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底座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006756.8

文献号 : CN1031960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庄国强

申请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包含一支撑架及一底座,支撑架形成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卡孔;底座包括一座体及一弹性卡扣件,座体包含一顶面、一由顶面向下凹陷并供支撑架容置的凹槽、一设置于凹槽且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及一连通于凹槽底端且位于直立壁一侧的下开口;弹性卡扣件设置于凹槽内并与下开口位置相对应,弹性卡扣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卡扣弹片,及一弧形弹片,各卡扣弹片一端连接于直立壁而另一端卡扣于两个卡孔中的一对应的卡孔,弧形弹片两相反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扣弹片另一端处,弧形弹片朝向直立壁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直立壁收缩移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包含一支撑架及一底座;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架形成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卡孔,该底座包括一座体及一弹性卡扣件,该座体包含一顶面、一由该顶面向下凹陷并供该支撑架容置的凹槽、一设置于该凹槽且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及一连通于该凹槽底端且位于该直立壁一侧的下开口,该弹性卡扣件设置于该凹槽内并与该下开口位置相对应,该弹性卡扣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卡扣弹片,及一弧形弹片,各该卡扣弹片一端连接于该直立壁而另一端卡扣于该两个卡孔中的一对应的卡孔,该弧形弹片两相反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卡扣弹片另一端处,该弧形弹片朝向该直立壁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该直立壁收缩移动;

该座体还包含一围绕壁、一连接于该围绕壁底端的环形槽底壁,及一由该环形槽底壁内周围朝上凸伸的壳罩,该环形槽底壁用以挡止该支撑架底端,该壳罩形成有一与该下开口连通并且与该弧形弹片位置相对应的操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卡扣弹片包含一弹片部及一卡钩,该弹片部包括一连接于该直立壁的连接端,及一位于该连接端相反侧的自由端,该卡钩凸设于该弹片部且邻近于该自由端,该卡钩用以卡扣于该对应的卡孔,该弧形弹片连接于该弹片部且邻近于该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片部还包括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该卡钩凸设于该外侧面,该弧形弹片连接于该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的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并包括一连接于该外侧面且邻近该自由端的直角边,及一连接于该直角边相反于该外侧面的一端与该外侧面间的斜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包括一可供该支撑架底端抵触的上斜面,该支撑架底端抵触该上斜面时会对该卡钩施加一推力促使其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该两个卡孔下方的下斜面,各该下斜面用以抵触该上斜面。

7.一种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包含一支撑架及一底座;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架形成有两对卡孔,各对卡孔中的两个卡孔位于前后相反侧,该底座包括一座体及两个弹性卡扣件,该座体包含一顶面、一由该顶面向下凹陷并供该支撑架容置的凹槽、两个设置于该凹槽内且左右相间隔并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及两个连通于该凹槽底端且分别位于该两个直立壁一侧的下开口,该两个弹性卡扣件设置于该凹槽内且分别与该两个下开口位置相对应,各该弹性卡扣件包括两个前后相间隔的卡扣弹片,及一弧形弹片,各该卡扣弹片一端连接于各该直立壁而另一端卡扣于所述卡孔中的一对应的卡孔,该弧形弹片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卡扣弹片另一端处,该弧形弹片朝向该直立壁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该直立壁收缩移动;

该座体还包含一围绕壁、两个连接于该围绕壁底端且分别位于左右侧的环形槽底壁,及两个壳罩,各该环形槽底壁用以挡止该支撑架底端,各该壳罩由各该环形槽底壁内周围朝上凸伸,各该壳罩形成有一与各该下开口连通并且与各该弹性卡扣件的弧形弹片位置相对应的操作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卡扣弹片包含一弹片部及一卡钩,该弹片部包括一连接于该直立壁的连接端,及一位于该连接端相反侧的自由端,该卡钩凸设于该弹片部且邻近于该自由端,该卡钩用以卡扣于该对应的卡孔,该弧形弹片连接于该弹片部且邻近于该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片部还包括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该卡钩凸设于该外侧面,该弧形弹片连接于该内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的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并包括一连接于该外侧面且邻近该自由端的直角边,及一连接于该直角边相反于该外侧面的一端与该外侧面间的斜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包括一可供该支撑架底端抵触的上斜面,该支撑架底端抵触该上斜面时会对该卡钩施加一推力促使其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四个下斜面,各该下斜面位于各该卡孔下方并用以抵触该上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含一形成该两个直立壁的分隔件,该分隔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侧且连接于该围绕壁底端的侧槽底壁,各该侧槽底壁位于该两个环形槽底壁间用以挡止该支撑架底端。

说明书 :

显示器的底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式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支撑平面显示器的底座装置通常包括一底座,及一可拆卸地组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底座间大都通过卡扣结构相接合在一起。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弹性扣件,各弹性扣件包括一呈纵向延伸的弹臂,及一凸设于弹臂一侧的卡块,支撑架通过各弹性扣件的卡块卡扣于底座的卡槽内,使得支撑架能组装固定在底座上。
[0003] 欲将支撑架拆离底座时,使用者需扳动各弹臂的一位于卡块下方的扳动部,以带动卡块脱离底座的卡槽,接着才可将支撑架拆离底座。由于底座厚度大都朝薄型化方向设计,因此,各弹臂的扳动部会受底座厚度影响而设计的较短,在拆卸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不易施压于扳动部上,造成使用者在扳动扳动部过程中较为不便,且使用者的手指也不易握持住扳动部而使卡块保持在与卡槽分离的位置。前述提及的问题都会造成拆卸过程中的不便,因此,现有支撑架与底座间的卡扣结构仍有待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底座装置,通过弹性卡扣件的卡扣弹片及弧形弹片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方便且迅速地解除底座与支撑架间的卡扣状态,并且能有效提升拆卸底座与支撑架时的方便性及效率。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包含一支撑架及一底座。
[0006] 支撑架形成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卡孔,底座包括一座体及一弹性卡扣件,座体包含一顶面、一由顶面向下凹陷并供支撑架容置的凹槽、一设置于凹槽且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及一连通于凹槽底端且位于直立壁一侧的下开口,弹性卡扣件设置于凹槽内并与下开口位置相对应,弹性卡扣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卡扣弹片,及一弧形弹片,各卡扣弹片一端连接于直立壁而另一端卡扣于两个卡孔中的一对应的卡孔,弧形弹片两相反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扣弹片另一端处,弧形弹片朝向直立壁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直立壁收缩移动。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0008]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各卡扣弹片包含一弹片部及一卡钩,弹片部包括一连接于直立壁的连接端,及一位于连接端相反侧的自由端,卡钩凸设于弹片部且邻近于自由端,卡钩用以卡扣于对应的卡孔,弧形弹片连接于弹片部且邻近于自由端。
[0009]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弹片部还包括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卡钩凸设于外侧面,弧形弹片连接于内侧面。
[0010]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卡钩的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并包括一连接于外侧面且邻近自由端的直角边,及一连接于直角边相反于外侧面的一端与外侧面间的斜边。
[0011]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卡钩包括一可供支撑架底端抵触的上斜面,支撑架底端抵触上斜面时会对卡钩施加一推力促使其偏移。
[0012]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支撑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卡孔下方的下斜面,各下斜面用以抵触上斜面。
[0013]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座体包含一围绕壁、一连接于围绕壁底端的环形槽底壁,及一由环形槽底壁内周围朝上凸伸的壳罩,环形槽底壁用以挡止支撑架底端,壳罩形成有一与下开口连通并且与弧形弹片位置相对应的操作空间。
[0014]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包含一支撑架及一底座。
[0015] 支撑架形成有两对卡孔,各对卡孔中的两个卡孔位于前后相反侧,底座包括一座体及两个弹性卡扣件,座体包含一顶面、一由顶面向下凹陷并供支撑架容置的凹槽、两个设置于凹槽内且左右相间隔并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及两个连通于凹槽底端且分别位于两个直立壁一侧的下开口,两个弹性卡扣件设置于凹槽内且分别与两个下开口位置相对应,各弹性卡扣件包括两个前后相间隔的卡扣弹片,及一弧形弹片,各卡扣弹片一端连接于各直立壁而另一端卡扣于所述卡孔中的一对应的卡孔,弧形弹片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扣弹片另一端处,弧形弹片朝向直立壁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直立壁收缩移动。
[0016]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各卡扣弹片包含一弹片部及一卡钩,弹片部包括一连接于直立壁的连接端,及一位于连接端相反侧的自由端,卡钩凸设于弹片部且邻近于自由端,卡钩用以卡扣于对应的卡孔,弧形弹片连接于弹片部且邻近于自由端。
[0017]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弹片部还包括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卡钩凸设于外侧面,弧形弹片连接于内侧面。
[0018]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卡钩的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并包括一连接于外侧面且邻近自由端的直角边,及一连接于直角边相反于外侧面的一端与外侧面间的斜边。
[0019]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卡钩包括一可供支撑架底端抵触的上斜面,支撑架底端抵触上斜面时会对卡钩施加一推力促使其偏移。
[0020]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支撑架包括四个下斜面,各下斜面位于各卡孔下方并用以抵触上斜面。
[0021]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座体包含一围绕壁、两个连接于围绕壁底端且分别位于左右侧的环形槽底壁,及两个壳罩,各环形槽底壁用以挡止支撑架底端,各壳罩由各环形槽底壁内周围朝上凸伸,各壳罩形成有一与各下开口连通并且与各弹性卡扣件的弧形弹片位置相对应的操作空间。
[0022] 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底座装置,座体包含一形成两个直立壁的分隔件,分隔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侧且连接于围绕壁底端的侧槽底壁,各侧槽底壁位于两个环形槽底壁间用以挡止支撑架底端。
[0023] 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弹性卡扣件的卡扣弹片及弧形弹片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方便且迅速地解除底座与支撑架间的卡扣状态,并且能有效提升拆卸底座与支撑架时的方便性及效率。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仰视图,说明两卡扣弹片挤压弧形弹片;
[0032] 图9是沿图1中的VI-VI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卡钩卡扣于卡孔内;
[0033] 图10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0034] 图11是沿图10中的VII-VII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卡钩卡扣于卡孔内;
[0035] 图1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说明卡钩脱离卡孔;及
[0036] 图1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卡钩脱离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38]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39]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底座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底座装置100用以支撑一平面显示器(图未示),底座装置100包含一用以组装于平面显示器的支撑架1,及一设置于支撑架1底端的底座2。
[0040] 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支撑架1形成有至少两个位于相反侧的卡孔11。底座2包括一座体21,及至少一弹性卡扣件22,座体21包含一顶面211、一由顶面211向下凹陷并供支撑架1容置的凹槽212、至少一设置于凹槽212且呈纵向延伸的直立壁213,及至少一连通于凹槽212底端且位于直立壁213一侧的下开口214。弹性卡扣件22设置于凹槽212内并与下开口214位置相对应,弹性卡扣件22包括两个相间隔的卡扣弹片221,及一弧形弹片222,各卡扣弹片221一端连接于直立壁213而另一端卡扣于两个卡孔11中的一对应的卡孔11,弧形弹片222两相反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扣弹片221另一端处,弧形弹片222朝向直立壁213方向凹陷并且可朝向直立壁213收缩移动。
[0041] 使用者的手指可经由下开口214穿伸入凹槽212内并按压弹性卡扣件22的弧形弹片222,弧形弹片222被按压时会朝向直立壁213收缩移动并同时带动两个卡扣弹片221偏移而脱离支撑架1的卡孔11,以解除底座2与支撑架1间的卡扣状态,使得使用者能迅速地将底座2与支撑架1分离。通过弧形弹片222连接在两个卡扣弹片221上并可带动卡扣弹片221偏移的设计方式,使用者的手指能方便地施压于弧形弹片222使其带动卡扣弹片221偏移,以便于迅速地解除卡扣弹片221与支撑架1间的卡扣状态。在拆卸过程中,使用者不需用手指直接去扳动卡扣弹片221旋转使其脱离卡孔11,因此,不会受到卡扣弹片221的长短大小影响而造成拆卸上的不便。
[004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一呈围绕状的周壁10,支撑架1的周壁10形成有两对卡孔11,各对卡孔11中的两个卡孔11位于前后相反侧。座体21包含两个设置于凹槽212内且左右相间隔的直立壁213,及两个连通于凹槽212底端且分别位于两个直立壁213一侧的下开口214,各直立壁213呈纵向延伸。底座2包括两个设置于凹槽212内且分别与两个下开口214位置相对应的弹性卡扣件22,各弹性卡扣件22的两个卡扣弹片221前后相间隔,而各弹性卡扣件22的弧形弹片222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扣弹片221另一端处。通过两个弹性卡扣件22的设计,使用者除了通过按压两个弹性卡扣件22的弧形弹片222来带动卡扣弹片221解除与支撑架1间的卡扣状态外,还能通过两个手指施压握持住两个弧形弹片222而使各卡扣弹片221保持在与卡孔11分离的位置,以便于用户能在卡扣弹片221与卡孔11分离的状态下同时将底座2往下拉使其与支撑架1分离,借此,能有效提升拆卸时的方便性及效率。
[0043] 以下将针对底座装置100的结构与组装拆卸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4] 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各卡扣弹片221包含一弹片部223及一卡钩224,弹片部223包括一连接于直立壁213的连接端225,及一位于连接端225相反侧的自由端226,卡钩224凸设于弹片部223且邻近于自由端226,卡钩224用以卡扣于对应的卡孔11,弧形弹片222连接于弹片部223且邻近于自由端226。通过卡钩224凸设于弹片部223且邻近自由端226,以及弧形弹片222连接于弹片部223且邻近于自由端226的设计方式,使得使用者的手指按压弧形弹片222使其朝向直立壁213收缩移动时,弧形弹片222能同时带动两卡扣弹片221的弹片部223偏移,使两弹片部223靠近自由端226处相互靠近,两弹片部223靠近自由端226处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会同时带动两卡钩224转动并脱离支撑架1的两卡孔11,使用者只需按压弧形弹片222使其朝向直立壁213收缩移动一小段行程,即可同时带动两卡钩224脱离两卡孔11,借此,能方便使用者迅速地解除卡扣弹片221与支撑架
1间的卡扣状态。
[0045] 各卡扣弹片221的弹片部223还包括一外侧面227及一内侧面228,卡钩224凸设于外侧面227,而弧形弹片222的一端连接于内侧面228,通过卡钩224及弧形弹片222分别设在弹片部223相反两面的方式,弧形弹片222的尺寸在设计时就不会受到卡钩224的影响,弧形弹片222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厚度可设计得较大,使得弧形弹片222具有足够的面积供使用者的手指按压及握持。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弹片222的厚度是与弹片部223的厚度相同,当然,也可将弧形弹片222的厚度设计得略大于弹片部223的厚度。
[0046] 进一步地,为了使弧形弹片222带动弹片部223偏移的过程中,卡钩224能迅速且确实地脱离卡孔11,本实施例的卡钩224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其包括一连接于外侧面227且邻近自由端226的直角边229,及一连接于直角边229相反于外侧面227的一端与外侧面227间的斜边230,直角边229与外侧面227间呈垂直。由于弧形弹片222带动弹片部
223偏移的过程中,弹片部223越靠近自由端226处转动的幅度越大,而弹片部223越靠近连接端225处转动的幅度越小,因此,通过卡钩224横断面呈直角三角形状的设计,使得弹片部223转动一适当角度后即可完全地脱离卡孔11,借此,能避免使用者因施压于弧形弹片222上的力量不足而导致卡钩224无法完全脱离卡孔11的情况发生。
[0047] 底座2的座体21包含一围绕壁215,及两个连接于围绕壁215底端且分别位于左右侧的环形槽底壁216,围绕壁215与环形槽底壁216共同形成凹槽212,各环形槽底壁216用以挡止支撑架1的周壁10底端,以限制支撑架1插置于凹槽212后的位置。进一步地,座体21还包含一形成有两个直立壁213的分隔件217,分隔件217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侧且连接于围绕壁215底端的侧槽底壁218,各侧槽底壁218位于两个环形槽底壁216间,各侧槽底壁218同样用以挡止支撑架1的周壁10底端。通过环形槽底壁216及侧槽底壁218共同挡止支撑架1的设计,能限制支撑架1插置于凹槽212后的位置并且能稳固地承载支撑架1。
[0048]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欲组装支撑架1于底座2上时,沿箭头I方向将支撑架1朝底座2的凹槽212方向下压,由于各卡扣弹片221的卡钩224包括一可供支撑架1的周壁10底端抵触的上斜面231,因此,当支撑架1的周壁10底端抵触到卡钩224的上斜面
231时会对卡钩224施加一推力促使其偏移,卡钩224会同时带动弹片部223偏移,使得弹片部223弯折变形并蓄积一复位弹力。各弹性卡扣件22的两个弹片部223分别沿着图8中所示的箭头II、III方向偏移的过程中会同时挤压弧形弹片222使其弯折变形并朝直立壁213收缩移动,此时弧形弹片222也会蓄积一复位弹力。较佳地,支撑架1包括四个形成于周壁10内壁面的下斜面12,各下斜面12位于各卡孔11下方并用以抵触卡钩224的上斜面231,通过下斜面12与上斜面231抵触的设计,能增加支撑架1的周壁10与各卡钩224间的接触面积,借此,以便于能顺畅地推动各卡扣弹片221偏移并挤压弧形弹片222。
[0049] 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待支撑架1下移到周壁10底端抵接于环形槽底壁216(如图4所示)以及侧槽底壁218(如图4所示)时,支撑架1无法再继续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架1的各卡孔11与各卡钩224位置相对应,通过弧形弹片222的复位弹力,以及两个卡扣弹片221的弹片部223的复位弹力作用驱使两个卡钩224复位,使得各卡扣弹片221的卡钩224对应地卡扣于的各卡孔11内,此时,支撑架1即稳固地固定在底座2上。通过弧形弹片222及弹片部223能同时提供卡钩224复位弹力,使得卡钩224能完全地穿伸入卡孔11内并确实地卡扣于卡孔11,以避免因复位弹力不足而造成卡钩224无法完全地穿伸入卡孔11内的情况发生。
[0050] 如图2及图3所示,底座2的座体21还包含两个壳罩219,各壳罩219由各环形槽底壁216内周围朝上凸伸,各壳罩219形成有一与各下开口214连通并且与各弹性卡扣件22的弧形弹片222位置相对应的操作空间220,使用者的手指可经由下开口214穿伸入操作空间220内以按压或握持弧形弹片222。通过操作空间220提供使用者的手指穿伸的设计,以及壳罩219限制使用者的手指穿伸入操作空间220后的深度,使得使用者手指的指头部位能准确地对准弧形弹片222的位置,并且在按压或握持弧形弹片222时都不会受到其他组件及结构上的阻碍,借此能有效提升操作上的方便性。
[0051] 如图12及图13所示,欲将支撑架1拆离底座2时,使用者可将两个手指经由下开口214(如图3所示)穿伸入两个操作空间220内,接着,分别沿箭头IV以及箭头V方向按压两个弹性卡扣件22的弧形弹片222,使各弧形弹片222弯折变形并朝直立壁213收缩移动,各弧形弹片222会同时带动两个卡扣弹片221的弹片部223偏移,使两弹片部223分别沿着图12中所示的箭头II、III方向偏移并带动卡钩224脱离卡孔11。当卡钩224转动到如图12所示完全脱离卡孔11的位置时,即解除卡扣弹片221与卡孔11间的卡扣状态。此时,使用者能通过两个手指握持住两弧形弹片222使各卡扣弹片221保持在与卡孔11分离的位置,接着沿箭头I方向将底座2往下拉使其与支撑架1分离后,即完成支撑架1与底座2间的拆卸。
[0052] 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弹性卡扣件22是以两个为例作说明,但在其他的设计方式上,弹性卡扣件22的数量也可设计为一个,而与弹性卡扣件22相配合的结构数量也会对应地调整,例如直立壁213、下开口214的数量分别为一个,卡孔11的数量为两个等。
[0053]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底座装置100,借由弹性卡扣件22的卡扣弹片221及弧形弹片222的设计,使用者的手指能方便地施压于弧形弹片222使其带动卡扣弹片221偏移,以迅速地解除卡扣弹片221与支撑架1间的卡扣状态。再者,使用者还能通过两个手指施压握持住两弧形弹片222而使各卡扣弹片221保持在与卡孔11分离的位置,以便于用户能同时将底座2往下拉使其与支撑架1分离,借此,能有效提升拆卸时的方便性及效率,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