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042838.2

文献号 : CN1031116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任家隆胡小康任近静赵礼刚王明建吴爱胜王波张春燕管小燕

申请人 : 江苏科技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镗杆一端安装有随镗杆一起转动的镗刀滑块组件,镗杆另一端设有第二中心轮,第二中心轮带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与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中心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轴转动,第一轴的另一端加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第二轴连接,第二轴上设有减速齿轮,减速齿轮与另一齿轮啮合,带动另一齿轮转动,另一齿轮与齿条组件连接,齿条组件带动镗刀滑块组件横向移动。本发明通过行星轮将镗杆的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蜗轮蜗杆运动带动齿条组件运动,从而带动镗刀在随镗杆一起转动的同时完成横向进给,进而在普通的镗床上实现轴向加工圆柱孔的同时也能通过横向进给完成径向特殊几何形状的加工。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镗杆,镗杆一端安装有随镗杆一起转动的镗刀滑块组件(21),镗杆另一端设有第二中心轮(10),第二中心轮(10)与行星轮(13)啮合带动行星轮(13)转动,行星轮(13)与第一中心轮(14)啮合,行星轮(13)位于行星架上,第一中心轮(14)安装在第一轴(16)的一端上,第一中心轮(14)转动带动第一轴(16)转动,第一轴(16)的另一端加工有蜗杆(6),所述蜗杆(6)与蜗轮(7)啮合带动蜗轮(7)转动,蜗轮(7)安装在第二轴(19)上,并与第二轴(19)同步转动,第二轴(19)上设有减速齿轮(32),减速齿轮(32)与另一齿轮(5)啮合,带动所述另一齿轮(5)转动,所述另一齿轮(5)安装在第三轴(20)上,所述另一齿轮(5)与齿条组件(22)连接,镗刀滑块组件(21)安装在齿条组件(22)上,齿条组件(22)位于镗杆一端的槽(4)上并带动镗刀滑块组件(21)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镗刀滑块组件(21)包括滑块、设置在滑块上的刀夹和安装在刀夹上的镗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组件(22)一端与对齿条组件(22)起预紧作用的弹簧(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齿轮(5)的齿数大于减速齿轮(32)的齿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13)安装在行星架(12)一端,行星架(12)另一端与第一轴(16)相连接,并且通过端盖(15)使行星架(12)在轴上轴向定位。

说明书 :

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镗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转动的同时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机械加工制造是完成机械产品必不可少的一步,机械加工机器零件的可能性和方便性及加工精度决定机械产品能否实现其功能和市场前途。其中圆柱孔的加工有很多种加工工艺方法,但在孔的轴向镗加工同时,实现横向进给以满足不同径向几何形状的需要,就必须有特殊的装置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在实现镗刀轴向转动的同时,又可以实现镗刀的横向移动,可以扩展加工工件的范围并提高加工效率。
[0004]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包括镗杆,镗杆一端安装有随镗杆一起转动的镗刀滑块组件,镗杆另一端设有第二中心轮,第二中心轮与行星轮啮合带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与第一中心轮啮合,行星轮位于行星架上,第一中心轮安装在第一轴的一端,第一中心轮转动带动第一轴转动,第一轴的另一端加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安装在第二轴上,并与第二轴同步转动,第二轴上设有减速齿轮,减速齿轮与另一齿轮啮合,带动所述另一齿轮转动,另一齿轮安装在第三轴上,另一齿轮与齿条组件连接,镗刀滑块组件安装在齿条组件上,齿条组件位于镗杆一端的槽上并带动镗刀滑块组件横向移动,镗杆一端的槽通常为燕尾槽。
[0005] 所述镗刀滑块组件包括滑块、设置在滑块上的刀夹和安装在刀夹上的镗刀。
[0006]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组件一端与对齿条组件起预紧作用的弹簧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另一齿轮的齿数大于减速齿轮的齿数,通常另一齿轮5的齿数为减速齿轮32齿数的1.5倍。
[0008] 所述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一端,行星架另一端与第一轴相连接,并且通过端盖使行星架在轴上轴向定位。
[0009] 横向进给刀具的动力来自于镗杆的转动,依次通过行星轮、蜗杆与蜗轮啮合、齿轮啮合、齿轮与齿条组件啮合传递动力。燕尾槽的几何形状适应被加工件径向几何形状,并且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改变燕尾槽的倾斜角度,这样就能满足特定几何形状孔的加工需求。
[0010] 在本发明中,当镗杆的转速一定时,第二中心轮的转速是恒定的,那么改变行星轮与第一中心轮的尺寸就可以改变传递到第一轴上的转速,传动原理可依据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规律,在设计时,一对行星轮和第一中心轮是可以替换的,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材料孔的加工要求。
[0011] 本发明是通过行星轮将镗杆的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蜗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一个减速齿轮将动力传递到与齿条组件相啮合的齿轮上,齿轮带动齿条组件在燕尾槽上移动,燕尾槽的几何形状适应于被加工件的径向几何形状,齿条组件的移动带动滑块的移动,滑块上导轨的几何形状适应被加工件径向几何形状,在这样的滑块上装有镗刀,从而实现镗刀在随镗杆一起转动的同时完成横向进给运动,进而在普通的镗床上实现轴向加工圆柱孔的同时也能通过横向进给完成径向特殊几何形状的加工。由于行星轮和第二中心齿轮是可以替换的,而不同尺寸的行星轮所传递镗杆动力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实现在相同镗杆转速的情况下,横向进给速度的可调,以满足加工不同孔的需求。通过改变行星轮,就可以改变在相同镗杆转速下的进给速度,也就能实现不同材料孔的加工要求。
[0012]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通过蜗轮蜗杆运动带动齿条组件运动从而带动镗刀横向进给,在普通的镗床上实现轴向加工圆柱孔的同时也能通过横向进给完成径向特殊几何形状的加工,通过更换一对行星轮和第一中心轮,可以加工不同材料的孔,实现了柔性化加工,可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绿色加工、可持续制造理念。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5]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0016]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8]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横向进给刀具的镗孔装置,包括镗杆,镗杆一端安装有随镗杆一起转动的镗刀滑块组件21,镗杆另一端设有第二中心轮10,第二中心轮10与行星轮13啮合带动行星轮13转动,行星轮13与第一中心轮14啮合,行星轮13位于行星架上,第一中心轮14与第一轴16连接,第一中心轮14转动带动第一轴16转动,第一轴16的另一端加工有蜗杆6,所述蜗杆6与蜗轮7啮合带动蜗轮7转动,蜗轮7与第二轴
19连接,并与第二轴19同步转动,第二轴19上设有减速齿轮32,减速齿轮32与另一齿轮5啮合,带动另一齿轮5转动,另一齿轮5安装在第三轴20上,另一齿轮5与齿条组件22连接,镗刀滑块组件21安装在齿条组件22上,齿条组件22位于镗杆一端的槽4上并带动镗刀滑块组件21横向移动。
[0019] 在本发明中,镗刀滑块组件21包括滑块、设置在滑块上的刀夹和安装在刀夹上的镗刀。齿条组件22一端与弹簧1连接,弹簧1两端分别固定在螺钉和齿条组件22上,对齿条组件22起预紧作用,防止齿条组件22窜动,保证刀具工作平稳,另一齿轮5的齿数远比减速齿轮32的齿数多,通常另一齿轮5的齿数为减速齿轮32齿数的1.5倍。
[0020] 在本发明中,齿条组件22在槽4的导轨上移动,使得齿条组件22移动与槽4导轨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装置的加工精度,并且齿条组件22的移动带动燕尾槽上滑块移动,滑块带动镗刀移动;另一齿轮5分别与齿条组件22和减速齿轮32啮合,安装在第三轴20上;减速齿轮32和蜗轮7同时安装在第二轴19上,蜗轮7与蜗杆6相啮合,将蜗杆6上的动力传递给蜗轮7;滚动轴承8安装在第一轴16上,第一轴16一端与第一轴承端盖9连接,另一端靠壳体实现轴向定位,对第一轴16起支撑作用;第一中心轮14安装在第一轴16上,第一中心轮14与行星轮13相啮合,行星轮13同时与第二中心轮10啮合,把镗杆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轴16上;行星架12一端与行星轮1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轴16相连接,并且通过端盖15使其在轴上轴向定位,从而使得行星轮13轴向定位;第二轴19与第一座23和第二座31连接,第一座23和第二座31对第二轴19起支撑作用,两个第一滚动轴承28,分别通过第二轴承端盖24和第三轴承端盖27进行轴向定位;第三轴20与第三座36和第四座40连接,第三座36和第四座40对第三轴20起支撑作用,两个第二滚动轴承39安装在轴
20上,分别通过第四轴承端盖33和第五轴承端盖38进行轴向定位,第一座23和第三座36通过螺栓11与壳体螺纹连接,分别对第二轴19和第三轴20起径向定位作用。
[0021] 本实施例中,蜗杆6与蜗轮7的传动比比较大,蜗杆6与蜗轮7的齿轮模数比较小,减速齿轮32与另一齿轮5的减速比也比较大,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传动比,使得齿条组件22在随镗杆转动时移动的速度尽可能慢些,提高加工精度。
[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