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380742.2

文献号 : CN1033240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冈部晃儿后藤康孝久保田夕纪笠隆行

申请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该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是可旋转的并由加热器加热;环形的带部件,其可以在与定影部件接触的同时旋转;以及加压部件,其设置在带部件的内侧。加压部件借助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之间的带部件按压定影部件,从而在定影部件与带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咬合区,定影咬合区允许记录介质通过,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在定影咬合区的输出区域中从定影咬合区输出,在输出区域中,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由加热器加热;

环形的带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以及

加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所述加压部件借助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的所述带部件来按压所述定影部件,从而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咬合区,所述定影咬合区允许记录介质通过,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其中,记录介质在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输出区域中从所述定影咬合区输出,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并且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与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不同,所述进入区域是记录介质进入所述定影咬合区所经过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与所述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并且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直径比所述中间部分的圆弧形状的直径小的圆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并且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椭圆弧形状。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将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定影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由加热器加热,

环形的带部件,其能可旋转的,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以及

加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所述加压部件借助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的所述带部件来按压所述定影部件,从而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咬合区,所述定影咬合区允许记录介质通过,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并且记录介质在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输出区域中从所述定影咬合区输出,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各个剖面形状由所述加压部件限定并沿着如下平面截取:所述平面沿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定影咬合区中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与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不同,所述进入区域是记录介质进入所述定影咬合区所经过的区域。

说明书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已知的定影装置包括:环形的定影带,其在被加热器加热的同时移动;加压部件,其设置在定影带的内侧;以及加压辊,其面向加压部件以便形成咬合区,定影带位于加压辊与加压部件之间。当记录介质穿过咬合区时,定影装置将承载在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6-301401)。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阻止记录介质卷绕在环形的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000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由加热器加热;环形的带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以及加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所述加压部件借助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的所述带部件来按压所述定影部件,从而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咬合区,所述定影咬合区允许记录介质通过,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在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输出区域中从所述定影咬合区输出,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与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不同,所述进入区域是记录介质进入所述定影咬合区所经过的区域,并且至少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与所述进入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并且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直径比所述中间部分的圆弧形状的直径小的圆弧形状。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并且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椭圆弧形状。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将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定影部件,其是能旋转的,并且由加热器加热;环形的带部件,其能可旋转的,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以及加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所述加压部件借助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的所述带部件来按压所述定影部件,从而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咬合区,所述定影咬合区允许记录介质通过,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在所述定影咬合区的输出区域中从所述定影咬合区输出,在所述输出区域中,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各个剖面形状由所述加压部件限定并沿着如下平面截取:所述平面沿与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定影咬合区中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延伸。
[0010] 利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阻止了记录介质卷绕在环形的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0011] 利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阻止了记录介质卷绕在环形的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同时防止了定影装置的定影能力降低。
[0012] 利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减少了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与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之间的定影性能的差异。
[0013] 利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容易实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曲率与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曲率之间的上述关系。
[0014] 利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容易实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曲率与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曲率之间的上述关系。
[0015] 利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阻止了记录介质卷绕在环形的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附图说明

[0016]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0017]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8] 图2A和图2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
[0019] 图3是沿着图2A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0020] 图4A至图4C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的第一种形状;
[0021] 图5A至图5C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的第二种形状;以及[0022] 图6是沿着图2A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4]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0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0、控制器300、片材馈送单元30、片材反转机构50、片材叠置部YS、以及色调剂盒60。图像形成单元100基于图像信息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控制器300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全部操作。片材馈送单元30将片材P供应至图像形成单元100。片材反转机构50把已由图像形成单元100形成了图像的片材P反转,然后将片材P再次供应至图像形成单元100。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叠置在片材叠置部YS上。色调剂盒60将色调剂供应至图像形成单元100。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接收单元200、图像处理器400、以及用户界面(UI)500。接收单元200与例如个人计算机(PC)通信并接收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器400对接收单元20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用户界面(UI)500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并且向用户显示消息。
[0025]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片材传送路径YR,片材沿着片材传送路径YR从片材馈送单元30传送,通过转印区Tp和定影装置20,到达片材叠置部YS。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反转传送路径SR,反转传送路径SR在定影装置20的下游位置和转印区Tp的上游位置与片材传送路径YR相连。在片材反转机构50将片材P反转之后,片材P通过反转传送路径SR而再次被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100。
[0026]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100包括:感光鼓11、充电器12、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以及清洁装置16。表面具有感光层的感光鼓11形成静电潜像并承载色调剂图像。充电器12将感光鼓充电至预定的电位。曝光装置13把已由充电器12充电的感光鼓11曝光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下。显影装置14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在色调剂图像转印之后,清洁装置16清洁感光鼓11的表面。
[0027] 图像形成单元100还包括转印装置15和定影装置20。作为转印单元的实例的转印装置15形成转印装置15与感光鼓11之间的转印区Tp,并且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作为定影单元的实例的定影装置20将转印到片材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0028] 图像形成单元100还包括:定位辊47、输出辊49、以及传送辊51。
[0029] 定位辊47暂时地停止旋转和传送片材P,并且在预定的定时重新开始旋转,由此在执行定位调节的同时将片材P供应至转印区Tp。
[0030] 输出辊49设置在定影装置20的下游,并且向片材叠置部YS输出已被定影装置20定影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
[0031] 传送辊51把已被片材反转机构50反转的片材P再次传送至定位辊47。
[0032]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馈送单元30包括:片材容器31、拾取辊33、以及分离机构35。片材容器31具有例如向上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并且容纳多张片材P。拾取辊33将位于片材容器31的上部区域中的片材P向分离机构35馈送。分离机构35把由拾取辊33馈送来的片材P分离成单张的片材P,并且向定位辊47逐张地馈送片材P。
[0033] 下面描述由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
[0034] 首先,接收单元200接收由PC等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且接收单元200将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器400。图像处理器400对输出至图像处理器400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并且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曝光装置13。曝光装置13获得图像数据,把已由充电器12充电的感光鼓11选择性地曝光在基于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光下,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4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例如黑色(K)色调剂图像。
[0035] 在片材馈送单元30中,拾取辊33根据图像形成操作的定时旋转,并且从片材容器31供应片材P。已由分离机构35单独地分开的片材P被传送至定位辊47,定位辊47暂时地停止片材P。然后,定位辊47与感光鼓11的旋转同步地旋转,并且将片材P供应至转印区Tp。在转印区Tp中,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P上。
[0036] 然后,定影单元20将转印到片材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并且输出辊49将片材P输出至片材叠置部YS。当在片材P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在片材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在片材P穿过定影装置20之后,片材反转机构50将片材P反转,然后将片材P再次供应至转印区Tp。然后,在转印区Tp中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的第二面上。然后,定影装置20将转印到片材P的第二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第二面上,并且输出辊49将片材P输出至片材叠置部YS。
[0037] 因而,图像形成设备1执行与要打印的片材的数目相对应的次数的图像形成操作。
[0038] 下面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0。
[0039] 图2A和图2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0的结构。图2A是定影装置20的正视图,图2B是定影装置20的分解图。在图2B中,定影辊21未示出。图3是沿着图2A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0040] 如图2A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定影辊21和加压带22。定影辊21是定影部件的实例。作为带部件的实例的加压带22是环形带,其设置成与定影辊21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在加压带22与定影辊21之间形成咬合区N(参见图3)。
[0041] 如图2B和图3所示,定影装置20还包括:按压垫23、垫支撑部件25、带支撑部件26、以及端盖部件27。作为加压部件的实例的按压垫23设置在加压带22的内侧,并且按压定影辊21,加压带22位于按压垫23与定影辊21之间。垫支撑部件25设置在加压带22与按压垫23之间并支撑按压垫23。带支撑部件26从加压带22的内侧支撑加压带22,以保持加压带22的形状。端盖部件27设置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并且支撑加压带22、按压垫23、垫支撑部件25、以及带支撑部件26每一者的两端部分。
[0042]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与咬合区N处的片材传送方向交叉且可以简称为宽度方向。
[0043]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0中,驱动电动机(未示出)使定影辊21朝一个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当定影辊21旋转时,定影辊21使加压带22朝一个方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加压带22从定影辊21接受旋转驱动力,并且与定影辊21同步地旋转。
[0044] 定影装置20构造成,当移除被卡住的片材时,可以使定影辊21和加压带22彼此分开。
[0045] 定影辊21整体具有圆筒形的形状,并且定影辊21的外周面的直径为例如30mm。定影辊21包括:圆筒形部件21a;弹性材料层21b,其覆盖圆筒形部件21a的外周面;以及表面防粘层21c,其覆盖弹性材料层21b的外周面。圆筒形部件21a由金属制成。弹性材料层21b由例如硅海绵制成。表面防粘层21c由例如混合有碳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制成。
[0046] 在定影辊21的圆筒形部件21a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加热器(热源)21d。加热器21d是例如570W的卤素灯。
[0047] 加压带22是环形的带部件,其在无变形的状态下具有例如圆筒形的形状。当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无变形(并且具有圆筒形的形状)时,例如,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具有30mm的直径,并且加压带22在宽度方向上具有370mm的长度。如下面所详细描述的,当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与定影辊21接触时,沿着与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截取的加压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横截面)形状与加压带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剖面形状不同。如图3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
[0048] 加压带22从内侧开始依次包括:基层,其由具有高耐热性的片状部件制成;弹性层,其形成在基层上;以及表面防粘层,其形成在弹性层上并暴露在加压带22的外周面上。
[0049] 基层由具有高柔性、高机械强度及高耐热性的材料制成。基层的材料的实例包括:氟碳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PEEK)树脂、聚醚砜(PES)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PFA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FEP)等。基层可以具有处于例如10μm至150μm范围内或处于30μm至100μm范围内的厚度。
[0050] 弹性层由具有高耐热性和高导热性的硅橡胶、氟碳橡胶、或氟硅橡胶制成。弹性层可以具有处于例如10μm至500μm范围内或处于50μm至300μm范围内的厚度。
[0051] 表面防粘层由例如PFA树脂、PTFE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氟硅树脂、或硅橡胶制成。
[0052] 如图2A至图3所示,按压垫23设置在加压带22的内侧,从而沿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顺着加压带的内周延伸。按压垫23借助位于按压垫23与定影辊21之间的加压带22按压定影辊21,从而在加压带22与定影辊21之间形成咬合区N。
[0053] 按压垫23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例如硅橡胶或氟碳橡胶等弹性材料以及例如液晶聚合物(LCP)或聚苯硫醚(PPS)等耐热树脂。
[0054] 如下面所详细描述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按压垫23面向定影辊21且加压带22位于按压垫23与定影辊21之间的区域中,按压垫23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与按压垫23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形状不同。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咬合区N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与咬合区N在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形状不同。
[0055]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按压垫23面向定影辊21且加压带22位于按压垫23与定影辊21之间的区域中,按压垫23在片材P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记录介质进入的进入区域)处的形状与按压垫23在片材P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输出的输出区域)处的形状不同。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咬合区N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和端部这两者而言,咬合区N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处的形状不同于咬合区N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处的形状。
[0056] 如图2B和图3所示,在按压垫23与加压带22之间设置有滑片24,以便减少咬合区N处的按压垫23与加压带22之间的摩擦。滑片24由具有低摩擦系数和高耐磨性的例如聚酰亚胺膜或浸有氟碳树脂的玻璃纤维片材等材料制成。加压带22的内周面施加有例如氨基改性硅油或二甲基硅油等润滑剂。因此,降低了加压带22与按压垫23之间的摩擦阻力,并且加压带22平滑地旋转。
[0057] 如图2B和图3所示,垫支撑部件25设置在加压带22的内侧并支撑按压垫23。垫支撑部件25由具有高刚度的材料制成,从而当按压垫23经由加压带22接收来自定影辊21的按压力时,按压垫23的变形量变为小于预定量。
[0058] 如图2A至图3所示,带支撑部件26设置在加压带22的内侧,从而沿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顺着加压带22的内周延伸。带支撑部件26的剖面形状包括与加压带22的内周面符合的圆弧形状。带支撑部件26设置成与加压带22的内周面接触,以便带支撑部件26从加压带22的内周面支撑加压带22的位置。如下面所详细描述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带支撑部件2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与带支撑部件26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形状不同。
[0059] 下面描述由定影装置20执行的定影操作。
[0060] 当图像形成设备1(参见图1)开始执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操作时,向用于驱动定影装置20的定影辊21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定影辊21内部的加热器21d供电。因此,定影辊21在被加热的同时旋转,并且定影辊21使加压带22旋转。定影辊21被加热至预定的温度,并且定影辊21将与定影辊21接触的加压带22加热。
[0061] 将定影辊21加热至定影温度,例如180℃。当将定影辊加热至180℃时,加压带22的表面温度大约是160℃。
[0062] 接下来,在将定影辊21加热至预定的温度之后,形成有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被传送到形成在定影辊21与加压带22之间的咬合区N中。在咬合区N中,这样传送片材P:使片材P的已经形成有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表面面向定影辊21,而使相反的表面面向加压带22。在咬合区N中,片材P以及形成在片材P上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辊21加热,并且在定影辊21与加压带22之间受压,由此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然后,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从定影辊21和加压带22上剥离,并且将片材P传送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输出部中的片材叠置部YS(参见图1)。
[0063] 当除了在片材P的第一面(正面)上形成图像之外还在片材P的第二面(背面)上形成图像时,在第一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之后,在片材P的第二面上形成另一个色调剂图像,并且将片材P再次传送至定影装置20,以将第二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0064] 当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第二面上时,在定影装置20的咬合区N中,这样传送片材P:使片材P的形成有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第二面面向定影辊21,使形成有已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第一面面向加压带22。
[0065] 如上所述,在定影操作期间,定影辊21被加热至预定的定影温度,并且定影辊21将与定影辊21接触的加压带22加热。因此,当在咬合区N中在片材P的第二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时,形成在片材P的第二面上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辊21加热,而形成在片材P的第一面上的已定影的色调剂图像被加压带22再次加热。结果,片材P的第一面上的已定影的图像可能再次融化。
[0066] 如果片材P的第一面上的已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再次融化,则片材P的第一面容易粘在面向第一面的加压带22上。如果片材P粘在加压带22上并在这种状态下传送,则片材P可能卷绕在加压带22周围并可能导致卡纸。
[0067] 对于仅在片材P的一个表面(第一面或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如果加压带22的表面防粘层或其它层已受损,则片材P可能不从加压带22上剥离,从而可能卷绕在加压带22周围。
[0068] 在咬合区N中,按压垫23借助加压带22按压定影辊21,并且还沿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对通过咬合区N的片材P施加压力。施加到片材P的宽度方向(与片材P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压力的值倾向于与施加到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压力的值不同。在施加到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压力的值与施加到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压力的值不同的情况下,片材P可能由于上述压力而变形,从而在片材P通过咬合区N之后,被传送的片材P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与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处之间可能存在不同。
[0069] 具体地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加压带22按压在例如定影辊21等定影部件上,片材P的位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的部分比片材P的位于加压带22的中间部分附近的部分更容易沿着加压带22传送。结果,与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周围相比,片材P倾向于更易于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另一方面,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比,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片材P在通过咬合区N之后更容易沿着定影辊21传送,而不是沿着加压带22传送。结果,与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比,片材P更不容易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
[0070] 通过例如利用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制成加压带22的表面上的表面防粘层,可以抑制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然而,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通常比较昂贵,所以如果将这种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用作表面防粘层,可能会增加加压带22的成本。此外,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通常具有低耐磨性。因此,如果将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用作表面防粘层的材料,则表面防粘层可能受到磨损,从而不能阻止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周围。
[0071]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阻止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加压带22形成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沿着与加压带2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截取的)剖面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不同。
[0072] 具体地说,在咬合区N的输出区域(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即,从咬合区N输出片材P的区域,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0073] 下面,参考示意图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的形状。图4A至图5C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的形状。图4A至图5C是示出加压带22和定影辊21的结构的简单示意图。定影装置20中除了加压带22和定影辊21之外的部件未示出。
[0074] 在以下描述中,关于加压带22的端部的形状,将描述其中一个端部的形状。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带22的另一个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在以下描述中,将加压带22的剖面的形状称为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
[0075] <加压带22的第一种形状>
[0076] 图4A至图4C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的第一种形状。图4A是示出加压带22与定影辊21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线IVB-IVB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着图4A中的线IVC-IVC截取的剖视图。在图4C中,虚线表示图4B所示的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
[0077] 如图4A所示,加压带22具有所谓的“冠状形状”,其直径从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逐渐增大。
[0078] 如图4B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的直径d1是例如30mm。如图4C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如下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直径比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直径小。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的直径d2是例如20mm。
[0079] 因此,在本实例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在输出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0080] 利用这种结构,当片材P通过咬合区N时,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片材P不能跟随加压带22的弯曲,从而片材P由于片材P的刚度而更容易从加压带22的表面上剥离。因此,阻止了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0081] 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小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然而,如上所述,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比,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片材P更容易沿着定影辊21传送,而且更不容易沿着加压带22传送。因此,如图4B所示,即使当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如下圆弧形状时,片材P仍然不容易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周围:该圆弧形状具有比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具有比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曲率小的曲率。
[0082] 例如,通过(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处)使加压带22整体具有直径为d2的圆筒形的形状,可以阻止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然而,如果加压带22整体具有直径为d2的圆筒形的形状,则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周长比上述实例中的具有冠状形状的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周长小。当加压带22的周长小的时候,加压带22的表面在定影操作期间以较高的频率通过咬合区N,从而加压带22的表面更容易受损。
[0083] 因此,与加压带22整体具有小直径的圆筒形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当加压带22具有所谓的冠状形状时,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磨损减少。
[0084] <加压带22的第二种形状>
[0085] 下面描述加压带22的第二种形状。
[0086] 图5A至图5C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的第二种形状。图5A是示出加压带22与定影辊21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线VB-VB截取的剖视图,图5C是沿着图5A中的线VC-VC截取的剖视图。在图5C中,虚线表示图5B所示的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
[0087] 如图5A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不同。
[0088] 具体地说,如图5B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的直径d3是例如30mm。如图5C所示,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椭圆弧形状,该椭圆弧形状具有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延伸的短轴以及与片材传送方向垂直地延伸的长轴。在本实例中,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中,椭圆弧的长轴的长度d4是例如34mm,短轴的长度d5是例如26mm。在本实例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周长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周长基本相同。
[0089] 因此,在本实例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在输出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
[0090] 利用这种结构,当片材P通过咬合区N时,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片材P不能跟随加压带22的弯曲,从而片材P由于片材P的刚度而更容易从加压带22的表面上剥离。因此,阻止了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0091] 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小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然而,如上所述,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比,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片材P更容易沿着定影辊21传送,而且更不容易沿着加压带22传送。
[0092] 因此,如图5B所示,即使当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曲率比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曲率小的圆弧形状时,片材P仍然不容易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周围。
[0093] 在本实例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周长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周长基本相同。因此,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并且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椭圆弧形状的情况下,咬合区N中的中间部分的速度与咬合区N中的各个端部的速度相同,这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周长不同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周长的情况相反。结果,防止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表面以及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表面受到咬合区N中的定影辊21的表面损坏。
[0094] 如图4A至图4C所示,在具有第一种形状的加压带22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包括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直径比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直径小。如图5A至5C所示,在具有第二种形状的加压带22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包括椭圆弧形状,该椭圆弧形状的短轴沿片材传送方向延伸。
[0095] 然而,只要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包括如下曲线即可:至少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该曲线的曲率比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曲率小。也就是说,当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周边的与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对应的部分具有上述圆弧形状时,就可以阻止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周围。
[0096] 在图4A至图5C的实例中,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包括圆弧形状或椭圆弧形状。然而,上述剖面形状可以包括除了圆弧或椭圆弧之外的其它曲线,只要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即可。
[0097] 下面,对用于实现加压带22的上述形状的定影装置20的结构进行描述。
[0098] 图6是沿着图2A中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也就是说,图6A是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处定影装置20的剖视图。
[0099] 如图6和图3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具有如下弯曲的形状: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在输出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曲率。
[0100] 具体地说,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是圆弧形状。相反地,在图6所示的实例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是椭圆弧,该椭圆弧的短轴沿片材传送方向延伸。因此,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的曲率。
[0101] 如图6和图3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咬合区N的进入部分(片材P经由该进入部分进入咬合区N)中并且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上游侧(在进入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因此,在咬合区N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以及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都能够以基本均一的性能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0102] 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带22环绕在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的形状确定沿着与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截取的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
[0103]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与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不同,来使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不同。
[0104] 具体地说,在咬合区N的进入部分中并且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上游侧(在进入区域中),加压带22环绕在按压垫23上,并按压垫23的剖面形状确定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在按压垫23面向咬合区N的进入部分的区域中并且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上游侧(加压带22位于按压垫23与咬合区N之间),按压垫2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与按压垫23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形状基本相同。因此,在咬合区N的进入部分中并且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上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
[0105] 另一方面,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在输出区域中),加压带22环绕在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上。
[0106] 具体地说,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环绕在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上。由于加压带环绕在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上,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是向加压带22的外周突起的圆弧形状。
[0107] 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加压带22在咬合区N的下游侧环绕在按压垫23上,从而按压垫23的剖面形状确定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按压垫23的如下部分的剖面形状是椭圆弧:即按压垫23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面向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的部分,其中,加压带22位于按压垫23与咬合区N之间,该椭圆弧的短轴沿咬合区N中的片材传送方向延伸。因此,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中的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上述剖面形状的曲率,这是由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确定的。
[0108] 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下游侧(在输出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大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的曲率。因此,阻止了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周围。
[0109] 由于抑制了片材P卷绕在加压带22周围,所以加压带22的表面防粘层不必具有高防粘性,因此该表面防粘层可以由具有低耐磨性并且更廉价的材料制成。
[0110]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带22中,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咬合区N的上游侧(在进入区域中),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剖面形状与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因此,与不使用这种结构的情况相比,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以及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都能够以基本均一的性能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0111]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影辊21用作面向按压垫23从而形成咬合区N的定影部件,加压带22位于定影辊21与按压垫23之间。然而,定影部件的形状不限于辊状的形状。例如,可以将环绕在多个辊上的带状部件等用作定影部件。
[011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加压带22环绕在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上,来确定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件的剖面形状以及加压带22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剖面形状。然而,可以使用不同于按压垫23和带支撑部件26的部件来确定加压带22的剖面形状。
[0113]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