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和一种挖泥船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358103.0

文献号 : CN1034101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耿传兴陈海林

申请人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和一种挖泥船,所述舷侧吸口包括舷侧吸口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充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设置在所述舷侧吸口管中,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外壁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所述气压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舷侧吸口管内增加内衬套,并通过检测内衬套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封闭空间的气压变化以检测内衬套是否被磨破,一旦内衬套被磨破后,直接更换内衬套即可再次投入作业,因此,可避免舷侧吸口管受损,降低安全风险,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包括舷侧吸口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充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设置在所述舷侧吸口管中,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中间下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从而基于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密封圈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设有充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舷侧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为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充气管连通。

4.一种挖泥船,包括泥泵吸口连接管、舷侧吸口管和舷外耙吸挖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充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设置在所述舷侧吸口管中,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中间下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从而基于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密封圈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设有充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挖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为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充气管连通。

说明书 :

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和一种挖泥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和一种挖泥船。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一般挖泥船的舷侧吸口管的设计方案(见图1 )是将挖泥船的舷侧吸口管3,直接焊接在挖泥船的船体舷墙上;左侧的泥泵吸口连接管1,是通过闸板阀2用法兰与舷侧吸口管3相连接;右侧的舷外耙吸挖泥管4,是用船上的耙管吊车从舷墙旁的滑道上面滑到舷侧吸口管3的对接处,舷外耙吸挖泥管4的固定,是依靠滑道与舷墙之间向下的斜度以及舷外耙吸挖泥管4的重量和向下的耙吸力,将舷外耙吸挖泥管4紧紧固定在舷侧吸口管
3与滑道之间,图中100为船底。
[0003] 挖泥船在进行耙吸挖泥作业时:由于海底泥沙中含有大量的坚硬沙粒和岩石等,由进泥口410进入,在通过舷外耙吸挖泥管4、舷侧吸口管3和泥泵吸口连接管1后由泥泵吸泥口110排出的过程中,将对其所有的管道内壁会造成严重磨损,甚至可以造成管道的破裂。但是,当舷外耙吸挖泥管4造成磨损生产管道破裂时,可以将此管路吊到挖泥船主甲板上进行修复。当泥泵吸口连接管1造成磨损生产管道破裂时,可以立即关闭闸板阀2,然后拆下此管路在船上进行修复。而当舷侧吸口管3造成磨损生产管道破裂时,舷外海水将会直接进入到船舱内造成事故。因此要求定期对舷侧吸口管3进行特别检查,并在船舶建造时特别将舷侧吸口管3加厚,以增加其抗磨损能力。
[0004] 因此,当挖泥船在进行耙吸挖泥作业时,舷侧吸口管3一但出现磨损严重,应当停止挖泥作业,并将舷外耙吸挖泥管4吊起,在将密封板5插入到舷侧吸口管3处进行封堵(见附图2),然后回船厂对舷侧吸口管3进行专门修理。这样将会影响到挖泥作业工程,增加维修费用,降低挖泥船作业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幸好、生产效率高、便于更换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挖泥船舷侧吸口和采用该舷侧吸口的挖泥船。
[0006]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 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包括舷侧吸口管,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充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
[0008]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设置在所述舷侧吸口管中,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外壁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0009] 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
[0010]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
[0011] 优选地:
[0012]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3] 所述环形凸台中间下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0014] 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设有充气阀。
[0015]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为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充气管连通。
[0016] 一种挖泥船,包括泥泵吸口连接管、舷侧吸口管和舷外耙吸挖泥管,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充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
[0017]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设置在所述舷侧吸口管中,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外壁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0018] 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
[0019]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
[0020] 优选地:
[0021] 所述舷侧吸口管内衬套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0022] 所述环形凸台中间下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0023] 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设有充气阀。
[0024]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为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充气管连通。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舷侧吸口管内增加内衬套,并通过检测内衬套与舷侧吸口管内壁之间封闭空间的气压变化以检测内衬套是否被磨破,一旦内衬套被磨破后,直接更换内衬套即可再次投入作业,因此,可避免舷侧吸口管受损,降低安全风险,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挖泥船的舷侧吸口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现有技术的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封堵时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挖泥船的舷侧吸口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挖泥船的舷侧吸口维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 如图3所示,一种挖泥船,包括泥泵吸口连接管1、舷侧吸口管3和舷外耙吸挖泥管4,还包括舷侧吸口管内衬套7、充气管10以及气压检测机构9;泥泵吸口连接管1、舷侧吸口管3和舷外耙吸挖泥管4依次连接,其中,泥泵吸口连接管1与舷侧吸口管3之间设有闸板阀2;右侧的舷外耙吸挖泥管4,是用船上的耙管吊车从舷墙101旁的滑道102上面滑到舷侧吸口管3的对接处,舷外耙吸挖泥管4的固定,是依靠滑道与舷墙之间向下的斜度以及舷外耙吸挖泥管4的重量和向下的耙吸力,将舷外耙吸挖泥管4紧紧固定在舷侧吸口管3与滑道之间。
[0032] 舷侧吸口管内衬套7设置在舷侧吸口管3中,舷侧吸口管内衬套7的外壁与舷侧吸口管3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舷侧吸口管内衬套7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701,环形凸台701中间下凹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凸台701与舷侧吸口管3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6,该密封圈6套设在环形凹槽中,从而基于该凸台701和密封圈6形成前述封闭空间,避免空气泄漏。所述环形凸台701可通过在内衬套上扎一圈钢板来实现,也可以是与内衬套主体部分是一体结构。密封圈6可选择橡胶圈、弹性塑料等现有密封材料制备而成。
[0033] 所述充气管10的第一端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第二端用于与充气机构连接,其中第二端设有充气阀8用于完成充气后封闭充气管。
[0034] 所述气压检测机构9用于通过所述充气管检测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压。气压检测机构9可直接采用压力表,通过读取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封闭空间的气压值。
[0035] 使用本发明的挖泥船时,利用充气机构,通过充气阀8和充气管10向该封闭的空间充入1kg左右的压缩空气并关闭充气阀8或进行保压。当挖泥船在进行挖泥作业时,压力表9的压力一旦显示为零或低于预定的压力时,则表明耐磨衬套7已破损需要进行更换。这时需要立即停止泥泵工作,如图4所示,先将舷外耙吸挖泥管4吊到主甲板上,再将密封板5吊入到舷侧吸口管3处进行封堵,然后再将泥泵吸口连接管1和闸板阀2依次拆下,而后将已破损的耐磨衬套7抽出,更换新的耐磨衬套7,在依次将其它管路连接好后,挖泥船就可以立即挖泥作业。
[003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