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肿瘤的苗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115899.7

文献号 : CN10315701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龚定军

申请人 : 贵州鸿德中药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苗药,属于医用配制品,目的是增加治疗肿瘤的药物品种。该苗药由11味药材配制而成,其质量配比为:皂角刺20~25,山慈姑20~25,白花蛇舌草5~10,昆布3~7,大蓟7~12,小蓟7~12,丹参10~15,鸡内金10~15,半边莲5~10,半枝莲5~10,金刚滕20~25。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分别洗净,用热风烘干,再用紫外线消毒,然后分别研磨成60目粉末;按照它们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每粒1g,即得。服用方法是口服,一天两次,每次6~8粒。本发明的治疗肿瘤的苗药药材易得,加工方便,疗效明显,适用于治疗血管肿瘤、乳腺癌、肝癌、直肠癌等病症。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肿瘤的苗药,其特征在于该苗药由11味药材配制而成,其质量配比为:皂角刺20~25,山慈姑20~25,白花蛇舌草5~10,昆布3~7,大蓟7~12,小蓟

7~12,丹参10~15,鸡内金10~15,半边莲5~10,半枝莲5~10,金刚滕20~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药,其特征在于该苗药由11味药材配制而成,其质量配比为:皂角刺23,山慈姑23,白花蛇舌草8,昆布5,大蓟10,小蓟10,丹参13,鸡内金12,半边莲9,半枝莲9,金刚滕22。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肿瘤的苗药的方法,其特征是取皂角刺、山慈姑、白花蛇舌草、昆布、大蓟、小蓟、丹参、鸡内金、半边莲、半枝莲、金刚滕11味药材分别洗净,用热风烘干,再用紫外线消毒,然后分别研磨成60目粉末;按照它们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每粒1g,即得。

说明书 :

一种治疗肿瘤的苗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医用配制品有关,具体而言,涉及治疗肿瘤的药物,尤其涉及治疗肿瘤的苗药。

背景技术

[0002]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西医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患者需要承受痛苦,且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还有肿瘤转移的可能。我国中医有着上千年的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利用中药材治疗肿瘤的药物已有很多,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件上百件,例如:ZL200810200742.3号《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0910020474.1号《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ZL200910218003.1号《一种抗肿瘤的复方中药制剂》、ZL201010605458.1号《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201110360471.X号《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和201210254388.9号《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均公开了一些利用中药材配制的药物,但其疗效尚无报道。因此人们仍然在开发更新、更有效的药物。
[0003] 苗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苗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苗医苗药就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有许多疗效显著的验方。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治疗肿瘤的苗药的相关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的苗药,以增加治疗肿瘤的药物品种,使之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苗药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是基于苗族对植物药材的研究,优选出来的配方和制备工艺。
[0007] 本发明的治疗肿瘤的苗药由11味药材配制而成,其质量配比为:
[0008] 皂角刺20~25,山慈姑20~25,白花蛇舌草5~10,昆布3~7,大蓟7~12,小蓟7~12,丹参10~15,鸡内金10~15,半边莲5~10,半枝莲5~10,金刚滕20~25。
[0009] 该苗药的优选配方为:
[0010] 皂角刺23,山慈姑23,白花蛇舌草8,昆布5,大蓟10,小蓟10,丹参13、鸡内金12、半边莲9、半枝莲9、金刚滕22。
[0011] 上述药材中:
[0012]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棘刺,味辛,性温,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功效(浙江新医学院《中药材大辞典》1145页);山慈姑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variabilis), 味微甘辛,性温,有消肿散结功效(见《中药材大辞典》201页);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的带根全草,味苦甘、性寒,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见《中药大辞典》754页);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叶状体,味咸、性寒,有软坚、行水功效(见《中药大辞典》1351页);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的全草或根,味甘,性凉,能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见《中药大辞典》115页);小蓟为菊科植物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 的全草或根,味甘,性凉,能凉血、祛瘀、止血、去痈毒(见《中药大辞典》242页);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味苦、性微温,能安神宁心、止痛(见《中药大辞典》478页);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的干燥砂囊内膜,味甘,性平,可消积滞、健脾胃(见《中药大辞典》1203页);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带根全草,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肿、解毒功效(见《中药材大辞典》780页);半枝莲为马齿苋科植物半枝莲(Portulaca grandiflora)的全草,味苦, 性寒,有清热、解毒功效(见《中药材大辞典》779页);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 (Smilax bockii)的根茎,味微辛,性温,能祛风活血解毒(见《中药材大辞典》201页)。
[0013] 发明人提供的治疗肿瘤的苗药的制备方法是取皂角刺、山慈姑、白花蛇舌草、昆布、大蓟、小蓟、丹参、鸡内精、半边莲、半枝莲、金刚滕11味药材分别洗净,用热风烘干,再用紫外线消毒,然后分别研磨成60目粉末;按照它们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每粒1g,即得。本苗药也可以用常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
[0014] 本发明的治疗肿瘤的苗药使用方法是口服,一天两次,每次6~8粒。
[0015] 本发明的治疗肿瘤的苗药已在临床进行试验应用,对血管肿瘤、胃癌、肝癌、直肠癌、子宫肿瘤均有效果。典型病例有:
[0016] 病例一:王书香,女,37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患者2007年3月,患者感觉全身不舒服,发现右侧乳房有一核桃大肿瘤,在贵阳一家医院作病理检查为乳腺癌,后施行手术根治,并作化疗两个月,五个月后,左侧乳房又出现一肿物,双侧腋下、颈部也有大小不同的硬性肿物,因而又在医院求治,诊断为癌细胞广泛转移,无法根治转回家中。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食量增加,各处肿物开始变小,服药三个月后,肿物全部消除,体重大增。服药半年后去贵阳多家医院检查,未见异常。
[0017] 病例二:熊伟,男,43岁,毕节市城关镇桂花市场,2007年初,患者发现大便不通,肛门肿痛,经多家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后经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并转为胃癌;2009年服用本发明药两个月后,饮食大增,三个月后,大便正常,体重大增。连服五个月后,象正常人一样,两年后随访,人已外出打工。
[0018] 病例三:邓文书,男,68岁,住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光明路315号。 2011年7月,患者发现心慌,头晕,饮食大减,后经贵州省和重庆第三军医院确诊为心肌血管癌,准备前往北京手术治疗。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的苗药一个月后,精神转好,饮食有增,连服三月,病症全部消失,象正常人一样。电话:13985873294。
[0019] 病例四:罗宗顺,男,57岁,贵州省遵义市南北镇人。2011年发现身体不适,出现吐血等症状,经医院检查为肝癌中期,后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精神渐好,饮食有所增加;连服四个月后,肝肿瘤消失,停药半年,随访,无其他症状,一切正常。
[0020] 本发明的治疗肿瘤的苗药药材易得,加工方便,疗效明显,适用于治疗血管肿瘤、乳腺癌、肝癌、直肠癌等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