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95600.3

文献号 : CN10307009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邹杰王志成彭慧婧杨家林文雪童潼张琴蒋艳

申请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黄斑篮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和褐篮子鱼(Siganus?fuscescens)为篮子鱼科常见鱼种,两种鱼生理特点、繁殖习性和繁育方法较为相似,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来源与驯化困难,初孵个体体型小、幼体应激性强造成的死亡率高,缺乏系统的人工繁育技术,养殖苗种主要来自海捕野生苗等问题。本发明采取了亲鱼养成、培养、人工催产与孵化、幼体培育池准备、培育水质处理、阶段饵料投喂、稚鱼运输的技术措施,实现了亲鱼供应与育苗工厂化生产,系统解决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人工繁育过程中亲鱼的人工催产孵化、仔稚鱼饵料选择与强化、水质调控、稚鱼运输等技术问题。养成亲鱼产卵率达到65%以上,平均产卵受精率达到85%以上,人工繁育成活率10.7%-27%。

权利要求 :

1.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养成

3

选择野生篮子鱼进行网箱养殖,养殖密度5-15尾/m,投喂斑节对虾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辅助投喂枝状海藻,每月投喂5-7kg,养殖时间2-3年;

(2)亲鱼培养

当亲鱼的体重达到雌鱼大于400g/尾,雄鱼大于300g/尾的标准后,从网箱转运3

到亲鱼池中,起捕的最佳时间为清晨,当日不投喂,运输密度50-80尾/m,运输水温2

14℃-16℃,运输时间小于6小时;亲鱼池底面积15-20m,池深1.8-2.5m,每池放置亲鱼

75-100尾,池壁和池底涂刷成深色,池底放置10-18个气石,池上方1.6-2m处布置遮光网,池底放置7-10张尼龙网片,日换水1-3次,换水量100%,每日吸底,5-7日倒池一次;驯化投喂时将对虾配合饲料颗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后混合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拌匀,对虾配合饲料颗粒、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重量比为100∶2∶1,风干后做成颗粒投喂,颗粒大小2×2×2mm,每日驯化2-5次,每次驯化30分钟,每次投喂20-50g饲料颗粒,驯化摄食后每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至亲鱼不再摄食为止,辅助饵料为新鲜海藻,用细绳绑于石块上投喂,每日投喂450-600g;

(3)人工催产与孵化

3

亲鱼腹部明显膨胀后,计算亲鱼丰满度,丰满度=体重(g)/[体长(cm)]×100%,丰满度大于3.1%后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催产剂HCG使用量为500IU/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

0.5-1ml,进行背部肌肉注射,雄鱼催产剂用量为雌鱼的1/3;一周后未产卵则继续注射,雌鱼催产剂量为每公斤鱼体HCG300IU+LRH-A310μg,雄鱼不需注射,每尾亲鱼最多注射2次;亲鱼产卵后,以1mg/L的青霉素钠海水溶液消毒1小时,然后投放入幼体培育池中的

120目小网箱内进行孵化,120目小网箱的规格为1m×1m×1m,孵化出膜后将仔鱼轻倒出到幼体培育池中,水温24℃-28℃条件下,孵化时间27-48小时;

(4)幼体培育池准备

2

培育池底面积15-20m,深1.5-2m,根据池的形状内衬平面移动网箱,以铅坠固定网箱形状,内衬于池壁的为80目的周网,铺于池底的为50目的底网,排水处的周网距离池壁1m,其他部位的周网距离池壁20-30cm,底网距池底40cm,保持水深1.4m以上,将进水处设置在排水处的对角线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个气石,网箱四个角落每个角落还要各放一个气石;

(5)幼体培育水质保持与处理

孵化3日后,每日采用盘式吸底器进行吸底操作,孵化后3至13日隔日换水一次,采用3

虹吸法排水,进排水同时进行,进排水量相同,每次换水40-60%,速度为1.25-1.3m /h,3

进水水温应与池水温相近;孵化13日后每日换水一次,每次换水50%,速度为1.5-2m /h,每3-4日投入青霉素钠2mg/L或每6日投入土霉素1mg/L,孵化后1-7日对池水微充气,8日后逐渐增大充气量至溶氧>4mg/L;

(6)幼体的阶段饵料投喂

3

初孵仔鱼培育密度为9000-12000尾/m,孵化后48小时,开始投喂亚心型扁藻至第13日,保持浓度500-1000个/ml,投喂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结束,保持浓度5-10个群体/ml,投喂SS型褶皱臂轮虫4日,密度2-5个/ml,投喂牡蛎担轮幼虫4日,密度为大于3个/ml;孵化后第6日,开始投喂S型褶皱臂轮虫9-10日,密度2-5个/ml;孵化后第13日投喂卤虫5-6日,密度0.5-1个/ml;孵化第18日后投喂卤虫0.5-1个/ml,麒麟菜碎屑5g/池,投喂至育苗结束;孵化后18-22日,稚鱼体长达1.6-1.8cm时开始人工饲料驯化,以搓碎的虾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

(7)稚鱼的运输

稚鱼体长大于2.4cm时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夜间将培育网箱轻抬起,集苗,投放冰块来降低集苗处水温,当水温降低至18-20℃后用容器带水将鱼转移至运输容器,光强3

<300lux下进行,运输密度40000-50000尾/m,容器内放置气石并投放少量海藻,以运输车运输,水温18-20℃,放养前需调节运输水温,防止稚鱼因温度应激死亡,调温时间30分钟,当调至与养殖环境水温一致后放苗;

所述的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用水为2级沙滤海水,紫外线消毒,盐度27-33,水温

25-28℃,溶氧>4mg/L;

所述轮虫,是指采用小球藻培养增殖,然后采用英伟轮虫营养强化剂(DHAPROTEIN SELCO)和裂壶藻粉3∶1投喂强化后的轮虫,轮虫密度400-500个/ml,用量为每亿轮虫

40g,溶氧保持>4mg/L,时间6-8h,以1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所述卤虫是指,以卤虫卵采用质量分数5%的次氧酸钠和质量分数0.5%氢氧化钠的混合水溶液1200ml将100g卤虫卵壳溶解掉,温度小于40℃,全部卵变成红色后立即以1%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干净,去壳后孵化,采用卤虫营养强化剂(DC DHA SELCO)投喂强化后3

的卤虫,卤虫密度2亿个/m,pH7.5-8.0,溶氧保持大于4mg/L,用量每亿卤虫40g,以

1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所述的HCG是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RH-A是指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所述麒麟菜碎屑是指将麒麟菜打碎后以网袋过滤出来的碎屑;

所述虾片为市售高级无渣虾片;

所述的螺旋藻粉、对虾配合饲料均为市售产品;

所述的海带粉为市售水产用海带粉或饲料加工原料海带粉,颗粒径<0.15mm。

说明书 :

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特别是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亲鱼养成与苗种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学中鱼类的繁育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篮子鱼科(Siganidae)鱼类,简称篮子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域,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为篮子鱼科常见鱼种,两种鱼的生理特点、繁殖习性和繁育方法较为相似,肉质鲜美,随着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篮子鱼的需求不断扩大,篮子鱼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经济地位。篮子鱼对环境适应性强,杂食,尤其适合网箱混养,在两广和福建海域的养殖范围不断扩大,养殖潜力很大。但是,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亲鱼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来源与驯化困难,初孵个体体型小、幼体应激性强造成的人工繁育和稚鱼运输死亡率高,缺乏系统的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人工繁育技术,养殖苗种主要来自海捕野生苗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解决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在人工批量苗种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批量繁育篮子鱼,尤其是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的方法,以解决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人工繁育过程中出现的幼鱼来源与驯化困难,初孵个体体型小、幼体应激性强造成死亡率高等问题,同时系统解决了人工繁育过程中亲鱼储备养成与暂养促熟、人工催产孵化、仔稚鱼饵料选择、水质调控、稚鱼运输等关键技术。
[0004]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法: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5] (1)亲鱼养成
[0006] 选择野生篮子鱼进行网箱养殖,养殖密度5-15尾/m3,投喂斑节对虾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辅助投喂枝状海藻,每月投喂5-7kg,养殖时间2-3年;
[0007] (2)亲鱼培养
[0008] 当亲鱼的体重达到雌鱼大于400g/尾,雄鱼大于300g/尾的标准后,从网箱转3
运到亲鱼池中,起捕的最佳时间为清晨,当日不投喂,运输密度50-80尾/m,运输水温
2
14℃-16℃,运输时间小于6小时;亲鱼池底面积15-20m,池深1.8-2.5m,每池放置亲鱼
75-100尾,池壁和池底涂刷成深色,池底放置10-18个气石,池上方1.6-2m处布置遮光网,池底放置7-10张尼龙网片,日换水1-3次,换水量100%,每日吸底,5-7日倒池一次;驯化投喂时将对虾配合饲料颗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后混合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拌匀,对虾配合饲料颗粒、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重量比为100∶2∶1,风干后做成颗粒投喂,颗粒大小2×2×2mm,每日驯化2-5次,每次驯化30分钟,每次投喂20-50g饲料颗粒,驯化摄食后每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至亲鱼不再摄食为止,辅助饵料为新鲜海藻,用细绳绑于石块上投喂,每日投喂450-600g;
[0009] (3)人工催产与孵化
[0010] 亲鱼腹部明显膨胀后,计算亲鱼丰满度,丰满度=体重(g)/[体长3
(cm)]×100%,丰满度大于3.1%后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催产剂HCG使用量为500IU/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0.5-1ml,进行背部肌肉注射,雄鱼催产剂用量为雌鱼的1/3;一周后未产卵则继续注射,雌鱼催产剂量为每公斤鱼体HCG300IU+LRH-A310μg,雄鱼不需注射,每尾亲鱼最多注射2次;亲鱼产卵后,以1mg/L的青霉素钠海水溶液消毒1小时,然后投放入幼体培育池中的120目小网箱内进行孵化,120目小网箱的规格为1m×1m×1m,孵化出膜后将仔鱼轻倒出到幼体培育池中,水温24℃-28℃条件下,孵化时间27-48小时;
[0011] (4)幼体培育池准备
[0012] 培育池底面积15-20m2,深1.5-2m,根据池的形状内衬平面移动网箱,以铅坠固定网箱形状,内衬于池壁的为80目的周网,铺于池底的为50目的底网,排水处的周网距离池壁1m,其他部位的周网距离池壁20-30cm,底网距池底40cm,保持水深1.4m以上,将进水处设置在排水处的对角线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个气石,网箱四个角落每个角落还要各放一个气石;
[0013] (5)幼体培育水质保持与处理
[0014] 孵化3日后,每日采用盘式吸底器进行吸底操作,孵化后3至13日隔日换水一次,采用虹吸法排水,进排水同时进行,进排水量相同,每次换水40-60%,速度为3
1.25-1.3m /h,进水水温应与池水温相近;孵化13日后每日换水一次,每次换水50%,速度为1.5-2m3/h,每3-4日投入青霉素钠2mg/L或每6日投入土霉素1mg/L,孵化后
1-7日对池水微充气,8日后逐渐增大充气量至溶氧>4mg/L;
[0015] (6)幼体的阶段饵料投喂
[0016] 初孵仔鱼培育密度为9000-12000尾/m3,孵化后48小时,开始投喂亚心型扁藻至第13日,保持浓度500-1000个/ml,投喂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结束,保持浓度5-10个群体/ml,投喂SS型褶皱臂轮虫4日,密度2-5个/ml,投喂牡蛎担轮幼虫4日,密度为大于3个/ml;孵化后第6日,开始投喂S型褶皱臂轮虫9-10日,密度2-5个/ml;孵化后第13日投喂卤虫5-6日,密度0.5-1个/ml;孵化第18日后投喂卤虫0.5-1个/ml,麒麟菜碎屑5g/池,投喂至育苗结束;孵化后18-22日,稚鱼体长达1.6-1.8cm时开始人工饲料驯化,以搓碎的虾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
[0017] (7)稚鱼的运输
[0018] 稚鱼体长大于2.4cm时进行中间培育或直接养殖,夜间将培育网箱轻抬起,集苗,投放冰块来降低集苗处水温,当水温降低至18-20℃后用容器带水将鱼转移至运输容器,光强<300lux下进行,运输密度40000-50000尾/m3,容器内放置气石并投放少量海藻,以运输车运输,水温18-20℃,放养前需调节运输水温,防止稚鱼因温度应激死亡,调温时间30分钟,当调至与养殖环境水温一致后放苗;
[0019] 所述的篮于鱼的人工繁育方法用水为2级沙滤海水,紫外线消毒,盐度27-33,水温25-28℃,溶氧>4mg/L;
[0020] 所述轮虫,是指采用小球藻培养增殖,然后采用英伟轮虫营养强化剂(DHAPROTEIN SELCO)和裂壶藻粉3∶1投喂强化后的轮虫,轮虫密度400-500个/ml,用量为每亿轮虫40g,溶氧保持>4mg/L,时间6-8h,以1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0021] 所述卤虫是指,以卤虫卵采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和质量分数0.5%氢氧化钠的混合水溶液1200ml将100g卤虫卵壳溶解掉,温度小于40℃,全部卵变成红色后立即以1%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干净,去壳后孵化,采用卤虫营养强化剂(DC DHA SELCO)投喂强化
3
后的卤虫,卤虫密度2亿个/m,pH7.5-8.0,溶氧保持大于4mg/L,用量每亿卤虫40g,以
1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0022] 所述的HCG是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RH-A是指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0023] 所述麒麟菜碎屑是指将麒麟菜打碎后以网袋过滤出来的碎屑;
[0024] 所述虾片为市售高级无渣虾片;
[0025] 所述的螺旋藻粉、对虾配合饲料均为市售产品;
[0026] 所述的海带粉为市售水产用海带粉或饲料加工原料海带粉,颗粒径<0.15mm。
[0027]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工艺流程科学,可操作性强,以浅海网箱和工厂化室内育苗车间为基础条件,用相同的方法对人工养殖的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亲鱼进行人工繁育,实现了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的亲鱼供应与工厂化育苗生产,系统解决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人工繁育过程中亲鱼的人工催产孵化、仔稚鱼饵料选择与强化、水质调控、稚鱼运输等技术,养成亲鱼产卵率达到65%以上,平均产卵受精率达到85%以上,以初孵仔鱼培育至体长2.4cm计算,黄斑篮子鱼工厂化人工繁育成活率12.3%-25.6%,褐篮子鱼工厂化人工繁育成活率10.7%-27.0%,实现了两种篮子鱼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拥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对篮子鱼的人工增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为其它种篮子鱼人工苗种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实施步骤:
[0031] 1、亲鱼养成
[0032] 2006年7月,于我国南方沿海对野生采捕的褐篮子鱼(体长5-10cm)进行浅海网3
箱养殖,混养石斑鱼,平均养殖密度5尾/m,投喂斑节对虾饲料,日投喂量为篮子鱼总体重
2%,辅助投喂枝状海藻每月5-7kg,同时啄食网箱附着的藻类,养殖时间21个月。
[0033] 2、亲鱼培养
[0034] 挑选体重达450g/尾的雌鱼,体重达350g/尾雄鱼,褐篮子鱼56尾,雌33尾。用运输船充气运输2小时,后用运输车充气运输3小时至育苗场地,起捕时间4:00,运输
3
前不投喂,装车运输时采用0.8m 的水箱进行装运,运输车运输时水温通过加冰块降温至
2
15-16℃。亲鱼培育用水同幼体培育用水。亲鱼暂养于底面积20m 的亲鱼池,共使用2个亲鱼池,其中一个用来暂养,一个用来轮换倒池消毒或催产产卵。池深1.8m,池壁和池底涂刷黑色的油漆,池底平均分布15个气石采用罗茨鼓风机进行充气增氧,池上方2m处挡上遮光网,池底放置10张绿色的悬垂尼龙网片作为躲避物,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100%,每日吸底一次,清除剩余饵料和粪便杂质等,每5日倒池一次。运输亲鱼投放前适应温度,适应温度后投放于亲鱼池,第2日开始驯化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喂前将对虾配合饲料颗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后混合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拌匀,重量比为100∶2∶1,风干后以做成颗粒投喂,颗粒大小2×2×2cm,约一半米粒大小,投喂一次20g,前3日每日投喂5次,3日后每日驯化2-3次,一次30分钟投喂约30-50g饲料,第7日完全驯化摄食后每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至亲鱼不再摄食为止,辅助饵料为麒麟菜和条浒苔等,用细绳绑于石块上,每日投喂500g,摄食干净后补充。
[0035] 3、人工催产与孵化
[0036] 培育14日后,计算亲鱼丰满度,丰满度=体重(g)/[体长(cm)]3×100%,选择丰满度达到3.1%以上的亲鱼,每只雌鱼采用HCG约250IU以生理盐水稀释至0.5-1ml后注射背部肌肉,雄鱼用量为雌鱼的1/3;观察丰满度可知是否已经产卵,部分未产的亲鱼一周后继续注射,使用催产剂量为每公斤鱼体HCG300IU+LRH-A310μg,雄鱼不需注射,每尾亲鱼最多注射2次,待其产卵。产卵后以烧杯带水装卵观察其受精情况,受精卵为透明状。将亲鱼捞出后以急水流冲出受精卵并洗净,以1mg/L的青霉素钠海水溶液消毒1小时,然后投放于幼体培育池中规格为1m×1m×1m的120目小网箱内进行孵化,孵化出膜后将仔鱼轻倒出。第1次注射催产,褐篮子鱼产出受精卵280万粒;第2次注射催产,褐篮子鱼产出受精卵680万粒,由于所产卵较多,仅留取部分进行孵化。孵化水温26℃,褐篮子鱼孵化时间约28小时。
[0037] 4、幼体培育池准备
[0038] 幼体培育池为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培育场地,在亲鱼产卵前准备完毕。培育池池底2
面积20m,方形,深2m,根据池的形状内衬平面移动网箱,以铅坠固定网箱形状,方便换水同时不影响吸底操作,网箱四周围网目80,内衬池壁,排水处的周围网距离池壁1m,可临时调节距离,其他部位的周网距离池壁20-30cm,底网目50,底网距池底40cm,注水深1.6-1.7m,进排水处呈对角线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个气石充气,网箱四个角还要各放一个气石充气。
[0039] 5、幼体培育水质保持与处理
[0040] 育苗用水为2级沙滤海水,紫外线消毒,盐度27-33,水温24-28℃,溶氧通过罗茨鼓风机充气增氧,保持大于4mg/L。孵化3日后,每日轻抖网箱,将粪便等杂物沉入池底后吸底,采用盘式吸底器进行吸底操作,吸底干净。幼体培育过程中不倒池,第3-13日隔日换水一次,采用虹吸法以多条细管排水,进排水同时进行,进排水量相同形成水交换,每次3
换水50%,水交换速度为1.25-1.3m /h,换水水温与池水温相近;孵化13日后每日换水
3
一次,每次换水50%,水交换速度为1.5-2m /h,每隔3日投青霉素钠2mg/L一次,孵化后1-7日对池水微充气,以见水花为主,8日后根据鱼体的游泳能力逐渐增大充气量,保持大于4mg/L,以鱼体不经常侧翻为主。
[0041] 6、幼体的阶段饵料投喂
[0042] 幼体根据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饵料,动物性饵料包括轮虫和卤虫,以小球藻和扁藻培养;仔鱼的阶段饵料为扁藻、洛氏角毛藻、牡蛎担轮幼虫、SS型褶皱臂轮虫、S型褶皱臂轮虫;稚鱼阶段饵料为S型褶皱臂轮虫、卤虫、麒麟菜碎屑和虾片。小球藻、扁藻和洛氏角毛3 3 3
藻以水产单胞藻培养方式进行培养,配备水体100m,小球藻常备40m,扁藻常备20m,洛氏
3
角毛藻常备20m,余下水体用以临时培养所需的海藻。SS型褶皱臂轮虫、S型褶皱臂轮虫
3
分别准备3池(15m),卤虫根据篮子鱼口径的大小以单胞藻培养一定时间后投喂,准备2池
3
(15m),开始直接投喂初孵卤幼,采用卤虫孵化桶直接孵化。卤虫通过购买卤虫卵去壳后孵化,去壳时采用质量分数5%的次酸钠溶液在碱性水溶液将卤虫卵壳溶解掉,用1%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轮虫和卤虫投喂前强化并以1mg/L的氟苯尼考消毒1小时,强化和消毒同时进行。轮虫强化采用英伟轮虫营养强化剂(DHA PROTEINSELCO)和裂壶藻粉3∶1投喂轮虫,轮虫密度400-500个/ml左右,用量为每亿轮虫30g,溶氧保持在5-7mg/L以上,时间6-8小时,卤虫强化采用卤虫营养强化剂(DC DHA SELCO)投喂,卤虫密度2亿卤虫/m3,pH7.5-8.0,溶氧保持在4-6mg/L以上,用量每亿卤虫40g。麒麟菜碎屑是指将麒麟菜以豆浆机打碎后根据鱼体口径以60-80目网袋过滤出来的碎屑。
[0043] 初孵仔鱼培育密度约为10000尾/m3,单池约20万尾,过多则捞出,初孵化后48小时开始投喂亚心型扁藻,保持浓度500-1000个/ml至13日;投喂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结束,保持浓度约10个群体/ml;投喂SS型褶皱臂轮虫密度保持为2-5个/ml,投喂4日;投喂牡蛎担轮幼虫,密度大于3个/ml,投喂4日。孵化后第6日投喂S型褶皱臂轮虫密度保持为2-5个/ml,投喂9-10日,孵化后第13日投喂初孵卤幼密度保持为0.5-1个/ml,投喂6日,孵化后第18日投喂培养过2-3日的卤虫0.5-1个/ml和麒麟菜碎屑5g/池,投喂至育苗结束。孵化18日稚鱼体长1.6cm开始人工饲料驯化,以干搓法将搓碎的虾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隔4小时一次。
[0044] 7、稚鱼的运输
[0045] 稚鱼体长2.5cm可运输,主采用夜间捕捞方式,将培育网箱抬起,集苗,局部以加冰水方式将集苗区域的水温调至18-20℃,过程要慢,后以2L的勺子带水盛鱼至运输容器,3
操作环境弱光即光强<300lux,运输密度4-5万尾/m,运输容器内采用气石充氧并投放丝状浒苔增加躲避物,以运输车运输,水温18-20℃,放养前需将运输水温半小时左右调至养殖环境水温后放苗养成。部分稚鱼缠绕于浒苔中死亡,运输成活率高于70%,对照组为白天试验性捕捞运输,对照组成活率不超过40%。
[0046] 8、育苗结果
[0047] 2008年,亲鱼产卵率高于73%,平均受精率高于85%,以初孵仔鱼培育至体长2.4cm计算,褐篮子鱼繁育成活率11.7%-20.4%,培育出褐篮子鱼苗44万尾(2批次育苗,
3
总育苗水体220m)。
[0048] 实施例2
[0049] 实施步骤:
[0050] 1.亲鱼的培养
[0051] 2007年8月,于我国南方沿海对野生采捕的黄斑篮子鱼(体长5-10cm)进行浅海3
网箱养殖,平均养殖密度15尾/m,投喂斑节对虾饲料,日投喂量为篮子鱼总体重2%,辅助投喂枝状海藻,每月投喂5-7kg,同时啄食网箱附着的藻类,养殖时间3年。
[0052] 2、亲鱼养成
[0053] 挑选体重大于450g/尾的雌鱼,体重大于350g/尾的雄鱼,其中黄斑篮子鱼51尾,雌22尾。用运输船充气运输1小时,后用运输车充气运输2小时至育苗场地,起捕时间3
6:00,运输前不投喂,装车运输时采用两个0.5m 的水箱进行装运,运输车运输时水温通过加冰块降温至16℃。
[0054] 亲鱼培育用水同幼体培育用水。亲鱼暂养于底面积15m2的亲鱼池,共使用2个亲鱼池,其中一个用来暂养,一个用来轮换倒池消毒或催产产卵。池深2m,池壁和池底涂刷黑色的油漆,池底平均分布15个的气石采用罗茨鼓风机进行充气增氧,池上方1.6m处挡上遮光网,池底放置10张绿色尼龙网片。由于雄鱼运输刺激大量排精,前3日每日换水3次,每次换水100%,之后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100%。每日吸底一次,清除剩余饵料和粪便杂质等,每5日倒池一次。运输亲鱼投放前适应温度,适应温度后投放于亲鱼池,保持温度24-25℃,第2日开始驯化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喂前将对虾配合饲料颗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后混合水产用海带粉和螺旋藻粉拌匀,对虾配合饲料颗粒、水产用海带粉、螺旋藻粉的重量比为100∶2∶1,风干后以颗粒投喂,颗粒约一半米粒大小,每次投喂30g,每日驯化5次,4日后每日驯化2-3次,一次30分钟,投喂约30-50g饲料,第6日完全驯化摄食后每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至亲鱼不再摄食为止,投喂量约为亲鱼体重的3-4%,雌鱼摄食主动性高于雄鱼。每日辅助饵料为麒麟菜和条浒苔等,用细绳绑于石块上投喂,摄食干净后捞出石块以高锰酸钾消毒后重新绑海藻补充,其中投放位置靠近池壁。
[0055] 3、人工催产与孵化
[0056] 培育13日后,大多数亲鱼基本成熟,计算亲鱼丰满度,丰满度=体重(g)/[体长3
(cm)]×100%,选择丰满度达到3.1%以上的亲鱼,每尾雌鱼采用HCG约250IU以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背部肌肉,雄鱼用量为雌鱼的1/3,雌雄分辨不出的按雄鱼剂量注射,一周后继续选择丰满度3.1以上亲鱼进行注射,雄鱼不再注射,每尾雌鱼催产剂用量为每kg鱼体HCG300IU+LRH-A310μg,后待其产卵。产卵后以烧杯带水装卵观察其受精情况,受精卵为透明状。将亲鱼捞出后以急水流冲出受精卵并洗净,以1mg/L的青霉素钠海水溶液消毒1小时,后投放于幼体培育池中规格为1m×1m×1m的120目小网箱内进行孵化,孵化出膜后将仔鱼轻倒出。第1次注射催产,黄斑篮子鱼产出受精卵440万粒;第2次注射催产,黄斑篮子鱼产出受精卵520万粒,留取部分受精卵进行孵化育苗。孵化水温27℃,黄斑篮子鱼孵化时间约46h。
[0057] 4、幼体培育池准备
[0058] 幼体培育池为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培育场地,在亲鱼产卵前准备完毕。培育池池底2
面积20m,方形,深2m,根据池的形状内衬平面移动网箱,以铅坠固定网箱形状,方便换水同时不影响吸底操作,网箱四周围网目80,内衬池壁,排水处的周围网距离池壁(排水处)1m,可临时调节距离,其他部位的周网距离池壁20-30cm,底网目50,底网距池底40cm,注水深
1.6-1.9m,进排水处呈对角线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个气石充气,网箱4角还要各放一个气石充气。
[0059] 5、幼体培育水质保持与处理
[0060] 育苗用水为2级沙滤海水,紫外线消毒,盐度28-33,水温26-28℃,溶氧通过罗茨鼓风机充气增氧。孵化3日后,每日轻抖网箱,将粪便等杂物沉入池底后吸底,采用盘式吸底器进行吸底操作,吸底干净,每6日投放土霉素一次,1mg/L,将土霉素片直接捣碎成小颗粒撒于池底,给池底消毒。幼体培育过程中不倒池,第3-10日隔日换水一次,采用虹吸法以多条细管排水,管口径约1cm,进排水同时进行,进排水量保持相同形成水交换,每次换水3
约40-60%,水交换量为1.25-1.3m /h,换水水温与池水温相近,孵化13日后每日换水一
3
次,每次换水50%,水交换量为1.7-2m /h,每隔3-4日投青霉素钠2mg/L一次,孵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