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联式叶片压缩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102343.4

文献号 : CN103362809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林和男粥川浩明佐藤真一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联式叶片压缩机,具有主叶片和副叶片以及主叶片凹槽和副叶片凹槽。在每个主叶片的底部表面和相对应的主叶片凹槽之间限定有主背压室。在每个副叶片的底部表面和相对应的副叶片凹槽之间限定有副背压室。壳体包括外壳、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一气缸体和第二气缸体。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一气缸体和第二气缸体构造而成的内壳体具有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以及第二供应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在驱动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与排气室连通,第一供应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主背压室连接,第二供应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副背压室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吸气室、排气室以及多个压缩室,其中所述壳体旋转地支撑驱动轴;以及多个压缩机构,所述多个压缩机构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级联地彼此联接的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缩室,每个所述压缩机构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来驱动,以执行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在所述吸气过程中,每个所述压缩机构将低压制冷气体从所述吸气室吸入到相应的所述压缩室,在所述压缩过程中,每个所述压缩机构在相应的所述压缩室中压缩所述制冷气体,在所述排气过程中,每个压缩机构将在相应的所述压缩室中的高压制冷气体排放到所述排气室,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室、第一转子以及多个主叶片,所述第一气缸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室中以在所述驱动轴旋转时旋转,所述第一转子具有多个径向延伸的主叶片凹槽,每个所述主叶片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主叶片凹槽中并且能够突出和缩回,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所述压缩室由所述第一气缸室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转子的外表面以及所述主叶片限定,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所述压缩室位于在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所述压缩室前方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室、第二转子以及多个副叶片,所述第二气缸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室中以在所述驱动轴旋转时旋转,所述第二转子具有多个径向延伸的副叶片凹槽,每个所述副叶片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副叶片凹槽中并且能够突出和缩回,并且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所述压缩室由所述第二气缸室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转子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副叶片限定,所述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所述主叶片凹槽限定主背压室,每个所述副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所述副叶片凹槽限定副背压室,所述壳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联接到外部的吸气入口和排气出口;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容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与所述外壳限定所述吸气室以使得所述吸气室与所述吸气入口连通;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容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使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彼此分隔开;

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容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与所述外壳限定排气室以使得所述排气室与所述排气出口连通;

第一气缸体,所述第一气缸体容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在保持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同时形成所述第一气缸室;以及第二气缸体,所述第二气缸体容置在所述外壳中,同时所述第二气缸体保持在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由此形成所述第二气缸室;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气缸体、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气缸体以及所述第三侧板形成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以及第二供应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在所述驱动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与所述排气室连通,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将所述公共通道与每个所述主背压室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将所述公共通道与每个所述副背压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中,并且

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三侧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中,并且

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三侧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中,并且

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和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吸气入口并且与所述第一侧板限定所述吸气室的前部壳体构件;

以及具有排气出口并且与所述第三侧板限定所述排气室的后部壳体构件,所述第一气缸体和所述第二气缸体为通用部件,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为通用部件,并且

所述主叶片和所述副叶片为通用部件。

说明书 :

级联式叶片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级联型叶片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59-90086、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58-144687、日本特开实用新型公报No.3-102086、日本特开实用新型公报No.60-39793以及日本特开实用新型公报No.3-118294公开了传统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这些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具有:在壳体中的吸气室、排气室、压缩室;以及被旋转地支撑的驱动轴。此外,在壳体中,多个压缩机构级联地联接以执行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在吸气过程中压缩室从吸气室中吸入低压制冷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制冷气体在压缩室中被压缩,在排气过程中压缩室中的高压制冷气体排放到排气室。
[0003] 每个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第一压缩机构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第一气缸室和布置在第一气缸室中以通过驱动轴旋转的第一转子。在第一转子中形成有多个径向延伸的主叶片凹槽。此外,第一压缩机构包括主叶片,其中主叶片布置为能够在相应的主叶片凹槽中突出和缩回并且与第一气缸室的内表面和第一转子的外表面形成主压缩室。主压缩室定位在前侧处。
[0004] 类似于第一压缩机构,第二压缩机构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第二气缸室、布置在第二气缸室中并且通过旋转轴旋转的第二转子。类似地,在第二转子中形成由多个径向延伸的副叶片凹槽。此外,类似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副叶片,其中副叶片布置为能够在相应的副叶片凹槽中突出和缩回并且与第二气缸室的内表面和第二转子的外表面形成副压缩室。副压缩室定位在后侧。
[0005] 在这些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使用在车辆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情况下,驱动轴经由例如为电磁离合器旋转并驱动。由于这个原因,第一和第二压缩机构运转。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转子旋转,并且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执行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由于这个原因,制冷气体从吸气室中吸入到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在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中压缩并且排放到排气室。排放到排气室的高压制冷气体被供应到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回路。
[0006] 因此,在这些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由于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各自执行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因此能够增加驱动轴每次旋转的排气量。
[0007] 另外,为了增加排气量,当具有单个气腔和转子的单缸式叶片压缩机简单地轴向伸长时,可以预料造成每个叶片易于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这可以使得制冷气体易于从压缩室中漏出,并且使每个叶片的滑动特征变劣。在此方面,在级联式叶片压缩机中,可以预料,主叶片和副叶片中每者不可能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减少了制冷气体从主压缩室与副压缩室中漏出,并且提高了主叶片和副叶片中每者的滑动特征。由此,预料到在级联式叶片压缩机中呈现良好的机械效率。
[0008] 此外,由于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可以具有与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相同的外壳直径,因此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相对紧凑;也就是说,在拥挤的发动机隔室中相对容易地安装这种压缩机。
[0009] 但是,以上传统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没有构造为将高压润滑油供应到形成在每个主叶片的底面和每个主叶片凹槽之间的主背压室以及供应到形成在每个副叶片的底面和每个副叶片凹槽之间的副背压室。因此,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尽管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各自执行压缩步骤和排气步骤,但是主叶片和副叶片中的每一者没有被压靠第一和第二气缸室的内表面。因此,制冷气体可能从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处泄漏。由于这个原因,难于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可靠地展示高机械效率。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级联式叶片压缩机,其增加驱动轴每次旋转的排气量,可靠地压缩并且有效率,并且具有良好安装特征。

发明内容

[0011]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并且根据一个方面,提供包括壳体和多个压缩机构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壳体具有吸气室、排气室和多个压缩室。壳体旋转地支撑驱动轴。压缩机构包括在壳体中彼此级联地联接的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压缩室。每个压缩机构通过驱动轴的旋转来驱动,以执行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其中在吸气过程中每个压缩机构从吸气室处将低压制冷气体吸入到相应的压缩室中,在压缩过程中每个压缩机构在相应的压缩室中压缩制冷气体,在排气过程中每个压缩机构将在相应的压缩室中的高压制冷气体排放到排气室。第一压缩机构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第一气缸室、设置在第一气缸室中以在驱动轴旋转时旋转的第一转子、以及多个主叶片。第一转子具有多个径向延伸的主叶片凹槽。每个主叶片位于其中一个主叶片凹槽中并且能够突出和缩回。第一压缩机构的压缩室由第一气缸室的内表面、第一转子的外表面和主叶片限定。第一压缩机构的压缩室位于第二压缩机构的压缩室前方的位置处。第二压缩机构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第二气缸室、设置在第二气缸室中以在驱动轴旋转时旋转的第二转子、以及多个副叶片。第二转子具有多个径向延伸的副叶片凹槽。每个副叶片位于一个副叶片凹槽中并且能够突出和缩回。第二压缩机构的压缩室由第二气缸室的内表面、第二转子的外表面以及副叶片限定。每个主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主叶片凹槽限定主背压室。每个副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副叶片凹槽限定副背压室。壳体包括外壳、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气缸体和第二气缸体,其中外壳具有连接到外部的吸气入口和排气出口,第一侧板容置在外壳中并且与壳体限定吸气室以使得吸气室与吸气入口连通,第二侧板容置在外壳中并且使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彼此分隔开,第三侧板容置在外壳中并且与外壳限定排气室以使得排气室与排气出口连通,第一气缸体容置在外壳中并且在保持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同时形成第一气缸室,第二气缸体容置在外壳中、同时保持在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由此形成第二气缸室。第一侧板、第一气缸体、第二侧板、第二气缸体以及第三侧板形成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以及第二供应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在所述驱动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与所述排气室连通,所述第一供应通道将所述公共通道与每个主背压室连接,所述第二供应通道将所述公共通道与每个副背压室连接。
[0012] 本发明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具有使高压润滑油能够供应到形成在每个主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主叶片凹槽之间的主背压室以及形成在每个副叶片的底面和相对应的副叶片凹槽之间的副背压室的结构。也就是说,在排气室中的高压润滑油经由形成于内壳体中的公共通道以及第一供应通道供应到相应的主背压室,其中。此外,在排气室中的高压润滑油经由形成在内壳体中的公共通道以及第二供应通道供应到相应的副背压室。
[0013] 由于这个原因,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在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相应地执行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的同时,主叶片和副叶片中的每一者合适地压靠第一气缸室和第二气缸室的内表面。因此,减少了制冷气体从主压缩室和副压缩室处的泄漏。由于这个原因,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具有较高的机械效率。此外,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每个主背压室和每个副背压室不需要单独地连接到排气室。这减少了制造成本。
[0014] 因此,通过这种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使得驱动轴每次旋转的排气量增加,并且紧凑性和效率令人满意。
[0015] 此外,在本发明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通过形成公共通道而简化了用于供应背压的通道。这减少了制造成本。
[0016] 在本发明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压缩机构可以包括除了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外的另一个压缩机构。此外,外壳可以由前部壳体构件和后部壳体构件构造。在前部壳体构件和后部壳体构件之间可以设置有圆柱形中央壳体构件。
[0017]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接合附图的、通过对本发明的原则举例来示出的以下描述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18] 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参照对目前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以及附图而最好地理解,附图中:
[0019]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0] 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沿着图1的剖面线II-II剖取的剖视图;
[0021]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沿着图1的剖面线III-III剖取的剖视图;
[0022]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3]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4]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剖视图;并且
[0025] 图7是修改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
[0027] (第一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具有第一侧板11、第一气缸体5、第二侧板13、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三侧板15,第一侧板11、第一气缸体5、第二侧板13、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三侧板15在容置于彼此联接的前部壳体构件1和后部壳体构件3的状态下固定。前部壳体构件1和后部壳体构件3形成外壳9。外壳9的直径与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的直径相同。此外,第一气缸体5和第二气缸体7具有相同的外形。
[0029] 如图2所示,在第一气缸体5中还形成有在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椭圆形的第一气缸室5a。如图3所示,在第二气缸体7中还形成由具有与第一气缸室5a相同形状的第二气缸室7a。第一气缸体5和第二气缸体7固定为使得第一气缸室5a和第二气缸室7a具有相同的相位。
[0030] 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体5容置在外壳9中,同时被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3夹置。第二侧板13由定位在前侧的第二侧板主体13b和定位在第二侧板主体13b的后侧的第二侧板盖件13c形成。第一气缸室5a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主体13b封闭。
[0031] 此外,第二气缸体7容置在外壳9中,同时被第二侧板盖件13c和第三侧板15夹置。第二气缸室7a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二侧板盖件13c和第三侧板15封闭。外壳9、第一气缸体5、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5与壳体相对应。第一侧板11、第一气缸体5、第二侧板13、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三侧板15构造了内壳体。
[0032] 轴孔11a、13a、15a分别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5,并且滑动轴承17、19、21压配合到相应的轴孔11a、13a、15a中。轴孔1a也形成为延伸穿过前部壳体构件1,并且轴密封装置23压配合到轴孔1a中。驱动轴25通过轴密封装置23和滑动轴承17、19、21旋转地固位。电磁离合器或皮带轮(二者均未示出)固定到驱动轴25的从前部壳体构件1处暴露的末端。车辆的发动机或马达的驱动力构造为传送到电磁离合器或皮带轮。
[0033] 此外,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转子27和第二转子29围绕驱动轴25压配合。第一转子27布置在第一气缸室5a内,并且第二转子29布置在第二气缸室7a内。
[0034] 如图2所示,在第一转子27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有五个径向延伸的主叶片凹槽27a,并且主叶片31容置在每个主叶片凹槽27a中以能够突出和缩回。每个主叶片31的底面和相对应的主叶片凹槽27a之间的空间为主背压室33。五个主压缩室35分别由两个相邻的主叶片31、31、第一转子27的外圆周表面、第一气缸体5的内圆周表面、第一侧板11的后表面以及第二侧板主体13b的前表面形成。
[0035] 此外,如图3所示,在第二转子29的外圆周表面上也形成有五个径向延伸的副叶片凹槽29a,并且副叶片37容置在每个副叶片凹槽29a中以能够突出和缩回。每个副叶片37的底面和相对应的副叶片凹槽29a之间的空间为副背压室39。五个副压缩室41分别由两个相邻的副叶片37、37、第二转子29的外圆周表面、第二气缸体7的内圆周表面、第二侧板盖件13c的后表面以及第三侧板15的前表面形成。
[0036] 第一转子27和第二转子29是相同的部件。此外,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是相同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中使用。
[0037] 如图1所示,在前部壳体构件1和第一侧板11之间形成有吸气室43。用于将吸气室43连接到外部的吸气入口1b在前部壳体构件1中向上开口。用于与吸气室43连通的两个吸气孔11b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1,并且每个吸气空11b与第一气缸体5的相对应的吸气空间5b连通。如图2所示,相应的吸气空间5b构造为在吸气过程中通过吸气口5c与主压缩室35连通。
[0038] 此外,在第一气缸体5和后部壳体构件3之间形成有两个排气空间5d。在排气过程中压缩室35和相应的排气空间5d通过排气口5e连接。关闭排气口5e的排气阀45和限制排气阀45的提升量的固位器47设置在每个排气空间5d中。例如为驱动轴25、第一气缸体5、第一转子27、相应的主叶片31、排气阀45和固位器47的之类部件构造成第一压缩机构1C。
[0039] 如图1所示,用于与第一气缸体5的相应的吸气空间5b连通的两个吸气孔13d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3,并且吸气孔13d分别与第二气缸体7的吸气空间7b连通。如图3所示,相应的吸气空间7b构造为在吸气过程中通过吸气口7c与副压缩室41连通。
[0040] 此外,如图1所示,用于与相应的排气空间5d连通的两个排气孔13e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3。此外,在第二气缸体7和后部壳体构件3之间形成有两个排气空间7d。排气孔13e分别与排气空间7d连通。如图3所示,在排气过程中压缩室41和相应的排气空间7d通过排气口7e彼此连通。关闭排气口7e的排气阀和限制排气阀49的提升量的固位器51设置在每个排气空间7d中。第二压缩机构2C由例如为驱动轴25、第二气缸体7、第二转子29、相应的副叶片37、排气阀49和固位器51之类的部件构造。
[0041] 如图1所示,用于与相应的排气空间7d连通的两个排气孔15b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三侧板15。此外,在第三侧板15和后部壳体构件3之间形成有排气室53。在排气室53中,离心型分离器55通过由第三侧板15和后部壳体构件3夹置而固定。分离器55由端部框架57和在端部框架57中固定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构件59构造。
[0042] 在端部框架57中形成有柱形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油分离室57a。圆柱形构件59压配合到油分离室57a的上端中。由于这个原因,油分离室57a的一部分起到使制冷气体围绕圆柱形构件59的外圆周表面盘绕的引导表面57b的作用。排气孔15b朝圆柱形构件59和引导表面57b之间的空间敞开。此外,在端部框架57的下端处形成有允许油分离室57a的底面和排气室53连通的连通孔57c。此外,用于将排气室53的上端连接到外部的排气出口3a形成在后部壳体构件3中。排气出口3a在圆柱形构件59的上方定位。
[0043]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侧板主体13b的前表面处形成有扇形形状的一对排油凹槽13f。相应的排油凹槽13f构造为在吸气过程等中通过第一转子27的旋转与主背压室33等连通。此外,如图1和图5所示,用于在排气孔13e和相应的排油凹槽13f之间连通的阀室13g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二侧板主体13b,并且球形阀体61容置在阀室13g中。阀体
61由容置在阀室13g中的弹簧63在开启阀室13g的方向上迫压。通过第二侧板盖件13c,防止了阀体61脱离。排油凹槽13f、阀室13g、阀体61和弹簧63构造成防止第一压缩机构
1C振动的第一防振阀73。
[0044]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三侧板15的前表面处也形成有一对扇形形状的排油凹槽15f。相应的排油凹槽15f构造为在吸气过程中通过第二转子29的旋转与副背压室39等连通。此外,如图1所示,用于在排气室53和相应的排油凹槽15f之间连通的阀室15g形成为延伸穿过第三侧板15,并且在阀室15g中也容置由球型阀体65。阀体65由容置在阀室15g中的弹簧67在开启阀室15g的方向上迫压。通过分离器55的端部框架57防止了阀体65脱离。排油凹槽15f、阀室15g、阀体65和弹簧67构造成防止第二压缩机构2C振动的第二防振阀75。
[0045] 第一转子27和第二转子29固定到驱动轴25,使得主叶片凹槽27a和副叶片凹槽29a、排油凹槽13f、15f以及第一防振阀73和第二防振阀75具有相同的相位。
[0046] 一个主上游通道13h在第二侧板主体13b中形成为从下端向上延伸。此外,如图2所示,围绕轴孔13a的环形主中间通道13i形成在第二侧板主体13b中。主上游通道13h的上端与主中间通道13i连通。此外,在第二侧板主体13b中,用于与主中间通道13i连通的两个主下游通道13j在轴线方向上向前延伸。相应的主下游通道13j构造为在压缩过程中和排气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子27的旋转与主背压室33连通。主上游通道13h、主中间通道
13i以及主下游通道13j形成第一供应通道。
[0047] 此外,如图1所示,一个副上游通道15h在第三侧板15中形成为从下端向上延伸。此外,如图3所示,在第三侧板15中也形成由围绕轴孔15a的环形副中间通道15i。副上游通道15h的上端与副中间通道15i连通。此外,在第三侧板15中,用于与副中间通道15i连通的两个副下游通道15j在轴线方向上向前延伸。相应的副下游通道15j构造为在压缩过程中和排气过程中通过第二转子29的旋转与副背压室39连通。副上游通道15h、副中间通道15i以及副下游通道15j形成第二供应通道。
[0048] 如图1所示,驱动轴25、滑动轴承17、19、21、第一侧板11、第一气缸体5、相应的主叶片31、排气阀45、固位器47、第二侧板13、第一防振阀73、第二气缸体7、相应的副叶片37、排气阀49、固位器51、第三侧板15、第二防振阀75以及分离器55组装成子组件SA。在子组件SA中,在第三侧板15、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二侧板13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驱动轴
2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排气室53连通的主通道69。主上游通道13h和副上游通道
15h与主通道69连通。主通道69的从分叉位置的端部至副上游通道15h的一部分是公共通道69a,主通道69的另一部分是与主上游通道13h连通的单个通道69b。
[0049] O形圈附连到子组件SA,并且子组件SA插入到后部壳体构件3中。接着,另一个O形圈附连到后部壳体构件3,并且前部壳体构件1覆盖在后部壳体构件3上。此外,紧固图2和图3中示出的多个螺栓71。因此,组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
[0050] 尽管没有示出,在这种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排气出口3a通过管道连接到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到膨胀阀,膨胀阀通过管道连接到蒸发器,并且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到吸气入口1b。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管道形成了制冷回路。制冷回路是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部分。
[0051] 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当驱动轴由发动机等驱动时,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分别重复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
[0052] 也就是说,第一转子27和第二转子29与驱动轴25同步地旋转,并且在主压缩室35和副压缩室41中产生了容积变化。由于这个原因,制冷气体从蒸发器穿过吸气入口1b吸入到吸气室43中。吸气室43中的制冷气体经由吸气孔11b、吸气空间5b和吸气口5c吸入到主压缩室45中。此外,吸气空间5b中的制冷气体经由吸气孔13d、吸气空间7b和吸气口7c吸入到副压缩室41中。
[0053] 之后,已经在主压缩室35中压缩的制冷气体经由排气口5e排放到排气空间5d。排气空间5d中的高压制冷气体经由排气孔13e到达排气空间7d。此外,已经在副压缩室
41中压缩的制冷气体经由排气口7e排放到排气空间7d。排气空间7d中的高压制冷气体经由排气孔15b朝向分离器50的引导表面57b排放。由于这个原因,制冷气体在引导表面
57b上循环,并且因此润滑油被离心地分离。之后,润滑油已经从中分离的制冷气体从排气出口3a朝向冷凝器排放。因此,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相比于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驱动轴25的每次旋转的排气量为双倍。
[0054] 此外,在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由于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中相应的一部分具有像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所使用的短轴线长度,因此它们不会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由于这个原因,制冷气体从主压缩室35和副压缩室41处的泄漏较小,并且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中相应的一部分的滑动特性良好。
[0055] 已经分离的润滑油通过从油分离室57a内部经由连通孔57c引导而储存在排气室53中。由于排气室53处于高压之下,因此排气室53中的润滑油供应到主通道69。主通道
69的单一通道69b中的润滑油经由第一压缩机构1C中的主上游通道13h和主中间通道13i供应到主下游通道13j。由于这个原因,高压润滑油在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供应到相应的主背压室33。
[0056] 此外,主通道69中的润滑油从公共通道69a流动到单一通道69b和副上游通道15h二者中。之后,副上游通道15h中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压缩机构2C中的副中间通道15i供应到副下游通道15j。由于这个原因,高压润滑油在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中供应到相应的副背压室39。
[0057] 由于这个原因,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尽管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分别执行压缩过程,但是相应的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合适地压靠第一气缸室5a和第二气缸室7a的内表面。因此,制冷气体从主压缩室35和副压缩室41处的泄漏是较小的。由于这个原因,能够可靠地展示出高机械效率。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由于相应的主背压室33和相应的副背压室39不需要与排气室53单独连通。因此,减少了制造成本。
[0058] 此外,上述级联型叶片压缩机具有与单气缸型叶片压缩机相同的外壳直径,因此安装特性良好。
[0059] 应当注意,供应到相应的主背压室33的润滑油有助于对主叶片31和主叶片凹槽27a之间的滑动部、第一转子27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主体13b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滑动、滑动轴承17、19和驱动轴25之间的滑动等进行润滑。此外,供应到相应的副背压室39的润滑油有助于对副叶片37和副叶片凹槽29a之间的滑动部、第二转子29与第二侧板盖件13c和第三侧板15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滑动、滑动轴承19、21和驱动轴25之间的滑动等进行润滑。
[0060] 因此,通过上述级联型叶片压缩机,驱动轴25每次旋转的排气量增加,并且效率特性和尺寸特性(紧凑性)良好。
[0061] 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二者均在靠近排气室53的位置处提供背压。由于这个原因,从排气室53到背压室33、39之间的距离短。这减少了压力损失。此外,由于主通道69短,还能够减少制造步骤的数量。
[0062] 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背压不太可能泄漏到吸气室43中。这减少了能量损失。
[0063] 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通用部件分别用于第一气缸体5和第二气缸体7、用于第一转子27和第二转子29以及用于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部件的共性减少了制造成本。
[0064] (第二实施方式)
[0065]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如图4所示,一个主上游通道11h在第一侧板11中形成为从下端处向上延伸。此外,在第一侧板11中形成有围绕轴孔11a的环形主中间通道11i。主上游通道11h的上端与主中间通道11i连通。此外,在第一侧板11中,用于与主中间通道11i连通的两个主下游通道11j在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相应的主下游通道11j构造为通过第一转子27的旋转在压缩过程中和排气过程中与主背压室33连通。主上游通道11h、主中间通道11i、主下游通道11j形成第一供应通道。
[0066]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在第三侧板15中形成有由副上游通道15h、副中间通道15i和副下游通道15j构成的第二供应通道。
[0067] 此外,在子组件SA中,在第三侧板15、第二气缸体7、第二侧板13、第一气缸体5以及第一侧板11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驱动轴2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排气室53连通的主通道77。主上游通道11h和副上游通道15h与主通道77连通。主通道77的从分叉位置的端部至副上游通道15h的一部分是公共通道77a,主通道77的另一部分是与主上游通道11h连通的单个通道77b。
[0068]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由于这个原因,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的部件,将给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069] 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由于背压从前侧供应到定位在前侧的主背压室33、并且从后侧供应到定位在后侧的副背压室39,因此能够容易地以良好的平衡将背压施加到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上。由于这个原因,在起动时,主叶片31和副叶片37不太可能在主叶片凹槽27a和副叶片凹槽29a内倾斜。因此,能够期待平稳的起动。
[0070] 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由于驱动轴25能够由在以较大的跨度隔开的前侧和后侧处背压的反作用力支撑,因此能够预期:较长的驱动轴25以较低的振动旋转。此外,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润滑油能够容易地供应到前侧的滑动轴承17。因此,驱动轴25的旋转很可能是平稳的。其它优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
[0071] (第三实施方式)
[0072]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如图5所示,一个副上游通道13p在第二侧板13中形成为从下端向上延伸。此外,在第二侧板13中形成有围绕轴孔13a的副中间通道13q。副上游通道13p的上游端与副中间通道13q连通。此外,在第二侧板13中,用于与副中间通道13q连通的两个副下游通道13r在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相应的副下游通道13r构造为通过第二转子29的旋转在压缩过程中和排气过程中与副背压室39连通。副上游通道13p、副中间通道13q以及副下游通道13r形成第二供应通道。
[0073] 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似,由主上游通道11h、主中间通道11i和主下游通道11j构造的第一供应通道形成在第一侧板11中。
[0074] 此外,在子组件SA中,在第三侧板15、第二气缸体7、第二侧板13、第一气缸体5以及第一侧板11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驱动轴2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排气室53连通的主通道77。主上游通道11h和副上游通道13p与主通道77连通。
[0075]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似。由于这个原因,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似的部件,将给予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076] 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能够容易地将润滑油供应到前侧的滑动轴承17,并且因此旋转轴25的旋转很可能是平稳的。其它优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
[0077] (第四实施方式)
[0078]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如图6所示,一个上游通道13k在第二侧板13中形成为从下端处向上延伸。此外,在第二侧板13中形成有围绕轴孔13a的环形中间通道13l。上游通道13k的上游端与中间通道13l连通。此外,在第二侧板13中,用于与中间通道13l连通的两个主下游通道13m在轴线方向上向前延伸,并且用于与中间通道13l连通的两个副下游通道13n在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相应的主下游通道13m构造为通过第一转子27的旋转在压缩过程中的和排气过程中与主背压室33连通。此外,相应的副下游通道13n构造为通过第二转子29的旋转在压缩过程中的和排气过程中与副背压室39连通。上游通道13k、中间通道13l以及主下游通道13m形成第一供应通道。此外,上游通道13k、中间通道13l以及副下游通道13n形成第二供应通道。
[0079] 此外,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子组件SA具有形成在第三侧板15、第二气缸体7以及第二侧板13中的主通道78。主通道78在前后方向(驱动轴2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排气室53连通。上游通道13k与主通道78连通。主通道78是公共通道。
[0080]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由于这个原因,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的部件,将给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081] 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能够减少多个制造步骤,这是由于在第二侧板13中仅必须形成由上游通道13k等。其它优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
[0082] 应当注意,在该级联型叶片压缩机中,上游通道13k和中间通道13l可被视为公共通道。
[0083] 在上文中,已经参照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适当的修改进行改进。
[0084] 例如,壳体的形状不限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壳体形状。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3中的一者可以与第一气缸体5成一体,并且第二侧板13和第三侧板15中的一者可以与第二气缸体7成一体。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和第二供应通道可以与图4至图6中的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和第二供应通道相似。
[0085] 除了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外,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压缩机构。
[0086] 此外,尽管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在相同的相位下运转,但是第一压缩机构1C和第二压缩机构2C可以在不同的相位下运转,这取决于例如减少排气脉动之类的目的。
[0087] 此外,由第一压缩机构1C压缩的制冷气体可以吸入到第二压缩机构2C中并且由第二压缩机构2C进一步压缩,以提供多级别的压缩。
[0088] 此外,第二侧板13可构造为没有第二侧板盖件13c,并且防振阀73的阀体61可以通过第二转子29固位。
[0089] 通过根据公共通道的位置而改变通道直径,能够将润滑油最优地供应到主背压室和副背压室等。
[0090] 因此,本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应当被视为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方式范围内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