可以抵接。
[0070]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它的各种形式实施。
[0071] 这样,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不过仅是例示,不应被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示出,丝毫不局限于说明书。而且,属于权利要求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变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72]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3]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行李箱结构能应用于如下情况所需的用途等: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得当完全打开举升门时使得行李箱盖部件与后立柱不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