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472352.8

文献号 : CN1031583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岛智纪

申请人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在压片那样的夹设部件与台板之间确保缝隙。该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其一边沿着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一边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台板,其沿着上述印刷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在与上述印刷部的印刷面对置的一侧;施力部件,其将上述台板向上述印刷部一侧施力;夹设部件,其通过夹设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而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赋予间隙,上述台板在输送上述介质区域的外侧具有台阶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印刷装置,其中,具备:

印刷部,其一边沿着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一边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台板,其沿着上述印刷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在与上述印刷部的印刷面对置的一侧;

施力部件,其将上述台板向上述印刷部一侧施力;

夹设部件,其夹设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由此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赋予间隙,上述台板在输送上述介质的区域的外侧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是向上述印刷部一侧突出的突起部,上述夹设部件具有与上述印刷部接触的接触面,上述突起部被设为:在上述台板与上述夹设部件接触的状态下,该突起部比上述夹设部件的上述接触面更向上述印刷部一侧突出,上述夹设部件被向上述台板侧施力,

上述台板因上述印刷部与上述突起部的接触,而被按下到比上述夹设部件由于施力而移动的极限位置更低的位置,上述印刷部具有间隙辊,在印刷时,通过使上述间隙辊跃上上述夹设部件进行移动,从而以确保适当的印刷间隙的方式进行印刷动作,在吸引介质时,通过使上述印刷部的上述间隙辊向上述台阶部移动,从而使上述台板与上述夹设部件之间产生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在向上述台板上输送介质前,上述印刷部向上述台板的上述突起部移动。

说明书 :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在纸状介质上打印、印刷文字、图像等的多种印刷装置普及开来。该印刷装置例如具有:支承纸状介质的台板,以及沿规定的移动方向往返的印刷头,当纸状介质被输送至台板时,则能够通过印刷头对纸状介质进行印刷。
[0003] 另外,印刷装置具有被称作压片的构成,通过该压片来确保在印刷头与台板上的纸状介质之间有适当的间隙。具体而言,通过将压片夹设于印刷头与纸状介质之间,使印刷头在压片上移动并且进行印刷,由此确保印刷头与纸状介质之间有适当的间隙。其中,关于为了得到这样适当的间隙的构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1398号公报
[0005] 其中,为了即使在印刷头从压片上离开的情况下压片也与纸状介质接触,压片被向台板侧施力。因此压片在没有纸状介质的状态下成为与台板接触的状态。
[0006] 但是,在压片与台板接触的状态下,纸状介质的输送路径被堵塞。因此在输送刚性低(韧性低)的纸状介质的情况下,有时纸状介质不能推顶压片而发生卡纸。此外,通过设置用于在压片与台板之间制造缝隙的机构以便能够防止发生卡纸,但是有可能使装置大型化、以及成本增加等。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所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构成而在压片那样的夹设部件与台板之间确保缝隙的、新且经过改进的印刷装置。
[000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其一边沿着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一边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台板,其沿着上述印刷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在与上述印刷部的印刷面对置的一侧;施力部件,其将上述台板向上述印刷部一侧施力;夹设部件,其夹设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由此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介质之间赋予间隙,上述台板在输送上述介质的区域的外侧具有台阶部,上述印刷部具有间隙辊,在印刷时,通过使上述间隙辊跃上上述夹设部件进行移动,从而确保适当的印刷间隙地进行印刷动作,在吸引介质时,通过使上述印刷部的上述间隙辊向上述台阶部移动,从而使上述台板与上述夹设部件之间产生缝隙。
[0009] 上述台阶部可以是向上述印刷部一侧突出的突起部。
[0010] 上述夹设部件可以具有与上述印刷部接触的接触面,上述突起部被设为:在上述台板与上述夹设部件接触的状态下,该起部比上述夹设部件的上述接触面更向上述印刷部一侧突出。
[0011] 上述夹设部件被向上述台板侧施力,上述台板因上述印刷部与上述突起部的接触,而被按下到比上述夹设部件由于施力而移动的极限位置更低的位置。
[0012] 上述台阶部可以是在与上述夹设部件的形成区域的端部对置的位置形成的凹部。
[0013] 可以在向上述台板上输送介质前,上述印刷部向上述台板的上述台阶部移动。
[0014]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而在压片那样的夹设部件与台板之间确保缝隙。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0016] 图2是表示比较例的印刷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0017] 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印刷装置的动作例的说明图。
[0018] 图4是表示比较例的印刷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0019]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图。
[0020] 图6是表示各构成的印刷时的状态,以及吸入介质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1] 图7是表示突起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0022] 图8是表示水平连杆机构的说明图。
[0023]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图。
[0024] 图10是表示吸入纸状介质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装置;4…纸状介质;10…介质吸入托盘;12…输送电机;20…印刷部;22…印刷头;24…滑架;26…引导轴;28…间隙辊;30…台板;32…弹簧;34…压片;34a…辊接触面;36…突起部;40…介质排出托盘;42…水平连杆机构;50…台板;56…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实际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0027] 另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有时将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多个构成要素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面附加不同的字母。但是,在无需特别区分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多个构成要素的情况下,仅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0028] <1.印刷装置的基本构成>
[0029] 本发明,作为一个例子如在“2.第1实施方式”~“3.第2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那样,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实施。另外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具备:
[0030] A.印刷部(20),其一边沿着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一边在介质上进行印刷,[0031] B.台板(30、50),它们沿着上述印刷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在与上述印刷部的印刷面对置的一侧,
[0032] C.施力部件(弹簧32),其将上述台板向上述印刷部一侧施力,
[0033] D.夹设部件(压片34),其通过夹设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台板的间之间而在上述印刷部与上述台板之间赋予间隙,
[0034] E.上述台板在输送上述介质的区域的外侧具有台阶部(突起部36、凹部56)。
[0035] 以下,参照图1对这样的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
[0036]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构成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具备:介质吸入托盘10、输送电机12、印刷部20、引导轴26、间隙辊28、台板30(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台板50)、弹簧32、压片34以及介质排出托盘40。
[0037] 介质吸入托盘1层叠有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状介质4。层叠于介质吸入托盘10的纸状介质4被输送电机12一张一张地吸引,并被朝向印刷部20输送。
[0038] 印刷部20被平行地形成的引导轴26A和26B支承,一边沿着引导轴26A和26B的形成方向往返移动一边在纸状介质4上进行印刷。更详细而言,印刷部20包括:具有向纸状介质4印刷的功能的印刷头22、以及将印刷头22与引导轴26A以及26B连结的滑架24。另外,在印刷头22设置有间隙辊28,用于在台板30与纸状介质4之间确保适当的间隙。
[0039] 台板30沿着印刷部20的移动方向设置在与印刷部20的印刷面对置的一侧。该台板30承担支承从介质吸入托盘10输送来的纸状介质4的作用。另外,台板30被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弹簧向印刷部20侧施力。
[0040] 压片34通过夹设于印刷部20的间隙辊28与台板30之间,由此在印刷头22与台板30或者纸状介质4之间赋予适当的间隙。即,通过使间隙辊28跃上压片34进行移动,来确保适当的印刷间隙。另外,为了即使在印刷时间隙辊28从压片34上离开的情况下也与纸状介质4接触,压片34被未图示的弹簧等弹性部件、或借助压片34的自重而向台板30侧被施力。
[0041] 通过印刷部20印刷的纸状介质4被输送电机12C和12D向介质排出托盘40排出。
[0042] (背景)
[0043] 如上述那样,虽然压片34被向台板30侧施力,但是在比较例的印刷装置中,有时会因为这样的施力而产生弊病。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该点进行具体地说明。
[0044] 图2是表示比较例的印刷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在比较例的印刷装置中,在没有纸状介质4的情况下,压片64由于向台板60侧的施力而处于与台板60接触的状态。即,纸状介质4的输送路径被堵塞。即使是这样的状态,在所吸入的纸状介质4的刚性高(韧性强)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纸状介质4推顶压片64(推后)而被输送到台板60上。
[0045] 另一方面,在所吸入的纸状介质4的刚性低(韧性低)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纸状介质4不能推顶压片64,而是产生弯曲。其结果是发生卡纸。
[0046] 此外,通过在压片64与台板60之间设置用于产生缝隙的机构,由此能够防止发生卡纸。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用于经由齿轮68向台板60传递动力而将台板60按下的按下机构66,由此能够在压片64与台板60之间产生缝隙。但是,在设置这样的机构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装置大型化、以及成本增加等。
[0047] 因此,以上述情况为一个着眼点而创作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而在压片34那样的夹设部件与台板30之间确保缝隙。以下,依次对这样的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0048] <2.第1实施方式>
[0049]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图。更详细而言,图5表示图1中的A-A剖面。
[0050] 如图5所示,压片34具有与间隙辊28接触的辊接触面34a。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台板30在纸状介质4的输送区域的外侧具有向印刷头22侧突出的突起部36。因此能够避免纸状介质4的输送被突起部36妨碍。
[0051] 另外,如图5所示,在台板30与压片34接触的状态下,突起部36比压片34的辊接触面34a更向印刷头22侧突出。即,突起部36的厚度t1比辊接触面34a的厚度t2大。
[0052] 若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移动到这样的突起部36上时,则由于间隙辊28与突起部36的接触而使台板30被按下。其结果能够在压片34与台板30之间产生缝隙。以下,参照图6,对这一点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0053] 图6是表示各构成的印刷时的状态,以及吸入介质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在印刷时,印刷头22与被弹簧32推顶的台板30将纸状介质4夹入,并且通过跃上压片34进行移动,从而能够确保适当的印刷间隙地进行印刷动作。
[0054]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吸引纸状介质4时,印刷头22向压片34外移动,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将突起部36与台板30一起按下。其中,由于压片34被向台板30侧施力,因此若台板30被按下,则与台板30一起因施力而移动至移动的极限高度h2。
[0055] 因此,突起部36的厚度t1以比台板30被按下至比h2靠下侧的h3的方式设计。即,突起部36的厚度t1设计成比间隙辊28的下端部的高度h1与因压片34的施力而移动的极限高度h2的差值大的值。通过该构成,能够在间隙辊28按下突起部36时,在台板30与压片34之间产生缝隙。
[0056] (变形例)
[0057] 此外,在图5以及图6中说明了台板30具有梯形状的突起部36的例子,但设置于台板30的突起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台板30也可以具有图7(a)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的突起部37,还可以具有图7(b)所示的圆弧状的突起部38。
[0058] 另外,在上述中,虽然说明了间隙辊28按下突起部36的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该例。例如,通过在印刷部20的与其他构成(例如,带导轨或滑架24等)接触的位置设置突起部36,由此印刷部20的其他构成能够将突起部36按下。
[0059] 另外,在图5和图6中,虽然表示了突起部36设置于压片34的形成区域的外侧的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通过将压片34延伸配置到突起部36上,将压片34设计成适合突起部36的形状,由此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在台板30与压片34之间产生缝隙。
[0060] 另外,在上述中虽然省略了说明,但如图8所示,由于在台板30上设置有水平连杆机构42,所以通过突起部36与间隙辊28的接触而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地被按下。
[0061] <3.第2实施方式>
[0062]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第2实施方式,通过在台板50设置凹部56作为台阶部,由此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台板50与压片34之间产生缝隙。
[0063]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图。更详细而言,图9表示图1中的A-A剖面。
[0064] 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台板50在纸状介质4的输送区域的外侧具有凹部56。另外,凹部56设置在与压片34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因此当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移动到这样的凹部56上时,由于压片34的端部进入凹部56从而引起压片34倾斜,因此能够在纸状介质4的输送区域内在压片34与台板50之间产生缝隙。以下,参照图10对该点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0065] 图10是表示吸入纸状介质4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在吸引纸状介质4时,印刷头22移动到台板50的凹部56上。由此,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与压片34的接触点P1成为支点,凹部56的端部P2成为受力点并借助弹簧32的作用力来推顶压片34。其结果如图10所示,由于压片34倾斜,因此在纸状介质4的输送区域内在压片34与台板50之间产生缝隙。通过该构成能够防止在吸入纸状介质4时发生卡纸。
[0066] <4.总结>
[0067]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若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移动到台板30的突起部36上,则由于间隙辊28与突起部36接触,使得台板30被按下。其结果能够在压片34与台板30之间产生缝隙。
[0068]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当印刷头22的间隙辊28移动到台板50的凹部56上时,由于压片34的端部进入凹部56而引起压片34倾斜,因此能够在纸状介质4的输送区域内在压片34与台板50之间产生缝隙。
[0069]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吸入纸状介质4时发生卡纸。
[0070] 此外,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显而易见只要是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知识的人,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71]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在吸入纸状介质4时在台板30(50)与压片34之间产生缝隙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吸入后的换行、排出时等其他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