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168365.0

文献号 : CN1032888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峥周肖寅王苗苗

申请人 : 桂林理工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制备方法。将氟氯西林钠原料药2.0g溶于20mL乙醇中,磁力搅拌,在沸腾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缓慢冷却析晶,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本发明制备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I在中性环境(pH=6.8)中均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因而显示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将氟氯西林钠原料药2.0g溶于20mL乙醇中,磁力搅拌,在沸腾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缓慢冷却析晶,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所述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特征为: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40°C和100°C存在吸热峰;在65°C有放热峰;在145°C和165°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1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8.9858°有最强衍射峰即I/I0=100; 在红外光谱中-1

785;899;1330;1400;1510;1600;1670;1770;3370cm 有特征吸收。

说明书 :

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制备方法

[0001] 本案申请为申请日2011年6月17日,申请号2011101650164,发明创造名称为:氟氯西林钠无定形和三种多晶型物的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氟氯西林钠无定形晶型物和三种多晶型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氟氯西林钠[化学名称: (2S, 5R, 6R) -6-[[3-(2-氯-6-氟苯基)-5-甲基-1,2-恶唑-4-甲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已知为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同种药物采用不同的溶剂,结晶工艺结晶使生成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我们称之为药物多晶现象。药物多晶一般认为有四种类型:构象多晶型、构型多晶型、色多晶型、假多晶型。晶体中分子在晶格空间的排列不同形成的晶体称为构象多晶型,多数药物的晶型均属此类。晶体中的原子在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形成的晶体称为构型多晶型。药物在不同的溶剂中结晶时,形成不同颜色的晶体,这是由于晶型不同,光学性质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这种晶体称为色多晶型。药物在结晶时,溶剂分子以化学计量比例结合在晶格中而构成分子复合物,称假多晶型,亦称为溶剂加成物。已知许多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多晶型物,这取决于重结晶溶剂的种类,重结晶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差异。
[0004] 氟氯西林钠原料药经分析是有无定形和未知晶型的混合物,溶解性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氟氯西林钠无定形和三种多晶型物的制备方法。
[0006] 一、氟氯西林钠晶型I-III和无定形的制备方法为:
[0007] 将氟氯西林钠原料药1-2g溶于10-20mL有机溶剂中,磁力搅拌,在50-55℃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室温冷却析晶,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0008]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醇、丙酮、甲醇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0009] 二、氟氯西林钠晶型I-III和无定形的特征为:
[0010] 1、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特征:
[0011] 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60°C存在吸热峰;在约65°C有放热峰;在[0012] 165°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1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19.3375°有最强衍射峰(I/I0=100),在2θ=6.799;15.0499;21.1936°处也有较强-1
衍射峰; 在红外光谱中大约783;901;1250;1340;1500;1600;1770;2980;3370;3520cm有特征吸收。
[0013] 2、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特征:
[0014] 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40°C和100°C存在吸热峰;在约65°C有放[0015] 热峰;在145°C和165°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1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8.9858°有最强衍射峰(I/I0=100); 在红外光谱中大约785;899;-1
1330;1400;1510;1600;1670;1770;3370cm 有特征吸收。
[0016] 3、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特征:
[0017] 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65°C存在吸热峰;在约150°C有放热峰;在[0018] 170°C和190°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3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6.4951°有最强衍射峰(I/I0=100); 在红外光谱中大约781;899;1250;1330;-1
1410;1500;1610;1660;1770;3370;3510cm 有特征吸收。
[0019] 4、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特征:
[0020] 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25°C存在吸热峰;在约150°C有放热峰;在[0021] 180°C有熔化峰;在22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没有晶体衍射峰,在2θ=10-30°处存在无定形特征馒头峰;在红外光谱中大约787;899;1250;1400;1450;-1
1510;1600;1660;1740;3400cm 有特征吸收。
[0022] 本发明制备的无定形和三种多晶型氟氯西林钠在中性环境(pH=6.8)中均具[0023] 有较高的溶解度,因而显示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
[0025] 图中:在DSC曲线中显示60°C存在吸热峰,在约65°C有放热峰及在165°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1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19.3375°有最强衍射峰(I/I0=100),在2θ=6.799;15.0499;21.1936°处也有较强衍射峰,这明显区别于晶型II,III和无定形。
[0026] 图2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
[0027] 图中:在DSC曲线中显示40、100°C存在吸热峰,在约65°C有放热峰及在145、165°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1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8.9858°有最强衍射峰(I/I0=100),这明显区别于晶型I,III和无定形,
[0028] 图3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
[0029] 图中:在DSC曲线中显示65°C存在吸热峰在约150°C有放热峰及在170[0030] °C和190°C有晶型转变和熔化峰,在23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6.4951°有最强衍射峰(I/I0=100),这明显区别于晶型I,II和无定形,[0031] 图4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
[0032] 图中:在DSC曲线中显示25°C存在吸热峰,在约150°C有放热峰及在180[0033] °C有熔化峰,在220°C有分解峰。在X-射线粉末衍射中,在2θ=10-30°处存在无定形特征馒头峰,这明显区别于晶型I,II和III。
[0034] 图5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0035] 图中:红外光谱显示,3090,cm-1有苯环上=C-H伸缩振动,1460、1500、1600 cm-1存-1 -1在苯环骨架振动,984 cm 为三取代苯环上C-H面内弯曲振动,在783、847cm 处有苯环上三-1 -
个相邻=C-H面外弯曲振动,3520cm 分子内、分子间氢键O-H伸缩振动,3370 cm 1N-H伸缩-1 -1
振动,2980cm 处为CH3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1770 cm 为β内酰胺环上羰基C=O伸缩-1 -1
振动, 1660 cm 的强吸收为共轭C=O的伸缩振动及与C=C伸缩振动混合峰,1600 cm 是苯-1
环骨架振动与C=N伸缩振动藕合峰藕合峰,1410cm 氢化噻唑环上-CH3,不对称弯曲振动,-1
1340 cm 的较强吸收是C-C骨架振动和噻肟环环上-CH3的C-H不对称弯曲振动耦合峰,-1 -1
1250cm 为噻肟环C-O 伸缩振动,901cm 为噻肟环上N-O伸缩振动。
[0036] 图6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0037] 图中:红外光谱显示,1450、1510、1600 cm-1存在苯环骨架振动,987 cm-1为三取代-1苯环上C-H面内弯曲振动,在785、841cm 处有苯环上三个相邻=C-H面外弯曲振动,3370 - -1 -1
cm1N-H伸缩振动,2970cm 处为CH3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1770 cm 为β内酰胺环上-1
羰基C=O伸缩振动, 1670 cm 的强吸收为共轭C=O的伸缩振动及与C=C伸缩振动混合峰,-1 -1
1600 cm 是苯环骨架振动与C=N伸缩振动藕合峰,1400cm 氢化噻唑环上-CH3的CH不对-1
称弯曲振动,1330 cm 的较强吸收是C-C骨架振动和噻肟环环上-CH3的C-H不对称弯曲-1
振动耦合峰,899cm 为噻肟环上N-O伸缩振动。
[0038] 图7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0039] 图中:红外光谱显示,1450、1500、1610 cm-1存在苯环骨架振动,995 cm-1为三取代-1 -1苯环上C-H面内弯曲振动,在781cm 处有苯环上三个相邻=C-H面外弯曲振动,3510cm 分- -1
子内、分子间氢键O-H伸缩振动,3370 cm1N-H变伸缩振动,2970cm 处为CH3的C-H伸缩振-1 -1
动,1770 cm 为β内酰胺环上羰基C=O伸缩振动, 1660 cm 的强吸收为共轭C=O的伸缩-1 -1
振动及与C=C伸缩振动混合峰,1610 cm 是苯环骨架振动与C=N伸缩振动藕合峰,1410cm-1
氢化噻唑环上-CH3的CH不对称弯曲振动,1330 cm 的较强吸收是C-C骨架振动和噻肟环-1 -1
环上-CH3的C-H不对称弯曲振动耦合峰,1250cm 为为噻肟环C-O 伸缩振动;899cm 为噻肟环上N-O伸缩振动。
[0040] 图8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0041] 图中:红外光谱显示,1450、1510、1600 cm-1存在苯环骨架振动,978 cm-1为三取代-1 -苯环上C-H面内弯曲振动,在787cm 处有苯环上三个相邻=C-H面外弯曲振动,3400cm 1N-H-1 -1
变伸缩振动,1770 cm 为β内酰胺环上羰基C=O伸缩振动, 1660 cm 的强吸收为共轭C=O-1
的伸缩振动及与C=C伸缩振动混合峰,1600 cm 是苯环骨架振动与C=N伸缩振动藕合峰,-1 -1
1450cm 是苯环骨架振动和-CH3对称弯曲振动耦合峰,1250cm 为为噻肟环C-O 伸缩振-1
动;899cm 为噻肟环上N-O伸缩振动。
[0042] 图9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红外吸收光谱。
[0043] 图中:根据TG曲线图数据计算,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含有1分子的结合水,吸附水和结晶水分分别占总质量的0.53%和3.34%,210°C左右发生分解
[0044] 图10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红外吸收光谱。
[0045] 图中:根据TG曲线图数据计算,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含有1分子的结合水,吸附水和结晶水分分别占总质量的1.21%和3.31%,230°C左右发生分解。
[0046] 图11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红外吸收光谱。
[0047] 图中:根据TG曲线图数据计算,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I含有1分子的结合水,吸附水和结晶水分分别占总质量的0.51%和3.14%,220°C左右发生分解。
[0048] 图12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红外吸收光谱。
[0049] 图中:根据TG曲线图数据计算,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无定形不含结合水,吸附水占总质量的3.89%,220°C左右发生分解。
[0050] 图13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热重-微商热重(TG-DTG)曲线。
[0051] 图14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热重-微商热重(TG-DTG)曲线。
[0052] 图15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热重-微商热重(TG-DTG)曲线。
[0053] 图16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热重-微商热重(TG-DTG)曲线。
[0054] 图中:根据TG曲线和数据计算所示,氟氯西林钠晶型I-III含有一份子结合水,无定形不含结合水。在纯水中,无定形和晶型III具有较高的溶解度。35°C时各晶型的溶解度分别为(g/kg水):晶型I 542.824;晶型II 462.406;晶型III 934.864;无定形965.021。无定形和晶型III几乎是晶型I和II的两倍。
[0055] 图17为本发明氟氯西林钠各晶型的溶解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实施例1:
[0057] 一、制备氟氯西林钠晶型I:
[0058]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氟氯西林钠原料药和17mL异丙醇,磁力搅拌,搅拌速度20r/min。在50-55℃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室温冷却析晶,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0059] 二、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确认:
[0060]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061] 采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置1g/L的氟氯西林钠标准品和氟氯西林钠晶型I溶液,石英比色皿,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空白试剂。
[0062] 操作条件:
[0063]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064] 结果,如实施例1所述获得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与标准品的出峰位置一致。
[0065] 2.红外光谱法:
[0066] 采用KBr压片处理测试样品,玛瑙研皿研磨,12kPa压片压力。
[0067] 操作条件:
[0068] 检测器:ShimadzuFTIR-8400型红外光谱仪
[0069] 结果:与2009版欧洲药典对比,2000-400cm-1范围内主要出峰位置差别不大,部分峰的强度有差异,这与晶型和所用仪器有关。
[0070] 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仪器分析(DSC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0071] 用DSC曲线(NETZSCH,DSC204型)、X-射线粉末衍射(Shimadzu, Xpert PRO型)和红外光谱(Shimadzu,FTIR-8400型)分析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结果示于图1、5、9中。
[0072] 三、氟氯西林钠晶型I水分测定:
[0073] 采用热重分析仪(NETZSCH,STA-449)测试了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结晶水含量。
[0074] 结果用该仪器测得结合水含量3.34%,吸附水含量0.53%。以氟氯西林钠的相对分子质量475.87,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为基础,发现氟氯西林钠晶型I含有一分子结合水。
[0075] 四、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溶解度测定:
[0076] 采用静态法测试氟氯西林钠晶型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所先采用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6.1301x-0.8546,r=0.9989,再配置不同温度下氟氯西林钠晶型I的饱和溶液,在286nm处测量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得氟氯西林钠晶型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077] 操作条件:
[0078] 水:二次蒸馏
[0079]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080] 溶液温度20、25、30、35、40°C
[0081] 结果,氟氯西林钠晶型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详细内容见图17。
[0082] 实施例2:
[0083] 一、制备氟氯西林钠晶型II:
[0084]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氟氯西林钠原料药和20mL乙醇,磁力搅拌,搅拌速度20r/min。在沸腾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缓慢冷却析晶,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0085] 二、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确认:
[0086]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087] 采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置1g/L的氟氯西林钠标准品和氟氯西林钠晶型II溶液,石英比色皿,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空白试剂。
[0088] 操作条件:
[0089]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090] 结果,如实施例6所述获得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I与标准品的出峰位置一致。
[0091] 2.红外光谱法
[0092] 采用KBr压片处理测试样品,玛瑙研皿研磨,12kPa压片压力。
[0093] 操作条件:
[0094] 检测器:ShimadzuFTIR-8400型红外光谱仪
[0095] 结果:与2009版欧洲药典对比,2000-400cm-1范围内主要出峰位置差别不大,部分峰的强度有差异,这与晶型和所用仪器有关。
[0096] 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仪器分析(DSC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0097] 用DSC曲线(NETZSCH,DSC204型)、X-射线粉末衍射(Shimadzu, Xpert PRO型)和红外光谱(Shimadzu,FTIR-8400型)分析如实施例6所示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I。结果示于图2、6、10中。
[0098] 三、氟氯西林钠晶型II水分测定:
[0099] 采用热重分析仪(NETZSCH,STA-449)测试了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结晶水含量。
[0100] 结果用该仪器测得结合水含量3.31%,吸附水含量1.21%。以氟氯西林钠的相对分子质量475.87,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为基础,发现氟氯西林钠晶型II含有一分子结合水。
[0101] 四、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溶解度测定:
[0102] 采用静态法测试氟氯西林钠晶型I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所先采用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6.1301x-0.8546,r=0.9989,再配置不同温度下氟氯西林钠晶型II的饱和溶液,在286nm处测量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得氟氯西林钠晶型I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03] 操作条件:
[0104] 水:二次蒸馏
[0105]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106] 溶液温度20、25、30、35、40°C
[0107] 结果,氟氯西林钠晶型I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详细内容见图17。
[0108] 实施例3:
[0109] 一、制备氟氯西林钠晶型III:
[0110]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氟氯西林钠原料药和13mL丙酮,磁力搅拌,搅拌速度20r/min。在沸腾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较低温度冷却析晶(5-15℃),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0111] 二、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确认:
[0112]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113] 采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置1g/L的氟氯西林钠标准品和氟氯西林钠晶型III溶液,石英比色皿,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空白试剂。
[0114] 操作条件:
[0115]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116] 结果,如实施例11所述获得的氟氯西林钠晶型III与标准品的出峰位置一致。
[0117] 2.红外光谱法:
[0118] 采用KBr压片处理测试样品,玛瑙研皿研磨,12kPa压片压力。
[0119] 操作条件:
[0120] 检测器:ShimadzuFTIR-8400型红外光谱仪
[0121] 结果:与2009版欧洲药典对比,2000-400cm-1范围内主要出峰位置差别不大,部分峰的强度有差异,这与晶型和所用仪器有关。
[0122] 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仪器分析(DSC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0123] 用DSC曲线(NETZSCH,DSC204型)、X-射线粉末衍射(Shimadzu, Xpert PRO型)和红外光谱(Shimadzu,FTIR-8400型)分析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结果示于图3、7、11中。
[0124] 三、氟氯西林钠晶型III水分测定:
[0125] 采用热重分析仪(NETZSCH,STA-449)测试了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结晶水含量。
[0126] 结果用该仪器测得结合水含量3.14%,吸附水含量0.51%。以氟氯西林钠的相对分子质量475.87,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为基础,发现氟氯西林钠晶型III含有一分子结合水。
[0127] 四、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溶解度测定:
[0128] 采用静态法测试氟氯西林钠晶型II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所先采用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6.1301x-0.8546,r=0.9989,再配置不同温度下氟氯西林钠晶型III的饱和溶液,在286nm处测量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得氟氯西林钠晶型II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29] 操作条件:
[0130] 水:二次蒸馏
[0131]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132] 溶液温度20、25、30、35、40°C
[0133] 结果,氟氯西林钠晶型II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详细内容见图17。
[0134] 实施例4:
[0135] 一、制备氟氯西林钠无定形:
[0136]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氟氯西林钠原料药和17mL甲醇(或 6mL四氢呋喃),磁力搅拌,搅拌速度20r/min。在沸腾条件下加热0.5h后趁热过滤,室温冷却析晶或使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待晶体析出后收集晶体并50℃恒温干燥,干燥12小时后常温密封保存在干燥器中。
[0137] 二、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确认
[0138]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139] 采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置1g/L的氟氯西林钠标准品和氟氯西林钠无定形溶液,石英比色皿,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空白试剂。
[0140] 操作条件:
[0141]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142] 结果,氟氯西林钠无定形与标准品的出峰位置一致。
[0143] 2.红外光谱法:
[0144] 采用KBr压片处理测试样品,玛瑙研皿研磨,12kPa压片压力。
[0145] 操作条件:
[0146] 检测器:ShimadzuFTIR-8400型红外光谱仪
[0147] 结果:与2009版欧洲药典对比,2000-400cm-1范围内主要出峰位置差别不大,部分峰的强度有差异,这与晶型和所用仪器有关。
[0148] 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仪器分析(DSC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0149] 用DSC曲线(NETZSCH,DSC204型)、X-射线粉末衍射(Shimadzu, Xpert PRO型)和红外光谱(Shimadzu,FTIR-8400型)分析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结果示于图4、8、12中。
[0150] 三、氟氯西林钠无定形水分测定:
[0151] 采用热重分析仪(NETZSCH,STA-449)测试了如实施例11 所示的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结晶水含量。
[0152] 结果用该仪器测得结合水含量0%,吸附水含量3.89%。以氟氯西林钠的相对分子质量475.87,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为基础,发现氟氯西林钠无定形不含结合水。
[0153] 四、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溶解度测定:
[0154] 采用静态法测试氟氯西林钠无定形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所先采用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6.1301x-0.8546,r=0.9989,再配置不同温度下氟氯西林钠无定形的饱和溶液,在286nm处测量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得氟氯西林钠无定形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55] 操作条件:
[0156] 水:二次蒸馏
[0157] 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0158] 溶液温度20、25、30、35、40°C
[0159] 结果,氟氯西林钠无定形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详细内容见图17。
[0160] 各晶型溶解度对比发现,在37°C时晶型Ⅲ溶解度最高,无定形紧随其后,二者的溶解度远远优于晶型I和II,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采用无定形和晶型III来生产注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