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259972.8

文献号 : CN103363644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易万权

申请人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包括出风框,出风装置还包括并排且转动装设于出风框的若干第一导风叶片和若干第二导风叶片、驱动若干第一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驱动若干第二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导风叶片与第二导风叶片交替地装设于出风框上,出风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同向摆动及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异向摆动的控制器,第一导风叶片与第二导风叶片于异向摆动时形成正“八”字型结构与倒“八”字型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使得入风侧的进风量加大,出风侧的出风风速加快,实现集中送风。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包括出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并排且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的若干第一导风叶片和若干第二导风叶片、驱动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驱动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交替地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同向摆动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异向摆动的控制器,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于异向摆动时形成正“八”字形结构与倒“八”字形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具有入风侧与出风侧,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至所述出风侧呈先小后大的趋势,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至所述出风侧呈先大后小的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导风叶片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一枢转轴,所述二第一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每一第二导风叶片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二枢转轴,所述二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开设有若干轴孔,每一轴孔处设置有轴套,所述第一枢转轴及所述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对应轴套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一套筒、形成于所述套筒的一端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卡勾及形成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部的挡块,所述套筒穿置于所述出风框的对应轴孔内,所述卡勾弹性卡扣于所述出风框的该轴孔的一侧,所述挡块止挡于所述出风框的该轴孔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枢转轴及所述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轴套的套筒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其内的所述第一枢转轴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所述套筒与其内的所述第二枢转轴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套筒通过缺口分割开;所述卡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上,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卡勾的该另一端设置有倒勾。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框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导风叶片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一枢接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组件及第一连杆,各个第一导风叶片的第一枢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移动;

每一第二导风叶片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二枢接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组件及第二连杆,各个第二导风叶片的第二枢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移动。

说明书 :

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主要是通过纵向导风叶片和水平导风板实现的,通常,这些纵向导风叶片摆动的速度和角度是相同的,这些纵向导风叶片摆动方向也是一致的,这些水平导风板摆动的速度、角度及方向均是相同的。如此,这种出风装置只能实现导风功能,当用户需要集中送风时,这种出风装置无法达到集中送风的目的。
[0003] 为了解决这种出风装置集中送风的问题,业界针对这些纵向导风叶片进行调节,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以纵向导风叶片全部向右摆动为例,右边的导风叶片摆动的角速度小于左边的导风叶片的摆动角速度,如此,右边的导风叶片的出风侧与左边的导风叶片的出风侧之间的距离减小,达到了集中送风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虽然左边的导风叶片与右边的导风叶片所形成的出风面积减小而带来了集中送风的效果,但是,当出风面积减小时,左边的导风叶片与右边的导风叶片之间所形成的进风有效面积同时减小,虽说出风风速有一定加大,但整体风量明显减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出风风速加大而达到集中送风目的所带来的整体风量明显减小的问题。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并排且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的若干第一导风叶片和若干第二导风叶片、驱动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驱动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交替地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同向摆动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异向摆动的控制器,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于异向摆动时形成正“八”字形结构与倒“八”字形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框具有入风侧与出风侧,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至所述出风侧呈先小后大的趋势,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至所述出风侧呈先大后小的趋势。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的数量。
[0008] 进一步地,每一第一导风叶片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一枢转轴,所述二第一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每一第二导风叶片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二枢转轴,所述二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框开设有若干轴孔,每一轴孔处设置有轴套,所述第一枢转轴及所述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对应轴套内。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包括一套筒、形成于所述套筒的一端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卡勾及形成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部的挡块,所述套筒穿置于所述出风框的对应轴孔内,所述卡勾弹性卡扣于所述出风框的该轴孔的一侧,所述挡块止挡于所述出风框的该轴孔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枢转轴及所述第二枢转轴转动装设于所述轴套的套筒内。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其内的所述第一枢转轴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所述套筒与其内的所述第二枢转轴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卡勾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套筒通过缺口分割开;所述卡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上,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卡勾的该另一端设置有倒勾。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框的相对两侧。
[0014] 进一步地,每一第一导风叶片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一枢接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组件及第一连杆,各个第一导风叶片的第一枢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移动;每一第二导风叶片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二枢接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组件及第二连杆,各个第二导风叶片的第二枢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移动。
[0015] 上述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的第一导风叶片与第二导风叶片交替设置,且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同向摆动时,实现超大导风叶片的导风功能,导风效果好;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异向摆动时,第一导风叶片与第二导风叶片形成正“八”字形结构与倒“八”字形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出风框的入风侧至所述出风侧呈先大后小的趋势,使得入风侧的进风量加大,出风侧的出风风速加快,在不减小风量前提下,送风更远,更集中,实现集中送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出风装置处于单纯导风的状态。
[0017] 图2是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出风装置处于集中送风的状态。
[0018] 图3是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的第一导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的轴套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100包括出风框10、并排且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10的若干第一导风叶片20和若干第二导风叶片30、驱动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20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0及驱动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30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0。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0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30交替地装设于所述出风框10上。所述出风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一驱动机构4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0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30同向摆动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一驱动机构4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0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30异向摆动的控制器(图未示)。所述若干第一导风叶片20与所述若干第二导风叶片30于异向摆动时形成正“八”字形结构与倒“八”字形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
[0022]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出风框10具有入风侧11与出风侧12,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11至所述出风侧12呈先小后大的趋势,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入风侧11至所述出风侧12呈先大后小的趋势。
[0023] 上述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100的第一导风叶片20与第二导风叶片30交替设置,且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40与第二驱动机构50驱动,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0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30同向摆动时,实现超大导风叶片的导风功能,导风效果好,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0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30异向摆动时,第一导风叶片20与第二导风叶片30形成正“八”字形结构与倒“八”字形结构交替排布的结构,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由所述出风框10的入风侧11至所述出风侧12呈先大后小的趋势,使得入风侧11的进风量加大,出风侧12的出风风速加快,在不减小风量前提下,送风更远,更集中,实现集中送风。
[0024] 这里所说的“异向摆动”是指与同向摆动相反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一导风叶片20的摆动方向与第二导风叶片30的摆动方向不同。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八”字形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正“八”字形结构的数量,提高集中送风的能力。
[0026] 请同时参阅图3,每一第一导风叶片20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一枢转轴21,所述二第一枢转轴21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10上。该二第一枢转轴21处于同一轴线上。每一第二导风叶片30于其相对两短边设置有二第二枢转轴31,所述二第二枢转轴31转动装设于所述出风框10上。该二第二枢转轴31处于同一轴线上。
[0027] 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出风框10开设有若干轴孔(图未示)。每一轴孔处设置有轴套60。所述第一枢转轴21及所述第二枢转轴31转动装设于对应轴套60内。
[0028] 所述轴套60包括一套筒61、形成于所述套筒61的一端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卡勾62及形成于所述套筒61的另一端部的挡块63。所述套筒61穿置于所述出风框10的对应轴孔内,所述卡勾62弹性卡扣于所述出风框10的该轴孔的一侧,所述挡块63止挡于所述出风框10的该轴孔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枢转轴21及所述第二枢转轴31转动装设于所述轴套60的套筒61内。
[0029] 所述套筒61与其内的所述第一枢转轴21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所述套筒61与其内的所述第二枢转轴31之间形成圆柱面接触。
[0030] 所述卡勾62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套筒61通过缺口64分割开;所述卡勾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61上,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使得卡勾62可以处于弹性状态。所述卡勾62的该另一端设置有倒勾65。倒勾65勾于所述出风框10的轴孔的一侧。
[0031]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框10的相对两侧,避免第一驱动机构40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相互干涉,也利于空间配置,结构更合理。
[0032] 每一第一导风叶片20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一枢接杆2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电机组件41及第一连杆42。各个第一导风叶片20的第一枢接杆22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杆42上。所述第一电机组件41驱动所述第一连杆42移动。第一连杆42可以通过曲柄(图未示)连接于第一电机组件41,具体地,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组件41的输出轴,另一端枢接于第一连杆42上,当输出轴转动时,曲柄会带动第一连杆42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枢接杆22带动第一导风叶片20摆动。
[0033] 每一第二导风叶片30于其一短边设置有第二枢接杆3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第二电机组件51及第二连杆52。各个第二导风叶片30的第二枢接杆32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52上。所述第二电机组件51驱动所述第二连杆52移动。第二连杆52可以通过曲柄(图未示)连接于第二电机组件51,具体地,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组件51的输出轴,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52上,当输出轴转动时,曲柄会带动第二连杆52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枢接杆32带动第二导风叶片30摆动。
[0034] 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装置100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灵活、集中送风及导风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