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的杀菌剂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10105230.5

文献号 : CN1033711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宝聚黄大野石延霞谢学文王惟萍

申请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杀菌剂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两种或三种活性物质组成,其中,A组分为乙霉威,B和C组分为嘧菌酯、嘧霉胺、咪鲜胺、己唑醇、嘧菌环胺、氟啶胺、啶酰菌胺、咯菌腈、代森锰锌和百菌清中的任意一种。二元组合物AB中,乙霉威和另一个杀菌剂的配比按重量比为99-1∶1-99,三元组合物ABC中,A、B和C配比按重量比例为1-50∶1-50∶1-50。其余成分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多,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

权利要求 :

1.乙霉威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用途。

2.含有乙霉威的杀菌剂组合物防治棒孢叶斑病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百分含量为1%-80%,助剂、溶剂、填料和水为1%-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纳米粉煤灰,纳米粉煤灰制备4

方法为:将粉煤灰混合溶液在0℃下搅拌活化5h,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5×10r/min高速剪切6h,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所得沉淀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纳米粉煤灰。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途,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防治作物包括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苦瓜、西葫芦、莴苣、大豆、豇豆、绿豆、菜豆、菠萝、西瓜、香蕉、番木瓜、木薯、芝麻、口红花、一串红、一品红、棉花和橡胶。

说明书 :

一种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寄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蔬菜、树木和园艺观赏作物。2005年至今,对我国蔬菜棒孢叶斑病危害的田
间调查中,发现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云南和海南等19个省该病严重暴发,主
要危害黄瓜、茄子、番茄、菜豆等蔬菜和经济作物橡胶,每年发生面积超过1000万亩,损失
超过50亿。多主棒孢具有寄主广泛、侵染破坏力强、传播途径广、极易变异、防治措施缺乏
等特点,因而棒孢叶斑病由次要病害上升到世界公认的主要病害,成为决定主要寄主产业
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化学防治作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对于作物棒孢叶斑病的防治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尚无登记的化学防治药剂。
[0003] 乙霉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治疗作用,作用于真菌微管蛋白,抑制真菌有丝分裂,易产生抗药性。
[0004] 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对卵菌、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通过与病菌体内线粒体复合物III中细胞色素b(cytb)的Q0位点
结合而抑制真菌呼吸作用,易产生抗药性。
[0005] 嘧霉胺属于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蛋白质分泌,降低某些水解酶水平,而这些水解酶与病原菌引起寄主组织坏死有关,具有铲除和治疗作用,易产生抗
药性。
[0006] 咪鲜胺属于咪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在植物体内具有传导性,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功能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而起作用,易产生抗药性。
[0007] 己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和吸器的发育、菌丝和孢子的形成,易产生抗药性。
[0008] 嘧菌环胺属于嘧啶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和水解酶的生物活性,导致病菌死亡。
[0009] 氟啶胺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阶段的感染过程,杀菌谱很广,其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
[0010] 啶酰菌胺属于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杀菌谱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0011] 咯菌腈属于新型吡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菌体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酶,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生长,导致病菌死亡。
[0012] 代森锰锌属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主要为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和参与丙酮酸氧化过程的二硫辛酸脱氢酶中巯基(SH)结合,其杀菌谱广,具有保护作用,但不
具有内吸治疗作用。
[0013] 百菌清属于取代苯类杀菌剂,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体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结合,破坏酶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代谢受到破坏而丧失
生命力。其杀菌谱广,但只具有保护作用,不具有内吸治疗作用。
[0014] 粉煤灰为常见的燃烧废料,同时富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但一直未得到利用。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对纳米添加剂进行了研究,制得了纳米级材料,既具有吸附性、分
散性、流变性、多孔性和表面酸性,又具有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出现多活性中心。有利于对
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和解吸,改善农药的施用效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高效环
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制和改良土壤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安全有效,延缓和阻止抗药性发展的杀菌剂组合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杀菌
剂组合物中,二元组合物由乙霉威与嘧菌酯、嘧霉胺、咪鲜胺、己唑醇、嘧菌环胺、氟啶胺、啶
酰菌胺、咯菌腈、代森锰锌和百菌清中的任意一种组成,三元组合物中,由乙霉威与嘧菌酯、
嘧霉胺、咪鲜胺、己唑醇、嘧菌环胺、氟啶胺、啶酰菌胺、咯菌腈、代森锰锌和百菌清中任意两
种组成。二元组合物AB中,乙霉威和另一个杀菌剂的配比按重量比为99-1∶1-99,三元组
合物ABC中,A、B和C配比按重量比为1-50∶1-50∶1-50。
[0016] 除了乙霉威和其他活性成分外,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中还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和润湿剂等助剂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
已知物质,这些成分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并无特别限定,特别针对防治作物
棒孢叶斑病确定了具体成分和用量。所述填料为纳米粉煤灰,纳米粉煤灰制备方法为:将粉
4
煤灰混合溶液在0℃下搅拌活化5h,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5×10r/min高速剪切6h,反应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所得沉淀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纳米粉煤灰。
[0017]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
需的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50%乙霉威·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25%,啶酰菌胺占总重量的25%,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19] 实施例2、40%乙霉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20%,代森锰锌占总重量的20%,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20] 实施例3、60%乙霉威·己唑醇悬浮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25%,己唑醇占总重量的35%,其余为溶剂、助剂与水。
[0021] 实施例4、55%乙霉威·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35%,咯菌腈占总重量的20%,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22] 实施例5、50%乙霉威·氟啶胺悬浮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30%,氟啶胺占总重量的20%,其余为溶剂、助剂与水。
[0023] 实施例6、70%乙霉威·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35%,嘧菌环胺占总重量的35%,其余为分散剂,粘结剂和填料。
[0024] 实施例7、65%乙霉威·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30%,嘧霉胺占总重量的35%,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25] 实施例8、70%乙霉威·嘧菌酯悬浮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30%,嘧菌酯占总重量的40%,其余为溶剂、助剂与水。
[0026] 实施例9、55%乙霉威·啶酰菌胺·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20%,啶酰菌胺占总重量的25%,咯菌腈占总重量的10%,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27] 实施例10、55%乙霉威·己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25%,己唑醇占总重量的10%,嘧菌酯占总重量的20%,其余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
[0028] 实施例11、45%乙霉威·嘧菌酯·咪鲜胺乳油,其中乙霉威占总重量的15%,嘧菌酯占总重量的25%,咪鲜胺占总重量的5%,其余为乳化剂和溶剂。
[0029] 所述填料为纳米粉煤灰,纳米粉煤灰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混合溶液在0℃下搅4
拌活化5h,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5×10r/min高速剪切6h,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
滤,所得沉淀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纳米粉煤灰。
[0030] 将上述制剂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以证明其药效(见表1)。每种药剂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为清水喷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每重复各喷药液10mL,使用微量喷雾
5
器将药液均匀喷洒在子叶上,2~3h后接种致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为10个孢子/
mL);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采用喷雾法,将已配好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接种于已用供试
药剂处理过的子叶上,然后将黄瓜苗放入保湿柜中培养。待空白对照充分发病后进行病情
分级调查,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调查按如下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
个叶面积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面积75%以上。
[0031]
[0032]
[0033] 表1各药剂处理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效
[0034])
(%
防效 83.34b 75.17a 82.13b 87.67bc 82.02b 86.29bc 80.30b 82.89b 89.88c 89.28c 91.50c /
平均病指 9.22 21.20 15.26 10.52 15.35 11.70 16.82 14.61 8.64 9.15 7.26 85.37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200mg/L
1(50%乙霉威·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2(40%乙霉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3(60%乙霉威·己唑醇悬浮剂 4(55%乙霉威·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5(50%乙霉威·氟啶胺悬浮剂 6(70%乙霉威·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7(65%乙霉威·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8(70%乙霉威·嘧菌酯悬浮剂 9(55%乙霉威·啶酰菌胺·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10(55%乙霉威·己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11(45%乙霉威·嘧菌酯·咪鲜胺乳油
药剂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