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459688.0

文献号 : CN10291942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戴群

申请人 : 戴群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氨基酸和香气挥发油组分,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茶多酚10~67%,咖啡碱2~20%,茶多糖10~45%、氨基酸3~23%、香气挥发油组分0.01~0.1%,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浸提、冷却澄清、一级浓缩、二级浓缩、干燥成形。本发明采用中低温浸提、常温膜浓缩和低温干燥,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等主要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及逸散,防止原茶活性酶和活性菌群不受破坏。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能延续普洱茶原茶的慢性发酵变化——即愈陈愈香,陈香浓郁、滋味醇和、汤色红浓明亮、保存方便,冲泡后与普洱茶原茶茶汤香气、滋味、汤色接近。

权利要求 :

1.一种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氨基酸和香气挥发油组分,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茶多酚10~67%,咖啡碱2~20%,茶多糖10~45%、氨基酸3~23%、香气挥发油组分0.01~0.1%,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所述的香气挥发油组分包括占其质量百分比2~55%的芳樟醇及5~40%的芳樟醇氧化物和/或8~30%的1,2,3-三甲氧基苯和/或2~10%的1,2,4-三甲氧基苯和/或

2~12%的1,2-二甲氧基苯,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所述的芳樟醇氧化物包括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百分比1~15%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28%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1~12%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18%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叶浸提、冷却澄清、一级浓缩、二级浓缩、干燥成形,具体为:A、茶叶浸提:将原料茶叶送入浸提罐中,加入30~60℃的、体积比5~15倍的提取用水提取2~8次,每次浸提0.2~1.5h,分离得到浸提液;

B、冷却澄清:将浸提液冷却至10~40℃后送入澄清装置进行澄清处理;

C、一级浓缩:将冷却澄清后的浸提液送入一级膜分离浓缩装置中进行浓缩,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膜分离浓缩装置中的分离膜的孔径≤0.001μm;

D、二级浓缩:将一级浓缩液送入二级浓缩装置中浓缩得到二级浓缩液和分离液;

E、干燥成形:将二级浓缩液送入低温干燥装置,在≤45℃下低温干燥成形,得到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

所述的二级浓缩装置为膜分离浓缩、膜蒸馏浓缩或低温减压浓缩装置,所述的膜分离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01μm,所述的膜蒸馏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1~0.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成形是将二级浓缩液经一次低温干燥后,含水率至10~30%,然后模压成形或铺盘成形,成形后再进行二次低温干燥,得到所述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或者将二级浓缩液铺盘后,经一次低温干燥直至得到所述的普洱茶活性茶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浸提罐为普通浸提罐、渗漉型浸提罐动态或逆流浸提罐,或者是有超声波、电磁波或微波辅助的浸提罐;所述的冷却采用自然冷却、电制冷冷却、冷却循环水热交换冷却或提取水热交换冷却;所述的提取用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软化水,或者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软化水与两级浓缩时获得的分离液组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澄清装置为过滤澄清或离心澄清装置,或者过滤澄清与离心澄清相结合的澄清装置,所述的过滤澄清为精滤、微滤或超滤澄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干燥装置为带式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冷冻喷雾干燥、常温抽湿干燥装置中的一种或任何两者的联动组合使用。

说明书 :

一种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是天然的保健饮品。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0003]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而得名,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经过人工发酵后压制而成的为熟茶,先蒸压后发酵的为生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熟茶茶性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均适合长久储存,使之口感更加柔顺、香气醇厚。普洱熟茶是1974年云南与广东茶叶公司发明的人工渥堆发酵方法制作的普洱茶。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一般是普洱生茶,现在所指的普洱茶一般是指普洱熟茶,本发明的普洱茶是泛指普洱熟茶及生茶。普洱茶历史悠久,明.谢肇制《滇略.卷三》载:“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之成团。”这是“普茶”一名首次见诸文字;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普洱茶具有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的特点,有“美容茶”之声誉。“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为普洱熟茶和生茶具有独特的活性酶及活性菌群,在保存过程中能够继续慢性发酵变化,使茶叶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和。“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
[00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饮用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袋泡茶由于最终仍然有废弃物存在,冲泡不方便;超微茶粉工艺由于采用物理超微粉碎的方法,冲泡后有茶渣的存在而影响饮用,大多用作食品添加剂。目前饮用方便的茶膏生产工艺普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水沸腾浸提及离心浓缩或蒸馏浓缩的方法,由于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复杂,单一或简单几种有机溶剂无法完全萃取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且部分活性成分会与有机溶剂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新的物质,从而影响最终速溶茶的口感,而且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成本高,部分有机溶剂还具有毒副作用;水沸腾浸提和蒸馏浓缩工艺因为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使茶叶中的部分活性成分发生氧化,而且香气物质浸提率较低,导致茶香气改变、茶香气较淡和茶汤颜色变深、变黑,尤其对绿茶等类型茶叶的汤色影响较大;单一的中低温水浸提工艺虽然温度降低减少了活性成分的氧化,但因为后期浓缩和干燥工序采用蒸馏浓缩、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等中高温工艺,使提取物的热敏性成分变质,造成得到的速溶茶香气淡、滋味弱。现在也有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茶多酚调制速溶茶工艺,但大多处于萃取茶多酚等单一成分然后后期调配味道形成速溶茶的方案,难以达到原茶的香气和口感且生产成本较高。
[0005] 根据大量实验及检测,要保证提取物的香气,普洱茶活性茶膏香气挥发油组分含量必须在0.01%以上,而且各个组分之间含量比例与原茶相近,才能保留原茶的茶香气,而且不失真。目前公开的提取方法,香气挥发油含量<0.01%,且成分单一或比例失真,是造成目前的普洱茶活性茶膏茶香弱、滋味淡的原因。
[0006] 如果能够开发一种有效保留普洱茶原茶香气和口感,又能保留普洱茶的活性酶及活性菌群,且能延续普洱茶原茶慢性发酵变化过程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茶膏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氨基酸和香气挥发油组分,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茶多酚10~67%,咖啡碱2~20%,茶多糖10~45%、氨基酸3~23%、香气挥发油组分0.01~0.1%,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所述的香气挥发油组分包括占其质量百分比2~55%的芳樟醇及5~40%的芳樟醇氧化物和/或8~30%的1,2,3-三甲氧基苯和/或
2~10%的1,2,4-三甲氧基苯和/或2~12%的1,2-二甲氧基苯,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所述的芳樟醇氧化物包括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百分比1~15%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28%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1~12%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18%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09] 本发明所述的香气组分为香气挥发油成分,所述的活性组分包括对口感有影响及对香气有改善的物质,本发明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均为活性组分。
[0010]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浸提、冷却澄清、一级浓缩、二级浓缩、干燥成形,具体为:
[0011] A、茶叶浸提:将原料茶叶送入浸提罐中,加入30~60℃的、体积比5~15倍的提取用水提取2~8次,每次浸提0.2~1.5h,分离得到浸提液;
[0012] B、冷却澄清:将浸提液冷却至10~40℃后送入澄清装置进行澄清处理;
[0013] C、一级浓缩:将冷却澄清后的浸提液送入一级膜分离浓缩装置中进行浓缩,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膜分离浓缩装置中的分离膜的孔径≤0.001μm;
[0014] D、二级浓缩:将一级浓缩液送入二级浓缩装置中浓缩得到二级浓缩液和分离液;
[0015] E、干燥成形:将二级浓缩液送入低温干燥装置,在≤45℃下低温干燥成形,得到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
[0016] 所述的二级浓缩装置为膜分离浓缩、膜蒸馏浓缩或低温减压浓缩装置,所述的膜分离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01μm,所述的膜蒸馏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1~0.5μm。
[0017]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中低温浸提、常温膜浓缩和低温干燥技术,大为降低香气和滋味等主要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及逸散,又保证了浸提效率,而且还能最大限度保护普洱茶原茶的活性酶及活性菌群不受破坏。通过一级膜浓缩进行预浓缩,然后对一级浓缩液进行二级浓缩,能够保证香气和茶多酚、多糖类化合物、咖啡碱、氨基酸等影响茶香气、滋味的挥发油成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又提高膜浓缩效率。通过精确控制提取温度、压力、时间和循环提取、浓缩的周期,不仅有助于保留原茶的香气和品质,还能够提高活性组分、香气挥发油组分的提取率和生产效率。二次浓缩分离液作为浸提水的重复利用,减少了分离液中剩余香气成分和有益成分的损失。本发明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有效保留了原茶的香气和口感,且保留了普洱茶原茶的活性酶及活性菌群,使制备的活性茶膏能延续普洱茶原茶的慢性发酵变化——即愈陈愈香,茶膏冲泡后具有陈香浓郁、滋味醇和、汤色红浓明亮、保存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0]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氨基酸及香气挥发油组分,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茶多酚10~67%,咖啡碱2~20%,茶多糖10~45%、氨基酸3~23%、香气挥发油组分0.01~0.1%,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0021]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0022] 所述的香气挥发油组分包括占其质量百分比2~55%的芳樟醇及5~40%的芳樟醇氧化物。
[0023] 所述的香气挥发油组分包括占其质量百分比8~30%的1,2,3-三甲氧基苯和/或2~10%的1,2,4-三甲氧基苯和/或2~12%的1,2-二甲氧基苯。
[0024] 所述的芳樟醇氧化物包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百分比1~15%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28%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1~12%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或/和2~18%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25]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浸提、冷却澄清、一级浓缩、二级浓缩、干燥成形,具体为:
[0026] A、茶叶浸提:将原料茶叶送入浸提罐中,加入30~90℃的、体积比5~15倍的提取用水提取2~8次,每次浸提0.2~1.5h,分离得到浸提液;
[0027] B、冷却澄清:将浸提液冷却至10~40℃后送入澄清装置进行澄清处理;
[0028] C、一级浓缩:将冷却澄清后的浸提液送入一级膜分离浓缩装置中进行浓缩,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膜分离浓缩装置中的分离膜的孔径≤0.001μm;
[0029] D、二级浓缩:将一级浓缩液送入二级浓缩装置中浓缩得到二级浓缩液和分离液;
[0030] E、干燥成形:将二级浓缩液送入低温干燥装置,在≤45℃下低温干燥成形,得到所述的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的普洱茶活性茶膏。
[0031]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0032] 具体生产时,通常会对原料茶叶进行剔除杂质、粉碎或漂洗等预处理,也可以不做处理。
[0033] 所述的干燥成形是将二级浓缩液经一次低温干燥后,含水率至10~30%,然后模压成形或铺盘成形,成形后再进行二次低温干燥,得到所述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或者将二级浓缩液铺盘后,经一次低温干燥直至得到所述的普洱茶活性茶膏。
[0034] 所述的浸提罐为普通浸提罐、渗漉型浸提罐动态或逆流浸提罐,或者是有超声波、电磁波或微波辅助的浸提罐;所述的冷却采用自然冷却、电制冷冷却、冷却循环水热交换冷却或提取水热交换冷却;所述的提取用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软化水,或者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软化水与两级浓缩时获得的分离液组合使用。
[0035] 浸提通常是循环进行的,第一轮次的浸提完成后,两次浓缩后得到的分离液可以作为之后轮次浸提的提取用水,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与常规提取用水混合使用。
[0036] 所述的提取用水热交换冷却为自交换式热交换器冷却,即一路的热介质直接为另一路的冷介质提供热量,把冷介质的温度升高;反之,即一路的冷介质直接吸收另一路热介质的热量将热介质的温度降下来。
[0037] 所述的澄清装置为过滤澄清或离心澄清装置,或者过滤澄清与离心澄清相结合的澄清装置,所述的过滤澄清为精滤、微滤或超滤澄清。
[0038] 所述的二级浓缩装置为膜分离浓缩、膜蒸馏浓缩或低温减压浓缩装置,所述的膜分离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01μm,所述的膜蒸馏浓缩中的膜孔径为0.01~0.5μm。
[0039] 所述的膜分离浓缩装置中的膜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卷式膜、平板膜、蝶管式膜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膜分离浓缩装置中的膜为有机膜、陶瓷膜或不锈钢膜。
[0040] 所述的低温干燥装置为带式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冷冻喷雾干燥、常温抽湿干燥装置中的一种或任何两者的联动组合使用。
[0041] 实施例1
[0042] 取20kg普洱熟茶剔除杂质,冷水漂洗后投入动态逆流浸提罐中,第一次浸提加入10倍体积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提取4次,每次浸提0.5h,分离得到浸提液;第2、3、4次浸提的提取用水为上一次浸提的浓缩分离液。将浸提液自然冷却至35℃,并经孔径1μm的滤膜过滤得到澄清茶汤;将澄清茶汤经0.001μm反渗透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再经0.001μm反渗膜浓缩,得到24.7kg含固量11.8%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经真空冷冻干燥至含水率22%的茶膏,然后模压成形,成形后再次经25℃的恒温抽湿烤箱干燥,得到2.9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43] 测定试验:取实施例1制备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气象色谱(GC)和气质联用(GC-MS)的分析方法,气象色谱(GC)分析的试验条件如下:
[0044] 仪器: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 公司HP5890ⅡGC;柱子:HP-5石英毛细管柱(25m×0.20mm);载气:N2;柱温:60℃→200℃(2min);升温速率:3℃/min;分流比:50:1;检测:FID;进样量:1μL;
[0045] 茶多酚的检测按GB/T8313-2008的酒石酸亚铁法测定;咖啡碱的检测按GB/T8312-2002测定;氨基酸的检测按GB/T8314-2002测定;茶多糖的检测采用硫酸-蒽酮法。
[0046] 分析后,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36.18%、咖啡碱8.53%、茶多糖19.36%、氨基酸23.02%、香气挥发油组分0.037%。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12.69%的芳樟醇、18.93%的芳樟醇氧化物、25.16%的1,2,3-三甲氧基苯、9.97%的1,2,4-三甲氧基苯、5.79%的1,2-二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15.04%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97%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47] 实施例2
[0048] 取15kg普洱生茶剔除杂质,粉碎并经冷水漂洗后投入渗漉浸提罐中,第一次浸提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在30℃的温度下提取6次,每次浸提1.5h,分离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经电制冷冷却至10℃,并经孔径5μm的滤膜过滤得到澄清茶汤;将澄清茶汤经
0.0001μm反渗透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再经低温减压浓缩,得到8kg含固量30.4%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铺盘,经45℃的微波真空干燥,得到2.4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49] 采用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对制得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检测,其结果为: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58.53%、咖啡碱1.98%、茶多糖13.65%、氨基酸12.63%、香气挥发油组分0.054%。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46.15%的芳樟醇、
36.58%的芳樟醇氧化物、2.01%的1,2-二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8.62%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5.37%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4.58%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8.01%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50] 实施例3
[0051] 取30kg普洱熟茶剔除杂质,漂洗后投入超声波浸提罐中,第一次浸提加入8倍体积的软化水在70℃的温度下提取3次,每次浸提1h,分离得到浸提液;第2、3次浸提的提取水为上一次浸提液的二次浓缩分离液,将浸提液经孔径10μm滤网过滤和离心分离得到澄清茶汤,并经浸提液热交换器冷却至30℃;将澄清茶汤经0.0005μm反渗透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经孔径0.01μm的膜蒸馏浓缩,得到21.8kg含固量21.4%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在30℃下,经带式真空干燥至含水率15%,然后铺盘成形,成形后再次经低温真空干燥,得到4.6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52] 采用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对制得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检测,其结果为: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10.02%、咖啡碱19.98%、茶多糖44.97%、氨基酸9.82%、香气挥发油组分0.098%。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30.05%的芳樟醇、
25.17%的芳樟醇氧化物、12.89%的1,2,3-三甲氧基苯、10.17%的1,2-二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9.68%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2.03%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98%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53] 实施例4
[0054] 取10kg普洱陈茶剔除杂质,粉碎并经60目筛网筛分,然后冷水漂洗投入微波浸提罐中,第一次浸提加入15倍体积的软化水在50℃的温度下提取2次,每次浸提0.2h,分离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经孔径0.01μm的滤膜过滤得到澄清茶汤,并经冷却循环水热交换器冷却至20℃;将冷却后的澄清茶汤经0.001μm反渗透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经孔径0.5μm的膜蒸馏浓缩,得到8.5kg含固量18.1%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经45℃微波真空干燥至含水率30%,然后模压成形,成形后再次经20℃微波真空干燥,得到1.5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55] 采用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对制得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检测,其结果为: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24.82%、咖啡碱14.81%、茶多糖31.47%、氨基酸16.38%、香气挥发油组分0.024%。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2.03%的芳樟醇、
32.41%的芳樟醇氧化物、29.99%的1,2,3-三甲氧基苯、4.82%的1,2,4-三甲氧基苯、8.52%的1,2-二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27.96%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3.16%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56] 实施例5
[0057] 取25kg普洱生茶剔除杂质后投入电磁波辅助渗漉型浸提罐中,第一次浸提加入7倍体积的蒸馏水在90℃的温度下提取5次,每次浸提0.3h,分离得到浸提液;第2~5次浸提的提取用水为上一次浸提的浓缩分离液;将浸提液经离心分离得到澄清茶汤,并自然冷却至40℃;将冷却后的澄清茶汤经孔径0.001μm的纳滤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经孔径0.1μm的膜蒸馏浓缩,得到13.6kg含固量25.3%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铺盘,经20℃的带式真空干燥,得到3.4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58] 采用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对制得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检测,其结果为: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66.93%、咖啡碱5.12%、茶多糖10.04%、氨基酸2.98%、香气挥发油组分0.073%。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55.08%的芳樟醇、
5.03%的芳樟醇氧化物、18.63%的1,2,3-三甲氧基苯、1.97%的1,2,4-三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3.35%的顺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02%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
[0059] 实施例6
[0060] 取30kg普洱熟茶剔除杂质,粉碎并经100目筛网过筛,经冷水漂洗后投入普通浸提罐中,在40℃的温度下提取8次,第一次浸提加入1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每次浸提0.5h,分离得到浸提液;第2~8次浸提的提取用水为上一次浸提的浓缩分离液;将浸提液经浸提液热交换器冷却至25℃,并经孔径0.3μm滤膜过滤得到澄清茶汤;将冷却后的澄清茶汤经0.001μm反渗透膜浓缩分离得到一级浓缩液和分离液;将一级浓缩液再经低温减压浓缩,得到18.1kg含固量27.7%的二级浓缩液;将二级浓缩液经常温抽湿干燥至含水率18%,然后模压成形,成形后再次经自然干燥,得到4.8kg的成形普洱茶活性茶膏。
[0061] 采用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对制得的普洱茶活性茶膏检测,其结果为:各组分占普洱茶活性茶膏的质量百分比为:茶多酚42.6%、咖啡碱6.97%、茶多糖24.73%、氨基酸5.82%、香气挥发油组分0.011%。其中,香气挥发油组分含有占其质量8.57%的芳樟醇、
39.96%的芳樟醇氧化物、7.97%的1,2,3-三甲氧基苯、6.63%的1,2,4-三甲氧基苯、12.03%的1,2-二甲氧基苯。其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含有占香气挥发油组分质量19.82%的反式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7.28%的顺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2.66%的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