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044926.6

文献号 : CN1031289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黎广聪刘骁邓福祥

申请人 :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其包括有上模及下模形成的模具、控制所述上模上下运动的上动力装置、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所述上动力装置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能够带动需要旋转的字体上移或下移,并通过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到预定的角度。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通过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将字体顶起后,再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将字体旋转,满足附胶的要求;之后附胶之后,再通过相反的旋转方向,将字体恢复初始位置。通过控制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实现字体的自动化旋转,避免人工翻转出现错误,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上模及下模形成的模具、控制所述上模上下运动的上动力装置、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所述上动力装置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能够带动需要旋转的字体上移或下移,并通过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到预定的角度;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为字体气缸,所述字体气缸设于需要旋转的字体的正下方;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包括有旋转气缸、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字体气缸的气杆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气杆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条形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附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于所述模具的浇口处。

3.一种自动化附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附胶装置,该方法包括有:(1)产品放入下模后,上动力装置下压上模,使所述上模与下模合紧,切断装置切断浇口;

(2)所述切断装置复位,并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上移,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

(3)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顶起需要旋转的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

(4)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进行附胶;

(5)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重新顶起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其旋转方向与步骤(3)相反,使字体“X”回复初始位置;

(6)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附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字体气缸顶起字体“X”,所述旋转气缸动作带动第二齿轮前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推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字体“X”同步转动。

说明书 :

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像“广汽三菱”字牌这样由于模具本身设计的要求,“三”字在模具制作时必须旋转90°的设计。在贴附双面胶前需要将已旋转的“三”字的三横逐个放入工装内,然后再贴附双面胶。“三”字的三横设计长短宽细不一样,在放入工装时,不仅三横之间容易混乱而且每一横也容易出现左右反装,作业困难,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因人为干涉而造成贴附双面胶出错,提升工作效率。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其包括有上模及下模形成的模具、控制所述上模上下运动的上动力装置、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所述上动力装置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能够带动需要旋转的字体上移或下移,并通过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到预定的角度。
[0006] 优选的是,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为字体气缸,所述字体气缸设于需要旋转的字体的正下方。
[0007] 优选的是,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包括有旋转气缸、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字体气缸的气杆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气杆固定。
[0008]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条形齿轮。
[0009]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于所述模具的浇口处。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附胶方法,其包括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附胶装置,该方法包括有:
[0011] (1)产品放入下模后,上动力装置下压上模,使所述上模与下模合紧,切断装置切断浇口;
[0012] (2)所述切断装置复位,并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上移,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
[0013] (3)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顶起需要旋转的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
[0014] (4)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进行附胶;
[0015] (5)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重新顶起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其旋转方向与步骤(3)相反,使字体“X”回复初始位置;
[0016] (6)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
[0017] 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所述字体气缸顶起字体“X”,所述旋转气缸动作带动第二齿轮前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推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字体“X”同步转动。
[0018] 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通过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将字体顶起后,再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将字体旋转,满足附胶的要求;之后附胶之后,再通过相反的旋转方向,将字体恢复初始位置。通过控制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实现字体的自动化旋转,避免人工翻转出现错误,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20] 通过圆柱齿轮与条形齿轮的啮合,旋转气缸推动条形齿轮,而进一步通过条形齿轮推动所述圆柱齿轮,再实现字体的旋转,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0024] 图4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其包括有支架10、上模11、下模12、上动力装置13、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
[0026] 所述上模11及所述下模12上下固定,且所述上动力装置13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动力装置13与所述上模11连接,可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13带动所述上模11下压或上移。
[0027] 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固定于所述支架10上,并固定于需要转动的字体的正下方,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为字体气缸,通过字体气缸14将需要转动的字体向上顶起,或恢复原位。以本实施例“广汽三菱”中的“三”字为例,“三”字和其他字独立,能够活动,使所述字体气缸14能够将“三”字顶起,而便于旋转。
[0028] 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包括有旋转气缸15、第一齿轮16及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字体气缸14的气杆141固定,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第二齿轮17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7与所述旋转气15缸的气杆151固定。其中,所述第一齿轮16为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7为条形齿轮,通过所述旋转气缸15推动所述第二齿轮17前进,再通过所述第二齿轮17推动所述第一齿轮16转动,从而使与所述第一齿轮16固定的字体气缸14的气杆141转动,使字体旋转90°,即由“川”字变为“三”字(如图3所示)。
[0029] 所述自动化附胶装置还包括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于所述模具(所述下模12)的浇口处。字体待浇注完成后,通过所述切断装置切断浇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断装置包括有切断气缸181及切刀182,所述切刀182横设于所述下模12的侧边,所述切断气缸181则设于所述切刀182的一侧,通过切刀气缸181控制所述切刀182切断浇口。
[0030] 为了提高所述自动化附胶装置的自动化性,可通过设置启动开关及急停开关,通过启动开关和急停开关控制所述字体气缸14及所述旋转气缸15的启停。
[0031] 本发明自动化附胶方法包括有:
[0032] (1)产品放入下模12后,上动力装置13下压上模11,使所述上模11与下模12合紧,切断气缸181控制切刀182切断浇口;
[0033] (2)所述切断气缸181复位,并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13上移,使所述上模11与所述下模12分离;
[0034] (3)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顶起需要旋转的字体,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15逆时针旋转字体90°,使字体“川”变成“三”(如图3所示);
[0035] (4)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复位,进行人工附胶或自动附胶;
[0036] (5)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重新顶起字体“三”,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三”90°,其旋转方向与步骤(3)相反(即顺时针旋转),使字体恢复初始位置,“三”重新变回“川”;
[0037] (6)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下移,使字体“川”复位(如图4所示)。
[0038] 在步骤(3)中,所述字体气缸14顶起字体“川”,所述旋转气缸15动作带动第二齿轮17前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17推动所述第一齿轮16转动,字体“川”同步转动,由“川”字变为“三”字。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使字体逆时针旋转90°,因此,将所述第二齿轮17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16的右侧,转动时,即向左推动所述第一齿轮16。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