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263358.9

文献号 : CN10330109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天晴王莹张龙陈圆左明明王元有

申请人 : 扬州大学

摘要 :

一种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将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金雀异黄素的聚乙二醇400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壳聚糖。2小时后,离心分离,得到黄褐色金雀异黄素靶向壳聚糖纳米粒子。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可改变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药物的动力学特性,避免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扩散快,药物的靶向定位减少了正常组织的药物暴露,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

权利要求 :

1.一种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金雀异黄素的聚乙二醇400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壳聚糖,2小时后,离心分离,获得金雀异黄素靶向壳聚糖纳米粒子;投料时,所述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壳聚糖、金雀异黄素、聚乙二醇400和去离子水分别占投料总质量的0.20~0.36%、0.3~0.7%、0.7~1.1%、

0.2~0.6%、1.6~2.0%、4.0~8.0%、20%~25%和62.5~68.5%。

说明书 :

一种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纳米化学(nanochemistry)主要研究原子以上、100nm以下的纳米世界中的各种化学问题的科学,是研究纳米体系的化学制备、化学性质及应用的科学。企图理解和运用在生命体系遇到的各种惊人的复杂步骤及过程是纳米化学的主要热点。
[0003] 壳聚糖(chitosan,简写CS)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壳聚糖不仅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天然生物材料,也是自然界中唯一大量存在的阳离子聚合物,由于其特有的性质且价格低廉,已成为新型的纳米药物载体。目前,利用壳聚糖为包璧材料制备药物微胶囊的方法有共价交联法、离子诱导法以及自组装法等,其中,共价交联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壳聚糖分子链的氨基与化学交联剂进行反应,但由于经常使用的交联剂如甲醛、戊二醛等有机物含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无法适用于体内给药;自组装法虽对控制大分子药物的释放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试验方法较为繁琐;而离子诱导法是制备壳聚糖纳米粒最为普遍的方法,它是通过带负电荷的离子与壳聚糖上带正电荷的质子化氨基发生分子间和分子内的交联形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条件可控性较高,但是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亲水性药物,给疏水性药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带来困难。
[0004] 金雀异黄素(Genistein)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又称染料木素、染料木黄酮,是源于豆类植物和齿状植物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4,5,7-三羟基异黄酮。金雀异黄素具有多种生理或药理活性,对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食管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金雀异黄素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与雌二醇类似。但是,金雀异黄素不易溶于水,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水相中的使用,直接口服生物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便、条件易控、易于工业化的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金雀异黄素的聚乙二醇400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壳聚糖。2小时后,离心分离,得到黄褐色金雀异黄素靶向壳聚糖纳米粒子。
[0007]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壳聚糖、金雀异黄素、聚乙二醇400和去离子水这8种原料分别占投料总质量的0.20~0.36%、0.3~0.7%、0.7~1.1%、0.2~0.6%、1.6~2.0%、4.0~8.0%、20%~25%和62.5~68.5%。
[0008] 本发明以壳聚糖离子诱导法制备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乳浊液,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对其进行物理交联包裹药物形成纳米粒子,以壳聚糖提高疏水性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通透率,以磁性物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药物载体,一次性制成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乳浊液。该产品改变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药物的动力学特性,避免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扩散快,药物的靶向定位减少了正常组织的药物暴露,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又因为其中包含的磁性物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外加高频交变磁场的磁性导航作用下,到达肿瘤部位,通过调节外加磁场的强度,使体内的纳米颗粒温度上升来杀死肿瘤细胞。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采用本发明制成的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鉴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制备工艺:将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聚磷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各物溶解混合后,加入金雀异黄素的聚乙二醇400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壳聚糖。2小时后,于5000~10000 r/min条件下采用离心分离方法,得到黄褐色金雀异黄素靶向壳聚糖纳米粒子。
[0011] 以同样方法,采用以下不同的五种配比方案,可分别制备出五份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
[0012] 方案1: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2kg、氢氧化钠0.3 kg、七水合硫酸亚铁0.8 kg、三聚磷酸钠0.6 kg、壳聚糖1.6 kg、金雀异黄素5.0 kg、聚乙二醇23 kg、去离子水68.5 kg。
[0013] 方案2: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2 kg、氢氧化钠0.4 kg、七水合硫酸亚铁0.8 kg、三聚磷酸钠0.5 kg、壳聚糖1.7 kg、金雀异黄素6.0 kg、聚乙二醇23 kg、去离子水67.4 kg。
[0014] 方案3: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28 kg、氢氧化钠0.5 kg、七水合硫酸亚铁0.9 kg、三聚磷酸钠0.5 kg、壳聚糖1.8 kg、金雀异黄素7.5kg、聚乙二醇25 kg、去离子水63.52kg。
[0015] 方案4: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35 kg、氢氧化钠0.7 kg、七水合硫酸亚铁1.0 kg、三聚磷酸钠0.3 kg、壳聚糖1.6 kg、金雀异黄素8.0 kg、聚乙二醇21 kg、去离子水67.05 kg。
[0016] 方案5: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35 kg、氢氧化钠0.5 kg、七水合硫酸亚铁1.1 kg、三聚磷酸钠0.6 kg、壳聚糖2.0 kg、金雀异黄素7.0 kg、聚乙二醇22 kg、去离子水66.54 kg。
[0017] 二、产品用红外光谱进行鉴定:
[0018] 红外光谱由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EXUS-670F-IR)测得。
[0019] 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1为本发明制备的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曲线2为金雀异黄素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曲线3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红外光谱图,曲线4为金雀异黄素的红外光谱图,曲线5为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图。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是壳聚糖、金雀异黄素和四氧化三铁的红外图谱叠加,但峰强度又较之强很多,这是因为四氧化三铁和金雀异黄素较少吸附在粒子表面,而被一起包裹在壳聚糖内部,并且相对含量较少,而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吸收峰又有较多峰的叠加,因此,峰强度较强。
[0020] 四氧化三铁在585cm-1处有特征吸收峰,在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红外图谱-1中也体现出来;在3350cm 左右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出现了较大的吸收峰,壳聚糖和-1 -1 -1
金雀异黄素在此处也都有吸收;在800cm 到1750cm 附近出现了较为多的峰,在1600cm-1
和1500cm 处药物纳米粒子出现了较多金雀异黄素类似的峰,总体来说,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是壳聚糖、金雀异黄素和四氧化三铁的红外图谱叠加。红外图谱对药物纳米粒子、壳聚糖和金雀异黄素的表征,证明金雀异黄素和四氧化三铁被壳聚糖包裹,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中含有金雀异黄素有效成分。
[0021] 三、体外释放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0022] 采用动态透析法,通过对比金雀异黄素对照品、金雀异黄素壳聚糖纳米粒子和具有磁性的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的体外模拟释放效果,金雀异黄素对照品7h内几乎全部释放,金雀异黄素壳聚糖纳米粒子60h后释放量为96.07%,而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60h后的释放量只达到78.35%,证明金雀异黄素靶向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