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堇花兰快速繁殖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260273.5

文献号 : CN1032999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尹俊梅冷青云杨光穗李智王存

申请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堇花兰快速繁殖方法:以拟堇花兰花梗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10min,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30d后获得丛生芽,丛生芽分切后在生根培养基上,30d后获得无菌生根苗;无菌苗叶片接种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培养35d后,叶片切口处诱导出胚状体;将诱导出的胚状体转接至胚状体增殖分化培养基,分化形成类圆球茎及小植株;将类原球茎以及小植株接种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丛生芽分切后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上,30d后获得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待无菌苗长有2~3条根时,进行炼苗移栽。

权利要求 :

1.一种拟堇花兰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拟堇花兰花梗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10min,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6-BA+0.5-1mg/L NAA,30d后获得丛生芽,丛生芽分切后在成分为:3g/L花宝1号+1.5mg/L NAA+蔗糖20g/L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获得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

挑选高度约2.5cm生长状态良好的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作为胚状体诱导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取生根苗第3-4片叶,将叶片切成长约1cm的段,接种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TDZ+0.5~1.5mg/L NAA;培养35d后,叶片切口处诱导出胚状体;将诱导出胚状体的叶片转接至胚状体增殖分化培养基,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1mg/L TDZ+0.5mg/L NAA;培养30d,此时胚状体已分化出类原球茎及小植株;将类原球茎以及小植株接种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6-BA+0.5~1mg/L NAA;

每20d继代一次,类原球茎逐渐分化为小植株,并以丛生芽的形式不断增殖;丛生芽分切后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上,其成分为2mg/L花宝1号+1.5mg/L NAA+蔗糖20g/L,30d后获得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除生根培养基外,所有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g/L,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粉7g/L,pH值均为6.5;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6h/d,光强3000Lux待无菌苗长有2~

3条根时,进行炼苗移栽,揭开培养瓶的瓶盖,于室内自然光下炼苗5-7d后,小心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稍晾干,当根部变白时用湿水苔包裹种植,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90%。

说明书 :

一种拟堇花兰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专利涉及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拟堇花兰(Ionopsis utricularioides)叶片胚状体诱导及培养技术,应用于组培快繁、遗传转化、诱变育种等研究。

背景技术

[0002] 拟堇花兰原产于墨西哥、巴西、巴拉圭和西印度群岛等地,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奇花卉。拟堇花兰花多美丽、色泽艳丽、花期长,在国外作为盆花广泛栽培。拟堇花兰种子由于胚发育不完全,自然状态下极难萌发,繁殖方式主要是以分株繁殖为主,繁殖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以拟堇花兰花梗为外植体建立无菌操作体系,诱导无菌苗叶片获得胚状体,将胚状体进一步培养,获得完整植株,从而快速繁殖拟堇花兰。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以拟堇花兰花梗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10min,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美国花宝公司HYPONeX,下同)+2mg/L6-BA+0.5-1mg/L NAA,30d后获得丛生芽,丛生芽分切后在生根培养基上,成分为:3g/L花宝1号+1.5mg/L NAA+蔗糖20g/L中培养,30d后获得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
[0006] 挑选高度约2.5cm生长状态良好的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作为胚状体诱导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取生根苗第3-4片叶(将顶芽附近长度超过1.5cm的叶片记为第1片叶),将叶片切成长约1cm的段,接种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该诱导培养基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 TDZ+0.5~1.5mg/L NAA。培养35d后,叶片切口处诱导出胚状体。将诱导出胚状体的叶片外植体转接至胚状体增殖分化培养基。培养基成分为:3g/L花宝1号+1mg/L TDZ+0.5mg/L NAA。培养30d,此时胚状体已分化出类原球茎及小植株。将类原球茎以及小植株接种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培养基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6-BA+0.5~1mg/L NAA。每20d继代一次,类原球茎逐渐分化为小植株,并以丛生芽的形式不断增殖。丛生芽分切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成分为2mg/L花宝1号+1.5mg/LNAA+蔗糖20g/L中培养,30d后获得获得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待无菌苗长有2~3条根时,进行炼苗移栽,揭开培养瓶的瓶盖,于室内自然光下炼苗5-7d后,小心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稍晾干,当根部变白时用湿水苔包裹种植,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90%左右,成活率在85%以上。移栽6个月后,即可开花。本发明所有培养基未经特殊说明的均添加蔗糖30g/L,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粉7g/L,pH值均为6.5;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6h/d,光强3000Lux。
[0007] 本发明为拟堇花兰组织培养提供了新途径;为研究揭示拟堇花兰细胞分化、形态发生及个体发育等理论问题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拟堇花兰Ionopsis utricularioides离体再生,a拟堇花兰Ionopsis utricularioides花照片,b经表面灭菌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的花梗外植体,c花梗外植体诱导得到的丛生芽,d、继代培养的丛生芽,e生根培养,f出瓶6个月的开花植株;
[0009] 图2为胚状体诱导阶段体视显微镜观察,a培养中的叶片外植体,b、c、d叶片外植体切口处形成的球形体细胞胚。
[0010] 图3为胚状体增殖阶段发育为类原球茎并分化成植株,a外植体切口处直径约700μm的类原球茎,b外植体切口处径约1200μm的类原球茎,c外植体切口处的部分类原球茎开始分化,d已分化完成的小植株。
[0011] 图4为类原球茎分化过程,a尚未分化的类原球茎,b类原球茎开始分化出叶原基,c类原球茎分化出第一片叶,d分化完成的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3] 以拟堇花兰花梗为外植体材料,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后,在流水中冲洗0.5h,在0.1%氯化汞溶液中表面灭菌10min,接种于初始诱导培养基上(图1-b),其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6-BA+0.5-1mg/LNAA,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诱导产生丛生芽(图1-c、d),丛生芽诱导率为81.11±4.01。
[0014] 丛生芽诱导率=诱导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未污染外植体数×100%[0015] 丛生芽分切后在生根培养基上,成分为:3g/L花宝1号+1.5mg/L NAA+蔗糖20g/L中培养,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30d后产生不定根(图1-e),其生根率为81.11±2.94,平均根长为2.74±0.04,平均根数为2.74±0.03,生根系数为6.10±0.27。
待无菌苗长有2~3条根时,进行炼苗移栽,揭开培养瓶的瓶盖,于室内自然光下炼苗5-7d后,小心取出瓶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稍晾干,当根部变白时用湿水苔包裹种植,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90%左右,成活率在85%以上。移栽6个月后,即可开花(图
1-f)。
[0016] 生根率=生根苗数/接种数×100%
[0017] 平均根数=生根条数/生根苗数
[0018] 平均根长=总根长/生根条数
[0019] 生根系数=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
[0020] 挑选高度约2.5cm生长状态良好的拟堇花兰无菌生根苗作为胚状体诱导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取生根苗第3-4片叶(将顶芽附近长度超过1.5cm的叶片记为第1片叶),将叶片切成长约1cm的段,接种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图2-a)。诱导培养基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 TDZ+0.5~1.5mg/L NAA。,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培养35d,诱导产生球形胚状体(图2-b、c、d),其诱导率(%)为87.78±2.94,平均胚状体个数(个/外植体)为26.16±2.33。
[0021] 胚状体诱导率=诱导出胚状体的外植体个数/接种外植体个数×100%[0022] 平均胚状体个数=胚状体总数/诱导出胚状体的外植体个数
[0023] 将诱导出胚状体的叶片外植体转接至胚状体增殖分化培养基中。成分为:3g/L花宝1号+1mg/L TDZ+0.5mg/L NAA。每个处理接种10个外植体,并重复3次。接种完成后,将材料置于25℃,3000Lux光照16h/d条件下培养30d,胚状体不断增大形成类原球茎(图3-a、b),并逐步分化(图3-c),最终分化形成小植株(图3-d)。统计数据,PLBs鲜重(mg/外植体)为37.28±1.67,已分化植株数(株/外植体)为11.53±1.11。
[0024] PLBs鲜重=PLBs总鲜重/外植体总数
[0025] 已分化植株数=已分化植株总数/外植体总数
[0026] 将类原球茎以及小植株接种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中,成分为:3g/L花宝1号+2mg/L6-BA+0.5~1mg/L NAA。接种完成后,将培养材料置于25℃,3000Lux光照16h/d条件下培养,每20d继代一次,类原球茎逐渐分化为小植株,其分化过程是类原球茎开始分化出叶原基,培养一段时间后类原球茎分化出第一片叶,继而分化完成的植株如图4(图4-a、b、c、d)。并以丛生芽的形式不断增殖,60d后统计增殖系数及丛生芽长势,增殖系数
2.50±0.06,丛生芽长势良好。
[0027] 增殖系数=增殖的有效芽数/接种数
[0028]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