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闭锁装置及风门闭锁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486708.3

文献号 : CN10292659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蒋镇李秀山刘海强蒋光勇汪友清沈强崔广平

申请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门闭锁装置及风门闭锁系统。该风门闭锁装置包括第一闭锁、第二闭锁、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闭锁包括第一闭锁主体和第一锁槽,所述第二闭锁包括第二闭锁主体和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锁槽相配合的第一锁头,所述第二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配合的第二锁头;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风门闭锁装置及系统,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避免了风门挤人伤人的事故发生。

权利要求 :

1.一种风门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闭锁、第二闭锁、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闭锁包括第一闭锁主体和第一锁槽,所述第二闭锁包括第二闭锁主体和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锁槽相配合的第一锁头,所述第二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配合的第二锁头;

所述第一闭锁主体固定在第一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一锁槽固定在所述第一风门的门扇上,所述第二闭锁主体固定在第二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二锁槽固定在所述第二风门的门扇上;

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锁槽以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锁槽以及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二反光板;

所述第一反光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反光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为两位五通机械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一锁头固定套;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二锁头固定套;

所述第一锁头套接在所述第一锁头固定套内,所述第二锁头套接在所述第二锁头固定套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触点连杆和第二触点连杆;

所述第一触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槽连接,所述第一触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触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槽连接,所述第二触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销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销和第二手柄;

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锁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销与所述第二锁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路三通,所述气路三通的三条通路分别连接气源、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气口。

7.一种风门闭锁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风门闭锁装置,所述油水分离器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路三通的一端连接。

说明书 :

风门闭锁装置及风门闭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风门闭锁装置及风门闭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风门是煤矿井下既能遮断风流又能通过车辆行人的主要通风建筑物,其作用是保证井下风流按规定的路线、方向流动,对风流进行控制。为避免在开启风门时,造成风流短路,破坏整个通风系统,设置风门时都需要在同一巷道内至少设置两道以上,并进行风门闭锁,与此同时,也确保了行人车辆通过风门时的安全。
[0003] 现有的风门闭锁装置通过安装在门扇上的钢丝绳限位来实现闭锁功能,由于绳子属于柔性连接,当一道门完全开启时另一道门才被拉紧,如果出现一道风门开启一部分,另一道风门也开启一部分,就不能实现完全的闭锁,特别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风门受钢丝绳的牵拉,开启力度大的一道风门会带动开启力度小的风门关闭,造成风门闭锁失效,风门伤人、挤人的事故频频出现。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门闭锁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井下风门伤人、挤人的安全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门闭锁装置,包括:第一闭锁、第二闭锁、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闭锁包括第一闭锁主体和第一锁槽,所述第二闭锁包括第二闭锁主体和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锁槽相配合的第一锁头,所述第二闭锁主体上设有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配合的第二锁头;所述第一闭锁主体固定在第一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一锁槽固定在所述第一风门的门扇上,所述第二闭锁主体固定在第二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二锁槽固定在所述第二风门的门扇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锁槽以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锁槽以及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为两位五通机械阀。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一锁头固定套;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二锁头固定套;所述第一锁头套接在所述第一锁头固定套内,所述第二锁头套接在所述第二锁头固定套内。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一触点连杆和第二触点连杆;所述第一触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槽连接,所述第一触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触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槽连接,所述第二触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销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销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锁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销与所述第二锁头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闭锁主体还包括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一反光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反光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闭锁装置还包括气路三通,所述气路三通的三条通路分别连接气源、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气口。
[0012]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门闭锁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器,还包括上述风门闭锁装置,所述油水分离器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路三通的一端连接
[0013] 本发明提供的风门闭锁装置及风门闭锁系统,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二气缸的伸缩状态以及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状态,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第一锁头和第二锁头分别向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的往复运动,即第一风门开启时,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二气缸呈伸出状态,第二气缸带动第二锁头向第二锁槽内运动,从而实现第二风门的闭锁功能,当第二风门开启时,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一气缸呈伸出状态,第一气缸带动第一锁头向第一锁槽内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风门的闭锁功能,从而解决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或部分开启时造成的风流短路,也进一步避免了井下风门闭锁失效,造成挤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风门闭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风门闭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A是图2所示装置实施例二中锁槽的正视图;
[0017] 图3B是图2所示装置实施例二中锁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风门闭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00:气源; 200:第一控制阀; 300:第二控制阀;
[0021] 400:第一闭锁; 410:第一锁槽; 420:第一闭锁主体;
[0022] 421:第一锁头; 422:第一气缸; 510:第二锁槽;
[0023] 520:第二闭锁主体; 521:第二锁头; 522:第二气缸;
[0024] 10:气源; 11:油水分离器; 12:气路三通;
[0025] 13:第一闭锁; 130:第一气缸; 131:第一活塞杆;
[0026] 132:第一反光板; 133:第一手柄; 134:第一连接销;
[0027] 135:第一锁头固定套; 136:第一锁头; 137:第一锁槽;
[0028] 17:第一触点连杆; 14:第二闭锁; 140:第二气缸;
[0029] 141:第二活塞杆; 142:第二反光板; 143:第二手柄;
[0030] 144:第二连接销; 145:第二锁头固定套; 146:第二锁头;
[0031] 147:第二锁槽; 18:第二触点连杆;
[0032] 15: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 16: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
[0033] 101:外锁槽大环形开孔; 102:内槽小圆形开孔;103:触点接触板;
[0034] 104: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图1是本发明风门闭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闭锁400、第二闭锁500、第一控制阀200以及第二控制阀300,所述第一闭锁400包括第一闭锁主体420和第一锁槽410,所述第二闭锁500包括第二闭锁主体520和第二锁槽510,所述第一闭锁主体420上设有第一气缸422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422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锁槽410相配合的第一锁头421,所述第二闭锁主体520上设有第二气缸522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522的活塞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锁槽510相配合的第二锁头521;所述第一闭锁主体420固定在第一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一锁槽410固定在所述第一风门的门扇上,所述第二闭锁主体520固定在第二风门的门框上且所述第二锁槽510固定在所述第二风门的门扇上;所述第二控制阀300与所述第二锁槽510以及所述第一气缸422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阀200与所述第一锁槽410以及所述第二气缸522连接。
[0036] 具体来说,气源100为井下压风,井下压风经过两路高压气管分别到达第一控制阀200和第二控制阀300的进气孔。初始状态下,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呈关闭状态,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扇上的第一锁槽410和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框上的第一闭锁主体420相接触,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扇上的第二锁槽510和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框上的第二闭锁主体520相接触,分别带动第一控制阀200和第二控制阀300相互控制另一个闭锁主体内的气缸为收缩状态,即第一控制阀200控制第二气缸522为收缩状态,第二控制阀300控制第一气缸422为收缩状态,此时两道风门处于解锁状态。
[0037] 当第一风门开启时,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扇上的第一锁槽410触点接触板和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框上第一闭锁主体420分离,带动第一控制阀200控制安装在第二风门上的第二闭锁主体520内的第二气缸522为伸出状态,进而带动第二锁头521向第二锁槽510内运动,实现第二风门的闭锁,当第一风门关闭后,第二风门闭锁解除,回到解锁状态。当第二风门开启时,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扇上的第二锁槽510触点接触板和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框上第二闭锁主体520分离,带动第二控制阀300控制安装在第一风门上的第一闭锁主体420内的第一气缸422为伸出状态,进而带动第一锁头421向第一锁槽410内运动,实现第一风门的闭锁,当第二风门关闭后,第一风门闭锁解除,回到解锁状态。
[0038] 本实施例的风门闭锁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二气缸的伸缩状态以及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状态,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第一锁头和第二锁头分别向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的往复运动,即第一风门开启时,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二气缸呈伸出状态,第二气缸带动第二锁头向第二锁槽内运动,从而实现第二风门的闭锁功能,当第二风门开启时,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一气缸呈伸出状态,第一气缸带动第一锁头向第一锁槽内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风门的闭锁功能,从而解决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或部分开启时造成的风流短路,也进一步避免了井下风门闭锁失效,造成挤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0039] 图2是本发明风门闭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闭锁13、第二闭锁14、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气路三通12、第一触点连杆17以及第二触点连杆18。其中,第一闭锁13包括第一气缸130、第一活塞杆131、第一反光板132、第一手柄133、第一连接销134、第一锁头固定套135、第一锁头136以及第一锁槽137;第二闭锁14包括第二气缸130、第二活塞杆141、第二反光板142、第二手柄143、第二连接销144、第二锁头固定套145、第二锁头146以及第二锁槽147。
[0040] 具体实现时,气路三通12的三条通路分别连接气源10、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的进气口以及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的进气口;第一锁头136套接在所述第一锁头固定套135内,第二锁头146套接在所述第二锁头固定套145内;第一触点连杆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槽137连接,第一触点连杆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连接,第二触点连杆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槽147连接,第二触点连杆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连接;第一连接销134和第一手柄133相连接,第二连接销144与第二手柄143相连接;第一活塞杆131通过第一连接销134与第一锁头136连接,第二活塞杆141通过第二连接销144与第二锁头146连接;第一反光板132与上述第一活塞杆131连接,第二反光板142与上述第二活塞杆141连接;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和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分别固定在第一闭锁13和第二闭锁14壳体的内部。
[0041] 具体来说,气源10为井下压风,井下压风经过气路三通12分流,经高压气管使得井下压风分别到达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和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的进气孔。熟知的,两位五通机械阀共有五个气孔,其进气孔与经过气路三通12的井下压风气源连接,另外两个气孔分别与气缸的进出气孔相连接,其余两个气孔为排气孔。初始状态下,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呈关闭状态,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扇上的第一锁槽13的触点接触板103和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框上的第一闭锁13壳体内的第一触点连杆17相接触,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扇上的第二锁槽14的触点接触板103和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框上的第二闭锁14壳体内的第二触点连杆18相接触,分别带动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和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相互控制另一个闭锁主体内的气缸为收缩状态,即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控制第二气缸140为收缩状态,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控制第一气缸130为收缩状态,此时两道风门处于解锁状态。
[0042] 当第一风门开启时,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扇上的第一锁槽137触点接触板103和安装在第一风门门框上第一闭锁13壳体内的第一触点连杆17分离,带动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通过风门开启状态控制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15的气流方向,进而控制安装在第二风门上的第二闭锁14内的第二气缸140为伸出状态,进而带动第二锁头146通过第二锁头固定套145向第二锁槽147内运动,实现第二风门的闭锁,连接第二气缸140的第二活塞杆141的第二手柄143与壳体结合后可防止第二气缸140轴向自转,从而保持第二反光板142的平行运动状态,第二反光板142随第二气缸140的第二活塞杆141发生位移时与壳体上方的“禁止通行”和“安全通过”的面板镂空文字结合后显示相应的文字,作为闭锁装置开启与关闭状态的提示信息,当第一风门关闭后,第二风门闭锁解除,回到解锁状态。
[0043] 当第二风门开启时,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扇上的第二锁槽147触点接触板103和安装在第二风门门框上第二闭锁14壳体内的第二触点连杆18分离,带动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通过风门开启状态控制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16的气流方向,进而控制安装在第一风门上的第一闭锁13内的第一气缸130为伸出状态,进而带动第一锁头136通过第一锁头固定套135向第一锁槽137内运动,实现第一风门的闭锁,连接第一气缸130的第一活塞杆131的第一手柄133与壳体结合后可防止第一气缸130轴向自转,从而保持第一反光板132的平行运动状态,第一反光板132随第一气缸130的第一活塞杆131发生位移时与壳体上方的“禁止通行”和“安全通过”的面板镂空文字结合后显示相应的文字,作为闭锁装置开启与关闭状态的提示信息,当第二风门关闭后,第一风门闭锁解除,回到解锁状态。
[0044] 当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时(装置完全闭锁时,两个锁头依次穿过外锁槽开孔和内槽开孔实现闭锁),参照图3A和图3B,当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时受机构响应时间差影响,锁头迅速伸出仍会停留在外锁槽大环形开孔101(环形一侧向风门开启方向延展)和内槽小圆形开孔102形成的斜面104上,而这个斜面104与锁头位移的方向形成一个楔角,阻碍了风门的继续开启,只有两道风门完全返回关闭状态后,闭锁方可解除,达到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时迅速同时闭锁的目的。
[0045] 本实施例的风门闭锁装置,通过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控制第二气缸的伸缩状态以及通过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状态,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第一锁头和第二锁头分别通过第一锁头固定套和第二锁头固定套向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风门闭锁与解锁的功能。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预防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轴向自转的情况发生,保证两个反光板平行运行的状态,反光板通过活塞杆发生位移进而与闭锁壳体上的“禁止通行”和“安全通过”的镂空文字结合后显示相应的闭锁状态指示信息,提高了整套装置的安全性。另外本实施例的装置也实现两大风门同时开启时同时闭锁的功能,解决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或部分开启时造成的风流短路,也进一步避免了井下风门闭锁失效,造成挤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0046] 图4是本发明风门闭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11,还包括图1和图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门闭锁装置。所述油水分离器11一端与气源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路三通12的一端连接。该油水分离器11的作用是将井下压风气流中的水油分离过滤掉,保证压风的纯净,从而保护气路通畅,延长两位五通机械阀的使用寿命。该风门闭锁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上所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0047] 本实施例的风门闭锁系统,通过油水分离器的过滤作用,保证通过气路三通进入两位五通机械阀的井下压风气流的纯净,气流进入两位五通机械阀后,第一两位五通机械阀控制第二气缸的伸缩状态以及通过第二两位五通机械阀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状态,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第一锁头和第二锁头分别通过第一锁头固定套和第二锁头固定套向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风门闭锁与解锁的功能。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预防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轴向自转的情况发生,保证两个反光板平行运行的状态,反光板通过活塞杆发生位移进而与闭锁壳体上的“禁止通行”和“安全通过”的镂空文字结合后显示相应的闭锁状态指示信息,提高了整套装置的安全性。另外本实施例的装置也实现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时同时闭锁的功能,解决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或部门开启时造成的风流短路,也进一步避免了井下风门闭锁失效,造成挤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