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87838.1

文献号 : CN1030610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名木启一

申请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具备:在一对织机机架之间沿着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且卷挂有经纱或织布的张力检测辊;与张力检测辊的端部连接,支承该端部的张力检测杆;连接于该张力检测杆的张力检测器。张力检测杆具有:通过与张力检测辊平行设置的第一轴而可旋转地支承在织机机架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的臂部,即对支承张力检测辊的第二轴进行支承的臂部。本装置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该结构能够尽可能减小装置的破损。在上述用于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中,第二轴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在织布幅宽方向上与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由支承该张力检测杆的织机机架所支承。

权利要求 :

1.一种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具备:

在织布幅宽方向上分开配置的一对织机机架之间,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且卷挂有经纱或织布的张力检测辊;设于所述一对织机机架中至少一方之侧、并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端部连接,支承该端部的张力检测杆;连接于该张力检测杆的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杆具有:通过与所述张力检测辊平行设置的第一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织机机架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的臂部,即对支承所述张力检测辊的第二轴进行支承的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在织布幅宽方向上的与由所述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由支承该张力检测杆的所述织机机架所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检测辊是在卷挂有经纱时进行减缓伴随着开口运动的经纱张力变动的松经运动的张力辊,通过支承杆支承在所述第二轴,将所述第二轴的轴心作为摇动中心进行所述松经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通过第一轴承相对所述张力检测杆可旋转地被支承,并通过第二轴承相对所述织机机架可旋转地被支承,用于使所述张力辊进行所述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相对于所述织机机架支承所述第二轴的支承位置,在与于织布宽幅方向上由所述张力检测杆支承所述第二轴的位置相反一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在比由所述织机机架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张力辊一侧,由所述张力检测杆支承,所述松经机构在比所述织机机架支承所述第二轴的支承位置更靠近与张力辊相反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

说明书 :

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中使用的张力检测装置,具有:在织布幅宽方向上分开配置的一对织机机架之间,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且卷挂有经纱或织布的张力检测辊;设于所述一对织机机架中至少一方之侧,并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端部连接,并支承该端部的张力检测杆;及连接在该张力检测杆上的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杆具有:通过与所述张力检测辊平行设置的第一轴而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织机机架上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的臂部,即对支承所述张力检测辊的第二轴进行支承的臂部。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有作为用于上述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卷挂有经纱的张力辊,检测从送经轴送出的经纱的张力。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该张力辊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张力检测辊。
[0003]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张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如下:其具有通过支承轴分别支承在左右两侧的织机机架上的张力检测杆,该张力检测杆在轮毂部(基部)上通过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织机机架上。另外,张力检测杆具有从轮毂部形成角度并向两侧延伸的两个臂部,在两个臂部之一的端部,连接有作为张力检测器的负荷传感器。负荷传感器一端支承在织机机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张力检测杆的上述臂部。因此,相对支承轴可旋转地支承着的张力检测杆在支承轴周围的角度位置(相位)由负荷传感器固定(维持)。
[0004] 此外,在张力检测杆的两个臂部的另一方,通过轴部件及组装在该轴部件上的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有张力杆。该张力杆的一端连接于张力检测杆,且中间部分支承张力辊,进而,在另一端上连接有松经机构中的松经连杆。另外,松经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于张力杆的一端相反的端部)则被支承为相对于织机机架(或者是固定设置于织机机架并积极地向前后方向驱动松经连杆的驱动装置)可以上下转动。亦即,松经连杆的状态为在另一端由织机机架可转动地支承,其位置在一端侧支承于张力杆。
[0005] 在根据上述结构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张力检测装置中,经纱的张力作用于张力辊的负荷则通过轴部件,作为作用于张力检测杆而使之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之方向的力起作用。而且,该力作为拉力负荷作用于负荷传感器,负荷传感器通过检测该负荷,从而检测经纱的张力。
[0006] 但是,如上述说明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因为该构成所代表的现有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支承刚性较低,又由于作为被检测部件的经纱或织布的张力根据设定条件被设定得较高等,从而引起施加在张力检测杆上的负荷较大,这种时候,该结构有可能招致张力检测装置(特别是张力检测器的部分)的破损。
[0007] 更详细地,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结构中,除了上述被检测部件的张力作用于张力检测辊的负荷之外,张力检测辊及支承张力检测辊的杆(专利文献1中的张力杆)等的重量的也对张力检测杆施加负荷。而且,这些全部负荷作用于张力检测杆之一的臂部,并对张力检测杆起上述转动方向的力的作用,由连接在另一臂部并支承在织机机架上的负荷传感器支承该力。亦即,形成由负荷传感器支承上述全部负荷的结构。另外,对于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使作为张力检测辊的张力辊进行松经运动的结构,张力辊及张力杆伴随织机每一循环的往返运动的重复负荷也由负荷传感器承受。
[0008] 此外,在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中一般使用的负荷传感器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了的S字型负荷传感器,该负荷传感器通过安装于负荷传感器主体之位于负荷方向上两侧的连接连杆及安装在连接连杆的端部的轴承(球面轴承),与织机机架及张力检测杆连接。因此,形成由该连接连杆支承上述负荷的结构。但是,该连接连杆为直径小于负荷传感器主体厚度的轴部件。因此,当由于被检测部件的高张力而引起施加在连接连杆上的负荷较大时,或伴随张力检测辊的松经运动的重复负荷作用于连接连杆时,随着长期的使用,连接连杆有可能发生破损(折断)现象。
[0009] [在先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195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开头记载的织机中的张力检测装置,提高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提供能够尽可能减少装置破损的张力检测装置的结构。
[0013]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所述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为前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并在织布幅宽上的与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由支承该张力检测杆的织机机架所支承。
[0014]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也可用作检测从送经侧的送经轴送出的 经纱的张力的装置(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亦即,在作为张力检测辊的张力辊上卷挂有经纱,并进行减缓经纱伴随着开口运动所产生的张力变动的松经运动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力检测辊通过支承杆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轴上,将所述第二轴的轴心作为摇动中心,进行所述松经运动亦可。
[0015] 此外,在将本发明作为如上所述的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使用时,也可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第二轴既通过第一轴承相对张力检测杆可旋转地被支承,又通过第二轴承相对织机机架可旋转地被支承,用于使张力辊进行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则相对于织机机架支承所述第二轴的支承位置,在织布幅宽方向上的与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相反一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另外,在该结构中,所述第二轴在比由所述织机机架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张力辊一侧,由张力检测杆支承,并且,松经机构在比织机机架支承所述第二轴的支承位置更靠近与张力辊相反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亦可。
[0016] 根据本发明,由于支承张力检测辊的第二轴即由张力检测杆的臂部支承的第二轴在该轴线方向上的与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支承位置不同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位置,由支承该张力检测杆的织机机架所支承,故通过第一轴相对织机机架可转动地被支承的张力检测杆在该第一轴周围的角度位置(转动方向中的位置)由负荷传感器和第二轴支承在织机机架上。因此,与只由负荷传感器来支承作用于张力检测杆的转动方向负荷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由于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能够减少施加在张力检测器上的负荷,故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张力检测装置特别是张力检测器的支承部分(连接连杆)的破损。
[0017] 而且,由于能提高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可抑制由织造中的织机振动而引起的张力检测装置的振动,这样,可降低伴随着张力检测装置的振动而作用于张力检测器上的负荷(干扰负荷)。其结果,因为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张力检测信号中的S/N比(信噪比)得到了提高,故随着施加在张力检测器上的负荷减小,也能够更适当进行的张力检测。
[0018] 另外,在织机中的所述张力检测装置中,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认为支承张力检测辊的第二轴即由张力检测杆的臂部支承的第二轴,必须是不被织机机架支承而可以相对于织机机架位移的结构。更详细地,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因被检测部件的张力而作用于张力检测辊的负荷由织机机架等固定地支承,则常规上认为该负荷不会波及至负荷传感器。
[0019] 针对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潜心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即使轴如上所述被固定地支承,若负荷施加在与该支承位置不同的位置,则以上述支承位置为支点在轴上产生挠曲,其结果使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着眼于施加负荷在与上述支承位置不同的位置上,本发 明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即,即使采用在第二轴的一部分由织机机架支承的结构,使第二轴挠曲的负荷也作用于张力检测杆并波及至张力检测器,基于这样的新构思而形成的结构,具有从现有的技术常识中无法想到的新颖性。此外,即使轴被牢固地支承于机架等结构体上,因负荷作用于该轴上,于是便在支承体上产生轻微的挠曲(变形)(从材料力学方面考虑,挠曲为零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是在轴上产生挠曲。因此,即使是在比该支承位置靠近张力检测辊相反一侧上连接有张力检测杆的结构,负荷也会作用于张力检测器,也可进行张力检测。
[0020] 而且,本发明的张力检测装置的结构,若作为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通过进行松经运动的张力辊而检测经纱的张力,其效果更有效。亦即,如上所述,在上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中,伴随着张力辊在织机每一循环的往返运动而做的松经运动,通过张力检测杆作用于张力检测器的负荷有:由经纱张力产生的负荷以及因张力辊等的重量而产生的负荷、再加上随着该往返运动的惯性及由于驱动装置的附加力而引起的重复负荷。因此,与张力检测辊在静止状态使用的张力检测装置相比,对张力检测器的支承部分施加的负荷更大,可能会更早导致上述破损。因此,本发明适用于这样的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其效果在该装置中更加有效。
[0021]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如上所述的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使用时,在第二轴的由织机机架支承的支承位置的两侧中的与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支承位置相反的一侧,使张力辊进行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与第二轴连接,亦即,将由支承着承载负荷的第二轴的张力检测杆和张力检测器组成的张力检测机构、以及使张力辊进行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在第二轴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第二轴的由织机机架支承的支承位置分开设在两侧,这样,能够使由于松经机构的运动而作用于张力检测器的负荷(干扰负荷)减少。因此,能够将作用于张力检测器上的全部负荷控制在较低的范围,防止上述破损,减少该全部负荷中除了由经纱的张力导致的负荷以外的干扰成分,进一步提高张力检测信号中的S/N比(信噪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张力检测。
[0022] 特别是,将第二轴的由张力检测杆支撑的支承位置设在比由织机机架支撑的支承位置靠近张力辊一侧,在比由织机机架支撑的支承位置更靠近与张力辊相反的一侧,松经机构与第二轴连接,亦即,相对于第二轴的由织机机架支承的支承位置,在靠近张力辊一侧将张力检测机构连接于第二轴,从而能够增大作用于张力检测器的全部负荷中的由经纱张力所导致的成分所占的比例,能进一步提高张力检测信号中的S/N比(信噪比)。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0024]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
[0025]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一部分截面平面图。
[0026]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0027]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位侧视图及一部分截面平面图。
[0028]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9] 符号说明
[0030] 1 张力辊(张力检测辊)
[0031] 3、3’、3” 张力检测杆
[0032] 3a 基部
[0033] 3b、3c、3d、3e 臂部
[0034] 5 负荷传感器(张力检测器)
[0035] 5a 负荷传感器主体
[0036] 5b 连接连杆
[0037] 7 第一轴
[0038] 9 第二轴
[0039] 11、11’ 张力杆(支承杆)
[0040] 13 松经机构
[0041] 13a 松经杆
[0042] 13b 松经连杆
[0043] Ba、Bb、Bc、Bd 轴承
[0044] F 织机机架
[0045] Fa 支承托架
[0046] Fb 机架主体
[0047] GR 导轨
[0048] T 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参照图1~4,以下就本发明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下面的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的张力检测装置作为以上所述的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的例子,在此例中,从经纱轴呈片状引出的多根经纱对作为张力检测辊的张力辊进行卷挂,并且该张力辊与松经机构连接,在织机的每一个循环向前后方向(经纱的延伸方向)作摇动往返的运动。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各个部件,将织布幅宽方向上的织机中央侧称为内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外侧。
[0050]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包括作为张力检测辊的张力辊1,张力检测杆3,及作为张力检测器的负荷传感器5。此外,本实施例中,张力检测杆3及负荷传感器5作为设置在织布幅宽方向的张力辊1的两侧的装置,张力辊1在两端的轴部1a,通过张力检测杆3支承在织机机架F上。亦即,本实施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被支承在分开设置在织布幅宽方向上的一对织机机架F、F上的一对张力检测杆3、3,以及分别连接在两个张力检测杆3、3上的一对负荷传感器5、5。但是,在该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中的织布幅宽方向两侧的各个结构,除其配置乃关于织布幅宽方向对称之外,均相同。因此,图2~4只表示该单侧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基本上也只对该单侧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0051] 在图示的例子中,张力检测杆3具有形成有贯穿轴线方向的贯穿孔3a1的圆筒状基部3a。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张力检测杆3具有两个以从基部3a的外圆周面突出设置的方式一体化形成的臂部3b、3c。该2个臂部3b、3c以夹着贯穿孔3a1的轴线并位于两侧的方式设置,以与上述轴线相正交并延伸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织机机架F上,更详细地说,在由机架主体Fb及设置在机架主体Fb上的支承托架Fa组成的织机机架F的支承托架Fa上,与织布幅宽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一轴7以从支承托架Fa的内侧的端面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被设置。而且,张力检测杆3则通过隔着外圈与基部3a的贯穿孔3a1配合且内圈与第一轴7从支承托架Fa突出出来的部分配合的滚针轴承等轴承,在基部3a相对第一轴7可转动地被支承。亦即,张力检测杆3通过支承托架Fa、第一轴7以及组装在第一轴7的轴承,相对织机机架F可旋转地被支承。还有,把织机机架F、第一轴7以及张力检测杆3的连接关系设为,第一轴7与张力检测杆3不能相对旋转地连接,第一轴7通过轴承支承在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上,亦可。
[0052] 张力检测杆3中的两个臂部3b、3c中向下方延伸的臂部3b的端部上连接有负荷传感器5。该负荷传感器5由S字型的负荷传感器主体5a、及安装在对于负荷传感器主体5a承受负荷的方向的两侧的连接连杆5b、5b构成。而且,负荷传感器5的一侧的连接连杆
5b通过球面轴承连接在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b上,另一侧的连接连杆5b通过球面轴承支承在支承托架Fa上。因此,相对织机机架F(第一轴7)可旋转地支承的张力检测杆3在其臂部3b上,通过负荷传感器5连接在织机机架F上,第一轴7的轴线周围的相位由负荷传感器5固定(维持)。
[0053]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张力检测杆3中的两个臂部3b、3c中的向上方延伸的臂部3c,端部形成圆筒状,该圆筒状的端部形成有贯穿孔3c1。而且,隔着作为第一轴承的滚针轴承等的轴承Ba(图3),第二轴9可旋转地嵌插入臂部3c的贯穿孔3c1。亦即,第二轴9隔着内圈配合其自身的外圆周面且外圈与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c中的贯穿孔3c1配合的轴承Ba,可旋转地支承在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c上。此外,如上所述,张力检测杆3的第一轴
7的轴线周围的相位由负荷传感器5固定(维持)。因此,支承第二轴9的张力检测杆3的贯穿孔3c1的位置也固定在第一轴7的轴线周围。
[0054] 第二轴9在内侧端部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并且从该支承位置向外侧在织布幅宽方向延伸。而且,在比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外侧的张力检测杆3与支承托架Fa之间,作为支承杆的张力杆11固定在第二轴9上。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二轴9只向比张力检测杆3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外侧的方向而延伸,张力杆11在比张力检测杆3靠近外侧处固定在第二轴9上,但是,将第二轴9作成从所述支承位置向内侧延伸,在比张力检测杆3靠内侧处将张力杆11固定于第二轴上亦可。
[0055] 张力杆11为两端部具有贯穿孔的部件,一侧的端部形成有从边缘连通贯穿孔的开槽,具有通过拧紧螺栓11a而缩小贯穿孔直径的分体式紧固结构。而且,张力杆11在具有该分体式紧固结构的一侧的端部,与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c形成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大致为90°),被第二轴9固定支承。
[0056] 此外,隔着嵌插入其贯穿孔的轴承,张力杆11的另一侧的端部嵌插有张力辊1的轴部1a。因此,张力辊1的两端的轴部1a通过张力杆11由第二轴9支承。另外,由负荷传感器5来固定第一轴7的轴线周围的相位,以便使分别设置在左右一对织机机架F、F上的张力检测杆3、3在各自的臂部3c上的贯穿孔3c1的位置从侧方看相互基本一致。因此,分别设置在两织机机架F、F上的第二轴9、9的轴心位置从侧方看也大致一致。而且,在两织机机架F、F的各自一侧,由于张力杆11固定在第二轴9上,张力辊1以与第一轴7以及第二轴9平行的延伸状态支承在张力杆11上,以便张力检测杆3与张力杆11形成相同的角度。
[0057] 而且,以片状从经纱轴(未图示)引出并由导轨GR引导的多根经纱T卷挂在张力辊1上,由于该经纱T的张力而作用于张力辊1上的负荷通过张力杆11、第二轴9以及张力检测杆3作用于负荷传感器5上,负荷传感器5藉由检测该负荷来测定经纱T的张力。
[0058] 在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本实施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中,既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又支承张力辊1的第二轴9,在与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也由支承该张力检测杆3的织机机架F支承。具体地如下所述。
[0059] 如图3所示,第二轴9从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支承位置向外侧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延伸至织机机架F的外侧。另外,在织机机架F的支承托架Fa上,在与张力检测杆3中的臂部3c的贯穿孔3c1的中心轴线大致一致的位置上形成贯穿孔Fa1。而且,第二轴9在插入穿过支承托架Fa的贯穿孔Fa1时,嵌插入作为第二轴承而组装在贯穿孔Fa1的外侧端部的轴承Bb,在该延伸方向的外侧,第二轴隔着轴承Bb由支承托架Fa支承。因此,第二轴9在比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靠近内侧的突出部分的端部通过轴承Ba(第一轴承)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并且在织机机架F的织布幅宽方向的外侧端部附近通过轴承Bb(第二轴承)由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支承。
[0060] 这样,本实施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的结构为,既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又支承张力辊1的第二轴9在其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上一侧的端部以及另一侧的端部附近,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被支承。该结构,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张力检测杆3被支承在由第一轴7支承的位置和由第二轴9嵌插入的位置这两个位置上。根据这种具有支承作为张力检测辊的张力辊1的第二轴9,以及构成张力检测机构的张力检测杆3等的支承织机机架F的支承结构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由于支承作为装置整体的织机机架F的支承刚性得到了提高,故能够有效地防止现有技术的装置破损问题。另外,由于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可抑制织造中的织机的振动而引起的张力检测装置的振动,并可抑制由于该振动而引起的负荷(干扰负荷)对张力检测的影响。
[006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中,用于使张力辊1进行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13比织机机架F更靠近外侧,更详细地,松经机构13在比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支承第二轴9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外侧处与第二轴9连接。具体如下所述。
[0062] 如上所述,第二轴9以从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换言之,第二轴9具有从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支承位置延伸至织机机架F的外侧的长度。而且,该第二轴9从织机机架F突出的部分上连接有松经机构13的松经杆13a。该松经杆13a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状,连接在第二轴9上,藉由形成于上端部的分体式紧 固结构固定在第二轴9上。另外,以向前后方向(经纱T从张力辊1至织布前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松经连杆13b的一端通过球面轴承等轴承连接在松经杆13a的下端。
[0063] 进而,松经连杆13b的另一端连接于使松经连杆13b向前后方向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举例来说,该驱动装置可以是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支承在织机机架F上以织机的主轴作为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轴,以及安装在该驱动轴上并在从驱动轴的轴心偏心的位置与松经连杆13b的另一端连接的曲柄杆。而且,松经连杆13b被该驱动装置驱动,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从而,松经杆13a以第二轴9的轴心为中心往返摇动运动,伴随着上述运动,固定松经杆13a的第二轴9根据松经杆13a的摇动量,以相应的转动角度范围来回往返转动。其结果,一端固定在第二轴9上的张力杆11以第二轴9的轴心为中心进行往返摇动运动,从而使支承在张力杆11的另一端的张力辊1进行松经运动。
[0064] 这样,相对于织机机架F支承第二轴9的位置,将第二轴9分为内侧(张力辊一侧)与外侧(与张力辊相反的一侧),并将张力检测杆3及松经机构13与第二轴9连接,亦即,由对承载负荷的第二轴9进行支承的张力检测杆3和负荷传感器5构成的张力检测机构、与使张力辊1进行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13,相对于织机机架F支承第二轴9的位置,被分开在该支承位置的两侧,从而,由于松经机构13的运动而作用于第二轴9的负荷即成为作用于负荷传感器5的全部负荷中的干扰成分的负荷(干扰负荷)而由织机机架F承受,由于能够使作用于负荷传感器5的干扰负荷降低,故能够使负荷传感器5检测到的张力检测信号中的S/N比(信噪比)提高。
[0065] 尤其是,如本实施例所示,将上述张力检测机构设置在比织机机架支承第二轴9的位置更靠近张力辊1一侧,这样,能够增大作用于负荷传感器5的全部负荷中的经纱T的张力成分的比例,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张力检测信号中的S/N比(信噪比)。此外,虽然上面已经对将松经连杆13b连接到驱动装置驱动其向前后方向进行积极往返运动的松经机构13作为积极松经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松经连杆13b通过弹簧支承在织机机架F上的消极松经机构的情况也相同。
[0066] 在上述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由对承受负荷的第二轴9进行支承的张力检测杆3和负荷传感器5构成的张力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织机机架F、F上,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对张力检测杆3以及一对负荷传感器5,但是,上述张力检测机构亦可只设置在织机机架F的单侧。亦即,张力检测杆3只设置在张力辊1的两端中的一侧,对 于张力辊1的两端中的另一侧,只有第二轴9支承在织机机架F上,张力辊1在另一端通过张力杆11支承在该第二轴9上亦可。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织机机架F、F的张力检测杆3、3分别连接有负荷传感器5,但也可以使用下面的结构代替,即,负荷传感器5只连接在一侧的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b上,使用连接连杆等将一侧的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
3b的端部和另一侧的张力检测杆3的臂部3b的端部相连接。
[006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9作为分别支承在左右两侧的织机机架F、F上的一对轴,但是,第二轴9作为穿过织布幅宽方向的单一轴亦可。这样,若将第二轴9作为穿过织布幅宽方向的单一的轴,第二轴9在两侧的织机机架F、F以及张力检测杆3的三处以上被支承,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此外,将第二轴9作为穿过织布幅宽方向的单一的轴时,松经机构13也可以只设置在两侧的织机机架F、F的一侧,及只连接在第二轴9的一侧的端部的结构。
[0068] 此外,相对于织机机架F支承第二轴9由的支承位置,松经机构13在其外侧(与张力辊1相反一侧)连接在第二轴9上,张力检测机构在其内侧(张力辊1一侧)连接在第二轴9上,但是,亦可采用与之相反的结构代替,即松经机构13在上述内侧连接在第二轴9上,张力检测机构在上述外侧连接在第二轴9上。另外,松经机构13及张力检测机构亦可在上述内侧或者上述外侧的同一侧连接在第二轴9上。
[0069] 此外,在第二轴9上的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亦即相对于第二轴9的张力杆11的支承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在织机机架F的内侧,但是,采用第二轴9将张力辊1支承在织机机架F的外侧上的结构亦可。因此,也可将张力检测杆3支承第二轴9的位置(第一轴承Ba的位置)、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张力杆11的固定位置)以及由织机机架F支承的支承位置(第二轴承Bb的位置)设置成与本实施例相反的配置,亦即,从织布幅宽方向的内侧依次设置成由织机机架F支承的支承位置、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支承位置。另外,也可以将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设在最外侧。但是,将张力辊1支承在织机机架F的外侧时,有必要将织机机架F(支承托架Fa)设成允许张力辊1进行松经运动的形状。
[007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相对于第二轴9的松经机构13(松经杆13a)的连接位置设为与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张力杆11连接第二轴9的连接位置)不同的位置,松经机构13使第二轴9往返旋转,这样,使张力杆11往返摇动运动,从而使张力辊1进行松经运动,但是也可以用下列结构代替,如图5(a)、(b)所示,松经机构连接在张力 杆11上,不通过第二轴9而直接往返摇动驱动张力杆11。此外,图5(a)以透过支承托架Fa的方式示出了从织机机架F的内侧看到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图5(b)为以截面图表示在图5(a)中所示的由支承托架Fa支承的第二轴9的支承部分等的部分平面图。
[0071] 详细说明图5的结构,在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张力杆11’具有由支承张力辊1的支承部11b(相当于图1等实施例中的张力杆11),及从该支承部11b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11c组成的形状(图5(a))。而且,张力杆11’在延伸部11c的下端,连接在松经机构中的松经连杆13b上。亦即,在图5的结构中,张力杆11’的延伸部11c相当于图1等实施例中的松经杆13a,该结构也可以说是松经机构相对织机机架F配置在与由第二轴9支承的张力辊1的支承位置的相同一侧(图5中的外侧),并且松经连杆和张力杆一体化形成。
[0072] 而且,如图5(b)所示,支承在张力检测杆3并支承张力杆11’的第二轴9在织布幅宽方向上从由张力检测杆3支承的支承位置向内侧延伸,在织布幅宽方向上的织机机架F的位置,通过轴承(在图示的例中为滚针轴承Bc)由支承托架Fa支承。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第二轴9通过轴承合金Bd可旋转地支承在张力检测杆3上。另外,第二轴9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张力杆11’。
[0073] 此外,在图5的结构中,如果张力杆11’被支承为可相对于第二轴9旋转,则第二轴9不能旋转亦可。因此,采用这样的结构时,把织机机架F支承第二轴9的支承状态设为第二轴9被不能旋转地支承亦可。另外,第二轴9以不能旋转的状态被支承在织机机架F上时,第二轴9与张力检测杆3的连接状态亦可是两者不能相对旋转。
[0074] 在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织机张力检测装置所进行的说明,是将张力检测辊作为进行松经运动的张力辊的送经侧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使用时的实施例说明,但是,本发明中的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也可有以下的实施方式(变形例)。
[0075] (1)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经纱作为检测对象,将进行松经运动的张力辊作为张力检测辊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张力检测装置并不限于此,在静止状态,将引导经纱或者织布的导轨作为张力检测辊使用亦可。因此,例如,将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导轨GR作为张力检测辊亦可。另外,将引导在织机中的织布卷绕侧所织造的织布的导轨作为张力检测辊而检测织布的张力亦可。
[0076] 另外,如上所述,将在静止状态引导经纱或织布的导轨作为张力检测辊使用时,该张力检测辊并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的张力辊那样被支承在从第二轴的轴心偏离的位置, 与第二轴同轴地支承该张力检测辊,亦即,使第二轴与张力检测辊同轴连接,或者张力检测辊的轴部起到作为第二轴的作用,亦可。
[0077] (2)在上述实施例中,张力检测杆具有由第一轴支承在织机机架上的基部,及两个从该基部延伸的臂部,一臂部支承第二轴,另一臂部上连接有张力检测器,但是,本发明中的张力检测装置中的张力检测杆并不被限制为具有这样两个臂部,只有一个臂部,该一个臂部既支承第二轴,又连接张力检测器亦可。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臂部与张力检测器连接的连接位置,相对基部3a,在比第二轴的支承位置更远的位置,或者在比第二轴的支承位置更近的位置上的任意位置均可。
[0078] 具体地,如图6(a)所示,张力检测杆3’具有单一的臂部3d,该臂部3d的中间部分的附近形成具有贯穿孔3d1的支承部,在该位置上支承第二轴9。在此基础上,可将张力检测器(负荷传感器5)的一端连接在从臂部3d的上述支承部向前端侧延伸的部分的前端侧。另外,如图6(b)所示,张力检测杆3”具有单一的臂部3e,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具有形成于该前端侧的贯穿孔3e1的支承部上支承第二轴9。并在此基础上,可将张力检测器(负荷传感器5)的一端连接在臂部3e中的基部3a与上述支承部之间。
[0079] (3)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张力检测杆所支承的第二轴被织机机架所的支承位置,被设置在第二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从张力检测杆离开一定距离的一处(一个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在织机机架对第二轴的支承位置异于张力检测杆对其的支承位置(从支承位置离开)的同时,把织机机架对第二轴的支承位置设置为互相分离的两个以上的位置亦可。
[0080] 此外,如上所示,织机机架在两个以上的位置支承第二轴时,并不限其为如上述实施例所示,设置该两个以上的位置比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更靠外侧(与张力检测辊相反一侧),亦可在比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更靠近内侧(张力检测辊一侧)的两个以上的位置进行支承。进而,如果结构上允许的话,将织机机架对第二轴的支承位置设置在夹着张力检测杆的支承位置的两侧亦可,进而,在张力检测杆的支承位置的两侧各自(特别是外侧)设置两个以上的位置亦可。
[0081] 然而,第二轴的由织机机架支承的位置被设定在比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更靠近张力检测辊一侧(张力检测辊的支承位置一侧)时,与将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设定在比由织机机架支承的位置更靠近张力检测辊一侧的情况相比,由于被检测部件的张力而作用于张力检测杆(张力检测器)的负荷变小。特别是,当形成织机机架在比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更靠近张力检测辊一侧的两个以上的位置上支承第二轴的结构时,由 于被检测部件的张力而作用于张力检测杆(张力检测器)的负荷变得更小。这样,进一步降低了装置发生破损的可能,但是,另一方面,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检测信号中的经纱张力的成分也变小(S/N比变小),则出现了张力检测的正确性降低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在比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更靠近张力检测辊一侧,把织机机架支承第二轴的位置的数目设定在一个位置以内。
[0082] 此外,当采用织机机架在由张力检测杆支承的位置的两侧进行支承第二轴的结构时,如果采用的是使用支承杆,在由织机机架支承的位置之间由第二轴支承张力检测辊的结构,则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承刚性,并可以不在张力检测杆的支承位置和张力检测辊的支承位置之间设置织机机架的支承位置,实现能够有效检测张力的结构。
[0083] 再者,本发明并不受上述说明的任意实施方式的限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进行各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