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088243.0

文献号 : CN1031905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方同华张韬朱兴杰舒适王婷婷

申请人 :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凉茶含有活性成分,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成分:鱼腥草、菊花、薄荷、余甘子和胖大海。本发明提供的清热润喉的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的作用,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

1.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含有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鱼腥草1-12份、菊花0.2-3份、薄荷0.2-2份、余甘子0.2-2份和胖大海

0.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鱼腥草3-10份、菊花0.5-2.5份、薄荷0.5-1.5份、余甘子0.5-1.5份和胖大海

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鱼腥草4-8份、菊花1-2份、薄荷0.8-1.2份、余甘子0.8-1.2份和胖大海0.8-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凉茶,还含有辅料,具体用量为80-2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凉茶,其特征在于,辅料的用量为100-2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凉茶,其特征在于,辅料的用量为120-180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甜味剂,所述甜味剂选自白砂糖、果糖、甜菊糖、甘草甜素、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凉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活性成分用水煎煮2-3次,每次加活性成分总重量8-2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合并滤液后冷沉、离心,过滤,加入甜味剂,加水定容,高温瞬时杀菌,分装,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活性成分混匀,用水煎煮2-3次,每次加活性成分总重量8-2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煎煮温度为70-8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8-16小时,以

3000-5000r的速度离心20-40min,过滤,加入甜味剂,搅拌均匀,加水,120-140℃杀菌1-20秒,待药液冷却至0-95℃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10.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凉茶在制备治疗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凉茶,具体涉及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
[0003]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全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开发以鱼腥草为主料的凉茶饮料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4] 关于鱼腥草的凉茶相关专利有:
[0005]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44662.8公开了一种鱼腥草凉茶,它是以鱼腥草为主料,中药饮片薄荷、甘草、菊花为辅料,添加蔗糖、三氯蔗糖、柠檬酸、茶多酚配制而成。
[0006]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03303.5公开了一种清凉茶,它是由黄菊花、金银花、麦冬、鱼腥草、薄荷叶、青蒿、甘草、黄柏为原料制备而成。
[0007]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0826.7公开了一种药食两用感冒药茶,它是由罗汉果、金银花、胖大海、鱼腥草、紫苏、佛手、桑叶为原料制备而成。
[0008] 目前,以鱼腥草为主料的凉茶种类并不丰富,尤其是在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
[00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的制备方法。
[001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清热润喉的凉茶,含有活性成分,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成分:鱼腥草、菊花、薄荷、余甘子和胖大海。
[0012] 具体的,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腥草1-12份、菊花0.2-3份、薄荷0.2-2份、余甘子0.2-2份和胖大海0.2-2份。
[0013] 优选地,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腥草3-10份、菊花0.5-2.5份、薄荷0.5-1.5份、余甘子0.5-1.5份和胖大海0.5-1.5份。
[0014] 进一步优选,所述凉茶的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腥草4-8份、菊花1-2份、薄荷0.8-1.2份、余甘子0.8-1.2份和胖大海0.8-1.2份。
[0015] 上述凉茶中,还含有辅料,具体用量为80-250份,优选地,用量为100-200份,进一步优选为120-180份。
[0016] 上述凉茶中:
[0017] 所述重量份可以是μg、mg、g、kg等医药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倍数,如1/10、1/100、10倍、100倍等。
[0018] 所述辅料是指凉茶制备过程中为了矫味而加入所需的辅助物料。
[0019] 所述辅料为甜味剂,选自白砂糖、果糖、甜菊糖、甘草甜素、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凉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活性成分用水煎煮2-3次,每次加活性成分总重量8-2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合并滤液后冷沉、离心,过滤,加入甜味剂,加水,高温瞬时杀菌,分装,即得。
[0022]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凉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活性成分混匀,用水煎煮2-3次,每次活性成分总重量8-2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煎煮温度为70-8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8-16小时,以3000-5000r的速度离心20-40min,过滤,加入甜味剂,搅拌均匀,加水,120-140℃杀菌1-20秒,待药液冷却至0-95℃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凉茶在制备治疗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0025] 本发明提供的凉茶可以装入易拉罐或塑料瓶中,浓度为2-10mg生药/mL,优选为3-6mg生药/mL。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清热润喉的凉茶具有以下优点:
[0027] 1、本发明提供的清热润喉的凉茶中:
[0028]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0029]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凉。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30]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毒肿毒。
[0031] 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涩,性凉。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0032] 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0033] 上述成分合用共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的作用。
[0034] 2、本发明提供的凉茶中,薄荷、菊花及胖大海中芳香的挥发油类物质能够显著掩盖鱼腥草的鱼腥味,使凉茶具有滋香气,无异味。
[0035] 本发明提供的凉茶的制备工艺使用70-80℃水提取及120-140℃高温瞬时灭菌,充分的提取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且保留了凉茶清凉、甘甜且有回甘的口感。
[0036] 3、本发明提供的清热润喉的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的作用,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8] 实施例1:清热润喉的凉茶
[0039] 1、制备方法:
[0040]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10kg、菊花2kg、薄荷2kg、余甘子2kg、胖大海2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0分钟,煎煮温度为7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8小时,以3000r的速度离心20min,过滤,加入含800kg白砂糖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4500L,125℃杀菌5秒,待药液冷却至95℃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41] 2、规格:500ml/塑料瓶,含生药4.0mg/mL。
[0042] 实施例2:清热润喉的凉茶
[0043] 1、制备方法:
[0044]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12kg、菊花3kg、薄荷2kg、余甘子2kg、胖大海2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2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30分钟,煎煮温度为8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0小时,以4000r的速度离心30min,过滤,加入含250kg的阿斯巴甜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4800L,130℃杀菌15秒,待药液冷却至0℃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45] 2、规格:300ml/塑料瓶,含生药4.38mg/mL。
[0046] 实施例3:清热润喉的凉茶
[0047] 1、制备方法:
[0048]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3kg、菊花0.5kg、薄荷0.5kg、余甘子0.5kg、胖大海0.5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50分钟,煎煮温度为8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2小时,以4000r的速度离心20min,过滤,加入含100kg的甜菊糖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1250L,140℃杀菌1秒,待药液冷却至45℃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49] 2、规格:330ml/金属罐装瓶,含生药4.0mg/mL。
[0050] 实施例4:清热润喉的凉茶
[0051] 1、制备方法:
[0052]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10kg、菊花2.5kg、薄荷1.5kg、余甘子1.5kg、胖大海1.5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1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60分钟,煎煮温度为70℃,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0小时,以5000r的速度离心40min,过滤,加入含200kg的果糖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4250L,120℃杀菌20秒,待药液冷却至60℃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53] 2、规格:500ml/塑料瓶,含生药4mg/mL。
[0054] 实施例5:清热润喉的凉茶
[0055] 1、制备方法:
[0056]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4kg、菊花1kg、薄荷0.8kg、余甘子0.8kg、胖大海0.8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12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90分钟,煎煮温度为75℃,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6小时,以4000r的速度离心30min,过滤,加入含120kg白砂糖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1800L,140℃杀菌5秒,待药液冷却至20℃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57] 2、规格:300ml/金属罐装瓶,含生药4.11mg/mL。
[0058] 实施例6:清热润喉的凉茶
[0059] 1、制备方法:
[0060]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8kg、菊花2kg、薄荷1.2kg、余甘子1.2kg、胖大海1.2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15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20分钟,煎煮温度为75℃,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2小时,以5000r的速度离心40min,过滤,加入含180kg木糖醇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3000L,130℃杀菌10秒,待药液冷却至40℃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61] 2、规格:1.5L/塑料瓶,含生药4.53mg/mL。
[0062] 实施例7:清热润喉的凉茶
[0063] 1、制备方法:
[0064] 取洗干净的鱼腥草6kg、菊花1.4kg、薄荷1kg、余甘子1kg、胖大海1kg,混匀,加入重量总和的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20分钟,煎煮温度为75℃,过滤,合并滤液,于4℃环境中冷沉12小时,以4500r的速度离心40min,过滤,加入含156kg麦芽糖醇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2400L,130℃杀菌12秒,待药液冷却至40℃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
[0065] 2、规格:500ml/塑料瓶,含生药4.33mg/mL。
[0066] 对比例1:参考CN200910044662.8中的实施例1制备凉茶
[0067] 对比例2:参考CN200810170826.7中的实施例2制备凉茶
[0068] 实验例1:产品检测
[0069] 对实施例1-7及对比例1进行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的量、总酸量、含坤量(总坤及有机坤的含量)、含铅量、含铜量、含锌量、含锡量、含铁量、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甲胺磷残留量、山梨酸钾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具体检测方法为:
[0070] 1、可溶性固形物的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12143-2008,标准名称为饮料通用分析方法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的量,具体检测方法为:
[0071] ①试剂和溶液:
[0072] 乙醚、乙醇
[0073] ②仪器:
[0074] 阿贝折光计或其他折光计、组织捣碎机
[0075] ③试样测定:
[0076] 测定前按说明书校正折光计,以阿贝折光计为例,其他折光计按说明书操作;分开折光计两而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醚或乙醇擦净;用末端熔圆之玻璃棒蘸取试液2滴-3滴,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迅速闭合棱镜,静置1mh,使试液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对准光源,通过目镜观察接物镜。调节指示规,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再旋转微调螺旋,使明暗界限清晰,并使其分界线恰在接物镜的十字交叉点上。读取目镜视野中的百分数或折光率,并记录棱镜温度。
[0077] 2、总酸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12456-2008,标准名称为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总酸量,具体检测方法为:
[0078] ①试剂和溶液:
[0079]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080] 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081] 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082] 1%酚酞溶液
[0083] ②仪器:
[0084] 组织捣碎机、水浴锅、研钵、冷凝管
[0085] ③试液的制备
[0086] 将试样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0087] 称取10g-5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用约80℃煮沸过的水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0088] ④试样的测定
[0089] 称取25.000g-50.000g试液,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40ml-60ml水及0.2ml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30s不退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1)。
[0090] 空白试验:用水代替试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2)。
[0091] 计算公式:
[0092]
[0093] 式中:
[0094] X为总酸含量(g/kg);
[0095] c为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mol/L);
[0096] V1为滴定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0097] V2为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0098] K为酸的换算系数:苹果酸,0.067;乙酸,0.060;酒石酸,0.075;柠檬酸,0.064;柠檬酸,0.070(含一分子结晶水);乳酸,0.090;盐酸,0.036;磷酸,0.049;
[0099] F为试液的稀释倍数;
[0100] m为试样的质量的数值(g)。
[0101] 3、含坤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1-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砷量。
[0102] ①试剂、试液:
[0103] 碘化钾(500g/L)+硫脲溶液(50g/L)(1+1)
[0104] 氢氧化钠溶液(400g/L)和氢氧化钠溶液(100g/L)
[0105] 硫酸(1+1)
[0106] 硝酸银溶液(8g/L):称取4.0g硝酸银于5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加入30ml硝酸,加水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0107] 聚乙烯醇溶液(4g/L):称取0.4g聚乙烯醇(聚合度1500-1800)于小烧杯中,加入100ml水,沸水浴中加热,搅拌至溶解,保温10min,取出放冷备用。
[0108] 吸收液:取硝酸银溶液(8g/L)聚乙烯醇溶液(4g/L)各一份,加入两份体积的乙醇(95%),混匀作为吸收液。使用时现配。
[0109] 硼氢化钾片:将硼氢化钾与氯化钠按1:4质量比混合磨细,充分混匀后在压片机上制成直径10mm,厚4mm的片剂,每片为0.5g。避免在潮湿天气时压片。
[0110] 乙酸铅(100g/L)棉花:将脱脂棉泡于乙酸铅溶液(100g/L)中,数分钟后挤去多余溶液,摊开棉花,80℃烘干后,贮于广口玻璃瓶中。
[0111] 柠檬酸(1.0mol/L)-柠檬酸铵(1.0mol/L):称取192g柠檬酸、243g柠檬酸铵,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0112] 砷标准储备液:称取经105℃干燥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三氧化二砷0.132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2.5mol/L),待溶解后加入5ml高氯酸、
5ml硫酸,置电热板上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砷(五价)0.100mg。
[0113] 砷标准应用液:吸取1.00ml砷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砷(五价)1.00μg。
[0114] 甲基红指示剂(2g/L):称取0.1g甲基红溶解于50ml乙醇(95%)中。
[0115] ②仪器:分光光度计、砷化氢发生装置
[0116] ③试样处理:
[0117] 吸取10ml试样于250ml三角瓶中,低温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后加入2ml高氯酸、10ml硝酸、2.5ml硫酸(1+1),放置数小时后(或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若溶液变为棕色,应补加硝酸使有机物分解完全,取下放冷,加15ml水,再加热至冒白烟,取下,以20ml水分数次将消化液定量转入100ml砷化氢发生瓶中。同时作试剂空白。
[0118] 标准系列的制备:于6支100ml砷化氢发生瓶中,依次加入砷标准应用液0、0.25、0.5、1.0、2.0、3.0ml,分别加水至3ml,再加2.0ml硫酸(1+1)。
[0119] ④试样的测定
[0120] 于试样及标准砷化氢发生瓶中,分别加入0.1g抗坏血酸,2.0ml碘化钾(500g/L)硫脲溶液(50g/L),置沸水浴中加热5min(此时瓶内温度不得超过80℃),取出放冷,加入甲基红指示剂1滴,加入约3.5ml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溶液刚呈黄色,加入1.5ml柠檬酸-柠檬酸铵溶液,加水至40ml,加入一粒硼氢化钾片剂,立即通过塞有乙酸铅棉花的导管与盛有4.0ml吸收液的吸收管相连接,不时摇动砷化氢发生瓶,反应5分钟后再加入一粒硼氢化钾片剂,继续反应5min。取下吸收管,用1cm比色杯,在400nm波长,以标准管零管调吸光度为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将标准系列各管砷含量对吸光
[0121] 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0122] 计算公式:
[0123] 式中:
[0124] X为试样中砷的含量(mg/kg或mg/L);
[0125] A为测定用消化液从标准曲线查得的质量(μg);
[0126] m为试样质量或体积(g或ml)。
[0127] 4、含铅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2-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铅量,具体检测方法为:
[0128] ①试剂和溶液:
[0129] 硝酸、过硫酸铵、过氧化氢(30%)、高氯酸、硝酸(1+1)、硝酸(0.5mol/L)、硝酸(1mo1/L)、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
[0130] 混合酸:硝酸十高氯酸(9+1)。取9份硝酸与1份高氯酸混合;
[0131] 铅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00g金属铅(99.99%),分次加少量硝酸(4.5),加热溶解,总量不超过37ml,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铅;
[0132] 铅标准使用液:每次吸取铅标准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4.6)至刻度。如此经多次稀释成每毫升含10.0ng,20.0ng,40.0ng,60.0ng,80.0ng铅的标准使用液。
[0133] ②仪器:
[0134] 马弗炉、天平、干燥恒温箱、瓷坩埚、可调式电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
[0135] ③试样处理:
[0136] 称取试样1g-5g(精确到0.001g)于锥形瓶或高脚烧杯中,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4.9),加盖浸泡过夜,加一小漏斗于电炉上消解,若变棕黑色,再加混合酸,直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用滴管将试样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锥形瓶或高脚烧杯,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0137] ④试样的测定
[0138] 仪器条件:根据各自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参考条件为波长283.3nm,狭缝0.2nm-1.0nm,灯电流5mA-7mA,干燥温度120℃,20s;灰化温度450℃,持续15s-20s,原子化温度:1700℃-2300℃,持续4s-5s,背景校正为氘灯或塞曼效应。
[0139]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上面配制的铅标准使用液10.0ng/ml(或μg/L),20.0ng/ml(或μg/L),40.0ng/ml(或μg/L),60.0ng/ml(或μg/L),80.0ng/ml(或μg/L)各10μ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并求得吸光值与浓度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0140] 试样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10μ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代入标准系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液中铅含量。
[0141] 基体改进剂的使用:对有干扰试样,则注入适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4.8)(一般为5μL或与试样同量)消除干扰。绘制铅标准曲线时也要加入与试样测定时等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
[0142] 计算公式:
[0143] 式中:
[0144] X为试样中铅含量(mg/kg或mg/L);
[0145] c1为测定样液中铅含量(ng/ml);
[0146] c0为空白液中铅含量(ng/ml);
[0147] V为试样消化液定量总体积(ml);
[0148] m为试样质量或体积(g或ml)。
[0149] 5、含铜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3-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铜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铜量:
[0150] ①试剂和溶液:
[0151] 硝酸、石油醚、硝酸(10%)、硝酸(0.5%)、硝酸(1+4)、硝酸(1+6)、铜标准液、铜标准使用液Ⅰ、铜标准使用液Ⅱ;
[0152] ②仪器:
[0153] 马弗炉、捣碎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154] ③试样的测定
[0155] 吸取0、1.0、2.0、4.0、6.0、8.0、10.0ml铜标准使用液Ⅰ(1.0μg/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硝酸(0.5%)稀释至刻度,混匀。
[0156] 测定条件:灯电流3mA-6mA,波长324.8nm,光谱通带0..5nm,空气流量9L/min,乙炔流量2L/min,灯头高度6mm,氘灯背景校正。以铜标准溶液含量和对应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样品吸收值与曲线比较或代入方程求得含量。
[0157] 吸取0,1.0,2.0,4.0,6.0,8.0,10.0ml铜标准使用液Ⅱ(1ml=0.10μ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硝酸(0.5%)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处理后的样液、试剂空白液和各容量瓶中铜标准液10-20μL分别导入调至最佳条件石墨炉原子化器进行测定。参考条件:灯电流3-6mA,波长324.8nm,光谱通带0.5nm,保护气体1.5L/min(原子化阶段停气)。操作参数:干燥90℃,20s;灰化,20s;升到800℃,20s;原子化2300℃,4s。以铜标准溶液Ⅱ系列含量和对应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样品吸收值与曲线比较或代入方程求得含量。
[0158] 计算公式:
[0159]
[0160] 式中:
[0161] X1为样品中铜的含量(mg/Kg或mg/L);
[0162] A1为测定用样品中铜的含量(μg/ml);
[0163] A2为试剂空白液中铜的含量(μg/ml);
[0164] V1为样品处理后的总体积(ml);
[0165] m1为样品质量(体积)(g或ml)。
[0166] 6、含锌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4-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锌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锌量,具体方法为:
[0167] ①试剂和溶液:
[0168] 乙酸钠溶液(2mol/L)、乙酸(2mol/L)、乙酸-乙酸盐缓冲液、氨水(1+1)、盐酸(0.02mol/L)、盐酸羟胺溶液(200g/L)、硫代硫酸钠溶液(250g/L)、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0.1g/L)、二硫腙使用液、锌标准溶液、锌标准使用液、酚红指示液(1g/L)
[0169] ②仪器:分光光度计
[0170] ③试样消化:
[0171] 吸取10ml或20ml试样,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ml-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混匀后,小火缓慢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口瓶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带微黄色,放冷。加20ml水煮沸,再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试样,相当加入硫酸量1ml。取与消化试样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0172] ④试样的测定
[0173] 吸取5.0ml-10.0ml消化后定容的样品溶液和相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25m1分液漏斗中,加5m1水、0.5ml盐酸羟胺溶液(200g/L),摇匀,再加2滴酚红指示剂,用氨水(1+1)调至红色,再多加2滴。再加5ml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0.1g/L),剧烈振摇
2min,静置分层。将四氯化碳层移入另一分液漏斗中,水层用少量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振摇提取,每次2ml-3ml,直至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绿色不变为止。合并提取液,用5m1水洗涤,四氯化碳层用盐酸(0.02mol/L)提取2次,每次10ml,提取时剧烈振摇2min,合并盐酸(0.02mol/L)提取液,并用少量四氯化碳洗去残留的二硫腙。
[0174] 吸取0.0、1.0、2.0、3.0、4.0、5.0ml锌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入0.02mol/L盐酸至20ml。漏斗中,各加盐酸至20m1。然后分别加入10ml乙酸-乙酸盐缓冲液、1m125%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再各加入10.0ml二硫腙使用液,剧烈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四氯化碳层经脱脂棉滤入lcm比色杯中,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回归方程,根据测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当于锌的含量,或将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求得锌的含量。
[0175] 7、含锡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6-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锡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锡量,具体方法为:
[0176] ①试剂和溶液:
[0177] 酒石酸溶液(100g/L)、抗坏血酸(10g/L)、动物胶(5g/L)、酚酞指示液(10g/L)、氨水(1+1)、硫酸(1+9)、苯芴酮溶液(0.1g/L)、锡标准液、锡标准使用液
[0178] ②试样消化:
[0179] 吸取10ml或20ml试样,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ml-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混匀后,小火缓慢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口瓶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带微黄色,放冷。加20ml水煮沸,再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试样,相当加入硫酸量1ml。取与消化试样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0180] ③试样的测定
[0181] 分别吸取1.00-5.00ml试样消化液和同量的试剂空白,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吸取0、0.20、0.40、0.60、0.80、1.00ml锡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
[0182] 各加入0.5ml酒石酸溶液及1滴酚酞指示液,混匀,各加氨水中和至淡红色。加3ml H2SO4、1ml动物胶溶液及2.5ml抗坏血酸溶液,再加水至25ml,混匀,再各加2ml苯芴酮溶液,混匀,1h后测量,用2cm比色杯以水调节零点,于波长490nm处测吸光度,标准各点减去零管吸光值后,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试样吸光值与曲线比较或代入方程求出含量。
[0183] 计算公式:
[0184]
[0185] 式中:
[0186] X为试样中锡含量(mg/kg或mg/L);
[0187] m1为测定试样消化液中锡的质量(μg);
[0188] m2为试剂空白液中锡的质量(μg);
[0189] m3为试样质量(g);
[0190] V1为试样消化液的总体积(ml);
[0191] V2为测定用试样消化液的体积(ml)。
[0192] 8、含铁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90-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铁量,具体方法为:
[0193] ①试剂和溶液:盐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0.5mol/L硝酸溶液、标准溶液(铁、镁、铜标准溶液)、标准应用液
[0194] ②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195] ③试样测定:
[0196] 取试样5.0-10.0g于250ml高型烧杯中,加混和酸消化液20-30ml,上盖表面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加热消化,如样品未消化好可再加几毫升混酸,继续加热消化,直至无色透明为止。再加几毫升水,加热以除多余的硝酸。待烧杯的液体接近2-3ml时,取下冷却。去离子水洗并转移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取与消化试样相同量的混酸合样消化液,按上述操作作试剂空白测定。于波长248.3nm处测吸光度。
[0197] 计算公式:
[0198]
[0199] 式中:
[0200] X为试样中元素含量(mg/100g);
[0201] C为测定样液中元素含量(μg/ml);
[0202] c0为空白液中元素含量(μg/ml);
[0203] V为试样定容体积(ml);
[0204] f为稀释倍数;
[0205] m为试样的质量(g)。
[0206] 9、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9-2008,标准名称为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其具体方法为:
[0207] ①试剂和溶液:
[0208] 丙酮、正己烷、石油醚沸程30℃-60℃、苯、硫酸、无水硫酸钠、硫酸钠溶液(20g/L)、农药标准储备液、农药混合标准工作液;
[0209] 农药标准品:六六六(α-HCH、β-HCH、γ-HCH和δ-HCH)纯度>99%;滴滴涕(ρ,ρ'-DDE、o,ρ'-DDT、ρ,ρ'-DDD、ρ,ρ’-DDT)纯度>99%。
[0210] ②仪器:
[0211] 气相色谱仪、旋转蒸发器、N-蒸发器、匀浆机、调速多用振荡器、离心机[0212] ③试样处理:
[0213] 试样0.5g,以石油醚溶解于10ml刻度试管中,定容至刻度。加1mol浓硫酸净化,振摇0.5min,于3000r/min离心I5min。取上清液进行GC分析。
[0214] ④试样的测定
[0215] 填充柱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内径3mm,长2m的玻璃柱;内装涂以1.5%OV-17和2%QF-1混合固定液的80目-100目硅藻土。
[0216] 载气:高纯氮,流速110ml/min;柱温:185℃;检测器温度225℃;进样口温度195℃。进样量为1μL-10μL。外标法定量。
[0217] 计算公式:
[0218] 式中:
[0219] X为试样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单一含量(mg/kg);
[0220] A1为被测定试样各组分的峰值(峰高或面积);
[0221] A2为各农药组分标准的峰值(峰高或面积);
[0222] m1为单一农药标准溶液的含量(ng);
[0223] m2为被测定试样的取样量(g);
[0224] V1为被测定试样的稀释体积(ml);
[0225] V2为被测定试样的进样体积(μL)。
[0226] 10、甲胺磷残留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103-2003,标准名称为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甲胺磷残留量,其具体方法为:
[0227] ①试剂和溶液:丙酮、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钠、活性炭、甲胺磷、甲胺磷标准溶液[0228] ②仪器:气相色谱仪(具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动振荡器、K-D浓缩器或旋转蒸发器、离心机
[0229] ③试样处理:
[0230] 取试样5g,用45ml丙酮分次洗入50ml的离心管内,加入5ml水,混匀,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下面油层再加10ml水和l0ml丙酮,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用K-D浓缩嚣浓缩近干,残渣和水加入40g无水硫酸钠,研磨呈千粉状,倒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3g活性炭、60ml三氯甲烷;振荡0.5h,抽滤,定容至5ml,待气相色谱分析。
[0231] ④试样的测定色谱条件:
[0232] 色谱柱:玻璃柱,内径3mm,长0.5m,内装2%DEGS/ChromosorbW AW-DMCS,80目-1002 2
目。气流:载气:氮气70ml/min,空气0.7kg/cm,氢气1.2kg/cm。温度:进样口200℃,柱温180℃。定性:以甲胺磷农药标样的保留时间定性。定量:用外标法定量,以甲胺磷和乙醚甲胺磷农药已知浓度的标准试样溶液作外标物,按峰高定量。
[0233] 计算公式:
[0234] 式中:
[0235] Xi——试样中组分有机磷含量(mg/kg);
[0236] Esi——注入试样中组分有机磷含量(ng);
[0237] hi——试样的峰高(mm);
[0238] hsi——标样中组分的峰高(mm);
[0239] Vi——浓缩定容体积(ml);
[0240] V2——注入色谱试样的体积(μL);
[0241] m——试样的质量(g)。
[0242] 11、山梨酸钾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29-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山梨酸钾量,其具体方法为:
[0243] ①试剂和溶液:
[0244] 甲醇、稀氨水(1+1)、乙酸按溶液(0.02mol/L)、碳酸氢钠溶液(20g/L)、山梨酸标准储备溶液、山梨酸标准混合使用溶液
[0245] ②仪器:
[0246] 高效液相色谱仪
[0247] ③试样测定
[0248] 称取5.00g-10.0g试样,用氨水(1+1)调pH约7,加水定容至适当体积,离心沉淀,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
[0249] 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YWG-C18,4.6mm×250mm,10μm不锈钢柱。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5:95),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器:紫外检测器,230nm波长,0.2AUFS,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
[0250] 计算公式:
[0251] 式中:
[0252] X—试样中山梨酸的含量(g/kg);
[0253] A—进样体积中山梨酸的质量(mg);
[0254] V2—进样体积(ml);
[0255] V1—试样稀释液总体积(ml);
[0256] m—试样质量(g)。
[0257] 12、二氧化硫残留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T5009.34-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其具体方法为:
[0258] ①试剂和溶液:
[0259] 四氯汞钠吸收液:称取13.6g氯化高汞及6.0g氯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放置过夜,过滤后备用。
[0260] 氨基磺酸铵溶液(12g/L)
[0261] 甲醛溶液(2g/L):吸取0.55ml无聚合沉淀的甲醛(36%),加水稀释至100ml,混匀。
[0262] 淀粉指示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放冷备用,此溶液临用时现配。
[0263]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0264] 乙酸锌溶液:称取22g乙酸锌[Zn(CH3COO)2·2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l。
[0265]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称取0.1g盐酸副玫瑰苯胺(C19H18N2Cl·4H2O;prosanilinen hydrochlo-ride)于研钵中,加少量水研磨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取出
2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1+1),充分摇匀后使溶液由红变黄,如不变黄再滴加少量盐酸至出现黄色,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如无盐酸副玫瑰苯胺可用盐酸品红代替)。
[0266] 碘溶液[c(1/2I2)=0.1mol/L]。
[0267]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5H2O)=0.1mol/L]。
[0268]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称取0.5g亚硫酸氢钠,溶于200ml四氯汞钠吸收液中,放置过夜,上清液用定量滤纸过滤备用。
[0269] ②仪器:分光光度计。
[0270] ③试样的测定:
[0271] 吸取10.0ml亚硫酸氢钠一四氯汞钠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100ml水,准确加入20.00ml碘溶液(0.1mol/L),5ml冰乙酸,摇匀,放置于暗处2min后迅速以硫代硫酸钠(0.1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0.5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至无色。另取100ml水,准确加入碘溶液20.0ml(0.1mol/L)、5ml冰乙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0272] 计算公式:
[0273] 式中:
[0274] X1——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浓度
[0275] V1——测定用亚硫酸氢钠-四氯汞钠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0276]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0277]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0278] 13、沙门氏菌:按照标准编号为GB/T4789.31-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测定沙门氏菌,其具体方法为:
[0279] ①培养基和试剂:营养琼脂、营养肉汤、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三糖铁琼脂、肠杆菌科诊断用噬菌体
[0280] ②操作步骤:
[0281] 将待试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管内,于36℃培养过夜。挑取此肉汤培养物一满环,稀释于一管盛有1-2ml的蛋白胨水试管内,使成为1∶200-1∶400稀释菌液,含菌量约为6
1×10/ml。
[0282] 用定量乳头滴管在一个菌斑上滴加噬菌体一滴,依次为O-I、C、Sh、E、CE、E-4和Ent。滴管上安装4号针头,每毫升约为100滴。每支滴管只滴加一种噬菌体,针尖绝对不能接触平板表面,严格防止交叉污染。每用一支滴管,可把全部待试菌应滴加噬菌体的菌斑部位全部滴加完毕。滴加噬菌体时必须将琼脂平板放在水平台面上。待7种噬菌体均滴加完毕后,略等数分钟,待噬菌体液干燥。翻转平板,放36℃培养5-6h,并过夜各观察一次结果。
[0283] 如果仅有一两株培养物作噬菌体试验,则可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挑取噬菌体,依次滴加在菌斑上。灼热的接种环必须完全冷却以后方可挑取噬菌体。
[0284] 斑点涂抹法将琼脂平板表面分为四等份,每等份可供涂抹一株细菌培养物。每株培养物涂抹3个菌斑,外圈2个,内圈1个。棉签涂抹法可将试验菌液在琼脂平板上涂抹成带状,每个平板约可涂抹5条菌带。略等数分钟,俟菌斑干燥。
[0285] 依次滴加上述3种噬菌体,在36℃培养5-6h,并过夜各观察一次结果。
[0286] 14、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标准编号为GB4789.10-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中的方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具体检测方法为:
[0287] ①设备和材料:
[0288] 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无菌锥形瓶、无菌培养皿、注射器、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0289] ②培养基和试剂:
[0290] 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7.5%氯化钠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琼脂平板、脑心浸出液肉汤(BHI)、兔血浆、磷酸盐缓冲液、营养琼脂小斜面、革兰氏染色液、无菌生理盐水。
[0291] ③操作步骤:
[0292]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0293]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0294]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以0.3ml、0.3ml、0.4ml接种量分别加
[0295] 10倍系列稀释选择2个-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接种Baird-Parker平板计数及血浆凝固酶试验。入三块Baird-Parker平板,然后用无菌L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及平板边缘。使用前,如Baird-Parke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失。
[0296] 培养:在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mi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1℃培养1h;等样品匀液吸收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箱,36℃±1℃培养,45h-48h。
[0297] 选择有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平板,且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所有菌落数合计在20CFU-200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
[0298] ④计算公式:
[0299]
[0300] 式中:
[0301] T——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
[0302] A——某一稀释度典型菌落的总数;
[0303] B——某一稀释度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落数;
[0304] C——某一稀释度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菌落数;
[0305] d——稀释因子。
[0306] 15、志贺氏菌:按照标准编号为GB/T4789.31-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测定志贺氏菌,按照13)的方法进行测定。
[0307] 16、菌落总数:按照标准编号为GB4789.2-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中的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其具体方法为:
[0308] ①设备和材料:
[0309] 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无菌锥形瓶、无菌培养皿、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0310] ②培养基和试剂:
[031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无菌生理盐水
[0312] ③操作步骤:
[0313]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0314]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按照以上方法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03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0316] 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0317]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水产品30℃±1℃培养72h±3h。
[0318] 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进行培养。
[0319] 菌落计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0320]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0321]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0322]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0323] ④计算公式:
[0324] N——样品中菌落数;
[0325] Σ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0326]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0327]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0328]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0329] 17、大肠杆菌群数:按照标准编号为GB/T4789.3-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中的方法测定大肠杆菌群数;
[0330] ①设备和材料:
[0331] 冰箱、恒温培养箱、均质器、恒温振荡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无菌锥形瓶、无菌广口瓶、无菌吸管、无菌平皿、菌落计数器。
[0332] ②培养基和试剂: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磷酸盐缓冲液、无菌生理盐水、无菌1mol/LNaOH、无菌1mol/L HCl
[0333] ③操作步骤:
[0334]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吸,此液为1:100稀释液。
[0335] 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0336] 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0337] 18、霉菌和酵母菌数:按照标准编号为GB/T4789.15-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的方法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数,具体方法为:
[0338] ①设备和材料:
[0339] 冰箱、恒温培养箱、均质器、恒温振荡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无菌锥形瓶、无菌广口瓶、无菌吸管、无菌平皿、无菌试管、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0340] ②培养基和试剂:
[034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
[0342] ③操作步骤:
[0343]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吸,此液为1:100稀释液。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于2个无菌平皿内。同时分别取1ml样品稀释液加入2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孟加拉红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8℃±1℃培养5d,观察并记录。
[0344] 实施例1-7的检测结果见表1:
[0345] 表1:实施例1-7的检测结果
[0346]
[0347] 注:a仅适用于金属灌装。
[0348] 表1结果显示:实施例1-7制备的凉茶,均有滋香气,且无异味,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均符合规定。
[0349] 实验例2:饮用口感调查
[0350] 1、调查方式
[0351] 1)饮用人群:普通人群
[0352] 2)饮用方法: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1个月,每人每天500ml。
[0353] 3)饮用人数:每组60人
[0354] 2、调查结果:
[0355] 饮用后明显感觉清甜有回甘的记为好;
[0356] 饮用后感觉清甜微苦的记为一般;
[0357] 饮用后感觉苦味重的则记为差。
[0358] 3、调查结果:见表2
[0359] 表2:口感实验结果
[0360]好(人数) 一般(人数) 差(人数)
实施例1 63.3%(38) 36.7%(22) 0%(0)
实施例2 66.7%(40) 33.3%(20) 0%(0)
实施例3 70.0%(42) 30.0%(18) 0%(0)
实施例4 70.0%(42) 30.0%(18) 0%(0)
实施例5 76.7%(46) 23.3.%(14) 0%(0)
实施例6 75.0%(45) 25.0%(15) 0%(0)
实施例7 78.3.%(47) 21.7%(13) 0%(0)
对比例1 51.7%(31) 48.3%(29) 0%(0)
对比例2 48.3%(29) 53.3%(31) 0%(0)
[0361] 表2结果表明:对比例1、2的口感较差(好的少于52%),而实施例1-7各组均高于63%。
[0362]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凉茶口感清甜有回甘,口感好于对比例1、2。
[0363] 实验例3:饮用效果调查
[0364] 1、饮用人群:亚健康人群。
[0365] 2、饮用方法: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1个月,每人每天500ml。
[0366] 3、饮用人数:每组60人。
[0367] 4、指标:饮用后明显感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则记为显效;饮用后感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除烦退火则记为有效;饮用后无明显舒适感则记为无效。
[0368] 5、调查结果:见表3
[0369] 表3:饮用效果比较
[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