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265012.8

文献号 : CN10315720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守政李成俊

申请人 : 上海宝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包括救生舱,第一供气源,设于救生舱内,若干第二供气源,中压快速接口,自动转换器和呼吸面罩组件;各个中压快速接口分别与第一供气源连接;每个自动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气体导管与任意一中压快速接口对应连接;每个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气体导管与任意一第二供气源对应连接;呼吸面罩组件通过气体导管对应地与任意一自动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提供具有连接于第一供气源和第二供气源的自动转换器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使得使用者可围绕救生舱进行较长距离的自由行动,获得较大的自由活动范围。在等待救援的同时,积极展开自救,争取获得救助时间。

权利要求 :

1.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救生舱;

一第一供气源,设于所述救生舱内;

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其设于所述救生舱内,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与第一供气源连接;

至少一自动转换器,其第一输入端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对应连接;

一中压分配器,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之间,所述中压分配器具有一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所述中压分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中的任意一个连接,所述中压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对应连接;

至少一第二供气源,其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

至少一呼吸面罩组件,其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对应地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的底部设有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内还设有一压力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源为内充有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瓶,所述救生舱内还设有一减压器,其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气源和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组件包括一呼吸面罩和连接于呼吸面罩上的供气阀,所述供气阀对应地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源为一备用气瓶,所述备用气瓶的出口处设有一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自动转换器上均设有一腰带。

说明书 :

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救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矿业开采产业来说,矿难事故一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70%左右。我国今年来多次发生较大的煤矿灾难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在遭遇矿难时,矿井救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矿井救生舱或井下救生装置,虽然具有抗瓦斯、防水、耐压等性能,可为矿井逃生人员创造一个较为安全的生产空间,但这些矿井救生舱的结构过于复杂,可救援人数少,并且由于多数利用再生氧或化学氧供气,其成本造价高、保养维修难。最重要的是:这类救生舱均不具备自救功能,被困人员只能被动的等待外面的救援,不利于被困人员及时逃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该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被困人员既可以依赖救生舱提供较长的生存保障时间以等待救援,又可以借助随身携带的自动转换器进行围绕救生舱较长距离的自由行动,实施自救。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其包括:
[0005] 一救生舱;
[0006] 一第一供气源,设于所述救生舱内;
[0007] 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其设于所述救生舱内,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与第一供气源连接;
[0008] 至少一自动转换器,其第一输入端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对应连接;
[0009] 至少一第二供气源,其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
[0010] 至少一呼吸面罩组件,其通过相应的气体导管对应地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被困人员可以依赖救生舱提供的第一供气源争取较长的生存保障时间以等待救援,还可以借助随身携带的第二供气源和自动转换器进行围绕救生舱较长距离的自由行动。即在正常供气状态下,被困人员将自身的自动转换器连接到救生舱内的中压快速接口,每一个被困人员对应连接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从而实现与第一供气源的连接,由第一供气源为被困人员提供气源。当第一供气源不足或发生突然中断时,自动转换器切换地连接到第二供气源,实现对被困人员的供气。此外,当被困人员需要离开救生舱较长距离进行活动时,其可以断开自动转换器与中压快速接口的连接,此时自动转换器自动与第二供气源连接,第二供气源进行供气。
[0012] 本发明型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
[0013]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还包括一中压分配器,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至少一自动转换器之间,所述中压分配器具有一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所述中压分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中的任意一个连接,所述中压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对应连接。该中压分配器可用于连接长导气管以延长使用人员的工作半径。
[0014]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中,救生舱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井下轨道配合使救生舱可以轻松地移动。
[001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中,救生舱内还设有一压力表,可以随时观察救生舱内压缩空气剩余情况。
[0016]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中,第一供气源为内充有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瓶(或者包括若干个高压气瓶的高压气瓶组),所述救生舱内还设有一减压器,其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气源和至少一个中压快速接口之间。高压气瓶内的空气可以在使用完后进行再补充。使用时,高压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设置在救生舱内的减压器降低压力后输入到中压快速接口,经由导气管将减压后的压缩空气输入到自动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
[0017]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中的呼吸面罩组件包括一呼吸面罩和连接于呼吸面罩上的供气阀,供气阀对应地与任一个自动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设置于呼吸面罩上的供气阀将压缩空气进行二次减压后,将气体输入面罩内供人呼吸。供气阀可实现按使用人员的吸气需求进行供气,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洁净空气,以增加救生舱的使用时间。
[0018]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的第二供气源为一备用气瓶,所述备用气瓶的出口处设有一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至少一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该备用气瓶由使用人员随身携带。
[0019]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中,各自动转换器上均设有一腰带。腰带的设置使得使用人员可以将自动转换器随身携带地背在身上。
[0020] 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较之现有的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自动转换器在第一供气源和第二供气源之间自动切换,使得在第一供气源无法提供气源时,通过第二供气源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0022] (2)增大了使用者的活动半径;
[0023] (3)在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中,通过设置中压分配器进一步地延长了使用人员的工作半径,为被困人员自救提供极大便利;
[0024] (4)在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中,连接于呼吸面罩上的供气阀将二次减压的气体输入面罩内,可实现按使用人员的吸气需求进行供气,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洁净空气,以增加救生舱的使用时间。
[0025]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在灾变环境下,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稳定可靠、保障齐全的维生空间,并增加矿工的工作活动区域,为在灾难危急中矿工获得生的希望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为事故突发时矿工避险提供最大可能的生存时间,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完善了以救生舱为主体的矿井应急救援系统,改善了煤矿安全在管理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矿用可移动救生系统作进一步解释,但是该解释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8]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舱6内设有气瓶组64,该气瓶组64作为主供气源与减压器61连接,减压器61与五个中压快速接口63连接,其中每一个中压快速接口63均可以输出气体。中压快速接口63通过气体长导管与中压分配器5的输入端51连接,中压分配器5具有五个输出端52,每一个输出端52均可以输出气体。自动转换器3具有两个输入端,其中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气体导管与中压分配器5的输出端52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备用气瓶4连接,自动转换器3的输出端与呼吸面罩1连接,呼吸面罩1与自动转换器3的管路上设有供气阀2。此外,救生舱6内还设有压力表62,用以检测救生舱6内压缩空气的剩余量,救生舱6的底部还设有滚轮,使得救生舱可以沿着矿井内的轨道移动。
[0029] 请继续参阅图1,当矿井发生灾难事故时,在井下没来得及逃生的被困人员可以先将备用气瓶4背在身上,将自动转换器3固定于腰间,带好呼吸面罩1,将自动转换器3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气体导管与备用气瓶4相连;将自动转换器3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中压分配器5、中压快速接口63与气瓶组64连接。在正常供气状态下,自动转换器3连接到气瓶组64,由其作为第一供气源为被困人员提供气源。当气瓶组64出现故障或供气不足时,自动转换器3切换地连接到备用气瓶4,实现对被困人员的供气。在本实施例中,中压分配器5的设置大大扩大了使用人员的工作半径。
[003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作出的类似变化和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