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52232.X

文献号 : CN1030836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焦国荣

申请人 : 焦国荣

摘要 :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有炙黄芪、白芍、吴萸、良姜、乌贼骨、瓦楞子、白芨、鸡内金、元胡、郁金、木香、砂仁、白术、炒麦芽、蒲公英、姜皮、炙甘草组合成为专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散剂,每个铝箔袋存入散剂10克,铝箔袋装入散剂后采用真空包装,患者每服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饭前15分钟冲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从1983年临床应用以来,对于具有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症的治愈率可达90%。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每300克为单位中,其中具有炙黄芪30克、白芍15克、吴萸10克、良姜10克、乌贼骨30克、瓦楞子20克、白芨20克、鸡内金20克、元胡20克、郁金10克、木香20克、砂仁10克、白术20克、炒麦芽20克、蒲公英

20克、姜皮5克、炙甘草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每15克白芍先用60度高粱白酒15克搅拌均匀,随即在铁锅内用文火炒干,元胡先在麦麸醋内浸泡

12小时后,然后捞出在铁锅内文火炒干,每20克鸡内金用500克青石子一起文火炒至发黄起泡,瓦楞子在铁锅内先文火炒至发青,每15克白术拌制陇西首阳地区特有的白质土500克在铁锅内文火炒至发黄,采用青石材质器具将炙黄芪、白芍、吴萸、良姜、乌贼骨、瓦楞子、白芨、鸡内金、元胡、郁金、木香、砂仁、白术、炒麦芽、蒲公英、姜皮、炙甘草粉碎研磨成散剂,再用100目尼纶筛过滤,将过滤的散剂装入铝箔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每个铝箔袋存入散剂10克,铝箔袋装入散剂后采用真空包装。

说明书 :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成药,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西药治愈率低、易复发、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大,中医上的辩证论治诸多,而具有显著效果的药物极少,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西药治愈率低、易复发、对肝肾毒副作用大、中医辩证论治中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极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疗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有炙黄芪、白芍、吴萸、良姜、乌贼骨、瓦楞子、白芨、鸡内金、元胡、郁金、木香、砂仁、白术、炒麦芽、蒲公英、姜皮、炙甘草组合成为专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散剂,每300克为单位中,其中具有炙黄芪30克、白芍15克、吴萸10克、良姜10克、乌贼骨30克、瓦楞子20克、白芨20克、鸡内金20克、元胡20克、郁金10克、木香20克、砂仁10克、白术20克、炒麦芽20克、蒲公英20克、姜皮5克、炙甘草5克,每15克白芍先用60度高粱白酒15克搅拌均匀,随即在铁锅内用文火炒干,元胡先在麦麸醋内浸泡12小时后,然后捞出在铁锅内文火炒干,每20克鸡内金用500克青石子一起文火炒至发黄起泡,瓦楞子在铁锅内先文火炒至发青,每15克白术拌制陇西首阳地区特有的白质土500克在铁锅内文火炒至发黄,采用青石材质器具将炙黄芪、白芍、吴萸、良姜、乌贼骨、瓦楞子、白芨、鸡内金、元胡、郁金、木香、砂仁、白术、炒麦芽、蒲公英、姜皮、炙甘草粉碎研磨成散剂,再用100目尼纶筛过滤,将过滤的散剂装入铝箔袋,每个铝箔袋存入散剂10克,铝箔袋装入散剂后采用真空包装,患者每服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饭前15分钟冲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从1983年研发临床应用以来,对于70000多人具有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8%以上,治愈率可达90%。2010年1月由我院组成的专家组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了一年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结论是“可在我院临床广泛应用”。本发明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胃脘部疼痛、伴腹部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可见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炎症及溃疡,我院组成的专家组采用临床对照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列表对比如下:
[0006] 表1两组病例资料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