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244392.1

文献号 : CN10330131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丽云刘建俊庄瑞花付传翠

申请人 : 孙丽云

摘要 :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红簕钩、朱蕉花、山莴苣、元胡、梅花、栀子叶、百脉根、虎杖、当归、橙皮、四里麻、地龙、白术、牛膝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红簕钩20-40份、朱蕉花20-30份、山莴苣20-30份、元胡20-30份、梅花15-25份、栀子叶15-25份、百脉根15-25份、虎杖15-25份、当归10-18份、橙皮10-18份、四里麻10-15份、地龙6-10份、白术8-15份、牛膝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红簕钩30份、朱蕉花25份、山莴苣25份、元胡25份、梅花20份、栀子叶20份、百脉根20份、虎杖20份、当归14份、橙皮14份、四里麻12份、地龙8份、白术12份、牛膝10份。

说明书 :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梅核气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西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与其相似,但在疾病诊断过程中要排除咽喉、气管、食管、颈椎等处器质性病变。本病中医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中,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其病因多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脾滞,脾不化湿,积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致。临床上本病最好发于成年女性,由于咽喉的异物感,常令患者忧心忡忡,精神负担过重,甚至有严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症状包括咽部干痒灼痛,刺激性干咳,咽中有异物感,吐咽不下,时有滞涩感或疼痛,可伴有咽干,胸胁疼痛,胃脘隐痛,舌质暗紫或夹瘀斑、苔厚腻,脉沉涩,治当行气化痰,理气活血,利咽散结。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痰瘀互结证梅核气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红簕钩、朱蕉花、山莴苣、元胡、梅花、栀子叶、百脉根、虎杖、当归、橙皮、四里麻、地龙、白术、牛膝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红簕钩20-40份、朱蕉花20-30份、山莴苣20-30份、元胡20-30份、梅花15-25份、栀子叶15-25份、百脉根15-25份、虎杖15-25份、当归10-18份、橙皮10-18份、四里麻10-15份、地龙6-10份、白术8-15份、牛膝8-15份。
[000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红簕钩30份、朱蕉花25份、山莴苣25份、元胡25份、梅花20份、栀子叶20份、百脉根20份、虎杖20份、当归14份、橙皮14份、四里麻12份、地龙8份、白术12份、牛膝10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 红簕钩:酸、涩、凉。归肺、肝经。清肺止咳,行气解郁。临床用于肺热咳嗽,气滞胁痛,脘腹胀痛等症。
[0009] 朱蕉花:甘、淡、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用于痰火咳嗽,咯血,吐血,尿血,血崩,痔疮出血等。
[0010] 山莴苣:苦、寒。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临床用于咽喉肿痛,肠痈,疮疖肿毒,子宫颈炎,产后瘀血腥痛,疣瘤,崩漏,痔疮出血等症。
[0011] 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0012] 梅花:苦、甘、微酸、凉。归肝、胃、肺经。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临床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症。
[0013] 栀子叶:苦、涩、寒。归肺、肝、肾经。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疔毒,痔疮,下疳等。
[0014] 百脉根:甘、苦、微寒。归肺经。补虚,清热,止渴。用于虚劳,阴虚发热,口渴等。
[0015] 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肺热咳嗽等。
[0016]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
[0017] 橙皮: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脾,降逆化痰。临床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满闷,梅核气等症。
[0018] 四里麻:辛、苦、寒。归肝、肺、肾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临床用于咽喉肿痛,痔疮,脱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0019] 地龙:咸、寒。归肺、肝、肾经。止痉,熄风,通络,平喘。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风湿偏瘫,肺热咳嗽等证。
[0020]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胎动不安等。
[0021]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头痛,眩晕等火热上炎之证。
[0022] 痰瘀互结证梅核气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痒灼痛,刺激性干咳,咽中有异物感,吐咽不下,时有滞涩感或疼痛,可伴有咽干,胸胁疼痛,胃脘隐痛,舌质暗紫或夹瘀斑、苔厚腻,脉沉涩。治当行气化痰,理气活血,利咽散结。本发明中红簕钩行气解郁,为君药,朱蕉花清热化痰,山莴苣清热解毒、活血,元胡活血理气、散瘀止痛,为臣药,梅花解郁、生津、化痰,栀子叶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百脉根清热,虎杖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当归活血止痛,橙皮行气健脾、化痰,四里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地龙通络,白术健脾,牛膝活血。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化痰,理气活血,利咽散结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痰瘀互结证梅核气具有独特的疗效。
[002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5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痰瘀互结证梅核气72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4] 1、一般资料
[0025] 72例患者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18-69岁,病程多在20天到2年,平均年龄35岁。
[0026] 2、诊断标准
[0027]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8] 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没有疼痛,不碍饮食。其症状每随情志之波动而变化,时轻时重。检视咽喉,并无异常,或虽有变异,亦甚轻微。全身症状,患者每见精神抑郁,诸多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便溏,妇女常见月经不调,舌质暗滞,脉弦。痰瘀互结证梅核气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痒灼痛,刺激性干咳,咽中有异物感,吐咽不下,时有滞涩感或疼痛,可伴有咽干,胸胁疼痛,胃脘隐痛,舌质暗紫或夹瘀斑、苔厚腻,脉沉涩,并均排除咽喉部、食道肿物及其他病变。
[0029] 3、治疗方法
[0030] 3.1处方:红簕钩30g、朱蕉花25g、山莴苣25g、元胡25g、梅花20g、栀子叶20g、百脉根20g、虎杖20g、当归14g、橙皮14g、四里麻12g、地龙8g、白术12g、牛膝10g。
[0031]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5天为1疗程。
[0032] 4、治疗结果:
[0033]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0034] 治愈: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咽喉镜检查无异常,1年以上不复发;
[0035]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咽喉镜检查无异常或基本;
[0036]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咽喉镜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停药后又复发;
[0037] 无效:症状无改善。
[0038] 4.2结果:72例患者中,治愈44例(61.1%),显效17例(23.6%),有效11例(15.3%),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
[0039] 5、典型病例
[0040] 5.1赵某,女,33岁,症见咽部干痒痛,口干,干咳阵作,胸胁疼痛,胃脘隐痛,时有干呕,咽中有异物感,舌质暗紫,苔厚腻,脉沉涩。查咽部充血。诊断为痰瘀互结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 5.2马某,女,52岁,咽部干痒,刺激性干咳,咽中有异物感,伴有浓痰,咯吐不利,胃脘胀闷,总觉困乏,舌质夹瘀斑,苔厚腻,脉沉,并均排除咽喉部、食道肿物及其他病变。诊断为痰瘀互结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2] 5.3蔡某,男,45岁,咽部不适近年余。因感冒后出现咽部疼痛,经西医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常觉咽部不适,似有物堵塞,吐之不出,偶有涩痛,屡服中西药物乏效,近来上述症状加重,伴两胁胀痛,经五官科检查咽部充血不明显,可见少许滤泡。舌质暗紫、边有瘀斑、脉沉。诊断为痰瘀互结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4]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红簕钩20g、朱蕉花20g、山莴苣20g、元胡20g、梅花15g、栀子叶15g、百脉根15g、虎杖15g、当归10g、橙皮10g、四里麻10g、地龙6g、白术8g、牛膝8g制成。
[0045]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红簕钩30g、朱蕉花25g、山莴苣25g、元胡25g、梅花20g、栀子叶20g、百脉根20g、虎杖20g、当归14g、橙皮1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