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芯部制动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46113.X

文献号 : CN1031188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A·J·苏瓦

申请人 : 勃来迪环球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公开了一种盒组件。该盒组件(12)包括芯部、形成接纳芯部(58)的空腔的盒外壳、从盒外壳(48)延伸到空腔内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芯部内的轴杆以及扭转弹簧。扭转弹簧(78)螺旋形地卷绕以形成接纳于芯部内的线圈状外表面,并还包括与轴杆(84)配合的至少一个端部。当芯部绕轴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扭转弹簧的线圈状外表面的周缘增大,由此限制芯部沿第一方向的转动。当芯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线圈状外表面提供一受控的阻力量,以抵抗芯部沿第二方向的转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盒组件,包括:

芯部;

盒外壳,所述盒外壳形成接纳所述芯部的空腔;

轴杆,所述轴杆从所述盒外壳延伸到所述空腔内,所述轴杆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芯部内;以及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螺旋形地卷绕,以形成被接纳于所述芯部内的线圈状外表面,所述扭转弹簧还包括与所述轴杆配合的至少一个端部;

其中,当所述芯部绕所述轴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扭转弹簧的所述线圈状外表面的周缘增大,由此限制所述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并且当所述芯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线圈状外表面提供一受控的阻力量,以抵抗所述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段介质卷绕在所述芯部周围,由此形成一卷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来基本上防止所述一卷介质上的所述一段介质的外直径扩大,由此允许所述一卷介质的自由端的一部分向后回馈到所述空腔内,而不引起沿所述盒组件的介质路径而被卡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与所述盒外壳的底壁一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具有形成于其内的至少一个肋部,所述肋部与所述扭转弹簧的端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的所述端部径向向内弯曲以与所述轴杆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芯部和所述扭转弹簧之间的芯部保持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和所述芯部保持件在它们之间具有过盈配合,因而,所述芯部随着所述芯部保持件一起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保持件包括多个径向向外延伸的尖头部,所述尖头部与所述芯部的内直径配合,以形成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保持件将所述扭转弹簧接纳于所述芯部保持件的轴向延伸的通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形成与芯部保持件的过盈配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保持件包括上部,所述上部具有内直径被设计成与所述轴杆的外直径相对应的通孔,并且所述芯部保持件还包括下部,所述下部具有内直径被设计成提供与所述扭转弹簧的过盈配合的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保持件的所述通孔包括面向轴向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在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芯部保持件的上部和下部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芯部保持件内的面向轴向的止挡件邻接,由此将所述扭转弹簧定位在所述芯部保持件的所述通孔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包括肋部,所述肋部具有形成于所述肋部内的面向上的台阶部,当所述芯部和扭转弹簧接纳于所述轴杆上时,所述面向上的台阶部防止所述扭转弹簧掉出所述芯部保持件的底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扭转弹簧直接插入所述芯部内,以形成所述扭转弹簧和所述芯部之间的过盈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组件还包括介质夹紧臂,所述介质夹紧臂在被配合时限制所述介质的自由端的运动。

说明书 :

摩擦芯部制动件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不适用。
[0003] 联邦赞助研发的声明
[0004] 不适用。
[0005] 发明背景
[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的介质盒。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对从介质盒馈送介质的改进。
[0007] 许多打印机设计成接纳提供用于打印的一段介质的盒。通常,该段介质卷绕在芯部周围,然后在打印期间从盒的内部进行馈送。
[0008] 这种类型的盒通常起初与打印机本身分开来储存和运输。在搬运盒的过程中,盒会受到振动以及会引起盒的包括该介质在内的各部件内部运动的各种其它类型的运动。
[0009] 已发现在带有介质卷的许多盒中,介质往往会从该卷自行展开。紧紧卷绕的卷将有松开以达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和较大杂乱或熵的状态的趋势是符合逻辑的。
[0010] 然而,在使用盒之前或期间发生这种松开具有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如果介质在盒内展开,则介质会自行挤到空腔的侧壁。当这发生时,会影响使介质的端部回到卷上的任何回馈,这是因为内部空腔中没有空间了。由于没有空间使介质缩回,这会造成介质沿介质路径或在打印机构内聚束或卡住。
[0011]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介质盒。特别是,需要一种具有改善对盒外壳内介质的控制的介质盒。

发明内容

[0012] 公开了一种盒组件。该盒组件包括芯部、形成接纳芯部的空腔的盒外壳、从盒外壳延伸到空腔内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芯部内的轴杆以及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螺旋形地卷绕以形成接纳于芯部内的线圈状外表面。扭转弹簧还包括与轴杆配合的至少一个端部。当芯部绕轴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扭转弹簧的线圈状外表面的周缘增大,由此限制芯部沿第一方向的转动。当芯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线圈状外表面提供一受控的阻力量,以抵抗芯部沿第二方向的转动。
[0013] 在一些形式中,一段介质可卷绕在芯部周围,由此形成一卷介质。通过使芯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来基本上防止该卷介质上的该段介质的外直径扩大。通过防止该卷介质扩大,可以允许该卷介质的自由端的一部分向后回馈到空腔内,而不会引起沿盒组件的介质路径被卡住。
[0014] 在其它形式中,轴杆与盒外壳的底壁一体形成。轴杆可包括至少一个形成于其内的肋部,该肋部与扭转弹簧的端部配合。扭转弹簧的端部径向向内弯曲以与轴杆或其至少一个肋部配合。
[0015] 在另外的其它形式中,盒组件可包括位于芯部和扭转弹簧之间的芯部保持件。芯部和芯部保持件在它们之间具有过盈配合,因而,芯部随着芯部保持件一起转动。芯部保持件包括多个径向向外延伸的尖头部,尖头部与芯部的内直径配合,以形成过盈配合。在此形式中,芯部保持件将扭转弹簧接纳于芯部保持件的轴向延伸通孔内。扭转弹簧可形成与芯部保持件的过盈配合。
[0016] 在此形式中,芯部保持件可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可具有尺寸对应于轴杆的外直径的通孔内直径(用于抵靠于彼此之上等)。下部可具有尺寸为提供与扭转弹簧的过盈配合的通孔内直径。芯部保持件的通孔包括面向轴向的止挡件,止挡件在通孔内位于芯部保持件的上部和下部之间。扭转弹簧的顶端可与芯部保持件内的面向轴向该止挡件邻接,由此将扭转弹簧定位在芯部保持件的通孔内。此外,轴杆可包括肋部,这些肋部具有形成于该肋部内的面向上的台阶部。当芯部保持件和扭转弹簧被接纳于轴杆上时,肋部上的面向上的台阶部防止扭转弹簧掉出芯部保持件的底部。
[0017] 在一种形式中,可将扭转弹簧直接插入芯部内,以形成扭转弹簧和芯部之间的过盈配合。
[0018] 在另一种形式中,盒组件还可包括介质夹紧臂,该介质夹紧臂在被配合时限制介质自由端的运动。
[0019] 由此,所公开的打印盒提供摩擦芯部制动件。该摩擦芯部制动件防止芯部/芯部保持件沿适于介质从介质卷松开并造成介质挤到介质盒的内部空腔的外边缘周围的方向转动。在提供抗退绕的功能的同时,摩擦芯部制动件还允许芯部/芯部保持件在馈送介质的过程中在受控的阻力下沿一个方向转动。
[0020] 由于摩擦芯部制动件防止卷的直径在盒内明显扩大,所以使在将介质馈送回到盒的内部空腔内的过程中介质被卡住的可能性减到最小。
[0021]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将会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显现出来。下文仅仅是对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由于较佳实施例不意在作为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仅有的实施例,因而为确定本发明的整个范围,应参见所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打印机的立体图;
[0023] 图2是打印机的立体图,其中介质盒从打印机分离出来;
[0024] 图3是打印机的立体图,其中介质盒插入或加载到打印机内;
[0025] 图4是与打印机分开的、图2和3中的介质盒的前上方侧的立体图;
[0026] 图5是介质盒的后下方侧的立体图;
[0027] 图6是移除了外壳顶部的介质盒的俯视图;
[0028] 图7是介质盒的仰视平面图;
[0029] 图8是沿图4的线8-8剖取的剖视图,示出一段介质和墨带以及介质盒的对应边缘保护件;
[0030] 图9是介质盒的分解图;
[0031] 图10是沿图4的线10-10剖取的侧剖图,该图示出芯部保持件组件;
[0032] 图11是沿芯部保持件组件剖取的剖视俯视图;
[0033] 图12是在插入盒容纳件内的初始时刻的介质盒的俯视图;
[0034] 图13是在完全插入盒容纳件内时的介质盒的俯视图;
[0035] 图14是沿图12的线14-14剖取的侧剖图,该图示出将介质盒插入盒容纳件内的第一时刻,在该第一时刻处,该段介质和墨带在打印头和压辊之间居中;
[0036] 图15是示出进一步插入到如下时刻处的侧剖图,即,介质盒上的凸片达到盒容纳件内的槽的顶部,但在位于介质盒的另一侧的倾斜肋部与盒容纳件的相对壁配合以使介质和墨带向打印头偏置之前;
[0037] 图16是在倾斜肋部已使介质和墨带向打印头偏置的另一插入时刻的侧剖图;
[0038] 图17是在介质盒完全插入盒容纳件内的时刻处的、沿图13的线17-17剖取的侧剖图;
[0039] 图18移除了墨带卷轴的盒外壳墨带锁定构件的立体详图;
[0040] 图19是类似于图18的视图,但还包括墨带卷轴;
[0041] 图20是示出与墨带卷轴的齿配合的未挠曲墨带锁定构件的仰视图;
[0042] 图21是盒容纳件的一部分的立体详图,示出解锁凸柱和墨带驱动芯轴;
[0043] 图22是在将介质盒插入到盒容纳件内、恰好就在解锁凸柱与墨带锁定构件配合之前的侧剖图;
[0044] 图23是类似于图22的侧剖图,但是在墨带锁定构件的倾斜表面与解锁凸柱的倾斜表面之间的初始配合的时刻;以及
[0045] 图24是在将介质盒完全插入到盒容纳件内之后、解锁凸柱已使墨带锁定构件向外挠曲以使墨带卷轴解锁的侧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参见图1,示出打印机10。打印机10是如下类型的打印机,即,在许多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处使用并还能为了固定地使用而放置于桌面上的便携式手持打印机。在图2和3中,打印机10示出为将介质盒12接纳于打印机10的盒容纳件14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尽管打印机10示出为呈特定类型的打印机,但文中所述的关于介质盒12和打印机10的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数目类型的盒接纳打印机。
[0047] 图1的打印机10包括本体16,该本体具有位于其一端处的头部18。本体16支承许多物件,包括用于输入数据的键盘20,定位在键盘20和打印机10的头部18之间的显示器22、位于显示器22一侧的一排按钮24和位于显示器22的另一侧的导航键盘26。显示器22用于显示打印机10的操作相关的信息,诸如用户界面或如由用户输入的文本串。键盘20、成排按钮24和导航键盘26全都用于使用户将数据输入到打印机10内和/或控制打印机10。这些控制件中的一些可专用于执行某些功能。例如,该排按钮24可用于选择显示在显示器22上的对应条目列表中的一个条目或者使打印机10在各种操作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0048] 打印机10的头部18包括盖子28,该盖子可被抬起或移除,以提供至盒容纳件14的通路。如上所述,盒容纳件14构造成接纳介质盒12,由此盒容纳件14包括许多打印和馈送部件。参见介质盒12被示出为从打印机10取下的图2,可清楚地看见盒容纳件14内和其周围的部件。
[0049] 盒容纳件14具有底壁30,而大致垂直的壁32从该底壁30向上延伸。垂直壁32的形状大致对应于介质盒12的形状。当然,当介质盒12装入盒容纳件14内时,垂直壁32的形状略大于介质盒12的形状。这允许留有一定附加的间隙空间地将介质盒12插入盒容纳件14。
[0050] 许多打印机部件位于盒容纳件14内或周围,当将介质盒12插入盒容纳件14时,该盒容纳件14以一定方式与介质盒12相互作用。包括热打印头34、墨带驱动芯轴36和偏转或解锁凸柱38的各种部件从底壁30向上延伸。尽管在所示形式中不存在,在一些打印机中,在盒容纳件14内可以有附加的芯轴,这些芯轴与介质卷配合,以有助于从介质盒馈送介质。
[0051] 在盒容纳件14的垂直壁32上并在靠近本体16的端部上形成有开口40,压辊42可通过该开口进行致动。当盒容纳件14内没有介质盒12时,压辊42从热打印头34缩回并与该热打印头34间隔开(如图2中所示)。该间距使得在将介质盒12加载到盒容纳件14内的过程中更容易地将介质盒12的介质和墨带插在压辊42和热打印头34之间。然后,在加载过程中或之后,压辊42朝着热打印头34致动,以产生打印线。在一些打印机构造中,使压辊42朝向热打印头34或远离热打印头34的致动可机械地或以其它方式与将介质盒12插入到盒容纳件14内关联。在打印期间,压辊42将沿打印线提供压力,因而,当热打印头34加热时,墨带上的墨将传递到打印介质。
[0052] 介质出口44设置在打印机10的侧面,正好经过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在介质上进行打印后,介质将经过该介质出口44而被引导到打印机10外。
[0053] 可压低杆46定位在打印机10外部并在介质出口44附近。该可压低杆46在介质出口44处连接到切割机构(未详细示出)。在打印机10在一段介质上进行打印之后,打印好的介质被引导通过介质出口44。此时,可压低杆46可用于致动切割机构,以将介质的被打印部分切断。
[0054] 现在附加地参照图4-11,介质盒12示出为与打印机10分离。介质盒12包括外壳48,该外壳具有外壳顶部50和外壳底部52,它们连结起来形成内部空腔54。如以分解形式示出介质盒12的图9中清楚所示,介质盒12的内部空腔54容纳各种部件。
[0055] 容纳于外壳48的内部空腔54内的各种部件包括卷绕在管状中心芯部58周围的一段介质56,该芯部形成一卷介质60,自由端62从该卷介质延伸。该段介质56可以是包括例如纸、粘性标签等的各种介质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形式中,该段介质56可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介质段,可采用切断刀具等在打印机10的介质出口44处切下该段介质。在其它形式中,可沿该段介质56形成穿孔,因而,在打印之后,介质的打印好的部分可与该段介质56分离。应理解,尽管该段介质56以卷的形式示出,但该段介质56可以其它方式设置在介质盒12内以进行分配。
[0056] 该卷介质60轴向接纳于芯部保持件64上。芯部保持件64具有径向面向外的表面66,该表面具有三个径向延伸的尖头部68。三个径向延伸的尖头部68的尺寸设计成:当该卷介质60的芯部58轴向插到芯部保持件64上时,尖头部68与芯部58过盈配合(如在图11中清楚所示)。由此,芯部保持件64随该卷介质60的芯部58一起转动。芯部保持件64还具有轴向延伸的通孔70,该通孔具有呈第一直径的下部72和呈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上部74。在下部72和上部74之间的过渡区处,芯部保持件64颈缩,由此提供面向轴向的止挡件76。
[0057] 螺旋形卷绕的扭转弹簧78从芯部保持件64的下部72的底面被接纳,并被插入,直到扭转弹簧78的顶端与面向轴向的止挡件76邻抵为止。扭转弹簧78具有比芯部保持件64的下部72的直径略大的直径,因而,当将扭转弹簧78插入芯部保持件64时,在处于不受应力状态的扭转弹簧78和芯部保持件64之间发生略微的过盈配合。扭转弹簧78的两个端部80和82径向向内朝向该卷介质60的转动轴线弯曲。
[0058] 该卷介质60、芯部保持件64和扭转弹簧78的子组件被接纳于轴杆84上,该轴杆从外壳底部52的底板86向上延伸。如在图10和11中最清楚可见,这一轴杆84具有沿轴杆84纵向延伸的四个径向向外延伸的肋部88或翅片。在每个肋部88中形成面向上的台阶部90,因而,肋部88的较靠近底板86的部分比肋部88的离底板86较远的部分从轴杆84径向上延伸得更远。
[0059] 如图10中清楚可见,当芯部保持件64轴向接纳于轴杆84上时,肋部88的上部和下部以及肋部88的上下部之间的面向上的台阶部90的半径定位成面向上的台阶部90有助于将扭转弹簧78的下端保持在芯部保持件64的通孔70内。芯部保持件64的上部74具有内周缘,该内周缘的尺寸设计成,在芯部保持件64转动到轴杆84周围的过程中,在轴杆84的外周缘上并抵靠该外周缘滑动。此外,如图11中清楚可见,肋部88的上部和扭转弹簧78的下弯入端部80设置成,如果扭转弹簧78绕其轴线转动,则下弯入端部80将与肋部88中的一个肋部的上部一侧接触。
[0060] 参照图11中的介质盒12的俯视图,在从该卷介质60馈送该段介质56过程中,该卷介质60将逆时针转动。然而,由于该段介质56在闲置时卷绕在芯部58周围,该卷介质60会有沿相反方向旋转的趋势,由此使该段介质56从芯部58松开。如果发生松开,该段介质56仍将保持卷绕,但达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将在芯部58周围的区域内自行松脱,同时使该介质卷的外直径扩大到该段介质56自身挤到外壳48的内壁上。
[0061] 这种介质卷直径扩大和挤到外壳48的内壁上是有问题的。由于内部退卷而扩大的该介质卷的最外侧部分与外壳48的内壁配合,任何回馈该段介质56的尝试都将造成该卷介质60与外壳48的内壁摩擦配合,并且在腔室内没有用于缩回的空间。由于这种回馈实质上是试图将附加的介质段添加到该卷介质60、但内部退卷而扩大的该介质卷已占据扩大到与外壳48的内壁接触,没有地方让该段介质的回馈部分通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回馈可能会造成该段介质56沿介质路径被卡住和聚束。
[0062] 扭转弹簧78用作离合器或摩擦制动件,它防止该段介质56从该卷介质60松开。扭转弹簧78卷绕成具有线圈状的外表面,该外表面的直径略大于芯部保持件64的通孔70的下部72的直径。当芯部保持件64开始转动时,由于扭转弹簧78和芯部保持件64之间的这种过盈配合,扭转弹簧78随芯部保持件64一起转动。在沿转动的路径的某一时刻处,下弯入端部80与肋部88的上部中的一个接触。下弯入端部80与肋部88配合之后发生什么将取决于扭转弹簧78的卷绕方向和转动方向。
[0063] 当扭转弹簧78的下弯入端部80与肋部88配合时,如果该卷介质60逆时针转动(从图11的俯视立体图中看),则这种配合会引发扭转弹簧78内的应力,该应力将造成扭转弹簧78的直径略微减小(同时仍保持与芯部保持件64的过盈配合),因而,尽管在受控的阻力下,该卷介质60仍可继续逆时针转动。阻力量应充分小,以使该段介质56在向前馈送期间不撕裂,并且馈送机构将能提供使该段介质56继续向前馈送的足够动力。
[0064] 如果该卷介质60的芯部58顺时针转动(从图11的俯视立体图中看),则这可能是由于如上所述的松开力。沿该方向,扭转弹簧78的下弯入端部80与肋部88配合,但在扭转弹簧78内引起的应力将造成扭转弹簧78的直径扩大。当直径扩大时,扭转弹簧78和芯部保持件64之间的过盈配合变紧,且两者之间的增大的摩擦防止芯部保持件64沿顺时针方向的进一步转动。
[0065] 因此,在介质盒12中,扭转弹簧78构造成允许芯部保持件64(以及与其连接的芯部58)在受控的阻力下沿一个方向转动,同时抑制芯部保持件64沿相反方向发生大幅转动。
[0066] 应考虑到该功能来选择芯部保持件64和扭转弹簧78的材料。在一个较佳形式中,芯部保持件64由乙缩醛或尼龙材料制成,而扭转弹簧78则为了极好磨损控制和阻力恒定性而由琴用钢丝制成。
[0067] 应理解到在一些形式的介质盒12中,芯部保持件64可作为中间元件而取消。在这种形式中,扭转弹簧78可直接插入芯部58内,而部件尺寸设计成实现类似于以上关于扭转弹簧78和芯部保持件64所述的过盈配合。在此情况下,摩擦制动件或转动离合器将在很大程度上与以上所述相同地工作,但将是芯部58和扭转弹簧78之间的过盈配合(与芯部保持件64和扭转弹簧78之间不同)在转动时提供受控的阻力或摩擦锁定。
[0068] 现回到介质盒12的总体结构,介质盒12还包括介质离合板92。介质离合板92与该卷介质60相邻定位,接纳于外壳底部52的轴杆84的顶端上,并可绕轴杆84转动。在介质离合板92的顶侧,偏置弹簧丝94在形成于介质离合板92的顶侧内的两个配合元件96之间延伸。偏置弹簧丝94在轴杆84顶部附近以镜像S形扭弯,并具有穿过轴杆84顶上的槽98延伸的部分。由于介质离合板92设置在介质盒12内的方式,偏置弹簧丝94趋于使介质离合板92沿顺时针方向偏置(如从顶部看)。在介质离合板92的底侧形成许多间隔件100,这些间隔件使介质离合板92与该卷介质60轴向间隔开。在介质离合板92的外周缘上,有向外延伸的凸片102以及介质夹紧臂104,该凸片在插入期间与打印机10的壁配合。
介质夹紧臂104与介质离合板92和该卷介质60的转动轴线间隔开但与其平行延伸。圆筒形套筒106位于介质夹紧臂104上。
[0069] 当从打印机10拆下介质盒12以进行运送等时,偏置弹簧丝94使该介质离合板92顺时针(如从介质盒12的顶部看)向夹紧位置(未示出)偏置,在该夹紧位置,介质夹紧臂
104上的圆筒形套筒106将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夹紧在套筒106和外壳48的内壁108之间。这防止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缩回到外壳48的内部空腔54内。
[0070] 当将介质盒12插入打印机10时,凸片102与打印机10的壁配合,并逆时针转动(同样,从顶部看)。凸片102的该运动使介质离合板92抵抗偏置弹簧丝94的偏置力转动到未夹紧位置,如图11中所示,在该未夹紧位置,介质夹紧臂104与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脱开,以使自由端62能馈送通过打印机10。应注意到,运动到未夹紧位置可能就在将介质盒12加载到打印机10内的过程中、沿介质路径形成压隙点(nip point)之后发生,因而,总是防止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不可逆地缩回到内部空腔54内。
[0071] 鉴于以上已经描述的,并且特别参照图6,将内部空腔54粗略地分成两个部段。上面已描述了内部空腔54的第一部段。该第一部段主要致力于容纳该卷介质60和相关的部件(即,介质离合板92、摩擦芯部制动件64等),用于控制馈送该段介质56的方式。内部空腔54的另一部段致力于容纳两个墨带卷轴110和112,它们可载有墨带114,这将在下文作详细描述。这两个部段被设置成它们总体上将介质盒12分成两侧,该卷介质60在一侧(图6中的右侧),载有墨带114的两个卷轴110和112在另一侧(在图6中的左侧)。
[0072] 在介质盒12具有支承墨带114的两个卷轴110和112的那侧,敞开空间116延伸通过盒外壳48,该盒外壳48在加载打印机10的过程中接纳热打印头34。在与容纳有两个卷轴110和112相对的敞开空间116的那侧,有大致由图4和6中的箭头118表示的介质路径。该介质路径118从内部空腔54的出口120延伸到前介质引导件122。当加载到打印机10内时,将介质路径118定位成使介质路径118在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之间延伸。
[0073] 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和墨带114沿介质路径118延伸。在该段介质56的自由端62的情况下,自由端62从该卷介质60延伸通过介质夹紧臂104处的夹紧点,并通过外壳48的出口120。从那里,自由端62经过边缘保护件124并朝向前介质引导件122,该边缘保护件位于介质盒12的底侧。
[0074] 关于墨带114,墨带114环绕于敞开空间116的外侧(尽管大部分在外壳48的内部空腔54内),并沿该路径横过介质路径118。墨带114的特定路径包括从供给卷轴110(比收卷卷轴112更接近于该卷介质60)到内部空腔54的出口120。在此,墨带114与该段介质56相遇并离开出口120。沿着介质路径118并在边缘保护件124上方,墨带114与该段介质56并排延伸。墨带114定位成比该段介质56更靠近接纳热打印头34的敞开空间116。借助这种定位,可直接加热墨带114上的墨水,以在打印过程中传递到该段介质56。在介质路径118的端部处以及在前介质引导件122附近,墨带114与该段介质56的路径分开,并延伸到介质盒12的外壳48的返回开口126内。在经过返回开口126之后,墨带114经过内部空腔54延伸到收卷卷轴112,该收卷卷轴在消耗之后接纳墨带114。
[0075] 明显的是,沿介质路径118,边缘保护件124在出口120和介质盒12的具有前介质引导件122和返回开口126的部段之间连接外壳48,由此桥接外壳48的两个部分。换言之,边缘保护件124从打印线的上游(即,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所在的位置)延伸到该段介质56与墨带114分离的下游位置。边缘保护件124沿与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的平面大致垂直的平面定位,并且比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之间的距离宽。这意味着边缘保护件124可完全跨过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之间的距离,从而具有足够宽度来保护该段介质和墨带。
[0076] 应理解到,在传统的介质盒中,该段介质和墨带沿介质路径的部分沿它们的底部边缘露出(即,它们没有文中所述的边缘保护件124)。当这些传统的盒被加载到打印机内时,介质和墨带隐蔽地穿在(blindly threaded)热打印头和压辊之间。然而,在墨带和介质的底部边缘露出的情况下,它们会碰到热打印头、散热片和/或压辊,由此使介质或墨带绊住和/或受损。
[0077] 文中所述的边缘保护件124提供一种屏障,该屏障防止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的下边缘在将介质盒12加载到打印机10内的期间与热打印头34或者压辊42接触。由于压辊42可缩回,即便边缘保护件124相对较宽,也可以为了在加载操作过程中使边缘保护件124通过而设有足够的间隙。如下面参照移动肋部更详细所述,在插入运动结束时,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可以被推向热打印头34。由此,为了适应边缘保护件124的额外宽度,在开始插入时,可以使热打印头34和墨带114之间的间距增大,而不明显改变将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在打印机10内的最终加载位置。
[0078] 应理解到一些或所有边缘保护件124可以是U形通道。U形通道的优点在于这种形状从多个角度、包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从多侧保护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的下边缘。此外,U形通道保护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免于由于该段介质56或墨带114的松弛而引起的侧向运动或免于在插入介质盒12过程中发生的缠绕。
[0079] 还应理解到在加载之后,边缘保护件124将降低到足以进入盒容纳件14内,当压辊42致动到位时,边缘保护件124将不与打印机构(即,热打印头34或压辊42)干涉。在一些情况下,这会意味着该段介质56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对于打印来说是触及不到的,特别是如果该边缘在打印线附近由U形通道保护的话。在诸如所示的一些构造中,可以在位于打印线上游和下游的边缘保护件124的各部分处有U形通道,但边缘保护件124可在打印线处或周围具有平坦形状(诸如图8的剖视图中所示)。该构造不会明显限制打印部件触及到该段介质56或墨带114的下部。
[0080] 在描述了介质盒12的总体结构本身的情况下,我们转到将介质盒12插入盒容纳件14内的详细说明。尽管在图2和3中描述了将介质盒12插入盒容纳件14的一般特性,我们可以更仔细地检视介质盒12在插入或加载过程中如何与盒容纳件14以及打印机10的各部件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节。
[0081] 现在参照图13到17,介质盒12示出为处于插入过程中的各个时刻。这些附图示出在沿大致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插入时移动肋部是如何使介质盒12在盒容纳件14内转动和/或平移。
[0082] 介质盒12包括靠近介质盒12的端部、位于外壳48外部的相对两侧上的移动肋部,该介质盒12具有墨带卷轴110和112以及敞开空间116。如图4中清楚可见,在介质盒12的正面(即,在插入时面向本体16的那面)有一对倾斜肋部128,该对倾斜肋部形成在介质盒12的侧壁底部附近。明显的是,将这些倾斜肋部128斜切成如下形式,即,当肋部128在介质盒12上向上延伸时,每个倾斜肋部128的下前缘向外斜切,然后形成与介质盒12的侧壁大致平行的平坦部。如图5中清楚可见,在介质盒12的背面(即,在插入时背着本体16的那面)有呈凸片130形式的另一移动肋部,该凸片从侧壁向外延伸并还与介质盒12的底面齐平。
[0083] 下面将参照图12到17来描述倾斜肋部128和凸片130与盒容纳件14的壁的相互作用。
[0084] 在图12和14中所示的开始插入的时刻,位于介质盒12的背面上的凸片130与盒容纳件14的后壁132相互作用。凸片130定位成与在后壁132的下端部内形成的槽134对准,尽管此时凸片130离达到后壁132而与槽134配合还太远。如图12中虚线所示,凸片130和后壁132之间的这种干涉迫使介质盒12的右端部向下移动(如图12中所示的俯视立体图中观察到的)或从图14的侧视图看向左移动。如图14中清楚可见,这样的实际效果是使边缘保护件124、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在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之间居中。由此,边缘保护件124、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起初被推到它们不可能与打印机10中包括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的部件接触的位置。在插入过程中的这一时刻,倾斜肋部128还未与盒容纳件14的前壁136配合。
[0085] 如图15中所示,介质盒12继续向下插入到盒容纳件14内,直至凸片130达到盒容纳件14的后壁132内的槽134的顶部为止。在将介质盒12插入到凸片130位于槽134的顶部处或下方的时刻之后,介质盒12能够相对于图15的视图向右移动(或如果从诸如图13的俯视图中观察为向上运动)。明显的是,在插入过程中的这一时刻,倾斜肋部128就位于盒容纳件14的前壁136的顶部边缘138正上方,但倾斜肋部128还未与前壁136的顶部边缘138相互作用。至少在所示形式中,直到凸片130能与槽134配合或移位到槽134内为止,倾斜肋部128都不应与顶部边缘138配合,这种配合将推动介质盒12移过。
[0086] 当进一步插入到图16中所示位置时,倾斜肋部128与前壁136的顶部边缘138的相互作用使介质盒12向右移动(从图16的侧视立体图看)。此时,倾斜肋部128与前壁136的顶部边缘138相互作用,从而使凸片130运动到在后壁132内形成的槽134内,此外使得将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向热打印头34推动或偏置。应注意到,这种移动可以是介质盒12相对于固定轴线的转动(诸如如果轴杆84在插入过程中与介质盒12的另一端上的芯轴匹配)、介质盒12在盒容纳件14内的平移、或转动和平移的组合。
[0087] 最终,如图13和17中所示,介质盒12完全插入到盒容纳件14内。此时,介质盒12可暂时锁定到盒容纳件14内,以防止介质盒12掉出。锁定机构(未示出)可以是打印机
10的一部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应允许在完全耗尽介质盒12之后移除该介质盒12。既然打印盒已完全插入,介质盒12的一部分可与打印机10相互作用,以使压辊42向热打印头
34致动,以沿介质路径118产生压隙点和打印线。在该插入阶段或就在该插入阶段之前产生压隙点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随着凸片102在加载过程中也与打印机10相互作用,介质离合板92的凸片102使该段介质56松开或释放该段介质56。
[0088] 应理解到,尽管就将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向固定的热打印头34偏置或推动且压辊42向热打印头34运动的情形描述了插入过程,但该构造可以反过来。例如,压辊可以是固定的物体,并且在插入过程中,该段介质和墨带可以被推向或偏置向压辊。在该构造中,热打印头将向固定的压辊运动,以形成压隙点和打印线。
[0089] 尤其是,这些移动肋部允许介质盒12在盒容纳件14内被引导成(1)起初使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相对于热打印头34和压辊42居中,由此避免与它们之间发生接触以及对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可能造成的破坏,以及(2)在进一步插入的过程中,将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推动或偏置到抵住热打印头34或压辊42的位置。此外,移动肋部造成介质盒12在整个插入距离上仅逐步移动。因此,这种移动对于执行插入的用户来说不太明显,并且用户无须考虑将该段介质56和墨带114穿过打印机各部件之间的任务。
[0090] 现在参照图18到24,描述了用于锁定和解锁介质盒12的墨带卷轴110和112的机构。该机构构造成像上述移动肋部那样在将介质盒12插入盒容纳件14和/或从盒容纳件14移除过程中发生锁定和解锁。
[0091] 首先看介质盒12,墨带锁定构件140与盒外壳48一体形成。如图18中最清楚可见,墨带锁定构件140在外壳底部52内形成于侧壁142和底壁144内,该侧壁142形成敞开空间116的一部分。墨带锁定构件140具有形成其周缘的U形挖去部146,其中,U的两个平直部形成于侧壁142内,而U的圆形部形成于底壁144内。这意味着墨带锁定构件140大致L形,并具有形成于侧壁142内的大致垂直部148和形成于底壁144内的大致水平部150,这两个部分在弯部处连结。如图19中所示,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大致水平部150向两个墨带卷轴110和112之间的中间位置延伸。此外,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大致水平部150具有在墨带锁定构件140的端部和底侧上形成的斜切或倾斜表面162。
[0092] 一对尖头部152或腿部在盒外壳48内侧形成于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大致水平部150的顶面上。该对尖头部152沿与外壳底部52的底壁144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从Y形分叉。如图20中所示,该对尖头部152中的每个尖头部向墨带卷轴110和112中的一个延伸,并具有末端154,这些末端定位成与在墨带卷轴110和112的基部的周缘上形成的齿
156配合。当尖头部152的末端154与墨带卷轴110和112上的齿156配合时,防止墨带卷轴110和112转动,由此防止墨带114移动或松开。
[0093] 墨带锁定构件140由弹性挠曲材料制成,因而,墨带锁定构件140可离开墨带卷轴110和112偏转。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那样,这种类型的偏转将使尖头部152的末端154从墨带卷轴110和112的齿156脱开,由此使墨带卷轴110和112解锁,并允许卷轴自由转动以及在它们之间进行馈送墨带114。尽管在所示和所述形式中,使卷轴110和112解锁使得它们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自由转动,但可设想在一些形式中,卷轴可包括离合器,该离合器仅允许单个转动方向或在如上参照芯部保持件64上的摩擦制动件所述的在受控阻力下进行馈送。
[0094] 明显的是,如果墨带锁定构件140与卷轴110和112的齿156配合,在从卷轴110和112中的一个或两个拉出墨带114的情况下,尖头部152将仅仅更深地刺入卷轴110和112的齿156内。这意味着,当介质盒12位于打印机10外以进行运送等,且当墨带锁定构件140未挠曲并与齿156配合时,防止墨带114从卷轴110和112中的一个或两个松开。
[0095] 特别参照图21,示出盒容纳件14中接纳墨带锁定构件140和卷轴110和112的部分。各种元件从底壁30向上延伸,这些元件包括热打印头34、其上加载有卷轴110和112的一对墨带驱动芯轴36以及墨带驱动芯轴158之间的解锁凸柱38。解锁凸柱38定位在墨带驱动芯轴36的两个转动中心之间,但沿朝向热打印头34的方向偏置。在解锁凸柱38的顶部处有斜切或倾斜表面164,该倾斜表面大致与墨带驱动芯轴36相背,并朝向热打印头34。
[0096] 现在参照图22到24,介质盒12示出为处于在加载到盒容纳件14过程中的各个时刻。在此加载过程中,解锁凸柱38使墨带锁定构件140远离墨带卷轴110和112挠曲,以使卷轴110和112解锁,并由此允许由墨带驱动芯轴36馈送墨带114。
[0097] 在图22中,介质盒12示出为部分地插入到盒容纳件14内。此时,解锁凸柱38还未与墨带锁定构件140配合。由此,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尖头部152的末端154继续与卷轴110和112的齿156配合。
[0098] 如图23中所示,当介质盒12继续向盒容纳件14内加载时,解锁凸柱38的倾斜表面164与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倾斜表面162接触。在此插入时刻,解锁凸柱38自身楔入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大致水平部分150的端部与介质盒12的底壁144之间。
[0099] 当如图24中所示进一步插入时,解锁凸柱38使墨带锁定构件140相对于内部空腔54向外楔,由此使卷轴110和112解锁。通过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倾斜表面162滑动经过解锁凸柱38的倾斜表面164,使墨带锁定构件140向外偏转。在倾斜表面162和164完全彼此滑过的时刻之后,墨带锁定构件140的端部沿解锁凸柱38的大致垂直的平坦外表面166向下滑动。在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向外偏转过程中,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尖头部152的末端154向下并远离卷轴110和112的齿156而摆动,由此与齿156脱开。这使卷轴110和112解锁,意味着它们现在可以使用墨带驱动芯轴36自由转动。
[0100] 如图23和24中最清楚可见,在墨带锁定构件140下方和后方存在足够的间隙,以使这种向外挠曲不会干扰到包括热打印头34的任何其它部件。墨带锁定构件140还可在大致垂直部分148的背面上具有锥形表面168,以减少允许偏转所需的间隙空间。
[0101] 明显的是,形成墨带锁定构件140的材料可弹性变形(至少在所示挠曲范围内)。因此,当从盒容纳件14取下介质盒12时,墨带锁定构件140能朝墨带卷轴110和112向后挠曲,且尖头部152的末端154可与卷轴110和112的齿156重新配合,以锁定卷轴的转动。墨带锁定构件140须有足够刚度,以在介质盒12的振动、运送和掉落过程中与齿156配合,同时有足够的可挠曲度,以在插入介质盒12过程中相对容易地脱开。由此,选择正确的材料需要平衡这些考虑因素。机械特性还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壁厚,考虑到制造外壳48的材料,该壁厚还会改变。
[0102] 应理解到,尽管已参照墨带卷轴描述了墨带锁定构件140,但相似的可偏转锁定构件可用于其它应用场合,诸如锁定介质卷轴。
[0103] 当然,存在由上述结构实现的许多益处,包括由单个构件同时锁定两个卷轴。此外,在将介质盒12插入到盒容纳件14内或从盒容纳件14移除介质盒12过程中,卷轴110和112的锁定和解锁自动发生,而无须用户的额外动作。
[0104] 此外,当墨带锁定构件140向外并向下挠曲时,墨带锁定构件140在不对介质盒12产生向上的力的情况下进行移动,该向上的力会使介质盒12从盒容纳件14脱开。尽管可采用向上挠曲的墨带锁定构件来提供锁定/解锁机构,但打印机组件的设计会需要改变,以将盒保持在盒容纳件内。
[0105] 这种设计不仅通过使用墨带锁定构件140防止墨带114的退绕,而且还提供允许用户收紧墨带114的松弛的棘轮系统。通过适当地定位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尖头部152和卷轴110和112的齿156,介质盒12构造成,在墨带锁定构件140处于配合位置时,卷轴110和112不能沿使墨带114如上所述发生松开的方向(从图19的俯视立体图中看,松开的转动方向对于卷轴110是逆时针,对于卷轴112是顺时针)进行转动。然而,卷轴110和112和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定位仍允许卷轴110和112沿与卷轴110和112在松开过程中转动的方向相反的齿合方向转动,由此允许卷轴110和112转动成收紧墨带114的松弛。当墨带锁定构件140位于两个卷轴110和112中间并且墨带锁定构件140的尖头部152以彼此呈角度地向外延伸时,可选择分离角度,并且为了与齿156配合,将末端154定位成即便墨带锁定构件140处于配合位置,在卷轴110和112沿齿合(ratcheting)方向转动以收紧末端114的松弛时,卷轴110和112的齿156仍可滑过末端154。然而,沿另一转动方向(即,松开方向),末端154刺到齿156内,以防止在卷轴110和112转动时发生转动。由此,为了去除松弛,用户可沿齿合方向手动地转动卷轴110和112,或可以设置一装置来沿齿合方向缠绕卷轴110和112,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0106] 对于这些较佳实施例的很多修改和变型将对那些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将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确定本发明的整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