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剪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281946.6

文献号 : CN1030044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振东

申请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枝剪,包括壳体、驱动装置、传动机构、主手柄、辅助手柄、刀条组件,在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设有握持部,壳体内设有开关,握持部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的第一触发件。本发明修枝剪通过在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设有握持部,在握持部上设有第一触发件,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修枝的主手柄,另一只手握住握持部,同时操作触发件,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修枝剪,包括:

沿纵向延伸的壳体;

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开关;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主手柄;

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相连的刀条组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刀条组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刀条组件的传动机构;

设置于所述刀条组件与主手柄之间的壳体上的辅助手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进一步设有握持部,所述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形成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的第一触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侧面的触发钮,仅当两个触发钮同时被操作者触发时,所述开关才能被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手柄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的第二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触发件相连的第一传动元件,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在第二触发件的作用下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柄上还设有第三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三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可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传动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三触发件相连的第三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所述第三传动元件在第三触发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传动元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包括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设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支撑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柄具有位于壳体顶部的把手部及与壳体连接的手柄连接部,所述支撑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沿横向的握持宽度为40mm~1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向壳体的第二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三部分以第二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向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部分与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坡度小于第二坡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或重合。

说明书 :

修枝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修枝剪。

背景技术

[0002] 修枝剪通常具有后手柄及前手柄,便于用户双手握持操作,以支撑整机重量并对切割方向进行控制。由于控制电机的触发件分别位于后手柄及前手柄上,使用者需要一只手握住修枝剪的后手柄,另一只手抓住前手柄进行作业,如此在对较低处进行作业时比较方便。然而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两手分别握住后手柄及前手柄很容易感到疲惫。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修枝剪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作业的修枝剪。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剪,包括:
[0005] 沿纵向延伸的壳体;
[0006] 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开关;
[0007]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主手柄;
[0008] 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相连的刀条组件;
[0009]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刀条组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0010] 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刀条组件的传动机构;
[0011] 设置于所述刀条组件与主手柄之间的壳体上的辅助手柄;
[0012] 在所述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进一步设有握持部,所述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形成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的第一触发件。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侧面的触发钮,仅当两个触发钮同时被操作者触发时,所述开关才能被触发。
[0014] 优选地,所述主手柄上设有第二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触发件相连的第一传动元件,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在第二触发件的作用下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0017] 优选地,所述辅助手柄上还设有第三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三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可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传动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三触发件相连的第三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所述第三传动元件在第三触发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传动元件移动。
[0019]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包括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0020]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设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支撑区,以方便使用者握持。
[0021]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手柄具有位于壳体顶部的把手部及与壳体连接的手柄连接部,所述支撑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沿横向的握持宽度为40mm~100mm。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向壳体的第二端的方向凹陷,所述握持部的第三部分以第二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向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部分与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坡度小于第二坡度。
[0024]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或重合。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修枝剪通过在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第一触发件,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修枝的主手柄,另一只手握住握持部,同时操作触发件,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沿纵向的剖面图。
[0029] 图3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4是图3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31] 图5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32]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侧面示意图。
[0033]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 其中,
[0035] 100、修枝剪; 10、壳体; 20、直流电机;
[0036] 30、主手柄; 50、传动机构; 60、刀条组件;
[0037] 70、辅助手柄; 80、防护罩; 90、电源线;
[0038] 42、第一壳体; 44、第二壳体; 42a、44a、第一端;
[0039] 42b、44b、第二端; 11、底面; 12、握持部;
[0040] 13a、左侧面; 13b、右侧面; 14、支撑区;
[0041] 15、顶面; 16、触发钮; 17、通风孔;
[0042] 18、开关; 19、开关传动装置; 20、直流电机;
[0043] 21、电机轴; 22、电机主体; 24、电机风叶;
[0044] 26、刷架; 32、手柄主体; 34、连接部;
[0045] 36、开口; 38、第二触发件; 51、齿轮组件;
[0046] 52、输出轴; 53、偏心轮; 61、上刀条;
[0047] 62、下刀条; 141、第一部分; 142、第二部分;
[0048] 143、第三部分; 72、手柄连接部; 73、把手部;
[0049] 74、第三触发件; 181、输入端; 182、输出端;
[0050] 183、控制端; 184、弹片; 191、第一传动元件;
[0051] 191a、转动轴; 192、第二传动元件; 193、第三传动元件;
[0052] 193a、第一连接件; 193b、第二连接件; 161、中间杆;
[0053] 191b、第一支臂 191c、第二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枝剪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的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传动机构50,与传动机构50相连的刀条组件60,设置于壳体10上的主手柄30、辅助手柄70、防护罩80及电源线90。
[0055] 主手柄30设置于壳体10的一端,刀条组件60连接于壳体10的另一端。
[0056] 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42及第二壳体44。第一壳体42用于容纳驱动装置,第二壳体44用于容纳传动机构50。第一壳体42的第一端42a与主手柄30连接,第二端42b与第二壳体44的第一端44a相连。第二壳体44的第二端44b与刀条组件60相连。
[0057] 修枝剪100还包括一电源转换装置(图未示),电源转换装置通过电源线90与外部交流电源(图未示)相连,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为驱动装置供电。本实施方式中,电源转换装置位于壳体10的内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转换装置也可位于壳体10的外部。
[0058] 该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20,且该直流电机20横置于第一壳体42内,即直流电机20的电机轴21的中心线A-A与第一壳体42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本实施方式中,该直流电机20横置于第一壳体42内靠近其第一端42a的位置。由于直流电机20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因此选用修长型的直流电机20,且将直流电机20横置于第一壳体42中,使得包覆住直流电机20的壳体部分修长,便于使用者用手托住机身进行作业。特别是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修枝剪100的主手柄30,另一只手托住修枝剪100较修长的第一壳体42,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0059] 具体地,该直流电机20的额定电压可以为220V或120V,电源转换装置包括一整流桥,用于将外部交流电直接转换为相同电压的直流电,如此使得修枝剪100具有较大的功率。
[0060] 可以理解,直流电机20的电机轴21的中心线A-A也可与第一壳体42的纵向轴线重合。
[0061] 从转子或定子所采用的材料的角度上,该直流电机20采用稀土电机。稀土电机采用了钕铁硼或钐钴等永磁材料,相比一般的交流电机,其体积大大下降。如功率为400W的交流电机的外径大约为58mm,叠长约为40mm;而相同功率的稀土电机的外径大约为45mm,叠长为30mm。具体相关参数可参照下表:
[0062]
[0063] 另外,稀土电机相比一般的交流电机,由于材料的不同及体积的下降,其重量也大大下降。
[0064] 由于稀土电机整体体积小,其外径相对更小,当将稀土电机横置于壳体10中时,所需的用于包覆稀土电机的壳体内腔可以设置得更小,从而使得修枝剪100的机身更加修长、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便于使用者用手托住机身进行作业。
[0065] 进一步地,该稀土电机采用无刷稀土电机。无刷稀土电机用电子换向取代了机械换向,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
[0066] 从电机的结构的角度上,该直流电机20采用分体电机,对于有刷分体电机,电机主体22与电机风叶24、刷架26分开设置;对于无刷分体电机,电机主体22与电机风叶24分开设置。分体电机由于电机风叶24、刷架26设置于电机主体22外,修枝剪100的壳体10的内部设计比较灵活,电机风叶24相比整体电机的电机风叶较大,电机的散热性能更好。另外,使用者可更换刷架26及电机风叶24,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0067] 更进一步地,该直流电机20采用分体稀土电机。
[0068] 传动机构50包括齿轮组件51、输出轴52及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偏心轮53。齿轮组件51将直流电机20的电机轴21的转动转换为与电机轴21垂直的输出轴52的转动,通过偏心轮53带动刀条组件60工作。
[0069] 刀条组件60包括上刀条61及下刀条62。上刀条61及下刀条6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偏心轮53的不同部位上。偏心轮53转动带动上刀条61及下刀条62相对往复运动。
[0070] 主手柄30包括手柄主体32及连接部34。手柄主体32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42的第一端42a处的顶面15固定相连,手柄主体32的第二端沿远离第一壳体42的第二端42b的方向延伸。连接部34的第一端与手柄主体32的第二端固定相连,连接部34的第二端与第一壳体42的第一端42a处的底面11固定相连。手柄主体32与及连接部34之间形成一开口36。
[0071]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5,辅助手柄70包括一把手部73及一手柄连接部72。把手部73通过手柄连接部72连接于刀条组件60与主手柄30之间的壳体10上,且把手部73横向于顶面15。在对较低处的灌木丛进行切割时,使用者可以一只手握住主手柄30,另一只手握住辅助手柄70,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0072] 具体地,该辅助手柄70从壳体10的顶面15的中部呈锐角向前、向外伸出。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把手部73也可通过手柄连接部72与壳体10转动相连,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辅助手柄70与壳体10之间的角度。
[0073] 更进一步地,壳体10的左侧面13a及右侧面13b靠近容置该直流电机20的位置设有若干通风孔17,以方便对壳体10内部的直流电机20进行散热。其他实施方式中,通风孔17也可设置于壳体10的其他外表面上,如底面11或顶面15。
[0074] 壳体10大致约中部的位置,即在主手柄30与辅助手柄70之间的壳体10上,设置有握持部12(图1中虚线部分)。直流电机20位于握持部12所在的壳体10内。
[0075] 请参考图2至图5,壳体10的内部还设有一开关18及开关传动装置19。握持部12上设有用于触发开关18的第一触发件,第一触发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握持部12的左侧面13a及右侧面13b上的触发钮16,以及与触发钮16弹性枢接的中间杆161,当需要触发开关18时,用户需同时按下所述握持部12的左右两侧面的触发钮16,以防止误操作。
[0076] 主手柄30的手柄主体32面向开口36的底面上设有第二触发件38,辅助手柄70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触发件74。
[0077] 开关传动装置19连接开关18、第一触发件、第二触发件38及第三触发件74。当第一触发件、第二触发件38及第三触发件74中的任意两个被按下时,开关传动装置19触发开关18,直流电机20启动,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20的安全控制。
[0078] 操作时,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修枝100的主手柄30,另一只手选择性地抓住辅助手柄70或握持部12,同时操作相应的触发件。如在对较低处的灌木丛进行切割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主手柄30,另一只手握住辅助手柄70,同时按下第二触发件38与第三触发件74;而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主手柄30,另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2,同时按下第二触发件38与第一触发件的触发钮16,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0079] 开关18具有输入端181、输出端182及控制端183。控制端183用于接通或断开输入端181与输出端182的连接。开关18在设有控制端183的一面还突出设置一弹片184,弹片184的末端与控制端183的末端相接触或邻接。
[0080] 开关传动装置19包括第一传动元件191、第二传动元件192及第三传动元件193。第一传动元件191与第二触发件38相连,第二传动元件192与第一触发件相连,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第一传动元件191在第二触发件38的作用下围绕一转动轴191a转动,第二传动元件192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10水平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191转动,第三传动元件193在第三触发件74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传动元件192水平移动。
[0081] 第一传动元件191为一L型曲柄,包括第一支臂191b及第二支臂191c,第一支臂191b与第二支臂191c的连接部分设有转动轴191a,第一传动元件191可绕转动轴191a旋转。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位于第二触发件38与开关18的弹片184之间。
[0082] 第二传动元件192为一杆状件,其第一末端与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二支臂191c相连,第二末端通过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一触发件及第三触发件74相连。
[0083] 第三传动元件193由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93a及第二连接件193b组成。其中第一连接件193a垂直设置、第二连接件193b水平设置。第一连接件193a的第一端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193b的中部滑动相连。第一连接件193a的中部与第二传动元件192的第二末端相连。第二连接件193b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触发件的中间杆161转动相连。
[0084] 当用户因误操作按下握持部12左侧面13a及右侧面13b上的触发钮16时,第二连接件193b连同整个第一触发件向另一侧滑动,从而防止引起第一连接件193a的移动。
[0085] 请参考图4,当第二触发件38被按下时,第一传动元件191围绕转动轴191a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向上抵压开关18的弹片184。
[0086] 此时,若第三触发件74也被按下,则带动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的B点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使得第二传动元件192也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此使得第一传动元件191围绕转动轴191a逆时针进一步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向上进一步抵压开关18的弹片184,弹片184将控制端183压缩进入开关18的内部,使得输入端181与输出端182接通,从而启动直流电机20。
[0087] 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5,若第二触发件38被按下的同时,使用者还从壳体10的两侧面按下第一触发件的触发钮16,壳体10两侧面的触发钮16向壳体10的内部移动,使得中间杆161与第二连接件193b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而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的B点相对静止,于是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一触发件相连的A点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且第三传动元件193绕B点旋转。于是,第二传动元件192也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图5中的箭头S及虚线部分所示)。如此使得第一传动元件191围绕转动轴191a逆时针进一步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向上进一步抵压开关18的弹片184,弹片184将控制端183压缩进入开关18的内部,使得输入端181与输出端182接通,从而启动直流电机20。
[0088] 另外,当使用者按下第三触发件74,带动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的B点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使得第二传动元件192也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此使得第一传动元件191围绕转动轴191a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向上抵压开关18的弹片184。
[0089] 此时若使用者还从壳体10的两侧面按下第一触发件的触发钮16时,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三触发件74相连的B点相对静止,第三传动元件193与第一触发件相连的A点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于是,第二传动元件192进一步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此使得第一传动元件191围绕转动轴191a逆时针进一步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传动元件191的第一支臂191b向上进一步抵压开关18的弹片184,弹片184将控制端183压缩进入开关18的内部,使得输入端181与输出端182接通,从而启动直流电机20。
[0090] 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关传动装置18的具体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当第一触发件、第二触发件38、第三触发件74中的任意两组被触发时,所述开关18开启即可。
[0091] 请参考图6,握持部12上设有供使用者操作或控制的支撑区14。依据人体工学原理,支撑区14在与第一壳体42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上的握持宽度为40mm~100mm,绝大部分成年使用者可舒适地握持,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控制,如用手托住或抓住修枝剪100的机身。
[0092] 更具体的,所述握持部12设置于所述主手柄30与所述手柄连接部72之间的壳体10上。
[0093] 进一步地,支撑区14设置于握持部12的底面11,且向壳体10的内部凹陷。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区14也可设置于握持部12的其他外表面,如左侧面13a或右侧面13b。
[0094] 请同时参考图7,支撑区1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141、第二部分142及第三部分143。第一部分141以第一坡度θ1沿第一壳体42的第一端42a向第二端42b的方向凹陷。第三部分143以第二坡度θ2沿第一壳体42的第二端42b向第一端42a的方向凹陷。连接第一部分141与第三部分143的第二部分142与第一壳体42的纵向轴线平行。第二坡度θ2大于第一坡度θ1,使得第三部分143可以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掌滑动,如此使得握持部12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方便使用者握持。
[0095] 更具体地,第一坡度θ1的取值范围为15-45度,第二坡度θ2的取值范围为45-90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坡度θ1为16度,第二坡度θ2为55度。
[0096] 本实施例中的修枝剪100通过采用直流电机20作为驱动装置,且直流电机20横置于壳体10中,使得修枝剪100的机身修长、体积小、重量较轻、便于使用者用手托住机身进行作业,且在主手柄30与辅助手柄70之间的壳体10上设有握持部12,在握持部12上设有第一触发件,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修枝剪100的主手柄30,另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2,同时操作相应的触发件,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0097]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中修枝剪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很多的变化形式,但其采用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特征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