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94865.1

文献号 : CN1029192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伟高超

申请人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A)十三吗啉与(B)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一种,其中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32︰1~1︰32,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悬乳剂、悬浮剂等,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的病菌所致病害。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十三吗啉与肟菌酯的重量比为32︰1~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十三吗啉与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1~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十三吗啉与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1~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腐烂病、炭疽病、叶斑病、霜霉病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0001]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一种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10579234.8,原申请日为2010.12.8。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3] 随着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农用化学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倍受人们关注,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都受到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出防效好、用量低、绿色环保、并能延缓抗性产生速度的农药产品已经成为农药研发的趋势。
[0004] 十三吗啉(tridemorph)是吗啉类杀菌剂。分子式为C19H39NO(大约),化学名称:2,6-二甲基-4-十三烷基吗啉。
[0005] 十三吗啉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对担子菌、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效,主要是抑制病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0006] 但长期单独使用十三吗啉单剂,容易使病害产生抗性,导致用药量增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使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的常用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产生速度,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0008] 针对十三吗啉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发现: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一定比例混配后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0009] 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是这些年来出现的新型杀菌剂,杀菌机理独特,具有渗透于内吸作用,低毒、高效、广谱性。这类杀菌剂都是病原菌的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病原菌生理活动中的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并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原菌细胞死亡。对子囊菌、孢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都有很好的防效。对白粉、炭疽病、黑星病、疫病、霜霉病防治效果好。
[0010] 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较为优选的成分有: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等。
[0011]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英国ICI公司开发的杂环类杀菌剂。分子式:C24H17N3O5,化学名称:(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酯。嘧菌酯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cl向细胞色素C的电子转移,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一直产孢。
[0012] 醚菌酯(kresoxim-methyl)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分子式:C18H19NO4,化学名称:甲基(E)-2-甲氧基亚氨基-2-[2-(0-甲苯氧基)苯基]醋酸盐。醚菌酯属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原菌细胞死亡。具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杀菌谱广,对子囊菌、鞭毛茵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13]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分子式:C19H18CIN3O4,化学名称: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0014] 烯肟菌胺由沈阳化工研究院1999年发现的,分子式:C21H20CI2N3O3,化学名称:(E,E,E)-N-甲基-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亚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烯肟菌胺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药剂通过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Ⅲ(Cyt bc1复合物)的结合,阻断电子由Cyt bc1复合物流向Cyt c,破坏真菌的ATP合成,从而起到抑制或杀死真菌的作用。
[0015] 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分子式:C20H19F3N2O4,化学名称:(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对环境安全。
[0016] 烯 肟 菌 酯(Enestroburin), 分 子 式:C22H27ClNO4,化 学 名 称:3- 甲 氧基-2-[2-((((1-甲基-3-(4-氯苯基)-2-丙烯基叉)氨基)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
[0017] 苯醚菌酯(kresoxim-methyl)是由浙江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分子式:C20H22O4,化学名称:(E)2-[2-(2,5-二甲基苯氧基甲苯)-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苯醚菌酯具保护及治疗作用,毒性低,活性高,杀菌谱广,对子囊菌、鞭毛茵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黄瓜白粉病和葡萄霜霉病具有非常优异的防效。
[0018] 本发明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载体。
[0019] 活性组分A选自十三吗啉。
[0020] 活性组分B选自选自上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一种:
[0021] 较为优选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苯醚菌酯中的一种。
[0022] 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32︰1~1︰32,优选为16︰1~1︰16。
[0023]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嘧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8︰1~1︰8。
[0024]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醚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8︰1~1︰8。
[002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吡唑醚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8︰1~1︰8。
[0026]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肟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8︰1~1︰8。
[0027]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烯肟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8︰1~1︰8。
[0028]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烯肟菌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16︰1~1︰4。
[0029]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十三吗啉与苯醚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8,优选为16︰1~1︰1。
[0030]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真菌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1~80%,较佳的为10%~50%。
[0031]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4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0032]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
[0033]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4]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如:水分散粒剂、悬乳剂、悬浮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0035]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兼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可用与多种作物如:果树、小麦、水稻、番茄、葡萄、黄瓜、辣椒、甜椒、茄子、草莓、蔬菜以及一些花卉植物,防治幼卵菌纲、藻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腐烂病、叶霉病、炭疽病、锈病、枯萎病、疫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效。
[0036]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本发明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二)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既提高了防病效果,降低了亩用药量及成本,又扩大了杀菌谱;(三)本发明组合物有助于避免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速度,从而解决了目前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的抗性和成本问题;(四)本发明组合物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混配对环境的影响将更低,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不同有效成分混配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大大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科学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39]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0040] 实施应用例一:活性成分(A)十三吗啉与(B)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0041]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0042]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0043]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0044]
[004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0046]
[0047]
[0048]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A)十三吗啉和(B)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0049] A选自十三吗啉;
[0050] B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苯醚菌酯中之一种。
[0051] 试验结果如表所示:
[0052] 毒力测定结果一
[0053] 表1 嘧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0054]
[0055] 由表1可知,十三吗啉、嘧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6.02mg/L。嘧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嘧菌酯配比在32︰1至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16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8︰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56] 毒力测定结果二
[0057] 表2 醚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0058]
[0059] 由表2可知,十三吗啉、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1.35mg/L。醚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醚菌酯配比在32︰1至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16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60] 毒力测定结果三
[0061] 表3 吡唑醚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0062]
[0063] 由表3可知,十三吗啉、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1.32mg/L。醚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醚菌酯配比在32︰1至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16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64] 毒力测定结果四
[0065] 表4 肟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0066]
[0067] 由表4可知,十三吗啉、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1.51mg/L。肟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肟菌酯配比在32︰1至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16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68] 毒力测定结果五
[0069] 表5 烯肟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0070]
[0071] 由表5可知,十三吗啉、烯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1.54mg/L。烯肟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烯肟菌酯配比在32︰1至
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16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72] 毒力测定结果六
[0073] 表6 烯肟菌胺、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0074]
[0075]
[0076] 由表6可知,十三吗啉、烯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0.83mg/L。烯肟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烯肟菌酯配比在32︰1至
1︰3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16︰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4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77] 毒力测定结果七
[0078] 表7 苯醚菌酯、十三吗啉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0079]
[0080] 由表7可知,十三吗啉、苯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2.34mg/L和0.16mg/L。苯醚菌酯的毒力高于十三吗啉的毒力。十三吗啉与苯醚菌酯配比在64︰1至
1︰16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32︰1至1︰8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较为理想,在16︰1至1︰1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尤为突出。
[0081] 实例应用例二:
[0082] 1、悬乳剂的配制
[0083]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40%、活性成分B 1~40%、乳化剂2~12%,分散湿润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水加至100%。
[0084]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A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悬浮液,然后将活性成分B原药、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乳剂产品。
[0085] 实施例1 嘧菌酯20%、十三吗啉30%、OP-10磷酸酯8%、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嘧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86] 实施例2 醚菌酯20%、十三吗啉25%、聚羧酸盐2%、烷基苯磺酸钙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醚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87] 实施例3 吡唑醚菌酯10%、十三吗啉3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4%,萘磺酸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吡唑醚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88] 实施例4 烯肟菌胺10%、十三吗啉2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2%、农乳600#磷酸酯3%、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烯肟菌胺·十三吗啉悬乳剂。
[0089] 实施例5 肟菌酯5%、十三吗啉25%、三乙醇胺盐5%、木质素磺酸钠4%、蚕沙2%、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肟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90] 实施例6 烯肟菌酯15%、十三吗啉10%、吐温80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明胶2%、聚乙二醇2%、硅油0.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烯肟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91] 实施例7 苯醚菌酯10%、十三吗啉10%、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硅酸镁铝1%、乙二醇4%、白炭黑3%、有机硅0.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苯醚菌酯·十三吗啉悬乳剂。
[0092] 2、悬浮剂的配制
[0093]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40%、活性成分B 1~4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增稠剂0.1~2%、抗冻剂0.1~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94]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A原药、活性成分B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产品。
[0095] 实施例8 嘧菌酯10%、十三吗啉4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嘧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096] 实施例9 醚菌酯10%、十三吗啉35%、聚羧酸盐2%、十二烷基硫酸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醚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097] 实施例10 吡唑醚菌酯30%、十三吗啉1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吡唑醚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098] 实施例11 烯肟菌胺15%、十三吗啉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2%、农乳600#磷酸酯3%、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烯肟菌胺·十三吗啉悬浮剂。
[0099] 实施例12 肟菌酯25%、十三吗啉5%、木质素磺酸钠4%、蚕沙2%、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肟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100] 实施例13 烯肟菌酯20%、十三吗啉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明胶2%、聚乙二醇2%、硅油0.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烯肟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101] 实施例14 苯醚菌酯5%、十三吗啉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硅酸镁铝1%、乙二醇4%、白炭黑3%、有机硅0.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苯醚菌酯·十三吗啉悬浮剂。
[0102] 3、水乳剂的配制
[0103]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40%、活性成分B 1~40%、溶剂1~30%、乳化剂1~15%、共乳化剂0~8%、抗冻剂0~10%、增稠剂0.1~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104] 将上述配方料混合,将有效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产品。
[0105] 实施例15 十三吗啉5%、醚菌酯40%、乙酸乙酯20%、乙腈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聚乙烯醇1%、丙二醇5%、月桂酸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十三吗啉·醚菌酯水乳剂。
[0106] 实施例16 十三吗啉30%、嘧菌酯8%、甲醇18%、丙酮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聚乙烯醇1%、丙三醇5%、硅油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8%十三吗啉·嘧菌酯水乳剂。
[0107] 实施例17 十三吗啉30%、吡唑醚菌酯5%、甲醇15%、二甲基亚砜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黄原胶1%、甘油5%、硅酸镁铝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十三吗啉·吡唑醚菌酯水乳剂。
[0108] 实施例18 十三吗啉20%、苯醚菌酯10%、乙醇15%、乙醚8%、司盘5%、黄原胶1%、甘油5%、硅酸镁铝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十三吗啉·苯醚菌酯水乳剂。
[0109] 实施例19 十三吗啉8%、烯肟菌胺20%、环己烷12%、二甲基亚砜8%、吐温5%、明胶1%、橄榄油5%、聚乙二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8%十三吗啉·烯肟菌胺水乳剂。
[0110] 实施例20 十三吗啉15%、烯肟菌酯10%、甲醇15%、乙醚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黄原胶1%、甘油5%、硅酸镁铝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十三吗啉·烯肟菌酯水乳剂。
[0111] 实施例21 十三吗啉10%、肟菌酯5%、甲醇15%、二甲基亚砜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聚乙烯醇2%、甘油1%、月桂醇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5%十三吗啉·肟菌酯水乳剂。
[0112] 4、微乳剂的配制
[0113]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40%、活性成分B1~40%、溶剂1~30%、乳化剂3~20%、共乳化剂0~12%、抗冻剂0~10%、增稠剂0.1~2%、消泡剂0.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114] 将活性成分A原药与活性成分B原药溶解在装有溶剂和助溶剂的均化器中;将乳化剂、稳定剂以及抗冻剂、水加入到装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后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得到外观清澈透明的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剂产品。
[0115] 实施例22 十三吗啉5%、醚菌酯50%、乙醚18%、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8%、丁醇5%、羟乙基纤维素3%、水杨酸钠2%、有机硅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5%十三吗啉·醚菌酯微乳剂。
[0116] 实施例23 十三吗啉10%、嘧菌酯40%、橄榄油12%、苯乙基酚聚氧丙烯醚8%、十四烷醇-15%、聚乙烯醇2%、山梨酸钠2%、有机硅消泡剂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十三吗啉·嘧菌酯微乳剂。
[0117] 实施例24 十三吗啉32%、吡唑醚菌酯2%、环己烷1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8%、异丁醇5%、羟乙基纤维素2%、水杨酸2%、有机硅消泡剂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4%十三吗啉·吡唑醚菌酯微乳剂。
[0118] 实施例25 十三吗啉40%、肟菌酯8%、乙腈2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8%、丁醇5%、羟乙基纤维素2%、山梨酸钠2%、有机硅消泡剂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8%十三吗啉·肟菌酯微乳剂。
[0119] 实施例26 十三吗啉40%、烯肟菌酯5%、甲醇1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醚8%、十四烷醇-15%、聚乙烯醇2%、水杨酸钠2%、有机硅消泡剂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十三吗啉·烯肟菌酯微乳剂。
[0120] 实施例27 十三吗啉25%、烯肟菌胺5%、乙酸乙酯1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8%、异丁醇5%、羟乙基纤维素2%、山梨酸钠2%、硅油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十三吗啉·烯肟菌胺微乳剂。
[0121] 实施例28 十三吗啉16%、苯醚菌酯2%、乙醇1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8%、异丁醇5%、羟乙基纤维素2%、水杨酸盐酸盐2%、有机硅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8%十三吗啉·苯醚菌酯微乳剂。
[0122] 上述实施配方例中活性成分A(十三吗啉)与B(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中之一种)的比例可以在32︰1~1︰32的增效范围内调整,从而形成新的实施配方例。
[0123] 实施例应用三: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0124] 本实验安排在甘肃省泰安县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市购)、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市购)、5%烯肟菌胺乳油(市购)、25%肟菌酯乳油(市购)、25%烯肟菌酯乳油(市购)、10%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750g/L十三吗啉乳油(市购)。
[0125] 药前调查黄瓜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26] 表8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0127]
[0128]
[0129] 由表8可以看出,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同时发现,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对黄瓜炭疽病、霜霉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均达90%以上。
[0130] 实施例应用四: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验
[0131]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礼泉县阡东镇,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市购)、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市购)、5%烯肟菌胺乳油(市购)、25%肟菌酯乳油(市购)、25%烯肟菌酯乳油(市购)、10%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750g/L十三吗啉乳油(市购)。
[0132] 药前调查苹果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苹果白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33] 表9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验
[0134]
[0135]
[0136] 由表9可以看出,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同时发现,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对苹果腐烂病也有很好的防效,均达90%以上。
[0137] 实施例应用五: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0138] 本实验安排在河南省滑县崔家村,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市购)、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市购)、5%烯肟菌胺乳油(市购)、25%肟菌酯乳油(市购)、25%烯肟菌酯乳油(市购)、10%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750g/L十三吗啉乳油(市购)。
[0139] 药前调查小麦锈病病情,于发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小麦锈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40] 表10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0141]
[0142]
[0143] 由表10可以看出,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同时发现,十三吗啉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后对小麦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0144] 实施例应用六: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0145] 本实验安排在福建省龙溪县,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市购)、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市购)、5%烯肟菌胺乳油(市购)、25%肟菌酯乳油(市购)、25%烯肟菌酯乳油(市购)、10%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750g/L十三吗啉乳油(市购)。
[0146] 药前调查香蕉叶斑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香蕉叶斑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47] 表9含十三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