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材挤压模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309882.5

文献号 : CN1033864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志鹏王眈眈

申请人 : 芜湖市海源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材挤压模具,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中部连接有衬板,其上端连接有盖板;衬板的中部设有存储槽,衬板的存储槽的底部设有凸台,存储槽内安装有分离式模具体,存储槽的凸台用以对分离式模具体进行定位;盖板的上端设有吊耳,其中部设有倒T型凹槽,勾住吊耳即可提升盖板,方便模具的组装和脱模。通过导向柱进行导向,即可使衬板和盖板沿着导向柱上下滑动,实现模具的组装和脱模。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能在模铸时方便脱模,确保铜材的加工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铜材挤压模具,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有导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中部连接有衬板,其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衬板的中部设有存储槽,所述衬板的存储槽的底部设有凸台,存储槽内安装有分离式模具体;所述盖板的上端设有吊耳,其中部设有倒T型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模具体包括下模具体和上模具体,所述下模具体和上模具体拼接后呈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槽。

说明书 :

一种铜材挤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铜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铜材的加工多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由于其模具采用整体式的加工制造方法,且多为大平面,在实际加工时,无法保证平面度,在模具安装时存在较大的安装误差,影响铜材的加工精度,还不利于脱模,脱模时易划伤铜材的表面,影响铜材的加工质量,降低了铜材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效率高的、制造成本低的,能在模铸时方便脱模的装置,即一种铜材挤压模具。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铜材挤压模具,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中部连接有衬板,其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衬板的中部设有存储槽,所述衬板的存储槽的底部设有凸台,存储槽内安装有分离式模具体,存储槽的凸台用以对分离式模具体进行定位;所述盖板的上端设有吊耳,其中部设有倒T型凹槽,勾住吊耳即可提升盖板,方便模具的组装和脱模。通过导向柱进行导向,即可使衬板和盖板沿着导向柱上下滑动,实现模具的组装和脱模。
[0006] 所述分离式模具体包括下模具体和上模具体,所述下模具体和上模具体拼接后呈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槽。采用分离式的设计,方便模具的加工和脱模,确保铜材的加工质量。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能在模铸时方便脱模,确保铜材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的分离式模具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发明的分离式模具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铜材挤压模具,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上方连接有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中部连接有衬板3,其上端连接有盖板6;所述衬板3的中部设有存储槽,所述衬板3的存储槽的底部设有凸台,存储槽内安装有分离式模具体4,存储槽的凸台用以对分离式模具体4进行定位;所述盖板6的上端设有吊耳5,其中部设有倒T型凹槽,勾住吊耳5即可提升盖板6,方便模具的组装和脱模。通过导向柱2进行导向,即可使衬板3和盖板6沿着导向柱2上下滑动,实现模具的组装和脱模。
[0014]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离式模具体4包括下模具体401和上模具体402,所述下模具体401和上模具体402拼接后呈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槽。采用分离式的设计,方便模具的加工和脱模,确保铜材的加工质量。
[0015] 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衬板插在导向柱上,接着将下模具体放入衬板的存储槽内,并安装好上模具体,然后利用外接设备的提升机勾住盖板的吊耳,提升盖板后,将盖板插在导向柱上,即可进行挤压加工;在脱模时,利用外接设备的提升机勾住盖板的吊耳,提升盖板,使盖板沿着导向柱向上运动,接着取出上模具体、下模具体,即可实现脱模。
[00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