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16816.8

文献号 : CN1031805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井裕树

申请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增压器。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形成进气通路的一部分,贯通该进气部(31)的导入路(35)将窜缸混合气从进气部(31)的外侧朝进气部(31)的内侧引导。并且,在导入路(35)与形成于进气部(31)的内侧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设置有节流部(47),该节流部(47)使该汇合部分处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权利要求 :

1.一种增压器,其中,

所述增压器具备:

叶轮;

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具有进气部,该进气部构成为形成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的一部分,且该进气部将进气朝所述叶轮引导;

导入路,该导入路贯通所述进气部,并从该进气部的外侧朝该进气部的内侧引导窜缸混合气;以及节流部,该节流部设置于所述导入路与在所述进气部的内侧形成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该节流部使该汇合部分处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增压器还具备分支部件,该分支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部的内侧,该分支部件使所述进气通路在比所述汇合部分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分支成不包含所述汇合部分的第一通路和包含所述汇合部分的第二通路,并且,在比所述汇合部分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使所述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汇合,所述节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分支部件是具有与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对置的外周面的环状的部件,所述第二通路包括位于所述分支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分支部件形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一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多于在所述第二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分支部件形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一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多于在所述第二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具有:

第一内周部,所述导入路在该第一内周部开口;以及第二内周部,该第二内周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内周部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内周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所述分支部件在所述进气通路中配置于由所述第一内周部包围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其中,在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入路的下游端连通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导入路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器,其中,在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入路的下游端连通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导入路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其中,在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槽部,该槽部与所述导入路连通,并且沿着该内周面呈环状地延伸,在所述分支部件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槽部对置的环状的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增压器,其中,所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具有:

第一内周部,所述导入路在该第一内周部开口;以及第二内周部,该第二内周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内周部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内周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所述分支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相等的内径,并且在所述进气通路中配置于由所述第一内周部包围的部分。

说明书 :

增压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于将窜缸混合气朝进气通路引导的机构的内燃机所搭载的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具备用于将窜缸混合气朝进气通路引导的机构的内燃机,例如提案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如图7所示,在该内燃机中,在进气通路200中的节气门201和浪涌调整槽202之间设置有接头204。进而,在该接头204连接有供窜缸混合气流动的还原用管路203的下游端203a。
[0003] 另外,在接头204内形成有用于加快进气通路200内的进气的流速的节流部205。因此,在还原用管路203内流动至下游端203a的窜缸混合气借助文丘里效应而被高效地引导至进气通路200内。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1472号公报
[0005]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燃机中,为了将还原用管路203连接于进气通路200,追加在内部形成有节流部205的复杂形状的接头204。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复杂形状的接头就能够朝进气通路引导窜缸混合气的增压器。
[0007]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0008] 基于本发明的增压器具备:叶轮;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具有进气部,该进气部构成为形成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的一部分,且该进气部将进气朝上述叶轮引导。该增压器还具备:导入路,该导入路贯通上述进气部,并从该进气部的外侧朝该进气部的内侧引导窜缸混合气;以及节流部,该节流部设置于上述导入路与在上述进气部的内侧形成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该节流部使该汇合部分处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0009] 根据上述结构,在导入路与在进气部的内侧形成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设置有节流部。结果,进气从上游朝下游通过节流部,由此进气的流速变快。因此,能够利用文丘里效应将窜缸混合气经由导入路高效地朝进气通路引导。
[0010] 并且,如果将朝进气通路引导窜缸混合气的还原路从进气部的外侧连接于导入路,则无需另外设置接头就能够将还原路连接于进气通路。即,压缩机壳体也起到现有技术中所说的接头的功能,因此,无需使用接头就能够朝进气通路引导窜缸混合气。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上述进气部的内侧设置有分支部件。该分支部件使上述进气通路在比上述汇合部分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分支成不包含上述汇合部分的第一通路和包含上述汇合部分的第二通路,并且,在比上述汇合部分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使上述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汇合。并且,上述节流部设置于上述第二通路。
[0012]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进气部的内侧设置分支部件,能够使进气部的内侧的进气通路分支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即,无需为了形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而使压缩机壳体的结构复杂化。
[0013] 并且,根据上述结构,在进气部的内侧的进气通路流动的进气中,仅在第二通路流动的进气通过节流部。与此相对,当采用在进气部内不使进气通路分支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而通过使进气通路整体的通路截面积变小来形成节流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进气通路流动的进气全部通过节流部。
[0014]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与在进气部内不使进气通路分支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而通过使进气通路整体的通路截面积变小来形成节流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小在进气通路内从上游朝下游流动的进气的流动阻力。结果,能够抑制因设置节流部而引起的进气效率的降低。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上述分支部件是具有与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对置的外周面的环状的部件。并且,上述第二通路包括位于上述分支部件的外周面与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
[0016]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以在环状的分支部件的外周面与进气部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将分支部件配置于进气部内,能够使进气部的内侧的进气通路分支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
[0017] 优选形成为:上述分支部件形成为,使得在上述第一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多于在上述第二通路内流动的进气的流量。
[0018] 根据上述结构,节流部并非形成于主要供进气流动的第一通路、而形成于第二通路。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设置节流部而引起的进气效率的降低。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内周部,上述导入路在该第一内周部开口;以及第二内周部,该第二内周部位于比上述第一内周部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上述第一内周部的直径大于上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进而,上述分支部件在上述进气通路中配置于由上述第一内周部包围的部分。
[0020] 根据上述结构,分支部件在进气部的内侧配置于直径大的部分。因此,与将分支部件配置在直径小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因在进气部的内侧设置分支部件而引起的进气的流动阻力的增加。因而,能够抑制在进气通路中从上游朝下游流动的进气的流量的降低。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设置有与上述导入路的下游端连通的凹部。并且,上述凹部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导入路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
[0022] 根据上述结构,流动至导入路的下游端的窜缸混合气被引导至凹部内。进而,凹部内的窜缸混合气借助因进气通过进气通路的节流部而带来的文丘里效应被朝进气通路引导。此处,由于凹部的开口面积大于导入路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因此,与在进气部的内周面不设置凹部、而从导入路的下游端朝进气通路引导窜缸混合气的情况相比较,在进气通路内流动的进气与窜缸混合气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变得宽广。因而,根据上述结构,与在进气部的内周面不设置凹部而从导入路的下游端朝进气通路引导窜缸混合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窜缸混合气高效朝进气通路引导。
[0023] 在本发明中,在将分支部分形成为环状的部件的情况下,优选形成为:在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槽部,该槽部与上述导入路连通,并且沿着该内周面呈环状延伸,在上述分支部件的外周设置有与上述槽部对置的环状的凸部。
[0024]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通路中的与导入路汇合的汇合部分处,利用设置于环状的分支部件的环状的凸部来形成环状的节流部。因此,能够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槽部内的窜缸混合气高效地朝进气通路引导。
[0025]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将分支部件形成为环状的部件的情况的一个方面中,上述进气部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内周部,上述导入路在该第一内周部开口;以及第二内周部,该第二内周部位于比上述第一内周部靠进气下游侧的位置。进而,上述第一内周部的直径大于上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并且,上述分支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二内周部的直径相等的内径,并且在上述进气通路中配置于由上述第一内周部包围的部分。
[0026] 根据上述结构,环状的分支部件在进气部的内侧配置于直径大的部分。进而,分支部件的内径与第二内周部的直径相等。因此,即便将分支部件配置在进气部的内侧,也能够将第一通路的通路截面积保持在与第二内周部的通路截面积相等的水准。因而,能够抑制因设置分支部件而引起的进气的流动阻力的增大。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示出将具备本发明的增压器的内燃机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的结构图。
[0028] 图2是增压器的压缩机壳体的立体图。
[0029] 图3是示出压缩机壳体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立体图。
[0030] 图4是示出压缩机壳体的汇合部分附近的侧剖视图。
[0031] 图5中,(a)是对从导入路流入槽部内的窜缸混合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作用图,(b)是对窜缸混合气被吸入到进气通路内的样子进行说明的作用图。
[0032]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壳体的汇合部分的剖视图。
[0033]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接头将窜缸混合气朝进气通路引导的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根据图1~图5对将具备本发明的增压器的内燃机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 如图1所示,在内燃机11的内燃机主体12,经由进气歧管14连接有用于将进气SA吸入至设置在该内燃机主体12内的未图示的燃烧室内的进气通路13。并且,在内燃机主体12经由排气歧管16连接有用于排出上述燃烧室内的排气EG的排气通路15。
[0036] 在进气通路13设置有用于从自该进气通路13的上游侧流入的进气SA除去灰尘以及尘埃等的空气滤清器17。并且,在进气通路13中的空气滤清器17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冷却在进气通路13内流动的空气的内部冷却器18。进而,由内部冷却器18冷却后的进气SA经由进气歧管14被吸入燃烧室内。
[0037] 在排气通路15设置有用于对从排气歧管16流出来的排气EG进行净化的排气净化装置19(或者是催化转换器)。进而,通过排气净化装置19后的排气EG从排气通路15的下游端被排出。
[0038] 并且,在内燃机11设置有对进气SA进行压缩并将其送入燃烧室内的增压器20。该增压器20的压缩机部21配置于进气通路13中的空气滤清器17与内部冷却器18之间。
并且,增压器20的涡轮部22在排气通路15内流动的排气EG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排气净化装置19的上游。
[0039] 在压缩机部21设置有压缩机叶轮23,该压缩机叶轮23进行旋转,以使流入到该压缩机部21内的进气SA加速,并将进气SA朝内部冷却器18送出。并且,在涡轮部22设置有涡轮叶轮24,该涡轮叶轮24借助来自排气歧管16的排气EG的流动而旋转。上述压缩机叶轮23与涡轮叶轮24经由旋转轴25连结。进而,通过排气EG的流动,涡轮叶轮24旋转,由此,压缩机叶轮23旋转。
[004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主体12连接有用于将在该内燃机主体12产生的窜缸混合气BG朝进气通路13内引导的作为还原路的还原管路26。进而,还原管路26的下游端26a延伸至压缩机部21。
[0041] 其次,参照图2~图4对压缩机部21的结构进行说明。
[004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构成压缩机部21的压缩机壳体30设置有近似圆筒形状的进气部31,该进气部31具有包围进气通路13的中途位置的内周面31a。即,进气部31形成进气通路13的一部分。从上游流入到该进气部31内的进气SA被朝压缩机叶轮23引导。进而,通过压缩机叶轮23的旋转而被加速的进气SA经由以包围压缩机叶轮23的方式配置的排气部32被朝内部冷却器18送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在进气通路13中由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包围的空间称作“进气空间33”。
[0043] 如图4所示,在进气空间33中,接近进气SA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的部分是截面积宽广的扩径部分331。并且,在进气空间33中比扩径部分331靠下游的部分是截面积小于扩径部分331的截面积的非扩径部分332。此外,在进气空间33中位于扩径部分331与非扩径部分332之间的部分是随着从扩径部分331趋向非扩径部分332而截面积逐渐变小的锥形部分333。因此,在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包围扩径部分331的第一内周部31a1的直径L1大于包围非扩径部分332的第二内周部31a2的直径L2。即,与非扩径部分332相比,扩径部分331被扩径。
[0044] 并且,在进气部31形成有沿以压缩机叶轮23的旋转轴线S为中心的径向延伸的导入路35。该导入路35的上游端35a在进气部31的外周面31b开口,并且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在进气空间33的扩径部分331开口。进而,还原管路26的下游端26a从进气部31的外侧连接于导入路35。另外,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形成为随着趋向径向内侧而逐渐变细。
[0045] 这样的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在形成于第一内周部31a1的作为圆环状的凹部的槽部36内开口。该槽部36形成为以压缩机叶轮23的旋转轴线S为中心的圆环状。并且,槽部36的宽度(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宽度相同的程度,但槽部36的开口面积大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开口面积。
[0046] 并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进气部31内设置有作为分支部件的间隔件44,该间隔件44将进气空间33分支成不包含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的第一通路41和包含上述汇合部分的第二通路42。如图4所示,该间隔件44配置于扩径部分331,具有与第一内周部31a1对置的外周面44a。该间隔件44的内周面44b的直径L3与第二内周部31a2的直径L2相等。
[0047] 并且,在间隔件44的外周面44a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在图2中为4个)突出部45。上述各突出部45在周方向上隔开大致相等间隔配置。进而,间隔件44以各突出部45的末端(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第一内周部31a1抵接的方式嵌入在进气部31内。另外,间隔件44的内周面44b的中心与第一内周部31a1的中心以及第二内周部31a2的中心大致一致。
[0048] 第一通路41形成于间隔件44的内周侧。另一方面,第二通路42形成于间隔件44的外周面44a与第一内周部31a1之间。这样的第二通路42在比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从第一通路41分支,且在比上述汇合部分靠进气下游的位置与第一通路41汇合。
[0049] 并且,如图4所示,间隔件44的宽度方向(在图4中为左右方向)的中央与第一内周部31a1的槽部36对置。进而,在间隔件44的外周面44a中,在与槽部36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圆环状的凸部46。本实施方式的凸部46形成为:从进气上游开始,随着接近第二通路42中的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而逐渐变厚。并且,凸部46形成为:从上述汇合部分开始,随着朝进气下游远离而逐渐变薄。通过将这样的凸部46设置于间隔件44的外周,在第二通路42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形成有节流部47,该节流部47使该汇合部分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0050] 其次,参照图5的(a)、(b)对使在内燃机主体12产生的窜缸混合气BG吸入进气通路13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1] 另外,在驱动内燃机主体12的情况下,窜缸混合气BG在还原管路26内朝压缩机壳体30流动。此时,如果驱动增压器20,则在经由导入路35与进气通路13连通的还原管路26内作用有伴随着压缩机叶轮23的旋转的吸引力。结果,驱动增压器20的情况下的还原管路26内的窜缸混合气BG的流速快于未驱动增压器20的情况下的还原管路26内的窜缸混合气BG的流速。进而,从还原管路26流入到导入路35内的窜缸混合气BG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被引导至槽部36内。
[0052] 本实施方式的槽部36呈圆环状。因此,如图5的(a)所示,从导入路35流入到槽部36内的窜缸混合气BG的一部分在槽部36内沿着第一方向A(图5的(a)中的顺时针方向)流动,其余的窜缸混合气BG在槽部36内沿着第二方向B(图5的(a)中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结果,窜缸混合气BG遍及槽部36的整体扩张。
[0053] 此处,假设在槽部36内的比导入路35的开口部分靠第一方向A侧的位置存在妨碍窜缸混合气BG的流动的异物。作为此处所说的“异物”,可以举出由窜缸混合气BG中包含的机油造成的积垢等。在存在这样的异物的槽部36内,窜缸混合气BG从上述开口部分朝第一方向A的流动被异物限制,另一方面,容许窜缸混合气BG从上述开口部分朝第二方向B流动。因此,即便在槽部36内仅在一处存在上述异物的情况下,窜缸混合气BG也能够遍及该槽部36的大致整体扩张。
[0054] 在增压器20的驱动时,进气SA在进气通路13内朝内燃机主体2顺畅地流动。对于这样的进气SA的流动,当流入到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内时,被朝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分流。进而,通过进气SA在第二通路42内从上游朝下游流动,槽部36内的窜缸混合气BG被引导至第二通路42内。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b)所示,在第二通路42中的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形成有节流部47。因此,在第二通路42内,与没有设置节流部47的情况相比,槽部36附近的进气SA的流速变快。结果,槽部36内的窜缸混合气BG因文丘里效应而被高效地引导至第二通路42内。另外,在第一通路41内从上游朝下游流动的进气SA并不通过节流部47。
[0055] 进而,包含有窜缸混合气BG的进气SA在流动至第二通路42的下游之后,与在第一通路41内流动来的进气SA汇合,并经由排气部32朝比压缩机壳体30靠下游侧的位置流动。于是,包含有窜缸混合气BG的进气SA在由内部冷却器18冷却之后,经由进气歧管14被吸入到内燃机主体12的燃烧室内。
[005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0057] (1)还原通路26从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的外侧连接于导入路35。即,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将还原通路26连接于进气通路13的专用的部件(图7中的接头204)就能够将还原通路26连接于进气通路13。因此,无需使用复杂结构的接头204就能够朝进气通路13引导窜缸混合气BG。
[0058] (2)并且,在进气通路13和连接有还原通路26的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设置有节流部47。因此,与在进气通路13中的与导入路35汇合的汇合部分不设置节流部47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用通过设置节流部7所带来的文丘里效应,相应地能够将窜缸混合气BG高效地引导至进气通路13内。
[0059] (3)并且,与还原通路26连接的导入路35设置于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进而,进气部31位于在旋转时作为负压的发生源的压缩机叶轮23的附近。因此,与使还原通路26与进气通路13中的比压缩机壳体30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的情况相比较,在负压的发生源的附近连接还原通路26,相应地有效活用伴随着压缩机叶轮23的旋转的吸引力。结果,与使还原通路26与进气通路13中的比压缩机壳体30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窜缸混合气BG高效地引导至进气通路13内。
[0060] (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气部31设置间隔件44,能够在进气部31内使进气通路13分支成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因此,无需使压缩机壳体30的形状复杂化就能形成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
[0061] (5)并且,在流入到进气部31的内侧的进气SA中,在第一通路41内流动的进气SA不通过节流部47,仅在第二通路42内流动的进气SA通过节流部47。与此相对,当采用不在进气部31内使进气通路13分支成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而是通过使进气通路13整体的通路截面积变小来形成节流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进气通路13流动的全部的进气SA均通过节流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进气部31内不使进气通路13分支成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而是通过使进气通路13整体的通路截面积变小来形成节流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在进气通路13从上游朝下游流动的进气SA的流动阻力。结果,能够抑制因设置节流部47而引起的进气效率的降低。
[0062] (6)节流部47并非形成于主要供进气SA流动的第一通路41、而形成于第二通路42。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设置节流部47而引起的进气效率的降低。
[0063] (7)间隔件44配置于扩径部分331。因此,与将间隔件44配置在非扩径部分332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因在进气部31内设置间隔件44而引起的进气SA的流动阻力的增加。因而,能够抑制在进气通路13内从上游朝下游流动的进气SA的流量的降低。
[0064] (8)并且,在压缩机叶轮23旋转的情况下,会对间隔件44赋予欲使该间隔件44朝进气下游流动的力。但是,即便间隔件44欲朝进气下游移动,间隔件44的突起部45与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中包围锥形部分333的部分抵接。因此,限制间隔件44朝进气下游移动。结果,限制节流部47的配置位置的变动,相应地能够抑制将窜缸混合气BG朝进气通路13内引导的效率的变动。
[0065] (9)在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形成有槽部36,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在该槽部36开口。并且,该槽部36的开口面积大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开口面积。因此,与不设置槽部36而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朝进气通路13引导窜缸混合气BG的情况相比较,在第二通路42内流动的进气SA与窜缸混合气BG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变宽。结果,能够将窜缸混合气BG高效地引导至进气通路13内。
[0066] (10)槽部36形成为圆环状。因此,从导入路35被引导至槽部36的窜缸混合气BG在槽部36内流动,并在进气部31的内周整体扩张。因此,能够以不会偏向的状态将窜缸混合气BG从构成进气通路13的一部分的进气部31的整周引导至进气通路13内。
[0067] (11)并且,即便槽部36的一部分被妨碍窜缸混合气BG的流动的异物堵塞,也能够通过未被异物堵塞的部分将窜缸混合气BG引导至进气通路13内。因而,能够抑制因产生由窜缸混合气BG中包含的机油引起的积垢等而妨碍窜缸混合气BG被导入进气通路13。
[0068] 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变更成以下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9] ·在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以使得间隔件44的外周的直径在第二内周部31a2的直径L2以下的方式构成进气部31。
[0070] ·代替在间隔件44的外周面设置突出部45的结构,也可以在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设置朝径向内侧突出的支承部,利用该支承部来支承间隔件44。即便以这种方式构成,也能够形成包含进气部31的内周面31a与间隔件44的外周面44a之间的空间的第二通路
42。
[0071] ·在实施方式中,槽部只要是其开口面积大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开口面积的形状即可,也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闭合的环状以外的其他任意形状。例如,也能够将槽部形成为沿着内周部31a延伸的一定长度的圆弧状。
[0072] 并且,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进气部31设置非环状的凹部36A。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凹部36A的宽度(在图6中为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宽度宽。
[0073] 进而,当在进气部31设置有凹部36A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也可以作为代替间隔件44的分支部件而设置分支板50。在该情况下,分支板50配置成:使得在第一面50a与内周面31a中的形成凹部36A的部分之间形成第二通路42,并且在位于与第一面50a相反的位置的第二面50b与内周面31a中的未形成凹部36A的部分之间形成第一通路41。进而,也可以在分支板50的第一面50a中的与凹部36A对置的部分设置凸部51。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则在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与第二通路42汇合的汇合部分形成有节流部52。
[0074] 另外,作为将图6所示的分支板50安装于压缩机壳体30的方法,能够举出使用多根(在图6中为2根)螺钉53进行安装的方法等。
[0075] ·并且,也可以不在图6所示的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设置凹部36A。在该情况下,到达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的窜缸混合气BG被直接引导至第二通路42。
[0076] ·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设置槽部36。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间隔件44的外周中的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对置的部分设置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0077] ·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进气空间33内设置间隔件44。在该情况下,优选形成为:以在进气通路13与导入路35的下游端35b汇合的汇合部分形成节流部的方式构成进气部31。例如,也能够以进气部31的内径从进气上游随着接近汇合部分而逐渐变小、并且从汇合部分随着朝进气下游远离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压缩机壳体30。
[0078] ·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增压器构成为并不利用来自内燃机主体12的排气EG驱动的结构,而构成为利用内燃机11的曲轴的旋转进行驱动的结构。
[0079] 标号说明:
[0080] 11…内燃机;13…进气通路;20…增压器;23…压缩机叶轮;26…还原管路;30…压缩机壳体;31…进气部;31a…内周面;31a1…第一内周部;31a2…第二内周部;35…导入路;35b…下游端;36…槽部;36A…凹部;41…第一通路;42…第二通路;44…间隔件;44a…外周面;45…突出部;46、51…凸部;47、52…节流部;50…分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