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84499.4

文献号 : CN1029552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冈井久晃

申请人 : 夏普株式会社

摘要 :

在摄像元件模块(1)中,在夹持在第1透镜(5)与第2透镜(6)之间的遮光片(7)中设有固定孔(72)。通过使第2透镜(6)的突起(63)插入固定孔(72),遮光片(7)得以维持在第2透镜(6)上。因此遮光片(7)不会因振动、冲击等而错位,所以能良好地维持摄像元件模块(1)的光学特性,且廉价提供摄像元件模块(1)。

权利要求 :

1.一种镜头装置,

其具备透镜单元以及用以容纳该透镜单元的镜筒,所述透镜单元具有相互贴合的2个以上的树脂制透镜、以及配置在这些透镜之间的遮光片,在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镜筒之间设有间隙,该镜头装置的特征在于:

至少1个所述透镜具有至少2个突起;

所述遮光片具有用以抓持所述突起的抓持构造,所述突起的形成大小满足以下条件:该突起不会接触到与设置有该突起的所述透镜相对向的所述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构造是供所述突起插入的插入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构造是供所述突起嵌合的切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仅设置在与所述遮光片相接的2个所述透镜的其中一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在与所述遮光片相接的2个所述透镜这两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个对向的所述透镜通过粘接剂而相互贴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隔着所述透镜单元来摄像的摄像元件单元。

8.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装置。

说明书 :

镜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装置以及使用有该镜头装置的电子设备,该镜头装置具备从透镜晶圆层积体上切下的作为单体的层积透镜,所述透镜晶圆层积体由多片透镜晶圆层积而成,所述透镜晶圆中形成有多个透镜。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装载在便携式电话等中的相机模块的廉价化正不断推广。因此人们对廉价相机模块的需求正不断提升。另外,由于便携式电话中所用的大部分部件是经回流焊接法来安装的,因此要求相机模块也能经回流焊接法来安装。
[0003] 为了降低相机模块的制造成本,业界作了各种改良。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对多个用于组入相机模块的透镜单元进行一齐制造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具备多个透镜的透镜晶圆被层积为透镜晶圆层积体,然后从该透镜晶圆层积体上切下作为单体的透镜组,由此获得作为透镜单元的层积透镜。
[0004] 另外,为了廉价制造能承受回流焊安装的透镜单元,目前已实际采用了非玻璃制的树脂制透镜。然而在进行回流焊安装时,树脂制透镜会因热处理而膨胀。因此在构造上,若容纳透镜的镜筒内侧与透镜侧面相接触,则热膨胀的透镜会向四周挤压镜筒。这样会导致镜筒的变形、损坏,或导致透镜间的光轴发生错位。为了防止此类因透镜热膨胀而导致的问题,技术人员在透镜侧面与镜筒之间设计了空隙。这样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有揭示。
[0005] 图13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元件模块(电子元件模块)的结构的纵截面图。图14(a)是上述摄像元件模块中的第1透镜的构造的纵截面图,图14(b)是上述摄像元件模块中的第2透镜的构造的纵截面图。
[0006] 如图13所示,作为相机模块的摄像元件模块400具备遮光架401、摄像元件单元402、第1透镜403、第2透镜404、遮光片405。
[0007] 第1透镜403及第2透镜404容纳在遮光架401内。摄像元件单元402安装在遮光架401内,且接收穿过第1透镜403及第2透镜404的光。
[0008] 如图14(a)所示,在第1透镜403的与第2透镜404对向的一侧具有支撑部403a,该支撑部403a含有呈环状隆起的平坦面。另外,如图14(b)所示,在第2透镜404的与第1透镜403对向的一侧具有支撑部404a,该支撑部404a也含有呈环状隆起的平坦面。
[0009] 第1透镜403的支撑部403a与第2透镜404的支撑部404a相互夹持遮光片405,从而使遮光片405如图13所示那样保持在第1透镜403与第2透镜404之间。第1透镜403以及第2透镜404各自的外周端部通过粘接剂406而得以贴合。透镜单元407由第1透镜403、第2透镜404、遮光片405以及粘接剂406构成。
[0010] 第1透镜403来自形成有多个第1透镜403的图案的透镜晶圆。第2透镜404来自形成有多个第2透镜404的图案的透镜晶圆。遮光片405来自形成有多个遮光片405的图案的遮光片晶圆。两透镜晶圆以夹着遮光片晶圆相贴合的状态而被键合,然后从该键合体上切下作为单体的透镜单元407。
[0011] 遮光架401相当于镜筒,在遮光架401的内侧壁与透镜单元407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d。因此透镜单元407并非固定在遮光架401的侧壁部分上。
[0012] 因此,如图13所示,遮光片405仅是由第1透镜403和第2透镜404所夹持,从而得以稳定。
[0013] (现有技术文献)
[0014]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1-48304号公报”;2011年3月10日公开。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0016] 然而,单是在第1透镜403和第2透镜404之间夹持遮光片405的这类构造易因振动、冲击等而导致遮光片405错位。因此会出现无法充分发挥遮光片405的功能,导致光学特性下降的问题。
[0017] 对此,如果用粘接剂406来固定遮光片,是能够维持遮光片405不错位的。然而,为了用粘接剂406来将遮光片405与第1透镜403及第2透镜404一起固定,就需要足以固定遮光片405的用量的粘接剂406。而这就必须在供贴合第1透镜403及第2透镜404的粘接剂的所需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粘接剂406的用量。因此存在制造成本随该增量而增加的问题。
[0018] (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将制造成本的增加抑制到最小,又能防止遮光片与透镜之间的错位,且具有良好光学特性的镜头装置。
[0020] 本发明的镜头装置具备透镜单元以及用以容纳该透镜单元的镜筒,上述透镜单元具有2个以上的树脂制透镜、以及配置在这些透镜之间的遮光片,在上述透镜单元与上述镜筒之间设有间隙,至少1个上述透镜具有至少2个突起,上述遮光片具有用以抓持所述突起的抓持构造。
[0021]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遮光片所具有的抓持构造来抓持透镜的突起。由此,即使透镜单元受到振动、冲击等,遮光片也会与透镜一同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遮光片相对于透镜发生错位。所以不会损坏镜头装置的光学特性。另外,由于无需使用粘接剂来将遮光片固定在透镜上,所以能省下该粘接剂。由此,能够抑制镜头装置的制造成本。
[0022]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装载有具备上述摄像元件单元的镜头装置。
[0023] 通过装载镜头装置,能够廉价地形成高性能的电子设备。
[0024] (发明效果)
[0025] 本发明的镜头装置具有上述的技术结构,因此能将制造成本的增加抑制到最小,且能防止因振动、冲击等而引起的遮光片错位。因此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获得廉价且光学特性良好的镜头装置。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的结构的截面图。
[0027] 图2(a)是形成有多个遮光片图案的遮光片晶圆的结构的平面图,该些遮光片被用在上述摄像元件模块的透镜单元中。
[0028] 图2(b)是其他遮光片晶圆的结构的平面图。
[0029] 图3(a)~图3(d)是上述摄像元件模块中的各种遮光片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0] 图4(a)是用于构成透镜单元的第1透镜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0031] 图4(b)是用于构成透镜单元的第2透镜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0032] 图5(a)是第2透镜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3] 图5(b)是沿图5(a)中的A-A线截下的截面图。
[0034] 图6(a)是其他第2透镜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5] 图6(b)是沿图6(a)中的B-B线截下的截面图。
[0036] 图7(a)是又一第2透镜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7] 图7(b)是沿图7(a)中的C-C线截下的截面图。
[0038] 图8(a)~图8(c)是表达上述透镜单元的制造中的各步骤的截面图。
[0039] 图9(a)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0] 图9(b)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1] 图10是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中所用的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2] 图11(a)是图10所示摄像元件模块中所用的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3] 图11(b)是图10所示摄像元件模块中所用的其他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4] 图11(c)是图10所示摄像元件模块中所用的其他透镜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0045]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概略结构框图。
[0046] 图13是现有的摄像元件模块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0047] 图14(a)是图13所示摄像元件模块中的第1透镜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0048] 图14(b)是图13所示摄像元件模块中的第2透镜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0049] [附图标记说明]
[0050] 1 摄像元件模块(镜头装置)
[0051] 2 遮光架(镜筒)
[0052] 3 摄像元件单元
[0053] 4 透镜单元
[0054] 5 第1透镜(透镜)
[0055] 5A 第1透镜(透镜)
[0056] 5B 第1透镜(透镜)
[0057] 6 第2透镜(透镜)
[0058] 6A 第2透镜(透镜)
[0059] 6B 第2透镜(透镜)
[0060] 6C 第2透镜(透镜)
[0061] 7 遮光片
[0062] 7A 遮光片
[0063] 7B 遮光片
[0064] 7C 遮光片
[0065] 7D 遮光片
[0066] 7E 遮光片
[0067] 8 粘接剂
[0068] 11 摄像元件模块(镜头装置)
[0069] 21 透镜单元
[0070] 21A 透镜单元
[0071] 21B 透镜单元
[0072] 21C 透镜单元
[0073] 22 第3透镜
[0074] 22 A第3透镜
[0075] 23 遮光片
[0076] 24 粘接剂
[0077] 56 突起
[0078] 57 突起
[0079] 63 突起
[0080] 66 突起
[0081] 72 固定孔(插入孔、抓持构造)
[0082] 74 切口(抓持构造)
[0083] 76 切口(抓持构造)
[0084] 77 固定孔(插入孔、抓持构造)
[0085] 222 突起
[0086] 232 固定孔(插入孔、抓持构造)
[0087] 301 电子设备
[0088] 307 摄像元件模块
[0089] d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90] 〔实施方式1〕
[0091] 以下通过图1~图9(b)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92] (摄像元件模块的结构)
[0093]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元件模块1的详细结构的纵截面图。
[0094]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1(镜头装置)具备遮光架2、摄像元件单元3、透镜单元4。
[0095] 遮光架2(镜筒)是用以容纳透镜单元4及摄像元件单元3的外框。该遮光架2由遮光性树脂所形成,以遮断外光,防止外光照射进其内部。
[0096] 透镜单元4容纳在遮光架2内,从遮光架2的开口部2a射入的光线被导入透镜单元4的内部。摄像元件单元3安设在遮光架2的与开口部2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且配置在可接收从透镜单元4透射过来的光的位置。在透镜单元4与遮光架2的内壁面之间,设有间隙d。
[0097] (摄像元件单元的结构)
[0098] 摄像元件单元3具有摄像元件芯片31、摄像元件32、透明支撑基板33、树脂粘接层34。
[0099] 摄像元件32配置在摄像元件芯片31的中央部,具有多个用以拍摄被摄体的受光部。透明支撑基板33借助形成在摄像元件32周围的树脂粘接层34,而与摄像元件芯片31相接合。
[0100] (透镜单元的结构)
[0101] 图2(a)以及图2(b)是形成有多个遮光片7的图案的遮光片晶圆101、102的平面结构图。图3(a)~图3(d)是用以构成透镜单元4的遮光片7(7A~7D)的平面结构图。图4(a)是用于构成透镜单元4的第1透镜5的结构的纵截面图,图4(b)是用于构成透镜单元
4的第2透镜6的结构的纵截面图。图5(a)是第2透镜6的结构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
5(a)中A-A线截下的截面图。图6(a)是其他第2透镜6的结构的平面图,图6(b)是沿图
6(a)中B-B线截下的截面图。图7(a)是又一第2透镜6的结构的平面图,图7(b)是沿图
7(a)中C-C线截下的截面图。
[0102] 如图1所示,透镜单元4由第1透镜5、第2透镜6、遮光片7、粘接剂8所构成。遮光片7被第1透镜5和第2透镜6所夹持,且借助第2透镜6的后述突起63而得到维持。
[0103] 另外,在透镜单元4与遮光架2之间设有间隙d。这样,即使在对摄像元件模块1进行回流焊安装时发生了热膨胀,由树脂制的第1透镜和第2透镜6、以及遮光片7所构成的透镜单元4也不会抵接到遮光架2。由此,热膨胀了的透镜单元4不会向四周挤压遮光架2,从而能防止遮光架2的变形、损坏等。当然,在后述的透镜单元4A、4B、22、22A~22C与遮光架2之间,也设有间隙d。
[0104] 所设置的遮光片7用以遮断除入射向上述摄像元件32的光之外的光(杂散光),以防止该杂散光从第1透镜5入射向第2透镜6。另外,遮光片7具有通孔71,该通孔71供入射光通过且使该入射光入射至摄像元件32。
[0105] 遮光片7被第1透镜5和第2透镜6所夹持,从而借助第1透镜5和第2透镜6而得到维持。另外,通过使设置在第2透镜6上的突起63插入设置在遮光片7中的固定孔72,或通过使该突起63与遮光片7中未图示的切口相嵌合,遮光片7得以维持在第2透镜
6上。
[0106] 该状态中,在突起63的顶端与该顶端所对向的第1透镜5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即使突起63因上述热膨胀而增大,也不会与第1透镜5相接触。因此能避免因热膨胀而导致突起63顶起第1透镜5的问题。
[0107] 关于固定孔72以及切口,将在后文中详述。
[0108] 第1透镜5及第2透镜6各自的外周端部的对向面介由粘接剂8而彼此贴合,由此第1透镜5与第2透镜6相互接合。
[0109] (遮光片晶圆的结构)
[0110] 通过从图2(a)所示的遮光片晶圆101或图2(b)所示的遮光片晶圆102上切取出作为单体的遮光片,可获得遮光片7。
[0111] 如图2(a)所示,遮光片晶圆101由遮光性树脂材料构成,为圆片形,且具有多个圆孔101a和多个长孔101b、101c。圆孔101a是用来形成上述通孔71的圆形孔,其按照沿图中纵横方向排列的方式来形成。长孔101b是长方形的切断用导孔,其按照长边方向与图中横方向平行的方式来形成。长孔101c是长方形的切断用导孔,其按照长边方向与图中纵方向平行的方式来形成。
[0112] 遮光片7是从具有上述结构的遮光片晶圆101上切取下来的。在切取遮光片7时,沿着穿过直线排列的长孔101b的冲切线、以及穿过直线排列的长孔101c的冲切线,将遮光片晶圆101切断。
[0113]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遮光片晶圆102由遮光性树脂材料构成,为圆片形,且具有多个圆孔102a、多个十字孔102b、多个L字孔102c、多个T字孔102d。圆孔102a是用来形成上述通孔71的圆形孔,其按照沿图中纵横方向排列的方式来形成。十字孔102b是十字形的切断用导孔,其按照沿图中纵横方向排列的方式来形成。L字孔102c是L字形的切断用导孔,其配置在处于遮光片晶圆102外周侧的一部分圆孔102a的附近。T字孔102d是T字形的切断用导孔,其配置在处于遮光片晶圆102外周侧的一部分圆孔102a的附近。
[0114] 在从具有上述结构的遮光片晶圆102上切取遮光片7时,沿冲切线进行冲切,由此切断遮光片晶圆102。所设定的冲切线为:穿过直线排列的十字孔102b的直线、穿过排列在一直线上的十字孔102b及L字孔102c的直线、以及穿过排列在一直线上的十字孔102b及T字孔102d的直线。
[0115] (遮光片的结构)
[0116] 如图3(a)所示,作为遮光片7的遮光片7A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通孔71,且通孔71周围具有固定孔72(插入孔)。固定孔72是供第2透镜6的突起63插入的孔,且形成在与突起63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固定孔72形成为2个而不是1个,从而防止遮光片7以突起63为轴进行回转。
[0117] 另外,在遮光片7A的四方侧面,形成有凹部73。该凹部73是从遮光片晶圆101上沿冲切线切取了遮光片7A后而形成的半个长孔101b、101c的部分。
[0118] 如图3(b)所示,作为遮光片7的遮光片7B与上述遮光片7A同样,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通孔71,且在侧面具有凹部73,但不具有上述固定孔72,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切口74。切口74是供第2透镜6的突起63进行嵌合的凹部,其形成在与突起63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且为半圆形。另外,切口74形成在凹部73的朝着通孔71的端面而对向的位置上,以供突起63从两侧夹住遮光片7B。
[0119] 如图3(c)所示,作为遮光片7的遮光片7C与上述遮光片7A同样,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通孔71,且通孔71周围具有固定孔72。另外,在遮光片7C的四方侧面,形成有凸部75。该凸部75是从遮光片晶圆102上沿冲切线切取了遮光片7C后而形成的各孔102b~102d的对应部分。
[0120] 如图3(d)所示,作为遮光片7的遮光片7D与上述遮光片7C同样,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通孔71,且在侧面具有凸部75,但不具有上述固定孔72,取而代之的是具有4个切口76。切口76是供第2透镜6的突起63进行嵌合的凹部,其与突起63的位置相对应,形成在两相邻的凸部75之间的角部,且为四分之一圆形。
[0121] (第1透镜的结构)
[0122] 如图4(a)所示,第1透镜5(透镜)具有光入射部51、平坦面52、支撑部53、光出射部54、支撑部55。虽未图示,但该第1透镜5的外形为正方形,且由透明树脂材料所形成。
[0123] 光入射部51设置在第1透镜5上的处于光入射侧的中央部分,且具有供光入射的凸状光学面。平坦面52呈圆环状,形成在光入射部51周围的比光入射部51低的位置上。支撑部53设置在平坦面52的周围,且具有形成在比光入射部51高的位置上的平坦面。第
1透镜5的支撑部53的平坦面通过粘接剂而与遮光架2的开口部2a附近的内壁面相接合。
[0124] 光出射部54设置在第1透镜5上的处于光出射侧的中央部分,且具有凹状光学面。支撑部55呈圆环状,形成在光出射部54周围的比光出射部54高的位置上。
[0125] (第2透镜的结构)
[0126] 如图4(b)所示,第2透镜6(透镜)具有光入射部61、支撑部62、突起63、光出射部64、支撑部65。虽未图示,但该第2透镜6的外形为正方形,且由透明树脂材料所形成。
[0127] 光入射部61设置在第2透镜6上的处于光入射侧的中央部分,且具有供光入射的凸状光学面。支撑部62呈圆环状,形成在光入射部61周围的比光入射部61高的位置上,且在其顶部具有平坦面。突起63呈圆柱状,设置在支撑部62的平坦面上,且朝第1透镜5的支撑部55侧突起。
[0128] 突起63的形状并不限定是圆柱状。突起63例如也可形成为多角柱状、圆锥状、圆锥台状、墙壁状等各种形状。就形状而言,后述的突起56、57、66、222也同样无限定。
[0129] 在突起63与固定孔72、切口74、76之间,设有间隙。这是为了避免在进行回流焊安装时,第1透镜5因热膨胀而导致突起63向四周挤压固定孔72以及切口74、76,进而导致遮光片7变形或损坏。另外,在组装透镜单元4时,为了能容易地使固定孔72以及切口74、76与突起63进行对位,是有必要设计出上述间隙的。另外,在后述的突起56、57、66、222与要和这些突起进行对位的固定孔、切口之间,也同样设计有间隙。
[0130] 光出射部64设置在第2透镜6上的处于光出射侧的中央部分,且具有凹状光学面。支撑部65呈圆环状,形成在光出射部64周围的比光出射部64高的位置上。
[0131] 第2透镜6上设置的突起63的位置,与遮光片7上设置的上述固定孔72或切口74、76的位置相对应。
[0132] 例如,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作为第2透镜6的第2透镜6A中,2个突起63按照与上述遮光片7A、7C相对应的方式,沿着穿过光入射部61中心的直线,配置在隔着光入射部61对向的位置上。另外,突起63配置在支撑部62上,且是配置在支撑部62的大致一半宽度的位置上。
[0133] 或,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作为第2透镜6的第2透镜6B中,2个突起63按照与上述遮光片7B相对应的方式,沿着穿过光入射部61中心的直线,配置在隔着光入射部61对向的位置上。另外,突起63配置在支撑部62上的靠近支撑部62外周侧的位置上。
[0134] 或,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作为第2透镜6的第2透镜6C中,4个突起63按照与上述遮光片7D相对应的方式,配置在支撑部62上,且是配置在靠近支撑部62外周侧且落在四方形顶点处的彼此相隔一定间隔的位置上。
[0135] (透镜单元的制造)
[0136] 图8(a)~图8(c)是用以表达透镜单元4的制造中的各步骤的截面图。
[0137] 制造透镜单元4时,依次进行粘接剂涂敷步骤(图8(a))、贴合步骤(图8(b))、切断步骤(图8(c))。
[0138] 首先,在图8(a)所示的粘接剂涂敷步骤中,通过分配装置的喷嘴,将粘接剂202涂敷到第2透镜晶圆201的粘接部(沿切断线排列的区域)。此时,涂敷足以将第2透镜晶圆201与第1透镜晶圆204接合的用量的粘接剂202即可。因此,相比于图13所示的现有摄像元件模块400中的用以固定遮光片405的粘接剂用量,粘接剂202的用量能减少。
[0139] 在图8(b)所示的贴合步骤中,使设置在第2透镜晶圆201上的突起63插入形成在遮光片晶圆203中的作为固定孔的孔203a(或使第2透镜晶圆201上的突起63与切口74、76相嵌合)。由此,遮光片晶圆203被配置到第2透镜晶圆201上。在该状态下,将第
1透镜晶圆204对着给定位置而载置到第2透镜晶圆201上,并进行施压,由此第1透镜晶圆204与第2透镜晶圆201完成贴合。在使第1透镜晶圆204与第2透镜晶圆201进行对位的过程中,还进行透镜光轴的对位。如此形成透镜晶圆层积体。
[0140] 在图8(c)所示的切断步骤中,沿着冲切线,切断经贴合步骤而得的透镜晶圆层积体。由此,切取出作为单体的透镜单元4(层积透镜)。
[0141] (变形例)
[0142] 以下通过图9(a)以及图9(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9(a)是本变形例的透镜单元4A的结构的截面图,图9(b)是本变形例的其他透镜单元4B的结构的截面图。
[0143] 在上述的透镜单元4中,第2透镜6上设有突起63。而在本变形例中,将说明上述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
[0144] 如图9(a)所示,透镜单元4A具有第1透镜5A以及第2透镜6。第1透镜5A具有突起56。突起56有2个,均为圆柱状,形成在支撑部55上且朝突起63侧突出。突起56、63均用以插入固定孔72,且形成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在第1透镜5A和第2透镜6夹持着遮光片7的这一状态下,突起56的顶端与突起63的顶端不会相互接触。
[0145] 虽然透镜单元4A中采用了遮光片7具有固定孔72的这一方案。但毫无疑问,也可以采用遮光片7具有上述切口74或切口76的方案。
[0146] 如图9(b)所示,透镜单元4B具有第1透镜5B、第2透镜6以及遮光片7E。第1透镜5B具有突起57。突起57有2个,均为圆柱状,形成在第1透镜5B的支撑部55的外周侧端面上且朝第2透镜6侧突出。另外,遮光片7E不仅具有固定孔72,还具有供突起57插入的2个固定孔77。该固定孔77形成在遮光片7E中的与固定孔72位置不同的2个位置上。固定孔77的形成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是远离固定孔72的位置。
[0147] 突起57用以插入固定孔77,且形成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在第1透镜5B和第2透镜6夹持着遮光片7E的这一状态下,突起57的顶端不会与第2透镜6相接触。
[0148] 虽然透镜单元4B中采用了遮光片7E具有固定孔72、77的这一方案。但毫无疑问,也可以采用遮光片7E具有与固定孔72、77相对应的、相当于上述切口74或切口76的切口的方案。图3(d)所示的遮光片7D具有4个切口76,因此也可以使2个突起63与2个切口76相嵌合,且使其他2个突起57与其他2个切口76相嵌合。
[0149] 如上所述,在透镜单元4A中,遮光片7通过第1透镜5A的突起56以及第2透镜6的突起63而得到维持。另外,在透镜单元4B中,遮光片7E通过第1透镜5B的突起57以及第2透镜6的突起63而得到维持。由此,透镜单元4A、4B各自中的维持遮光片7的应力便分散到突起56、63,以及分散到突起57、63,从而突起56、57、63的负担能减轻。因此,能够使突起56、57、63不易损坏。
[0150] (实施方式的总结)
[015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1中,通过使突起63插入固定孔72,或使第2透镜6的突起63与切口74、76相嵌合,遮光片7得以维持在第2透镜6上。同样,通过使第1透镜5A、5B的突起56、57各自插入固定孔72、77,或使突起56、57各自与切口74、76相嵌合,遮光片7便能被第1透镜5A、5B所维持。
[0152] 因此,即使透镜单元4受到了振动、冲击等,遮光片7也会与第1透镜5以及第2透镜6一同运动。因此能够防止遮光片7因振动、冲击等而相对第1透镜5及第2透镜6发生错位。因此能使含有透镜单元4的摄像元件模块1保持良好的光学特性。另外,由于无需用粘接剂8来固定遮光片7,所以使用能贴合第1透镜5和第2透镜6的最少用量的粘接剂8便足够。因此能抑制透镜单元4的制造成本的增加。从而能以低价格来提供高性能的摄像元件模块1。
[0153] 另外,对于用以形成第2透镜6的透镜晶圆,由于第2透镜6具有突起63,所以需要与现有透镜晶圆不同的专用模具来进行制造。相比之下,对于用以形成第1透镜5的透镜晶圆,由于第1透镜5不具有突起,所以与用以形成第2透镜6的透镜晶圆的不同之处在于,能用与现有透镜晶圆相同的模具来进行制造。
[0154]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使突起63插入固定孔72,或使突起63与切口74、76相嵌合的构造。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遮光片7只要具有用以抓持突起63的抓持构造即可。由于易于在遮光片7中形成固定孔72以及切口74、76来用作抓持构造,因此优选固定孔72以及切口74、76。
[0155] 〔实施方式2〕
[0156] 以下通过图10~图11(c)来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01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构成要素具有同等结构的构成要素,赋予其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58] (摄像元件模块的结构)
[0159]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11的详细结构的纵截面图。图11(a)~图11(c)是图10所示摄像元件模块11中所用的其他透镜单元21A~21C的结构的截面图。
[0160]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11与上述摄像元件模块1同样,具有遮光架2和摄像元件单元3,但不具备透镜单元4,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了透镜单元21。
[0161] (透镜单元的结构)
[0162] 与透镜单元4同样,透镜单元21具有第1透镜5、第2透镜6以及遮光片7。第1透镜5与第2透镜6通过粘接剂8而接合。另外,透镜单元21还进一步具备有第3透镜22(透镜)和遮光片23。第2透镜6以及第3透镜22各自的外周端部上的对向面介由粘接剂24而彼此贴合,由此第2透镜6与第3透镜22相互接合。
[0163] 遮光片23具有通孔231以及固定孔232(插入孔),该通孔231以及固定孔232各自相当于遮光片7的通孔71以及固定孔72。第3透镜22在其光入射面侧具有支撑部221以及突起222。突起222相当于第2透镜6的突起63,其形成在支撑部221顶部的平坦面上。通过使该突起222插入设置在遮光片23中的固定孔232,遮光片23得以维持在第3透镜22上。在该状态下,突起222的顶端不会与第2透镜6相顶接。
[0164] 在上述透镜单元21中,虽然采用了遮光片23具有固定孔232的这一方案,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透镜单元21中,遮光片23也可以不具有固定孔232,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相当于上述切口74或切口76的切口。
[0165] (其他透镜单元的结构)
[0166] 如图11(a)~图11(c)所示,透镜单元21也可构成为其他透镜单元21A~21C。
[0167] 如图11(a)所示,透镜单元21A具有上述第1透镜5A(图9(a))、第2透镜6A以及第3透镜22A。第2透镜6A不具有突起63,取而代之的是在支撑部65上形成有突起66。另外,第3透镜22A不具有上述突起222。第1透镜5A的突起56插入在遮光片7的固定孔
72中。另外,第2透镜6A的突起66插入在遮光片23的固定孔232中。
[0168] 如图11(b)所示,透镜单元21B具有第1透镜5、第2透镜6B以及第3透镜22A。第2透镜6B在其光入射侧和光出射侧分别具有突起63、66。
[0169] 如图11(c)所示,透镜单元21C具有第1透镜5A、第2透镜6C以及第3透镜22。第2透镜6C不具有突起63、66。
[0170] 对于上述透镜单元21、21A~21C中的第1透镜5、第2透镜6以及第3透镜22,也可运用上述透镜单元4A、4B中各透镜的结构。
[0171] (透镜单元的制造)
[0172] 具有上述结构的透镜单元21(21A~21C)也按照与上述透镜单元4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具体进行以下的步骤:粘接剂涂敷步骤,对第3透镜22涂敷粘接剂24;贴合步骤,将第2透镜6贴合至第3透镜22;其后,进行图8(a)~图8(c)各自所示的粘接剂涂敷步骤、贴合步骤、切断步骤。由此完成透镜单元21。
[0173] (实施方式的总括)
[017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模块11中,突起56、63被插入固定孔72,或突起66、222被插入固定孔232。由此,遮光片7抓持在第1透镜5A或第2透镜6、6B上,遮光片23抓持在第2透镜6B或第3透镜22上。
[0175] 如此,与上述摄像元件模块1同样,能够防止因振动、冲击而导致遮光片7相对第1透镜5及第2透镜6发生错位,以及能防止遮光片23相对第2透镜6及第3透镜22发生错位。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透镜单元21的光学特性。另外,无需使用粘接剂8、24来分别固定遮光片7、23。因此,使用供贴合第1透镜5与第2透镜6,以及供贴合第2透镜6与第3透镜22的最少用量的粘接剂8、23便足够。所以能够抑制透镜单元21的制造成本增加。
[0176] 另外,当采用3个透镜时,突起的配置组合便有许多种,因此能够视制造条件等来在透镜上设计所需的突起。
[0177]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突起56、63插入固定孔72或将突起66、222插入固定孔232的构造。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遮光片7具有可抓持突起56、63的构造,且遮光片23具有可抓持突起66、222的构造即可。
[0178] 〔实施方式3〕
[0179] 以下通过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018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的构成要素具有同等结构的构成要素,赋予其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81] (电子信息设备)
[0182]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1的概略结构框图。
[0183]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301具备CPU302、摄像装置303、存储器304、显示部305、通信部306。
[0184] CPU302不仅控制摄像装置303的摄像动作,还将摄像装置303输出的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304,或将该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305。另外,CPU302还控制通信部306,把从存储器304中读出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或把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304。
[0185] 摄像装置303具有摄像元件模块307,且对来自摄像元件模块307的摄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处理,以生成图像数据。作为摄像元件模块307,采用的是上述摄像元件1或11。
[0186] 存储器304的设置目的在于存储图像数据,其是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301内部的存储装置,或是能在电子设备301上拆卸的记录介质。
[0187] 显示部305的设置目的在于显示图像数据,其由液晶显示装置等所组成。
[0188] 通信部306的设置目的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其进行的是介由USB缆线等的有线通信、及/或对应于无线LAN等的无线通信。
[0189] 该电子设备301例如可以是相机装置、具有相机(摄像)功能的装置。相机装置例如是数码视频相机、数码静像相机等数码相机。另外,相机装置也可以是监视相机、门铃相机、车载相机(车载后方监视相机等)、视频电话相机等监视用相机。另一方面,具有相机(摄像)功能的装置例如是扫描装置、传真装置、视频电话装置、带相机的便携式电话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PDA)等。
[0190] 在电子设备301中,作为摄像元件模块307,装载有能以低成本来制造且光学特性良好的摄像元件模块1或11。由此,能容易地实现电子设备301的低成本化以及高性能化。
[0191] 〔附记事项〕
[0192] 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表述如下。
[0193] 一种镜头装置,是光学设备,其具备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具备了至少2个透镜以及遮光片,且遮光片处于透镜之间,透镜具有用以固定遮光片的突起,遮光片具有与透镜的突起相对应的孔或切口。
[0194] 作为优选,夹持遮光片的透镜彼此隔着遮光片抵接。
[0195] 作为优选,上述2个透镜通过粘接剂而固定。
[0196] 在光学设备中,作为优选,在镜筒与透镜之间或在镜筒与遮光片之间存在间隙。
[0197] 作为优选,透镜是树脂制的透镜。
[0198] 作为优选,透镜中的突起的高度为不会与其他透镜接触的高度。
[0199] 作为优选,1个透镜至少有2个突起。
[0200] 作为优选,透镜的突起设置在与遮光片相接的两方的透镜上,或设置在其中一方的透镜上。
[0201] 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表述如下。
[0202] 镜头装置具备透镜单元以及用以容纳该透镜单元的镜筒,上述透镜单元具有2个以上的树脂制透镜、以及配置在这些透镜之间的遮光片,在上述透镜单元与上述镜筒之间设有间隙,至少1个上述透镜具有至少2个突起,上述遮光片具有用以抓持所述突起的抓持构造。
[0203]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上述抓持构造优选是供上述突起插入的插入孔。或,上述抓持构造优选是供上述突起嵌合的切口。由于抓持构造是插入孔或切口,因此能容易地在遮光片中形成抓持构造。
[0204]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上述突起的形成大小优选满足以下条件:该突起不会接触到与设置有该突起的上述透镜相对向的上述透镜。由此,即使突起因热膨胀而变大,也不会接触到与其对向的透镜。因此,能够避免突起因热膨胀而顶起与其对向的透镜的这类不良现象。
[0205]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上述突起优选仅设置在与上述遮光片相接的2个上述透镜的其中一方。因此另一方的透镜上便不需要有突起,从而不需要用以制造另一方透镜的特殊模具。因此能抑制制造成本。
[0206]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上述突起优选设置在与上述遮光片相接的2个上述透镜的这两方。由此,抓持遮光片的应力便分散到两方的透镜,从而能减轻突起的负担。因此能够使突起不易损坏。
[0207]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优选2个对向的所述透镜通过粘接剂而相互贴合。由此,粘接剂的用量只要是能供贴合透镜即可,因此不需要用以把遮光片固定在透镜上的粘接剂。
[0208] 在上述镜头装置中,优选具备隔着所述透镜单元来摄像的摄像元件单元。由此,镜头装置能发挥摄像装置的功能。
[0209]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210] 本发明能较好地运用于:具有摄像元件模块,且该摄像元件模块包含透镜单元,且该透镜单元具有多个透镜及遮光片的相机装置以及具有该相机功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